Workflow
机场
icon
搜索文档
白云机场: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57.71%
快讯· 2025-04-29 18:20
白云机场(600004)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8.22亿元,同比增长9.52%;净利润为2.96亿元,同 比增长57.71%。 ...
厦门空港: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4.10%
快讯· 2025-04-29 18:11
厦门空港(600897)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6.89%。净利润1.26亿元,同 比增长4.10%。 ...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与上海机场集团签署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协议
中国民航网· 2025-04-29 17:10
长三角民航机场协同发展 -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与上海机场集团签署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协议,聚焦人才共育、能力共建、资源共享[1] - 双方围绕干部挂职锻炼、业务能力提升和经验互学互鉴进行深入交流,强化人才培养和业务协同[3] - 协议内容涵盖干部挂职锻炼、人才以干带训、课题联合攻关和教育培训合作四个方面[4] 合作目标与机制 - 合作旨在贯通"选育管用"干部人才建设全链条,搭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新平台[4] - 双方将深入落实长三角民航机场协同发展党建联席会工作机制,在安全与发展实践中做到"同题共答、不分你我"[4] - 合作将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支持世界一流航空枢纽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4] 参与方与执行层面 -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姜春水、党委副书记孙莹,上海机场集团董事长冯昕、党委副书记陈雪强等出席签约仪式[3] - 合作通过双向赋能与上下联动方式推进,强调干部人才队伍培养建设的协同性[4]
浦东机场站坪共享休息室:在20平方公里服务3.3万民航职工
中国民航网· 2025-04-29 16:26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站坪共享休息室升级项目 项目背景与核心目标 - 浦东机场飞行区占地超20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黄浦区面积),是国内最大民航机场飞行区,3.3万名职工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保障运行 [1] - 优化户外作业人员休整环境成为工会重点民生工程,2021年12月首间24小时共享休息室启用 [1] - 升级方案基于"同一空港"理念,形成"1+2+2"布局(1间改造+3间活动房+1间原休息室),实现空间、颜值、管理三重升级 [1][3] 硬件设施与空间布局 - 5处休息室总面积达168平方米(79㎡+40㎡+28㎡+21㎡+原休息室),覆盖机坪东西南北中区域,减少远机位人员往返1公里路程 [2][3] - 采用"6+N"标准配置:空调/冰箱/微波炉/饮水机/插座/座椅为标配,可选配电视/贩售机/书角/移动厕所等 [3][5][6] - 旗舰休息室40㎡,采用机舱设计元素,具备防雷/防风/防雨功能,配备LED灯带夜间识别 [3][5][8] 运营管理与服务创新 - 每日3次巡视检查+2次清洁,维护设备/环境/补给,定期更新宣传内容 [9] - 建立"服务-反馈"闭环机制:志愿者季度深度清洁+二维码需求收集,驻场单位轮值物资补给 [11] - 引入"党建+安全"融合模式,设置飞安讲堂/安全宣教/防雷防暑科普,成为安全教育阵地 [10] 社会效益与行业影响 - 辐射3万余名作业人员,被评为上海市办实事项目特色点位及总工会幸福新空间 [10][11] - 形成"自助+共治"模式,推动跨单位协同管理,提升航班保障效率 [3][10][11] - 2023年"五一"期间为客流高峰提供后勤支持,间接服务航班起降与旅客出行 [11]
上海机场:盈利逐步回升,需挖掘非航变现潜力-20250429
华泰证券· 2025-04-29 15: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37.00元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机场1Q25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成本控制良好,不过仍需消化免税业务冲击,挖掘非航变现潜力,盈利恢复至19年需等待 [1] - 考虑免税客单价恢复尚需观察,小幅下调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7年归母净利润为33.86亿,基于DCF折现法给予目标价37.00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Q25经营情况 - 受益浦东机场国际线恢复,1Q25流量同比增长,浦东 + 虹桥旅客吞吐量达3238万人次,同比提升7.5%,浦东机场国际线旅客吞吐量达772万人次,同增29.9% [2] - 流量增加推动1Q25营收31.72亿,同增4.7%,但免税协议收入3.43亿,同比小幅下降1.2%,或因客单价未明显好转 [2] - 1Q25成本控制良好,营业成本23.20亿,同比持平,毛利润8.52亿,同增19.9%,投资收益同增70.2%至2.10亿,推动归母净利润同增34.5%至5.19亿 [2] 2024年经营情况 - 浦东机场国际线旅客吞吐量同增116.9%至2716万人次,推动公司旅客吞吐量同增28.6%至1.25亿人次,航空性收入同增27.1%至55.60亿 [3] - 商业餐饮收入同降15.5%至20.55亿,其中免税协议收入12.1亿,同降32%,或因免税新补充协议扣点率低且客单价未好转 [3] - 经营杠杆作用下,营业成本同增4.7%至96.56亿,毛利润同增48.7%至27.13亿,4Q24获房屋征收补偿6.9亿,投资收益同增21.0%至8.00亿,最终归母净利润19.34亿,同增107.0%;扣非归母净利润14.09亿,同增70.0%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小幅下调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4%/3%至23.27/28.34亿,预计27年归母净利润为33.86亿 [4] - 基于DCF折现法,给予目标价37.00元(WACC10.4%,永续增长率2.0%,目标价前值38.50元)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11,047|12,369|13,725|14,794|15,703| |+/-%|101.57|11.97|10.96|7.79|6.1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934.05|1,934|2,327|2,834|3,386| |+/-%|131.19|107.05|20.30|21.79|19.49|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38|0.78|0.93|1.14|1.36| |ROE (%)|2.83|5.11|5.92|6.89|7.82| |PE (倍)|85.73|41.41|34.42|28.26|23.65| |PB (倍)|1.98|1.92|1.86|1.79|1.72| |EV EBITDA (倍)|14.94|10.85|10.01|8.65|7.93| [5]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详细展示2023 - 2027E各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情况 [23]
上海机场(600009):盈利逐步回升,需挖掘非航变现潜力
华泰证券· 2025-04-29 13: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37.00元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机场1Q25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成本控制良好,不过仍需挖掘非航变现潜力,盈利恢复至19年需等待 [1] - 考虑免税客单价恢复尚需观察,小幅下调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但流量提升借助经营杠杆,利润及盈利水平有望稳步提升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Q25经营情况 - 流量同比较快增长,浦东 + 虹桥旅客吞吐量达3238万人次,同比提升7.5%,浦东机场国际线旅客吞吐量达772万人次,同增29.9% [2] - 营收31.72亿,同增4.7%,免税协议收入3.43亿,同比小幅下降1.2%,或因客单价未明显好转 [2] - 成本控制良好,营业成本23.20亿,同比持平,毛利润8.52亿,同增19.9%,投资收益同增70.2%至2.10亿,推动归母净利润同增34.5%至5.19亿 [2] 2024年经营情况 - 浦东机场国际线旅客吞吐量同增116.9%至2716万人次,推动公司旅客吞吐量同增28.6%至1.25亿人次,航空性收入同增27.1%至55.60亿 [3] - 商业餐饮收入同降15.5%至20.55亿,免税协议收入12.1亿,同降32%,或因免税新补充协议扣点率低且客单价未好转 [3] - 经营杠杆作用下,营业成本同增4.7%至96.56亿,毛利润同增48.7%至27.13亿 [3] - 4Q24获房屋征收补偿6.9亿,投资收益同增21.0%至8.00亿,归母净利润19.34亿,同增107.0%;扣非归母净利润14.09亿,同增70.0%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小幅下调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4%/3%至23.27/28.34亿,预计27年归母净利润为33.86亿 [4] - 基于DCF折现法,给予目标价37.00元(WACC10.4%,永续增长率2.0%,目标价前值38.50元)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1,047|12,369|13,725|14,794|15,703| |+/-%|101.57|11.97|10.96|7.79|6.1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934.05|1,934|2,327|2,834|3,386| |+/-%|131.19|107.05|20.30|21.79|19.49|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38|0.78|0.93|1.14|1.36| |ROE(%)|2.83|5.11|5.92|6.89|7.82| |PE(倍)|85.73|41.41|34.42|28.26|23.65| |PB(倍)|1.98|1.92|1.86|1.79|1.72| |EV EBITDA(倍)|14.94|10.85|10.01|8.65|7.93| [5]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详细展示了2023 - 2027E各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等情况 [23]
上海机场2024年净利润翻倍,国际航线恢复显著 今年一季度业绩持续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12:16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机场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显示业绩增长 国内机场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分化明显 2024年民航全行业总体扭亏为盈 [1][2] 上海机场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营收近124亿元 同比增长约1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近20亿元 同比翻倍增长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超30亿元 同比微增 净利润超5亿元 同比增长近35% [1] 上海机场业绩增长原因 - 2024年上海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1.24亿人次 创下历史新高 两场年货邮吞吐量超420万吨 超过2019年水平 [1] - 2024年上海两大机场国际航线恢复显著 浦东机场国际航线飞机起降量同比增长近70% 旅客吞吐量全年达2700万人次 实现翻倍增长 [1] 上海机场预测 - 2025年两大机场飞机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将继续增长 [1] 民航全行业情况 - 2024年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同比均实现约20%的增长 全行业同比减亏206亿元 总体实现扭亏为盈 [1] 国内其他机场上市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机场上市公司业绩分化明显 深圳机场、白云机场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 [2] - 白云机场2024年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较上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带动公司航空性业务收入和非航空性业务收入增长 [2] - 海南机场受非航空业务拖累影响明显 最终导致净利润腰斩 [2]
今年五一假期,大兴机场航班量旅客量将创同期新纪录
快讯· 2025-04-29 11:58
今年"五一"假期,大兴机场航班量和旅客量预计双双创下同期新纪录。假日期间,大兴机场预计执行航 班4687架次,日均937架次,运送旅客71.4万人次,日均约14.2万人次,航班量、旅客量预计较去年假期 分别增长5.7%、8.1%。假期首个高峰日预计将出现在5月1日,预计航班量989架次,进出港旅客量15.6 万人次;返程高峰日预计出现在5月5日,预计航班量988架次,进出港旅客量15.8万人次。(北京日 报) ...
深圳机场去年营收超47亿 净利超4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07:15
文章核心观点 深圳机场2024年年报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营收、利润等指标增长良好,三大运营指标刷新历史纪录,在业务拓展和技术创新方面有举措,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4] 2024年年报情况 整体财务指标 - 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13.8%;归母净利润4.43亿元,同比上升11.7%;扣非归母净利润3.54亿元,成功扭亏;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9.06亿元,同比增长65.6% [2] 运营指标 - 航班起降42.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6147.7万人次,首次突破6000万人次,全国排名均为第四,分别同比增长8.9%、16.6%;货邮吞吐量188.1万吨,同比增长17.6%,排名全国第三 [2] 营收构成 - 航空性收入为20.95亿元,同比增长16.22%;地面服务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10.58%;租赁及特许经营收入9.63亿元,同比增长10.64%;物流收入4.10亿元,同比增长30.57%;广告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3.28%;其他非航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7.07% [2] 子公司及参股公司情况 - 子公司中深圳市机场国内货站有限公司利润贡献最高,净利润达3464万元;深圳机场雅仕维传媒有限公司利润贡献度最低,净利润亏损达1272.62万元 [3] - 参股公司中深圳机场国际货站有限公司净利润1.78亿元,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亏损1.82亿元 [3] 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总资产为241.74亿元;归母净资产为113.5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1% [3] 业务发展与创新 - 在航空物流和商业租赁等非航空业务上持续拓展,航空物流业务增长得益于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货运航点增加及新业务模式探索 [4] - 着重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应用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设备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4] 高管薪酬 - 剔除独立董事、监事会主席、监事后,14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领取报酬844.20万元,平均薪酬87.41万元,年薪中位数为89.08万元,总经理及非独立董事刘锋薪酬最高为99.23万元,审计法务部部长陈国平薪酬最低为62.29万元(2024年任期不满1年的不参与统计) [4]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情况 - 实现营业总收入12.55亿元,同比增长11.20%;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72.20%;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93.3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9亿元,同比增长43.29% [4]
我的持仓拿个三五年,能翻倍吗
集思录· 2025-04-28 23:59
投资组合配置 - 当前持仓5支股票:平安银行、中国平安、上海机场、伊利股份、金龙鱼,各占约20%,总体盈亏平衡 [1] - 配置思路为打新、分红并带有一定进攻性 [2] - 目标持有3-5年,期望实现翻倍收益 [3] 行业与公司分析 - 金融行业:平安银行与中国平安存在业务重叠,建议择一配置 [3][9] - 公用事业:上海机场市净率偏高,建议替换为长江电力或国投电力等水电标的 [3][9] - 消费行业:伊利股份护城河一般,存在私有化不确定性,建议考虑酒水类龙头如贵州茅台 [3][6] - 食品加工:金龙鱼行业门槛低、品牌价值弱,建议替换为制造业龙头如美的集团或宁德时代 [3][9] 市场配置建议 - 建议增加港股或其他国际市场配置以分散风险 [4][5] - 消费类配置应聚焦高端白酒如茅台、五粮液,回避传统人口红利消退的消费品 [6] - 可考虑配置1/3仓位于纳斯达克或标普指数以对冲国内经济周期风险 [6][11] 收益策略优化 - 建议采用"收息+成长"并重的选股策略,重点配置行业绝对龙头 [5] - 金融板块优选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组合,保险板块中国平安或中国太保 [5] - 高股息板块建议配置长江电力、陕西煤业、中海油等稳定分红标的 [5] 替代方案 - 可直接配置红利低波ETF替代个股选择 [12] - 建议构建金融+消费+垄断红利的成分股组合,并加入30%小盘转债或纳指100增强收益 [11] - 中证红利ETF和纳指ETF过去三年已实现翻倍收益,可作为参考标的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