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所
搜索文档
赚了85亿港元!牛市助推港交所业绩创新高,南向资金占港股日均成交额23%
新浪财经· 2025-08-22 07:0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 [1] - 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 [1]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6港元同比增长36%总派息76.08亿港元相当于股东可分配利润90% [1] 现货市场表现 - 现货市场收入及其他收益66.99亿港元同比增长62% [3] - 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刷新半年度纪录达2024年同期两倍 [5] - 单日成交量于4月7日创6210亿港元新高纪录 [5] 沪深港通业务 - 沪深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171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32% [5] - 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1110亿港元达2024年同期近三倍占现货市场成交量23% [5] - 沪深港通收入及其他收益同比增长51%至18.13亿港元创半年度新高 [5] 衍生品及ETF市场 - 期货及期权平均每日成交合约张数超170万张同比上升11% [1] - ETF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33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升184% [1] 新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44家公司新上市总集资额1094亿港元超2024年同期八倍多 [5] - 新股集资额创2021年以来最强劲半年度表现香港重回全球新股市场榜首 [5] - 宁德时代香港上市集资410亿港元为2021年2月以来香港最大规模新股 [6] 上市申请储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处理中首次公开招股申请207宗较2024年底84宗增逾两倍 [6] - 科企专线推出后新增50家18A和18C上市申请 [8] 市场结构特征 - 二级市场散户占比约10%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占比约23%其余主要为机构投资者 [7] - 机构投资者涵盖香港本地、东南亚、欧美及中东等全球地区 [7] 制度改革进展 - 推出科企专线允许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保密提交上市申请 [7] - 优化股份交收费结构刊发缩短结算周期讨论文件 [7] - 技术系统2025年底前支持T+1结算周期 [8] - 刊发优化IPO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的咨询总结 [7] 国际化布局 - LME推出新交易平台LMEselectv10并在香港获批首批核准仓储设施 [7] - 研究延长交易时间参考纳斯达克拟实施的24小时交易机制 [8][9]
港交所宣布将研究24小时交易
深圳商报· 2025-08-22 07:04
港交所交易机制研究 - 港交所宣布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刺激港股券商股普遍上涨 其中树熊金融集团上涨11.48% 民银资本上涨8.33% 耀才证券金融上涨近7% 国泰君安国际涨超4% [1] -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表示 将秉持审慎渐进原则研究延长交易时间 需待交易系统升级 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推进 [1] 全球交易所交易时间对比 - 港股当前盘中交易时间为5.5小时 日本股市为6小时 伦敦证交所和法兰克福证交所为8.5小时 纳斯达克为6.5小时并计划2026年下半年实施24小时交易 [2] - 港交所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被视为对纳斯达克计划的回应 若成功推行将凸显交易时间灵活性 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 港股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25.1% 在全球主要指数涨幅中排名第二 仅次于韩国综合指数30.45%的涨幅 [1]
港交所技術指標中立,窩輪牛熊點部署先穩陣?
格隆汇· 2025-08-22 03:32
港交所业绩与市场表现 - 港交所近期公布业绩 股价波动较大 为窝轮操作提供较大空间 [2] - 港股整体成交金额显著上升 单日达2000多亿港元 早前甚至超过3000亿港元 对比A股两市总成交金额突破2万亿人民币 A股指数升至年内高位 市场气氛持续高涨 [2] - 新股上市活跃 今年多家大型IPO赴港上市 港交所直接受益 [2] - 港交所股价在年内高位徘徊 虽有调整但不明显 基本因素良好 [2] 技术指标与价格区间 - 多个技术指标信号为"中立" 强度9 移动平均线呈"买入"信号 中长期走势稳健 [3] - RSI指标值57 处于中立区域 反映短期市场存在分歧 [3] - 第一支持位425港元 第二支持位412港元 首阻力位448港元 更高阻力位456港元 [3] - 当前股价处于支持位与阻力位中间 系统评估上升概率55% 近5日振幅3.5% 短线波动空间较大 [3] 衍生品投资机会 - 中银认购证17568行使价530.5港元 明年1月到期 杠杆7倍 [2] - 中银认沽证18983行使价368.48港元 明年1月到期 杠杆7倍 [2] - 瑞银认购证16698杠杆11.4倍 行使价484.08港元 [5] - 汇丰认购证17539杠杆11.6倍 行使价484.08港元 [5] - 瑞银认沽证18808杠杆7.9倍 行使价368.48港元 [5] - 汇丰牛证54507实际杠杆9.3倍 收回价390港元 溢價较低 [6] - 瑞银牛证68548溢價最低 实际杠杆10.8倍 收回价395港元 [6] - 摩通熊证54276实际杠杆8.7倍 收回价480港元 溢價较低 [6] - 瑞银熊证54419杠杆8.9倍 收回价480港元 [6][7] 历史产品表现案例 - 2025年8月15日港交所两日后下跌1.27% 同期摩通熊证60987上涨11% 瑞银认沽证18808上涨6% 瑞银熊证53316上涨18% 体现衍生品杠杆效应 [3]
香港交易所(00388.HK):2Q25成交延续强势表现 关注总市值及换手率持续改善强化港交业绩弹性
格隆汇· 2025-08-22 03:30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总营收140.8亿港元(同比+33%),主营收129.5亿港元(同比+34%),净利润85.2亿港元(同比+39%)[1] - 2Q25主营收66.4亿港元(同比+32% 环比+5%),净利润44.42亿港元(同比+41% 环比+9%)[1] - EBITDA利润率达79%(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1] 业务收入结构 - 交易费收入49.1亿港元(占比38% 同比+49%),结算及交收费31.6亿港元(占比24% 同比+48%)[1] - 投资收益28.8亿港元(占比22% 同比+14%),上市费8.2亿港元(占比6% 同比+13%)[1] - 存托管及代理人服务费6.7亿港元(占比5% 同比+23%),市场数据费5.7亿港元(占比4% 同比+6%)[1] 市场交易表现 - 2Q25现货股票ADT达2,203亿港元(同比+97% 环比-2%),南向交易1,120亿港元(同比+154% 环比+2%)[2] - 北向ADT为1,518亿人民币(同比+19% 环比-21%),沪深港通贡献交易及结算费14.45亿港元(同比+66%)[2] - 衍生品ADV 153.4万张(同比-2% 环比-18%),LME收费ADV 73.3万手(创2014年以来单季新高)[2] 融资活动表现 - 1H25完成44宗IPO(募资1,094亿港元,达1H24的8倍以上),2Q25单季募资907亿港元(同比+955% 环比+385%)[3] - IPO储备申请达207宗(较2024年末84宗大幅增长),再融资规模达2,448亿港元[3] 投资收益分析 - 2Q25投资收益15.4亿港元(同比+31% 环比+16%),对净利润贡献度达35%[3] - 公司资金投资收益10.4亿港元(同比+16%),含汇兑收益1.63亿港元[3] - 保证金规模上升推动投资收益增长13%[3] 业绩展望调整 - 上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至169亿港元(原预测165亿),2026-2027年预测分别为179亿/188亿港元[4]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0%/+6%/+5%[4]
香港交易所(0388.HK):各项业务表现强劲 中期业绩创同期新高
格隆汇· 2025-08-22 03:3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140.76亿港元 同比增长32.53% [1] - 归母净利润85.19亿港元 同比增长39.1% [1] 收入结构分析 - 交易及交易系统使用费占比34.85% 同比增长49.12% [1] - 结算及交收费占比22.41% 同比增长48.47% [1] - 投资净收益占比20.42% 同比增长14.04% [1] - 联交所上市费占比5.80% 同比增长12.55% [1] - 存管托管及代理人服务费占比4.75% 同比增长23.25% [1] - 市场数据费占比4.01% 同比增长6.20% [1] 现货市场表现 - 联交所股本证券日均成交额同比上涨122.1% [2] - 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31.6% [2] - 沪深港通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196.0% [2] - 现货市场交易费同比增长99.6% [2] - 结算及交收费同比增长59.3% [2] - 新上市公司44家 募资金额同比增长716.4% [2] 衍生品市场表现 - 衍生品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同比增长13.8% [2] - 股票期权、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活跃度提升 [2] - 衍生品市场联交所上市费同比增长29.6%至3.81亿港元 [2] - 新上市衍生权证和牛熊证数目同比高增 [2] 商品市场表现 - LME金属合约日均成交额同比上升3.8% [2] - 商品分部交易费同比增长5.7% [2] 投资收益表现 - 保证金及结算所基金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3.02% [3] - 年化投资收益率1.61% 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 [3] - 平均资金金额同比增长14.86% [3] - 公司资金投资收益净额10.44亿港元 同比增长15.87%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及其他收益分别为283.44亿港元、303.43亿港元、322.26亿港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18亿港元、188.76亿港元、200.46亿港元 [3]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31.75倍、29.63倍、27.90倍 [3]
香港交易所(00388.HK):增量资金助力 港股市场提振业绩
格隆汇· 2025-08-22 03: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40.76亿港元 同比增长32.5%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85.19亿港元 同比增长39.1% [1] - EBITDA利润率达77.7% 体现显著规模效应 [1] - 年化ROE升至30.76% 接近2015年高点水平 [1] - 营业支出29.73亿港元 其中职员薪酬占比65.6% [2] - 轻资产模式下盈利质量高 净利润/经营性净现金流比值约100% [3] 业务结构分析 - 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占比44.5% 结算及交收费占比28.6% 两者合计超73% [1] - 现货业务ADT达2228亿港元 同比增长122.1% 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1] - 衍生品业务 商品业务 数据及连接业务 投资收益保持稳健发展 [2] - 港股通ADT达1713亿港元 占港股ADT比重38.4% [2] 市场参与结构 - 2021年初至2025年7月底 港股通累计增持769.68亿股 中资中介增持46.52亿股 [2] - 同期港资中介减持36.91亿股 国际中介减持494.76亿股 [2] - 南向资金保持强买入力度 国际中介自7月初减少净卖出 [2] 一级市场动态 - 2025H1港股IPO金额达1090亿港元 重回世界第一 [2] - 中国内地赴港上市公司数量及募资额居主导地位 [2] - 批量A股新经济 新消费企业赴港上市及二次上市 [2] 股东回报特征 - 派息率稳定在90%左右 近十年股息率处于2%-3%区间 [3] - 绝大部分利润用于股东回报 [3]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互联互通持续推进 市场活力提升 创新业务探索及科技赋能加强 [3] - 港股市场交投活跃度处于较高水平 盈利改善趋势明显 [3] -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深化 港交所枢纽地位稳固 [3]
香港交易所(0388.HK):市场交投活跃 关注业绩与估值弹性
格隆汇· 2025-08-22 03: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0.76亿港元 同比增长33% [1] - 归母净利润85.19亿港元 同比增长39% [1] - 每股中期股息6.00港元 同比增长38%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72.19亿港元 环比增长5% 创季度新高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4.42亿港元 环比增长9% 创季度新高 [1] 收入结构分析 - 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同比增长49% [1] - 结算及交收费同比增长48% [1] - 联交所上市费同比增长13% [1] - 存管托管及代理人服务费同比增长23% [1] - 市场数据费同比增长6% [1] - 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14% [1] 分部业绩表现 - 现货分部营收同比增长62% [1] - 股本证券及金融衍生品分部营收同比增长15% [1] - 商品分部营收同比增长8% [1] - 数据与连接分部营收同比增长5% [1] - 公司项目分部营收同比增长28% [1] 现货市场表现 - 现货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 刷新半年度记录 为24H1的2倍多 [2] - 沪深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171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2% [2] - 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1110亿港元 为24H1的近3倍 [2] - 联交所股本证券产品交易费25.56亿港元 为24H1的2倍多 [2] - 沪深股通交易费2.86亿港元 同比增长32% [2] - 港股市场44家公司IPO 募资额1094亿港元 为24H1的8倍多 [2] 衍生品市场表现 - 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每日平均成交金额174亿港元 同比增长72% [2] - 衍生品合约每日平均成交合约1700千张 同比增长11% [2] - 衍生权证交易费同比增长64% [2] - 股票期权交易系统使用费同比增长34% [2] - 期交所衍生产品交易费同比下降5% [2] 商品市场表现 - LME收费交易金属合约平均每日成交量715千手 同比增长3% [3] - LME交易费7.66亿港元 同比增长6% [3] - LME结算费3.47亿港元 同比增长7% [3] - 2025年1月1日起交易及结算收费平均上调5% [3] 投资业绩表现 - 公司自有平均资金金额364亿港元 同比增长8% [3] - 年化投资净回报5.73% 同比提升0.40个百分点 [3] - 公司资金总投资收益净额1044亿港元 同比增长16% [3] - 保证金及结算所基金平均资金金额2272亿港元 同比增长15% [3] - 保证金总投资收益净额18.3亿港元 同比增长13% [3] 市场环境与展望 - 恒生指数25H1累计涨幅20.0% [2] - 港股通占现货市场成交量23% [2] - 港股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攀升 [4] - 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推进 [4] - 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88亿港元 同比增长44% [4] - 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00亿港元 同比增长6% [4] - 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11亿港元 同比增长5% [4]
香港交易所(0388.HK)2025年半年报点评:市场活跃度高涨驱动业绩高增 新股市场重回全球首位
格隆汇· 2025-08-22 03: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2.5%,归母净利润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1%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2.19亿港元,同比增长33.2%且环比增长5.3%,归母净利润44.42亿港元,同比增长40.8%且环比增长9.0% [1] 收入结构变化 - 交易费、结算费及存管托管费等合计收入占比达62.0%,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联交所上市费占比5.8%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投资收益净额占比20.4%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1] - 现货相关费用合计59.95亿港元,同比增长71%,衍生品相关交易费12.98亿港元,同比增长14% [2][3] 现货市场表现 - 股本证券日均成交额达2228亿港元,同比增长122%,创半年度新高,港股通日均成交额1110亿港元,同比增长196% [2] - 沪深港通收入及其他收益18.13亿港元,同比增长195%,创半年度新高 [2] 上市与集资活动 - 联交所上市费4.35亿港元同比增长1%,新股集资总额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716%,重回全球首位 [2] - 上半年共44家公司上市,包括全球最大规模新股宁德时代 [2] 衍生品市场表现 - 衍生产品平均每日成交张数达170.0万张,同比增长11%,创半年度新高 [3] - 衍生权证及牛熊证上市费3.81亿港元同比增长30%,主要因市场波动加剧推升新产品上市数量 [3] 投资收益表现 - 投资收益净额28.75亿港元同比增长14.0%,其中保证金及结算所基金投资收益18.31亿港元同比增长13.0%,规模达2272亿港元同比增长14.9% [3] - 公司资金投资收益净额10.44亿港元同比增长15.9%,年化投资收益率5.74%同比上升0.40个百分点 [3] 战略与资金运作 - 外部组合于2025年第二季度全数赎回,资金将用于购置香港交易所总部物业 [3] - 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并受益于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等政策利好 [4]
港交所:致力提升市场效率 但延长交易时间需审慎
期货日报网· 2025-08-21 22:16
公司回应与市场误解 -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的发言被部分市场人士误解为"港交所在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2] - 公司澄清称对延长交易时间的建议持开放态度 但需审慎评估整体市场影响和挑战 [2] - 24小时交易可能面临技术风险 例如出错后缺乏足够修复时间 [2] 市场建议与潜在影响 - 有市场人士在港交所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建议延长交易时间 [2] - 延长交易时间需征求所有市场参与者意见 [2] - 公司一直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 [2]
港交所:延长交易时间影响大需审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1 20:53
交易所交易时间延长计划 - 香港交易所对延长交易时间持开放态度但需审慎评估 因该举措对市场整体影响很大且挑战不小[1] - 延长交易时间可能减少系统故障修复窗口 当前数小时缓冲期可应对突发问题 24小时不间断交易将消除容错空间[1] - 衍生产品市场已实现收市后交易时段延长至凌晨3点 每周二至周六运行[1] 市场基础设施优化进展 - 交易所正自主研发领航星衍生产品平台 旨在提升交易、清算及风险管理能力[1] - 新技术平台将支持衍生市场交易时间的进一步延长计划[1] - 优化措施属于交易所布局未来战略的一部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