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港通
搜索文档
证监会将推出更多有力度的开放举措!李明最新发声
上海证券报· 2025-11-04 11:04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举措 - 中国证监会将系统谋划推出更多有力度的开放举措,锚定深化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任务 [1] - 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从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丰富服务支持等方面提升便利化水平 [1] - 切实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持续加强与国际投资者常态化沟通 [1] 内地与香港市场合作深化 - 着力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 [1] - 支持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REITs等纳入港股通,积极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 [1] - 丰富香港离岸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坚定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1] 跨境监管与风险防范 - 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与包括香港证监会在内的跨境监管与执法合作 [2] - 加强资本跨境流动和风险监测,推动信息共享、政策互商、处置协同,坚决防范风险跨境传染共振 [2] - 共同推进全球资本市场治理改革,推动资本市场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韧性 [2] “十四五”期间开放成果 - 全面取消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外资机构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实现国民待遇 [3] - 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控股公司数量呈现较大增长 [3] - 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269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 [3] 市场互联互通与产品开放进展 - 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已达3.4万亿元,成为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 [3] - 持续优化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和沪深港通机制,扩大投资范围 [3] - 拓展境内外基金互认ETF孵化机制,支持香港推出首个A股指数期货 [3] - 目前已有24个期货期权特定品种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 [3] 资本市场质量与投资价值 - 随着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加快落地见效,中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 [5] -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实现同比双增,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1万亿元,再创同期新高 [5]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4.1%,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1个百分点 [5] 对国际机构的倡议与展望 - 中国证监会热忱欢迎更多国际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4] - 希望国际机构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中发现投资价值,抓住机遇投资中国 [5] - 希望国际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分享有益经验,为深化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出宝贵意见 [5] - 希望国际机构在华投资展业坚持长期主义,健全内部风险管控体系,参与构建多元共治的风险防控体系 [6]
证监会:将进一步研究完善资本市场涉外立法工作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05:10
●本报记者 昝秀丽 证监会法治司副司长罗娟10月28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研究完善资本市场的 涉外立法工作,在统筹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急用先行的原则,有重点、分步骤地推动制定新法、修改旧 法或者释法,加快建立公开透明、系统完备的资本市场涉外法律体系,夯实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法制基 石。 罗娟表示,要切实强化境内外的监管协同和沟通协作,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责任,保持对跨境违法行 为"零容忍",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跨境操纵等严重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代价,共同保护 好投资者合法权益。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向纵深推进 罗娟说,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实现量质齐升,资本市场基础制 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完备,市场功能不断健全,市场韧性明显增 强,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向纵深推进。 罗娟表示,中国证监会始终把涉外法治作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证券法、期货和衍生品法从 顶层设计出发,对法律的域外适用和跨境执法作了原则性安排;中国证监会专门制定《境内企业境外发 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 ...
证监会:完善资本市场涉外法治体系,深化跨境监管协同
券商中国· 2025-10-28 19:54
10月28日,证监会法治司副司长罗娟在参加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时,就"中国资本市场 双向开放和涉外法 治建设"进行了阐述。她指出,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涉外法治体系,为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营造良好 的涉外法治环境。 罗娟表示,要深化跨境监管协同,切实强化境内外的监管协同和沟通协作,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责任,保持 对跨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跨境操纵等严重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代价,共 同保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 涉外法治为双向开放提供重要保障 罗娟介绍,"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向纵深推进。 一方面是"引进来",沪深港通、沪伦通等机制持续完善,交易标的范围不断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条件持 续放宽,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参与A股投资更加便利。截至10月17日,沪深股通标的股票数量已达到2922只、 市值占A股市场总市值比例超过90%,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数量已逾900家。 另一方面是"走出去",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更加完善,境外上市渠道保持畅通。自境外上市新规实施以来, 截至今年9月30日,证监会已完成296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其中109家为科技企业,一批机器人、 ...
港股迎变局新机 陈翊庭:全球投资者重返中国市场
全景网· 2025-10-27 09:24
港股市场复苏态势 - 自去年国内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后市场显著反弹 全球投资者于去年9、10月起重新关注中国市场[1] - 今年初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的崛起成为重要催化剂 进一步激发投资热情[1] - 今年初至今港股日均交易量已突破2500亿港元 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1] 企业上市活动 - 今年1至9月共有60余家企业赴港上市 融资总额高达1829亿港元 位居全球融资榜首[1] - 目前港交所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约300家 其中新经济领域企业占据半壁江山[1] - 新经济企业覆盖电动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行业[1] 互联互通机制 - 沪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是香港的秘密武器 自2014年启动[2] - 互联互通促进国际资金经由香港进入内地资本市场 也带动内地资金南向配置全球资产[2] - 互联互通给两边的市场都带来了繁荣[2] 港交所发展战略 - 港元与美元利率走势背离现象已逐步正常化 资本持续流入得益于港股市场活跃度[1] - 二季度出现的大型IPO项目不断创造新机会[1] - 港交所将继续丰富产品组合 除股票与IPO外将着力拓展固定收益、大宗商品等多元资产[2] 香港资本市场定位 - 香港资本市场正以新科技为引擎 拥抱变局中的新机遇[3] - 香港能够呈现令人兴奋的投资机会 值得全球投资者共同探索[1] - 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将得到巩固[2]
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及互联互通机制
新浪财经· 2025-10-23 15:50
公司战略与举措 - 公司将继续深化协作,优化上市制度安排,拓展优化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产品,提高市场效率 [1] - 公司正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进行紧密合作,希望尽快落实 [2] - 公司将推动港股市场与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精准对接全球投资人日益多元的投资需求 [2] -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将持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拓展离岸人民币应用场景 [2] 市场表现与数据 - 香港证券市场、衍生品市场以及沪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新股市场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1] - 今年以来IPO融资总额为18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 [1] - 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2564亿港元,同比上升126% [1] - 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同比增加11% [1] 产品创新与拓展 - 公司即将推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期货,为关注生物科技板块的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2] - 产品创新旨在顺应生物科技行业吸引关注后投资者对相关资产风险管理需求增强的市场趋势 [2]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互联互通机制优化正在推进中
证券时报· 2025-10-23 10:11
互联互通机制现状与成果 - 互联互通机制持续优化升级,过去11年间硕果累累 [1] - 截至9月底沪股通和深股通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2064亿元,同比上升68% [1] - 截至9月底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1260亿港元,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1] - 截至9月底南向及北向交易分别有17只及273只ETF纳入,ETF扩容已顺利实施 [1] - 前9个月南向ETF日均成交额达42亿港元,北向ETF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32亿元 [1] - 债券通北向通交投维持增长,截至8月日均成交额为人民币440亿元 [2] - 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人民币220亿元新高,同比上升69% [2] 未来发展规划 - 香港交易所正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紧密合作,筹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 [1] - 公司将继续深化协作优化上市制度安排,拓展优化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产品并提高市场效率 [2] - 公司将持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工具 [2] - 公司将积极拓展离岸人民币应用场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2]
互联互通机制优化正在推进中
证券时报· 2025-10-23 01:32
互联互通机制现状与成果 - 沪深港通交投活跃 截至9月底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2064亿元 同比上升68% [1] - 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1260亿港元 为2024年的两倍以上 [1] - 债券通北向通维持增长 截至8月日均成交额为人民币440亿元 [2] - 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新高 达人民币220亿元 同比上升69% [2] 产品拓展与优化 - ETF扩容顺利实施 截至9月底南向及北向交易分别有17只及273只ETF纳入 [1] - 南向ETF前9个月日均成交额达42亿港元 北向ETF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32亿元 [1] - 筹备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 并引入大宗交易机制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 [1] 未来发展重点 - 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并拓展优化互联互通机制 [2] -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 提供资产配置及风险对冲工具 [2] - 积极拓展离岸人民币应用场景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2]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 互联互通机制优化正在推进中
证券时报· 2025-10-23 01:20
互联互通机制优化进展 - 互联互通优化措施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 包括沪深港通纳入REITs 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 [1] - 过去11年间互联互通机制持续优化升级 上半年沪深股通和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创新高 [1] 沪深港通交易表现 - 截至9月底 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人民币2064亿元 同比上升68% [1] - 截至9月底 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1260亿港元 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1] - ETF扩容已顺利实施 截至9月底南向及北向交易分别有17只及273只ETF纳入 [1] - 前9个月南向ETF的日均成交额达到42亿港元 北向ETF的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32亿元 [1] 债券通及互换通表现 - 债券通北向通交投维持增长态势 截至今年8月日均成交额为人民币440亿元 [2] - 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下人民币220亿元的新高 同比上升69% [2] 未来发展计划 - 将继续深化协作优化上市制度安排 拓展优化互联互通机制 丰富产品并提高市场效率 [2] - 将持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 提供多种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工具 [2] - 将积极拓展离岸人民币的应用场景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2]
互联互通机制优化 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
证券日报· 2025-10-23 01:09
互联互通机制当前表现 - 截至9月底,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达20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8% [1] - 截至9月底,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1260亿港元,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1] - 截至9月底,南向及北向ETF分别有17只及273只被纳入互联互通机制 [1] - 前九个月南向ETF日均成交额42亿港元,北向ETF日均成交额32亿元人民币 [1] - 截至8月份,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额440亿元人民币 [1] - 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220亿元人民币新高,同比上升69% [1] 互联互通机制历史演进 - 沪港通自2014年开通后经历多次优化:2016年取消总额度限制,2018年双向每日额度扩大至四倍,2019年纳入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2021年纳入科创板股票,2022年纳入ETF,2023年双向扩容股票范围并扩大可交易日历 [2] - 截至9月底,外资通过沪股通累计成交总额90.1万亿元人民币,沪股通日均成交额从2014年首月的47亿元增长至2025年9月的1456亿元,9月沪股通交易金额占沪市A股交易金额比重近7% [3] - 截至9月底,内地投资者通过沪市港股通累计成交总额37.5万亿元人民币,沪市港股通日均成交额从2014年首月的6亿元增长至2025年9月的894亿元 [3] 未来发展规划与合作 - 港交所正与沪深交易所合作推进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引入大宗交易机制、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 [1] - 港交所计划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拓展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产品,提高市场效率 [2] - 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2025年6月沪港两地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离岸金融战略互补 [3] - 上交所将继续携手港交所优化沪港通机制,服务境内外投资者,推动在岸和离岸市场协同发展 [3] - 深交所将充分发挥政策区位优势,与港交所、上交所合作推进跨境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3]
互联互通机制优化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
证券日报· 2025-10-23 00:41
互联互通机制运行表现 - 2025年前九个月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达20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8% [1] - 同期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1260亿港元,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1] - 截至9月底南向及北向ETF分别有17只及273只被纳入互联互通,前九个月南向ETF日均成交额42亿港元,北向ETF日均成交额32亿元人民币 [1] - 债券通北向通截至8月份日均成交额为440亿元人民币,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220亿元人民币新高,同比上升69% [1] 互联互通机制发展历程与优化 - 沪港通自2014年开通后经历多次优化,包括2016年取消总额度限制、2018年双向扩大每日额度至四倍、2022年将ETF纳入标的等 [2] - 目前正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进行紧密合作 [1] - 沪股通日均成交金额由2014年开通首月的4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9月的1456亿元人民币,同期沪市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额由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894亿元人民币 [3] 交易所合作与未来规划 - 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2025年6月沪港两地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3] - 港交所计划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拓展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产品以提高市场效率 [2] - 上交所表示将继续携手港交所优化沪港通机制,深交所将充分发挥政策区位优势,深化与港交所合作以推进跨境金融创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