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潮玩
icon
搜索文档
79元一只炒到几千?!数十万人抢,多平台已售罄......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20:33
新品销售表现 - 迷你版LABUBU线上开售几分钟内京东 淘宝等平台全部售罄 出现页面卡顿和排队提示 [1] - 淘宝平台已售超过30万件 抖音平台已售超15.5万件 京东平台已售超过70万件 [3] - 整端产品包含14个常规款和1个隐藏款 单个售价79元 整套售价1106元 [3] 二手市场溢价情况 - 整端产品原价1106元在二手平台价格达1500元至3200元 求购价区间为1300-2150元 [4] - 隐藏款"爱心"原价79元 二手平台最低售价679.5元 8月25日曾出现1188元和1100元成交记录 [4] - 预售期二手价格已达原价2-3倍 开售一小时内转手价格显著飙升 [4] 公司财务与产品战略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 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 同比增长362.8% [5] - 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5] - THE MONSTERS等5个IP上半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共计13个IP收入过亿元 [5] - 公司表示新品适用于多元化场景 包括包挂和手机挂饰等应用方向 [5] 供应链与渠道管理 - 已售罄新品补货时间不固定 建议通过官方渠道购买以保障正品和售后服务 [4] - 公司目前暂无专门管控高价代抢和黄牛溢价的政策 [4]
迷你版LABUBU一分钟售罄后 次日自提的消费者排长队
第一财经· 2025-08-29 19:45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旗下多个IP新品引发市场热销 线上渠道迅速售罄 二手市场出现显著溢价 反映公司产品强劲的市场需求和消费热情 [2][3] 产品销售表现 - 迷你版LABUBU线上开售1分钟内京东 淘宝等渠道全部售罄 二手市场整盒价格最高加价至2290元 [2] - 星星人IP系列产品包括毛绒挂件 联名周深公仔等同时上新 在二手市场出现一定溢价 [2] - 星星人IP不满一年跻身破亿IP行列 上半年收入达3.9亿元 [2] IP增长势头 - LABUBU HACIPUPU和CRYBABY成为增速最快IP 上半年收入增速分别达249.6%和248.7% [2] - HACIPUPU和CRYBABY均于2022年开始与公司合作 目前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2] 产能与供应链 - 迷你LABUBU备货相对充足但仍迅速售罄 多IP新品陆续出现断货情况 [3] - 公司毛绒玩具月产能达3000万只 为去年同期十倍以上 目前处于追产能阶段 [3]
LABUBU mini版来了!泡泡玛特还能涨吗?
天天基金网· 2025-08-29 19:42
产品发布与规格 - 泡泡玛特于8月28日晚10点线上发布首款mini版LABUBU盲盒 名称为THE MONSTERS心底密码系列 高度10.5CM 区别于此前17CM/15CM的系列 [5] - 该系列含28个常规款(概率1:14)和2个隐藏款(概率1:168) 单个盲盒售价79元 整组售价1106元 [5] - 未正式发布前第三方平台已出现溢价 整组加价幅度达500-1000元 [5] 公司战略与高管表态 - 董事长兼CEO王宁在中期业绩发布会提前预告该产品 强调其应用场景从包挂扩展至手机挂饰等 预期成为"超级爆款" [6] - mini版LABUBU被定位为拓宽使用场景的战略产品 旨在提升IP渗透率与用户覆盖 [6] 财务表现与IP贡献 - 上半年公司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毛利率达70.3% [6] - 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上半年营收48.1亿元 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13.7%大幅提升至34.7% 成为公司第一大IP贡献源 [6]
迷你版LABUBU七夕前开售,全套价格炒至两千元
齐鲁晚报· 2025-08-29 19:32
新品发售表现 - 8月28日晚10点THE MONSTERS心底密码系列搪胶毛绒挂件盲盒正式发售 开售1分钟后京东 淘宝 抖音等平台全部售罄 [1] - 天猫旗舰店当晚售出超过30万件商品 抖音直播间链接显示"已抢光" [1] - 二级市场溢价显著 截至8月29日17点得物平台整端盲盒成交均价在1900-2000元区间浮动 [1] 产品规格与定价 - 迷你版LABUBU单价79元 高度约10.5厘米 分为A/B两组 每组含14个常规款和1个隐藏款 单组售价1106元 [5] - 隐藏款抽中概率为1:168 [5] - 该产品首次采用迷你版糖胶工艺 体积更小 适用场景包括手机挂件和钥匙挂件 [5] 产品市场热度 - 心底密码系列Labubu迷你版和Rock系列Labubu 3.0大娃版被业内人士预测为必然爆款 [5] - Labubu 3.0搪胶盲盒在得物App2025年以来已售出41万单 [5] - 得物平台显示整盒14个N-Z款售价为1699元 [12] 消费趋势分析 - 情绪消费已深度渗透年轻人日常生活场景 从香水香薰延伸到LABUBU等挂件产品 [14] - 盲盒销售模式通过意外和惊喜感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 促进重复购买行为 [14] - 产品除消费价值外 还具有投资 娱乐 社交和收藏等多重属性 [14]
迷你版LABUBU一分钟售罄后,次日自提的消费者排长队
第一财经· 2025-08-29 19:27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旗下多款IP新品出现热销断货现象 反映公司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产能面临挑战 [1][4][5] 产品市场表现 - 迷你版LABUBU线上开售1分钟内京东淘宝店铺全部售罄 二手市场整盒价格最高加价至2290元 [1] - 星星人IP系列产品包括毛绒挂件和周深联名公仔上新后二手市场出现溢价 [4] - 星星人IP不满一年跻身破亿IP行列 上半年收入达3.9亿元 [4] IP增长势头 - HACIPUPU和CRYBABY成为增速最快IP 上半年收入增速分别达249.6%和248.7% 这两个IP均从2022年开始合作 [4] - 多IP新品包括星星人在内陆续出现断货情况 显示IP矩阵全面爆发 [4] 产能状况 - 毛绒玩具月产能达3000万只 为去年同期十倍以上 [5] - 公司目前仍处于"追产能"阶段 迷你LABUBU备货相对充足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4][5]
多国售罄!迷你版Labubu再次成为跨境电商热词
观察者网· 2025-08-29 18:21
产品热度 - 迷你Labubu在澳大利亚 新西兰 日本等国家地区售罄 海外热度持续攀升[1] - Labubu和泡泡玛特官方旗舰店成为电商平台搜索热门词[1] - THE MONSTERS心底密码系列盲盒于8月28日晚10时线上开售 出现开售秒罄盛况[4] 产品信息 - THE MONSTERS心底密码系列为搪胶毛绒挂件盲盒 分为A-M和N-Z两个系列[4] - 每个系列包含14个常规款和1个隐藏款 常规款概率1:14 隐藏款概率1:168[4] - 单个盲盒售价79元 整套售价1106元[4] 公司表现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38.8亿元 同比增长204.4%[4] -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 同比增长362.8%[4]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暴涨超600% 截至8月29日股价为323.8港元/股[4] 品牌营销 - Labubu已晋升为全球热门IP 新品发售成为全民热点[3] - 创始人王宁在7月底央视专访中提前曝光大娃产品 8月底财报会展示迷你Labubu并称其为大爆款[3][4]
河南夫妻养猪,2天就赚一个亿
盐财经· 2025-08-29 18:01
河南企业整体表现 - 河南籍企业在多个赛道表现突出 成为"显眼包天团" [2] - 新消费领域有蜜雪冰城和泡泡玛特等代表性企业 [2] - 传统赛道中的牧原股份表现尤为亮眼 [2] 牧原股份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105.3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8亿元增长超13倍 [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46%至764.63亿元 [8] - 净利润同比暴涨1169.77% [8]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5元增至1.96元 增长1206.67% [9] - 每天净赚5818万元 [10] - 宣布分红50.02亿元 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7.5% [11] - 创始人秦英林夫妇获得27.5亿元分红 [11] 成本控制优势 - 养殖成本从1月的13.1元/公斤降至7月的11.8元/公斤 [13] - 部分优秀场线成本低于11元/公斤 [13] - 豆粕使用比例降至4.9% 远低于行业10%的目标 [19] - 每头猪节省饲料成本15元 [19] - 年出栏7160万头猪 节省成本2.34亿元 减少大豆使用200多万吨 [19] 智能化与技术创新 - 拥有1200多人的研发团队 [24] - 1000多个养殖场每天产生10亿条数据 [24] - 通过智能系统管理水、饲料、空气和温度湿度 [22] - 使用智能设备处理猪粪和臭气 [22] 战略布局与行业担当 - 主动调减能繁母猪存栏 响应行业产能调控 [14] - 计划发行H股赴港交所上市 推进国际化 [14] - 投资60亿元建设全球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 [32] - 目标使种猪基因表达准确度达90%-95%以上 [33]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猪肉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硬刚需" 需求稳定 [28] - 行业核心竞争在于提升效率、品质和降低成本 [29] - 种猪育种需要长期投入 牧原致力于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33] - 头部企业通过逆势扩张和练内功等待周期回暖 [26]
果然财经|迷你版LABUBU多平台售罄,隐藏款溢价近8倍
齐鲁晚报· 2025-08-29 17:52
产品表现 - 泡泡玛特THE MONSTERS心底密码系列新品迷你LABUBU搪胶毛绒挂件在多个电商平台售罄 [1] - 淘宝平台该系列已售超过30万件 抖音平台已售超15.5万件 京东平台已售超过70万件 [1] - 隐藏款在二级市场溢价近8倍 显示产品具有较高收藏价值和市场热度 [1] 销售渠道 - 产品通过线上渠道发售 包括淘宝 抖音 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 [1] - 各平台销售表现差异明显 京东平台销量最高达70万件 超过淘宝30万件和抖音15.5万件的总和 [1] - 全平台总销量突破115万件 显示公司线上分销网络覆盖广泛且效率较高 [1]
潮玩行业深度报告:潮流涌动,蓬勃发展
东莞证券· 2025-08-29 17:32
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轻工制造行业中的潮玩细分领域,给予“超配”评级 [1][5] 核心观点 - 中国潮玩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0年至2024年市场规模从229亿元增长至76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35.11% [5][27] - 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龙头公司泡泡玛特2024年市场份额为11.5%,布鲁可以5.7%位居第二,其余公司份额均不足5% [5][28] - 行业增长受多因素驱动:政策支持消费升级与国潮产品开发、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2010-2024年从1.25万元增至4.13万元,CAGR 8.90%)、城镇化率提高(2010-2024年从49.95%升至67%)、情感消费需求增强及盲盒等创新营销模式推动复购 [5][38][43][47][51] - 建议关注拥有丰富IP矩阵、强运营能力、渠道优势及出海能力的公司,如晨光股份、奥飞娱乐 [5][93] 行业定义与特征 - 潮玩强调艺术与个性化表达,区别于传统玩具的功能性与教育性,具有收藏和二次销售属性 [13][14] - 主要品类包括盲盒(2024年占比36.6%)、组装玩具&积木套装(19.6%)、手办模型等 [14][15] - 产业链上游为IP设计与授权,中游为泡泡玛特等品牌商,下游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16][18] - 核心消费群体为女性(泡泡玛特用户中女性占比70%)和Z世代(占消费者40%) [19][20] 市场规模与格局 - 全球潮玩市场2020-2024年从203亿美元增至418亿美元,CAGR近20% [24][26] - 中国市场集中度低,但龙头份额有望提升,因消费者购潮玩时品牌为首要考虑因素 [28][31] 重点公司分析 - **泡泡玛特**:2025H1收入138.8亿元(+202.4%),净利润45.7亿元(+396.5%);毛利率70.34%;艺术家IP收入占比88.1%(THE MONSTERS单IP收入48.14亿元);海外收入占比40.3%(美洲增超11倍) [56][57][66][68][72] - **布鲁可**:2025H1收入13.38亿元(+27.9%),净利润2.97亿元(扭亏);以拼搭玩具为主,拥有50+授权IP;海外收入占比8% [73][76][81] - **晨光股份**:通过九木杂物社(2024年741家门店)布局潮玩,2022-2024年该业务收入CAGR 31.5% [85][86] - **奥飞娱乐**:以“玩点无限”品牌切入潮玩,与米哈游等合作开发盲盒、叠叠乐等产品,2025H1相关话题曝光量超1.7亿次 [91] 投资建议 - 超配行业,重点关注晨光股份(买入评级)、奥飞娱乐(增持评级) [93][94]
七夕送礼卷疯了!迷你Labubu开售:提货排长队,黄牛去哪了?
新浪财经· 2025-08-29 17:24
新品发售情况 - 迷你Labubu七夕前开售 线上渠道一分钟售罄 线下门店出现数十人排队提货现象[3][7][11] - 淘宝官方旗舰店销量超30万单 京东官方旗舰店销量超3万单 其他渠道销量未完全统计[11] - 按官方售价79-1106元计算 仅京东淘宝两平台销售额最低达2607万元 最高或超3.64亿元[11] 市场反应与渠道表现 - 线下门店仅提供展示和提货服务 未出现黄牛加价和顾客哄抢现象[4][9] - 闲鱼平台出现加价转售 一组迷你Labubu最高标价2500元 淘宝非官方商家加价30-50元 最高销量超1000单[13] - 资本市场对新品发售反应平淡 当日股价报322.40港元/股 下跌0.62%[4][16] 产品战略与业绩贡献 - 公司CEO王宁在中期业绩发布会提前预告新品 强调迷你Labubu可悬挂手机拓展使用场景[11] - 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上半年营收48.1亿元 占总营收34.7% 较2023年3.68亿元和2024年30.4亿元显著增长[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38.8亿元 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 同比增长362.8%[15] 消费者行为 - 消费者采用多人协作方式抢购 有用户表示"3个人用手机抢 一分钟不到就没货"[7] - 部分用户到店观看实物 但因线下不销售未能购买[9] - 新品被作为七夕节礼物 有消费者提及"晚上给女朋友个惊喜"[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