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搜索文档
早报 (04.21)| 特朗普重磅点名!美元指数跌破99关口;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刷屏周末;中航信托“被托管”
格隆汇· 2025-04-21 08:01
全球股市动态 - 受复活节假期影响,港股、欧洲股市和澳大利亚股市本周一休市 [2] - 沪指上周累计涨1.19%、深成指跌0.54%、创业板指跌0.64%,市场持续缩量,周五创去年"924"行情爆发以来新低 [3] - 恒指上周累计涨2.3%,国指涨1.23%,恒生科技指数跌0.27% [3] - 美股上周全线下跌,道指累计跌2.66%,纳指跌2.62%,标普500指数跌1.5% [3] - 大型科技股大跌,英伟达跌超8%,Meta跌超7%,亚马逊跌超6%,微软跌超5%,特斯拉跌超4%,谷歌跌近4% [3] -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小鹏汽车跌近9%,京东跌超4%,拼多多涨超3%,阿里巴巴涨超1% [4] 公司动态 - 中航信托宣布由建信信托、国投泰康信托进行日常托管,目前还有超过500亿产品未兑付,暴雷因重仓投资房地产 [2] - 华为将发布兆瓦级超充产品,最大充电电流2400安,最大功率1.44兆瓦,每分钟补能约20度电 [7] - 中际旭创Q1营收66.74亿元同比增长37.82%,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增长56.83% [8] - 长春高新Q1营收29.97亿元同比下降5.66%,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下降44.95% [9] - 威士顿实控人离婚,前妻分走2000万股股份价值超9亿元 [13] 行业趋势 - 4月IPO零终止,今年以来仅47家企业终止审核,较去年同期下滑61% [14] - 本周A股解禁超840亿元,拓荆科技、南京银行解禁市值均超110亿元 [15] - 中国台湾延长股市卖空限制,每日盘中借券卖出委托数量不超过前30日平均成交数量的3% [16][17] - 奢侈品行业拟在美涨价,爱马仕和路威酩轩集团考虑转嫁关税负担 [23] 国际经贸 - 特朗普列举8项非关税"作弊"手段,包括汇率操纵、增值税作为关税和出口补贴等 [2] - 日本考虑增加美国大米和大豆进口作为与特朗普谈判的潜在筹码 [19] - 中国船协反对美国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采取限制措施 [22] 科技与创新 - 人形机器人半马前三出炉,"天工Ultra"以2时40分42秒夺冠 [13] - 宇树科技回应机器人摔倒事件,称未参与比赛,多个独立团队使用其机器人参赛 [13]
中金 • 全球研究 | 关税冲击影响的全球视角
中金点睛· 2025-04-21 07:45
核心观点 - 美国拟对欧盟、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加征不同税率的对等关税,直接影响各区域GDP和企业盈利 [3] - 静态测算显示关税对欧盟GDP影响为0.2%-0.4%,日本GDP可能被拖累0.9个百分点至零增长 [3][13] - 东南亚六国面临10%-46%不等的关税冲击,出口导向型行业或陷入结构性失衡 [3][23] - 行业层面,大部分重点企业盈利影响在5-15%之间,但系统性风险不可忽视 [4] 区域影响 欧洲 - 美国拟对欧盟征收20%的对等关税,当前影响包括钢铝(25%)、汽车(25%)和其他品类(10%) [3] - 欧盟采取"边反制边谈判"策略,可能针对服务贸易等领域提出反制计划 [3] - 欧洲公司在美国的敞口采取"in US for US"模式,欧盟占美国制造业FDI存量的54% [8][10] 日本 - 24%的对等关税可能拖累日本2025财年GDP约0.9个百分点至零增长 [13] - 日股EPS增速可能被拉低5-7个百分点至接近零增长 [14] - 日本表示不会报复美国,将以"一揽子"方式交涉,包括农产品、能源、汽车等领域 [16][19] 东南亚 - 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对美贸易顺差国家面临较大谈判压力 [23] - 2025年至今东南亚五国权益市场合计净卖出约80亿美元,债券市场净买入44亿美元 [24] - 本地消费驱动型板块(食品、饮料、金融、通讯)具备相对安全边际 [24] 行业影响 消费板块 - 运动鞋服品牌加价率为4-5倍,终端价格上涨8-10%可消化关税 [27] - 小家电公司极端负面影响可达35%,大家电本地化生产比例高,受影响可控 [28][29] - 奢侈品若按10-20%关税计算,终端需涨价3-5%或公司承担6-11%净利润损失 [36][37] 科技板块 - 半导体与服务器等核心品类暂列豁免清单,但后续政策调整不确定性高 [4] - 苹果产业链加速全球布局,越南、印度供应商增加 [48] - 通信和算力板块企业盈利影响有限,更多关注下游云厂商Capex变化 [52] 制造板块 - 工业龙头和电力设备基本实现本土化生产,关税影响不大 [4] - 汽车行业虽有一定本土化比例,仍将受关税较大影响 [4][65] - 电力设备美国本土产能制造成本或提升10-15%,终端售价或提升20% [64] 原材料板块 -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短期受益显著 [72] - 铜、铝、钢铁、锂等因下游需求预期回落面临价格压力 [72] - 农产品进口国反制或使粮商公司2025年业绩承压5%-10% [76] 企业应对 - LVMH集团在美国设有3个生产基地,可满足1/3的本地需求 [26][36] - 宝洁美国本地生产率高达90%,利洁时计划投资2亿美元扩大北美产能 [26] - 通用汽车CEO称可在不使用额外资本情况下抵消30-50%关税影响 [26] - 苹果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超5000亿美元,加速全球产业链重构 [48]
中国消费者买不动爱马仕;“溜溜梅”冲刺港股IPO;东鹏饮料Q1净利大增48% | 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0 17:29
爱马仕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 集团总收入达41.29亿欧元,按当前汇率同比增长9%,按恒定汇率增长7% [3] - 亚洲市场(不含日本)增长仅为1.2%至19.7亿欧元,主要受中国市场奢侈品消费低迷影响 [3] - 日本市场表现最强劲,增长17%至4.2亿欧元,法国本土增长14.2%至3.6亿欧元 [3] - 皮具与马具业务同比增长10%,成衣与配饰增长7.2%,腕表业务大跌10% [3] 溜溜果园冲击港股IPO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及1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0.99亿元、1.48亿元 [4] - 2024年梅干零食、西梅食品、梅冻三大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0.3%、13.8%、25.4% [4] - 三年间营销开支与广告开支合计达4.28亿元 [4] 东鹏饮料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营收48.48亿元,同比增长39.23%,净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47.62% [5] - 能量饮料营收39亿元,占总收入80.50%,电解质饮料营收5.69亿元,占比提升至11.76% [6] - "东鹏补水啦"品牌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80.37%至约15亿元 [6] 鄂尔多斯2024年年度业绩 - 服装板块营业收入40.18亿元,同比增长6.99% [7] - 公司旗下拥有四大品牌,门店总数达953家 [7] 好想来品牌零食业绩 - 2024年量贩零食业务营业收入317.90亿元,同比增长262.94% [8] - 期末门店数量达14196家,全年新增门店9776家 [8] Moncler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收入同比增长1%至8.29亿欧元 [9] - Moncler品牌销售额同比上涨2%至7.218亿欧元,Stone Island同比下滑5%至1.073亿欧元 [10] - 亚洲市场收入增长5%至3.808亿欧元,日本市场表现突出 [10] 品牌营销动态 - Keep上线非遗传统运动系列短片《咏春消失的女儿》并推出咏春跟练课程 [12] - 蓝瓶咖啡与Marimekko推出联名限定系列 [13] - 雀巢咖啡发布多款新品,包括配方升级的1+2产品 [15] - 橘朵推出首个副牌「橘朵橘标」高性能彩妆 [17] - 果子熟了推出30%果汁茶新品 [18] - 蜜雪冰城哈萨克斯坦首店开业,进入全球13个国家 [19] 其他公司动态 - 雀巢将坚定加速中国咖啡业务 [21] - 紫燕食品一季度净利润下降71.80% [21] - 呷哺呷哺拟8900万收购股东旗下调味品业务 [22] - 茉酸奶MoreYogurt牧场奶仓首店开业 [24] - 罗森计划到2031年将海外门店数量翻倍至1.4万家 [25] - 遇见小面冲刺港股,2024年营收11.54亿元 [26]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专访:中国消费需求有力推动全球消费模式创新——访英国博柏利大中华区总裁张允馨
新华社· 2025-04-18 16:01
中国消费市场 - 中国消费市场凭借庞大规模和领先数字化模式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 [1] - 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服务的追求带动本土市场升级并为全球消费模式创新提供重要动力 [1] - 中国消费者在高端消费领域不断提高对品牌内涵和产品品质的要求引领全球高端消费潮流和理念 [1] 中国奢侈品消费 - 中国将是高端行业的增长引擎并继续在全球消费中扮演重要角色 [1] - 中国经济发展、消费市场升级及政策环境优化使中国有望在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长中持续保持较强影响力 [1] - 中国消费者文化自信增强要求跨国品牌与本土文化深度对话并在产品中展现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 [1] 消博会平台价值 - 消博会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并成为促进消费、推动中国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2] - 消博会作为中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坚持"开放"主题彰显中国扩大开放、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的决心 [2] - 消博会为企业提供稳定、开放的市场环境使其能更放心在中国市场进行长期投资和发展 [2] 博柏利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连续五年参加消博会以了解中国市场行业动态与发展趋势并寻找新业务增长点和合作机会 [2] - 公司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和强大韧性充满信心 [1] - 公司希望借助消博会平台实现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发展 [2]
20000刀包成本仅1000!关税战后中国厂家的曝光让老外集体破防
凤凰网财经· 2025-04-15 21:45
外国网友对奢侈品中国制造的强烈反应 - 国际奢侈品大牌如Lululemon瑜伽裤在中国代工厂生产成本仅5-6美元,而美国专柜售价高达100美元,两者工艺和面料几乎相同[3] - 某售价2万美元的奢侈品牌包包从代工厂直接拿货价格不到原价二十分之一[3] - 大量外国网友在TikTok评论区求购中国代工厂直供商品链接,甚至要求创建专门网站[7][8] - 中国跨境B2B电商平台因需求激增短时间冲上美区App Store前三[15] 中国制造业在奢侈品领域的核心优势 - 深圳形成完整皮革加工、纺织、五金配件产业集群,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无缝衔接[17] - 广州番禺区是全球珠宝加工中心,数千家工厂为卡地亚等品牌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生产服务,钻石戒指生产成本显著低于欧洲[17] - 中国服装代工厂为香奈儿、迪奥生产高端定制西装,人力成本仅为欧洲同行业工人工资的零头[17] - 香奈儿丝巾印染等核心工序在中国完成,工艺成熟度与欧洲无差异[17] 奢侈品品牌溢价与终端售价差异 - 路易威登经典手袋欧洲门店售价1000-2000欧元,中国专柜价格达2万-4万人民币,价差达数倍[16] - 古驰GG Supreme帆布包意大利售价800-1200欧元,中国专柜定价1.5万-2万人民币[16] - 中国代工厂直供价格仅为奢侈品终端售价5%-10%[3][16] 消费者行为转变与市场现象 - TikTok上"Chinese manufacturers luxury brand"关键词搜索量激增,涵盖化妆品、墨镜、香水等品类[9] - 外国消费者自发分享购买经验:中国婚纱节省数千美元且品质优异[12][13] - 评论区形成议价技巧交流生态,老买家指导新用户与中国供应商谈判[14]
加拿大皇家银行:将路威酩轩集团(LVMH)目标价从750欧元下调至680欧元。
快讯· 2025-04-15 16:24
目标价调整 - 加拿大皇家银行将路威酩轩集团目标价从750欧元下调至680欧元 [1]
奢侈品卖不动了? LV所在部门收入下跌5% 将靠涨价应对关税
北京商报· 2025-04-15 15:29
奢侈品消费遇冷。4月14日巴黎股市收盘后,LVMH集团公布了2025财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 集团总营收同比下降2%至203亿欧元,在有机基础上同比下降3%,表现未达市场预期。 至24400元,迪奥也将在明日进行涨价。不过,迪奥官方销售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此次涨价为常 规价格上调。 | In millions of entos | Q1 2025 | Q12024 | Change | | | | --- | --- | --- | --- | --- | --- | | | | | Q1 | | | | | | | 2025/2024 | | | | | | | Reported Organic * | | | | Wines & Spirits | 1305 | 1 417 | -8% | -946 | | | Fashion & Leather Goods | 10 108 | 10 490 | - 495 | -596 | | | Perfumes & Cosmetics | 2 178 | 2 182 | 096 | -1% | | | Watches & Jewelry | 2 482 ...
LVMH集团2025年一季度营收不及预期,考虑涨价应对美国关税
环球网· 2025-04-15 11:2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业收入为20311亿欧元 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114亿欧元 [1] - 一季度有机营收下降3% 而去年同期有机营收增长1% 未达到分析师预期的11%增长 [3] - 财报公布后公司美股粉单收跌62% 盘中刷新日低至1099美元 [5] 业务板块表现 - 核心业务时装与皮具营收10108亿欧元 降幅为去年五倍 远超分析师预期 [3] - 精品零售业务收入4189亿欧元 从去年增长最高转为微降 [3] - 手表和珠宝业务收入2482亿欧元 香水与化妆品收入2178亿欧元 红酒与烈酒收入1305亿欧元 [3] 区域市场表现 - 欧洲市场收入保持正增长 美国市场收入下滑3% 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19%增长 [3] - 日本市场转为负增长 去年同期受益于中国游客赴日消费 [3] - 日本以外亚洲地区有机营收下降11% 降幅是分析师预期的两倍多(分析师预期下降469%)[4] 管理层策略 - 考虑涨价应对美国可能实施的关税 同时控制管理及行政费用 [3] - 拥有调整市场营销成本的空间 对美暂缓90天实行部分关税表示茫然 [3]
爱马仕如何逆势而上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14 20:35
行业现状 - 奢侈品行业整体表现不佳,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西方生活成本危机导致高端服装和时尚手袋销售下滑 [1] - 标普全球奢侈品指数在过去一年下跌超过20%,但爱马仕股价仅下跌4% [3] - 法国奢侈品集团开云(Kering)旗下古驰(Gucci)发布利润预警,路威酩轩(LVMH)旗下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时装和皮具销售额下滑 [1] 爱马仕的优异表现 - 2024年销售额飙升15%至152亿欧元(约164亿美元),花旗银行预计2027年可能升至200亿欧元并超过路易威登 [1] - 爱马仕对经济衰退表现出免疫力,与其他奢侈品集团形成鲜明对比 [1][3] 成功经验 供应链掌控 - 爱马仕55%的产品在内部生产或通过独家合作生产,远高于竞争对手的35%-40% [3] - 与外部供应商保持密切关系,甚至邀请供应商参加内部活动 [3] - 其他奢侈品集团如香奈儿、路威酩轩和普拉达近年纷纷收购供应商以加强控制 [3] 价格策略 - 爱马仕采取有节制的价格上涨策略,平均每年涨价6%-7% [5] - 经典柏金包价格自2016年以来上涨约29%至12100美元,而香奈儿绗缝包价格翻倍 [5][6] - 疫情后多数品牌大幅提价导致80%收入增长来自价格而非销量,爱马仕保持克制避免打折压力 [6] 产品定位 - 爱马仕通过销售更实惠的产品(如口红、指甲油)吸引潜在客户,同时保持高端形象 [6] - 皮具产量每年仅增加6%-7%,全球店铺不足300家,远低于古驰的530家,维持稀缺性 [6] - 避免过度生产低价商品破坏品牌形象,与古驰等品牌形成对比 [6] 行业挑战 - 奢侈品行业面临关税和全球贸易战风险,可能进一步挤压利润率 [1][6] - 爱马仕客户群体有限,经济复苏时迎合中产阶级的品牌可能获益更多 [6]
解码2025中国消费:悦己驱动下的消费变革
安永· 2025-04-14 09: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政府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消费行业增长依赖新兴消费领域创新和崛起,悦己体验驱动的消费成趋势,新消费主义画像注入多元化、个性化和体验式元素,可通过需求端联动、供给端协同和供应链整合开启消费新时代,企业和投资者需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5][6][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 - 2025年中国政府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内需,除“以旧换新”政策外,消费增长依赖新兴消费领域创新崛起,消费者行为和偏好变化,旅游度假消费信心增长,体验型消费成趋势,2025年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新科技与新需求塑造消费新场景和方式 [5][6][8] 新消费主义的画像 个性化消费崛起 - 个性化与品质化消费成主流,消费者注重产品独特性、品质和个性化悦己需求 [14] - “首发经济”推动消费增长,如南京德基广场多个全球首店和首展吸引客流;悦己情绪营销带动IP经济火爆,如《黑神话:悟空》推动文化景点热度,谷子经济火热 [15] - 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可持续性要求提高,企业需构建技术和价值观双重优势,各大企业借助AI技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16][17] 体验式消费升温 - 体验式消费比重上升,反映消费者对生活品质更高追求 [18] - 高端旅游市场向“沉浸式文化体验”转变,成为千亿级市场,线下文化体验式消费带动旅游消费 [19] - 奢侈品消费场景延伸至旅行体验,商家设计“分钟级”转化路径,企业创新消费场景增强消费者与品牌互动和粘性 [20][22] 开启消费新时代的钥匙 需求端联动:场景革命激发消费势能 - 消费不再局限传统购物场所,旅行场景激发奢侈品购买欲望,如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和南京德基广场、三亚离岛免税销售情况;高端旅游体验提升品牌忠诚度,如巴黎时装周与旅游推广结合 [26][28] 供给端协同:生态闭环创造增量价值 - 奢侈品牌供应商投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行业供应商引入奢侈品服务标准,AI技术提升供应端协同效率和消费者体验 [29][30] 供应链整合:敏捷响应释放协同效能 - 奢侈品牌采用垂直整合模式自建旅游服务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消费者对品牌认同感和忠诚度;跨行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消费体验 [32] 对企业方和投资者的启示 企业方的机遇与挑战 - 企业需关注政策动态,融入环保理念,加快技术更新换代;持续投入研发,利用AI技术辅助产品设计;创新营销方式,采用数字化、体验式和跨界合作营销;拓展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互补 [36][38] 投资者的机遇与布局 - 奢侈品行业和高端消费市场、高端旅游市场和文化娱乐产业、健康养老和户外体育产业、电商平台和数字内容产业有投资机会 [39][40] 结语 - 中国消费者更务实理性,关注产品实际价值和生活体验,企业需调整产品与营销战略,为消费者创造有价值体验,建立情感连接,实现可持续增长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