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搜索文档
学用结合,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干部状态新观察·年轻干部基层路)
人民日报· 2025-08-05 06:39
公司业务发展 - 团月村联合谢公村、团林村引进澳洲蓝龙虾苗进行养殖 2023年10亩试点基地丰产丰收 [2] - 2024年共建占地面积达100亩的养殖基地 准备向周边村民推广蓝龙虾养殖 [2] - 截至2025年5月底 基地已与周边30户养殖户签订供养销一体化协议 辐射养殖面积超700亩 [8] 养殖技术管理 - 水质调控参数、投喂量配比、病虫害防治关键节点被详细记录并研究 [2] - 虾苗投放后提供全程技术保障 包括饲料投喂量、水质变化监测、高温及病虫害应对措施 [8] - 塘口需彻底消毒 清淤晒塘并改造成长条形便于后期管理 [8] 产品与市场 - 蓝龙虾养殖每亩平均收益达1万元 [7] - 与外地专业公司签订保底回收协议 并与大型餐饮酒店和商超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7] - 虾苗价格从每只1.7元降至1.5元 村民更愿意从基地采购虾苗 [8] 运营模式创新 - 采用"基地+农户"托管模式 基地提供虾苗和饲料赊销服务 [6][7] - 提供供养销一体化服务 解决村民销路顾虑 [7][8] - 通过实际案例教学帮助养殖户避免操作错误 [8]
【环球财经】希腊研究显示地中海升温威胁海洋生态系统
新华社· 2025-08-04 21:50
气候变化对地中海海域影响 - 1982至2023年间地中海海面年均升温0.041摄氏度 [1] - 1991至2020年间希腊海域表面升温约1.5摄氏度 上层200米内升温约1.2摄氏度 200至800米深度升温约0.9摄氏度 4000米深处升温约0.2摄氏度 [1] 海洋生态系统变化 - 海水升温改变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和功能 影响海洋食物链基础 [1] - 喜暖入侵物种狮子鱼因海温升高快速扩张 挤压本土物种生存空间 [1] - 珊瑚和海绵等生物在热浪期间大批死亡 导致生态系统整体退化 [1] 水产养殖业冲击 - 贻贝等养殖品种应对极端高温能力有限 在热浪中损失严重 [1] - 海水升温问题若持续未解决 可能引发更广泛气候系统连锁反应 [2]
焦点访谈|新疆突破想象的蜕变,藏着中国西部腾飞密码
央视网· 2025-08-04 21:31
沙漠玫瑰产业 - 新疆和田于田县利用沙漠环境种植玫瑰 种植面积超过8.1万亩 其中2024年锁边工程新增3万亩 [9] - 玫瑰花种植经济效益显著 亩产收入达4500-5000元 部分高产田地亩收入可达万元 [9] - 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全县有23家防沙治沙合作社参与 并计划扩展深加工以提升收益 [9] 盐碱水海鲜养殖 - 阿拉尔市利用盐碱水成功养殖海鲜 2024年试养青蟹苗3万只 并混养南美白对虾、蛏子和花甲 [11][13] - 养殖效益突出 第一年试养每亩产值即达到上万元 2024年养殖面积扩展至1400亩 [13] - 技术突破在于精准调配水质 使虾蟹鱼贝在盐碱环境中生长 蛏子产品已实现当地当日上市 [10][11] 冷水鱼养殖与贸易 - 新疆三文鱼和高白鲑养殖业发展迅速 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 还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北京 并出口至俄罗斯、泰国等国 [15] 智慧矿业与算力产业 - 哈密市伊吾县煤矿实现智能化生产 年产4000万吨煤 超过四分之一(300多辆中)的矿山卡车已应用无人驾驶技术 [18] - 无人驾驶矿车采用多传感器融合与人工智能算法 能精准识别障碍并应对复杂场景 [20] 绿色算力中心建设 - 哈密伊吾县算力中心已建成两万P算力 相当于10万台高性能服务器 可支撑复杂AI计算和模型训练 [22] - 该中心已上线"满血版"DeepSeek大模型云服务 并与重庆市签约启动"疆算入渝"项目 通过100G高速网络为3000公里外客户提供算力服务 [20][22][24]
传鲟龙科技拟赴港上市 国内鱼子酱市场占有率达80%
智通财经· 2025-08-04 16:13
公司IPO计划 - 鲟龙科技考虑赴港IPO 已与顾问接触潜在股票发行事宜 发行规模等细节尚未确定 [1] - 若成功登陆港交所 或将成为"港股鱼子酱第一股" [1] 公司业务概况 - 成立于2003年 是国内最早研究人工饲养鲟鱼的企业 [1] - 鲟鱼整体养殖规模达1.3万吨 年加工鱼子酱规模250吨 鱼肉产品2000吨 [1] - 2023年鱼子酱出口量占我国出口比例69.58% 国内市场占有率80% [1] - 目前生产全球35%的鱼子酱 为全球最大鱼子酱生产商 [1]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6.7亿元 同比增长15.95% [1] - 归母净利润2.93亿元 同比增长23.62% [1] - 鱼子酱营收占比92.08% 海外收入占比83.4% [1] 资本市场动态 - 股东大会通过决议终止A股新三板挂牌 目前股票已停牌 [2] - 2024年3月登陆新三板 上市仅一年多即终止挂牌 [2] - 终止挂牌原因包括集中精力做好经营管理 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决策效率 [2] - 终止挂牌后将继续深化主营业务发展 提升市场竞争优势 [2]
新股消息 | 传鲟龙科技拟赴港上市 国内鱼子酱市场占有率达80%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6:11
公司IPO计划 - 考虑赴港IPO 已与顾问接触潜在股票发行事宜 发行规模等细节尚未确定[1] - 若成功上市 或将成为港股鱼子酱第一股[1] - 公司对此尚未做出回应[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是国内最早研究人工饲养鲟鱼的企业[1] - 鲟鱼整体养殖规模达1.3万吨 年加工鱼子酱规模可达250吨 鱼肉产品2000吨[1] - 2023年公司鱼子酱出口量占中国出口比例69.58%[1] - 国内鱼子酱市场占有率约80%[1] - 目前生产全球约35%的鱼子酱 是全球最大鱼子酱生产商[1]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总营收达6.7亿元 同比增长15.95%[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2.93亿元 同比增长23.62%[1] - 鱼子酱营收占比92.08% 海外收入占比83.4%[1] 公司资本运作 - 股东大会通过表决 决议终止A股新三板挂牌 公司股票已停牌[2] - 公司于2024年3月登陆新三板 上市仅一年多即终止挂牌[2] - 终止挂牌基于行业发展状况及自身战略发展整体规划考虑 旨在集中精力做好经营管理 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决策效率 实现公司及股东利益最大化[2] - 终止挂牌后 公司将继续深化主营业务发展 提升市场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2]
一根小海参,如何撬动百亿大产业?
金融时报· 2025-08-03 14:38
霞浦海参产业发展概况 - 2003年霞浦首次引进山东长岛刺参苗种,开创南方海参养殖历史,从室内水泥池到海区吊笼实现技术突破 [1] - 20年间产业规模跃居全国前列:以不足1%海域面积贡献全国30%产量,年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北参南养"主产区和南方最大仿刺参交易中心 [1] - 形成养殖-加工-冷链仓储全产业链,加工环节占比从不足40%提升至70%以上,冷链仓储能力从2014年3000吨增至2万吨 [5] 海参仓单质押贷款业务模式 - 核心机制:将海参加工品质押给指定仓储冷库,银行按市价比例授信(户均贷款从30万增至120万),销售回款优先偿还贷款 [3] - 业务流程:三方监管(银行+仓储+养殖户)、电子化仓单核验、销货需银行盘库对账,资金闭环管理确保风控 [3][6] - 显著提升议价能力:养殖户销售窗口从3-5天延长至半年以上,平均利润维持在30%以上 [4] 金融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 贷款规模十年增长95倍:从2014年试点至2024年达15.3亿元,参与银行从1家扩至8家(占当地银行80%) [6] - 数字化升级:开发供应链融资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操作,解决手工记账错漏问题 [6] - 引入政府担保降低利率:"银行+担保+仓储"三方模式促进市场竞争,减轻养殖户财务负担 [7] 小微金融协调机制成效 - 2025年6月末数据: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66%(783户),金额占比68%(9.46亿元) [9] - 推广"闽易融"贷款码:实现跨银行融资需求对接,优化无还本续贷方案降低续贷门槛 [8] - 模式外溢效应:从海参拓展至海带、紫菜等农产品,成为区域存货质押贷款标杆 [9]
海鱼游在盐碱滩
人民日报· 2025-08-01 06:22
行业技术突破 - 南美白对虾设施养殖集群基地建成西北最大规模 实现全年不间断生产 年产达12万斤 [1][2] - 工厂化养殖模式降低能耗20%以上 土地和水资源消耗减少至传统池塘养殖的1/10以下 [2] - 苗种运输成活率达到99% 鳜鱼养殖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1] - 通过添加钾钙镁调制"人工海水"技术 实现盐碱水养殖南美白对虾 [2] 生产效益数据 - 贺兰县养殖水面5.8万亩 水产品总产量6.5万吨 2024年综合产值9亿多元 同比增长16.3% [1] - 名优品种产量占比5.5% 产值占比22% 亩均单产1120公斤 为西北地区平均值的近5倍 [1] - 稻渔立体种养模式使蟹田米溢价30% 大闸蟹亩产超过100斤 [1] - 传统四大家鱼养殖每100万元产值消耗4万立方米灌溉用水 而工厂化对虾养殖仅需62立方米水 [2] 生态改良成果 - "以渔降盐治碱"模式三年减少农药使用60% 同步降低土壤盐分至每千克3.55克 [3] - 实现"黄河水—稻田水—养殖水"三级梯度利用 年节水120万立方米 [3] - 渠中种植水草 稻田使用生物肥 吸引灰喜鹊 白鹭 斑鸠等十余种鸟类栖息 [3] 品种多样化发展 - 成功在盐碱水中养殖大黄鱼 部分营养指标超过主产区数倍 [1] - 开展青蟹 黄鳍鲷 石斑鱼 大西洋鲑等"海鱼陆养"规模化养殖 [1] - 依托冷水资源优势培育虹鳟 鲟鱼等高端品种 [1] 未来发展规划 - 谋划建设万亩零碳现代渔业科技产业园 规划面积1.1万亩 总投资20亿元 [3] - 建设苗种繁育设施养殖示范区 大西洋鲑养殖核心区 水产品加工区和黄河渔文化展馆 [3] - 计划建设水产重点实验室 开发耐盐碱水产品新品种 [3]
聚合力、谋新篇,政企研共绘茂南罗非鱼产业发展蓝图
南方农村报· 2025-07-31 21:33
行业发展规划 - 茂南区发布《罗非鱼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0年)》,提出到2030年实现产量1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125亿元的目标,构建"内销为主、出口为辅"的双循环格局 [23][24] - 规划明确"产业固基、文化铸魂、数字赋能、资本运营、合作共富"核心思路,将通过IP设计、全渠道营销提升"茂南罗非鱼"品牌辨识度 [23][25][26] - 区政府将做强品牌拓市场,探索直播电商等新模式,加快地理标志申报,支持全产业链项目与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37][38] 产业协同创新 - 茂南区罗非鱼协会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签约共建罗非鱼种质创新平台,聚焦种质保护、育种及病害防治等领域协同攻关 [18][19][20] - 协会完成换届选举,广东京塘农业科技当选会长单位,13家企业入选理事会,3家企业组成监事会,形成多元化产业治理结构 [14][15][16] - 新会长提出将推动政企对接、行业自律、资源共享、产学研融合,目标打造科技赋能标杆产业和富民强区支柱产业 [28][29][30][31] 产业链优势 - 茂南罗非鱼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年产种苗超13亿尾(2025年将达20亿尾),养殖面积4.86万亩,年产量4.18万吨,其中"茂南脆罗非"年产1.2万吨 [35][45][46] - 加工环节拥有12条鱼片生产线和6条条冻鱼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超6万吨,开发出鱼糜、鱼油等20余种衍生产品 [47][48] - 流通网络覆盖全国及20多个国家,建有专业交易中心和销售平台,年出口创汇上亿元 [48][49] 科技与金融支持 - 产业累计获32项实用新型专利,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搭建全流程溯源平台 [52][53] - 茂南推出专项金融奖补办法,设立综合金融服务中心,累计投放贷款6.64亿元,建立"绿色审批"通道 [54][55] - 2025年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5000多养殖户增收 [56][57][58]
日本首个中国鳗鱼品牌诞生 天马科技发布“犒赏鳗鱼”新品牌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7:28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在日本东京举行"犒赏鳗鱼"新品牌发布会并成立日本分公司"天马科技株式会社" [1] - 公司成为首个在日本本土注册公司并拥有自主鳗鱼品牌的中国鳗鱼企业 [1] - 公司与日本食品批发巨头旭食品株式会社达成战略合作 [1] 市场拓展计划 - 合作将从2025年夏天开始在日本全国的超市、便利店、百货店等渠道陆续开展销售 [1]
A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沪指跌1.18%再失守3600点,钢铁、煤炭股领跌,液冷概念逆市走高!近4300股下跌,成交1.96万亿放量909亿
格隆汇· 2025-07-31 15:2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沪指跌1.18%报3573点,深证成指跌1.73%,创业板指跌1.66% [1] - 全天成交1.96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量909亿元,全市场近4300股下跌 [1] - 沪深300指数下跌1.82%,中证500下跌1.40%,中证1000下跌0.85% [2] 行业板块表现 涨幅榜 - 互联网板块上涨1.52%,软件板块上涨0.12% [2] - 办公用品板块资金净流入0.40%,电子元器件板块资金净流入0.08% [2] - 教育板块5日涨幅0.15%,航天军工板块5日跌幅0.35% [2] 领跌板块 - 钢铁板块走低,包钢股份跌近8% [2] - 煤炭股普跌,安泰集团跌近7% [2] - 水产养殖板块走弱,中水渔业领跌 [2] - 锂矿概念震荡下行,盛鑫锂能、宁德时代等多股跌近5% [2] - 钛白粉、光伏设备、船舶制造、小金属及免税概念等跌幅居前 [3] 逆市上涨板块 - 液冷概念逆市走高,剑桥科技、淳中科技及冰轮环境等多股涨停 [3] - 辅助生殖板块拉升,安科生物、汉商集团等多股涨停 [3] - 复合集流体板块活跃,诺德股份涨停 [3] - 基因测序、智谱AI及国资云概念等涨幅居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