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生产
icon
搜索文档
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下达
新华社· 2025-10-10 22:55
财政救灾资金拨付 - 中央财政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 [1] - 资金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7个受灾省份 [1] - 资金用途包括农机抢收、潮粮烘干、农田排涝等救灾工作,旨在保障秋粮收获 [1]
4.84亿元资金下达 支持河南等7省受灾地区秋粮抢收抢烘
搜狐财经· 2025-10-10 21:26
财政救灾资金 - 中央财政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1] - 资金用于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个受灾省份[1] 救灾措施 - 支持受灾地区加快开展农机抢收、潮粮烘干、农田排涝等工作[1] - 措施旨在保障秋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1]
两部门下达4.84亿元 支持7省受灾地区秋粮抢收抢烘
中国新闻网· 2025-10-10 21:08
资金支持 - 中央财政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 [1] - 资金用于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个受灾省份 [1] 支持用途 - 资金将加快农机抢收、潮粮烘干、农田排涝等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工作 [1] - 主要目标是保障秋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1]
4.84亿元资金下达 支持7省受灾地区秋粮抢收抢烘
央视新闻· 2025-10-10 20:49
财政救灾资金拨付 - 中央财政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 [1] - 资金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7个受灾省份 [1] 救灾工作重点 - 支持受灾地区加快开展农机抢收、潮粮烘干、农田排涝等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工作 [1] - 工作目标为保障秋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1]
两部门下达4.84亿元 支持河北等7省受灾地区秋粮抢收抢烘
新京报· 2025-10-10 20:38
资金支持 - 中央财政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 [1] - 资金用于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个受灾省份 [1] 资金用途 - 支持受灾地区加快开展农机抢收工作 [1] - 支持受灾地区加快开展潮粮烘干工作 [1] - 支持受灾地区加快开展农田排涝等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工作 [1] 政策目标 - 保障秋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1] - 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科技助力抢收抢烘保秋粮 多部门联动深入一线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央视网· 2025-10-10 13:03
全国秋粮收获总体进度 -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超过四成 [1][9] 黄淮地区抢收抢烘应急措施 - 针对黄淮地区持续阴雨,各地正全力开展应急作业,集中力量抢收抢烘,确保秋粮应收尽收 [1][9] - 农业农村部已成立工作专班,跨省份调剂调运履带式收割机24.55万台、移动烘干机2229台以应对需求 [14] 河南省秋粮收获与烘干进展 - 河南省积极调度省内自有8000台及从外省引进3000多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进行抢收 [11] - 通过换装三角履带、加装驱动轮胎改造轮式收获机,提高田间适应性 [11] - 新乡辉县市玉米种植面积67.1万亩,截至10月8日已收获超36万亩,全市52个粮食烘干点已全面启动 [4] - 南阳市新野县新甸铺镇12家烘干厂已累计为农户烘干秋粮15000吨 [4] - 据河南省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一周全省仍以阴雨天气为主,降雨过程可能持续至10月19日前后 [6] 山东省创新抢收方式 - 山东菏泽因部分地块积水,采用植保无人机搭载吊装设备从空中转运玉米 [6][7] - 菏泽市郓城县飞防队有40余架无人机进行玉米吊运,每架无人机每天可吊运20亩左右,每天总作业量约1000亩 [7] -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配备粮食烘干设备18台(套),每天能烘干玉米400吨 [14] 安徽省及其他地区保障措施 - 安徽颍上县107家有烘干设备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全部向种粮农户开放 [12] - 不少烘干中心采取将稻谷烘干到六至七成符合收储标准后,进行轮换烘干的方法 [12] - 组织各地开通公布"三秋"机收保障热线电话3223个,加强值班值守,即接即转即办问题 [16]
量质齐升,经济大省逐“高”向“新”——江苏“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一
新华日报· 2025-10-10 07:17
宏观经济表现 -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在“十四五”期间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达13.7万亿元,增量全国领先,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稳定在10%以上 [1]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万亿元,同比增长5.7%,经济增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3] - 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5个城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元,人均GDP超16万元,连续16年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2] 产业发展与结构 - 农业方面,全省夏粮总产量284.3亿斤,有力保障了夏粮稳产 [3] - 制造业支撑强劲,2021-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5.6%,占全国比重从17.3%提高至19.2% [4] - 2024年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4] - 服务业提质增效,2024年1-5月全省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达9.5%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021年的39.8%、47.5%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42.1%、51.8% [6] 制造业升级与创新 - 拥有1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全国最多 [5] - 累计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5.6万余个,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1%,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9.1% [6] - 累计创建国家数字领航企业14家、卓越级智能工厂68家,15家企业入选全球“灯塔工厂”,数量全国第一 [6] -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10年全国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5年全国第一 [6] 对外开放与外贸 - 2024年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到68.7%,较2020年提升1.9个百分点 [7] - 2021至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累计超1000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达115.4亿美元,规模连续7年全国第一 [7] - 外资利润再投资规模连续5年全国第一,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8家在江苏投资 [7] - 2021至2024年中方协议投资额累计近400亿美元,企业足迹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牵头建设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打造18家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全国居首 [9] - 研发投入持续3年提升,研发投入强度处于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 [9] - 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南京、苏州获批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 [9] 文旅消费与绿色发展 - 2024年国庆中秋假期接待国内游客6075.1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644.93亿元,同比增长均超两成 [4] - “十四五”期间5A级景区增至26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增至10家,总数均居全国第一 [4] - 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443家、绿色工业园区5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0家 [1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金融需求更待关注
金融时报· 2025-10-09 10:12
农业发展核心成就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1] - 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过200万家 家庭农场超过400万个 [1] -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超过110万个 2023年服务面积超过22.9亿亩次 [1] 农业经营主体转型趋势 -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从小农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转换 [2] - 经营主体从单一种养向延伸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转型 [2] - 经营重点从追求规模效益转向提升产品质量和打造自身品牌 [2] - 经营策略从产业链补强转向专注市场需求并敏捷调整 [2] 新型农业金融需求变化 - 金融机构需调整信贷策略以贴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需求 [3] - 经营主体为获取稳定大额订单 产生流转土地和购买加工设备的资金需求 [3] - 资金需求用于增加环保和质检设备 需要信贷额度和期限的匹配 [3] 规模化生产与绿色金融支持 - 消费者对农产品健康安全的需求日益迫切 推动生产物理环境改善 [4] - 达到一定规模的主体在土壤改良和精细化种养方面的资金需求突出 [4] - 金融机构需借助绿色信贷指标 为绿色有机生产等需求定制金融服务 [4] 农业劳动力结构与金融倾斜方向 - 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平均年龄约57-58.6岁 部分省份60岁以上务农者占比超40% [5] - 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应更多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5] - 金融支持重点包括土地流转、智慧农业技术应用、新型农机具购买租赁等 [5]
农业农村部努力保障黄淮地区秋粮抢收抢烘
期货日报· 2025-10-09 06:45
核心观点 - 农业农村部正积极应对黄淮地区因持续阴雨导致的秋收进度偏慢问题 强化农机应急救灾响应以保障秋粮抢收抢烘 [1] 灾情影响与应对措施 - 黄淮地区特别是河南 山东 安徽等地受持续阴雨影响 秋收进度偏慢 [1] - 农业农村部成立工作专班 加强机具调度调配和改装技术指导 依托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和应急作业服务队投入抢收抢烘 [1] - 截至目前 已根据需求调剂调度履带收割机24.43万台 移动烘干机1986台 [1] - 与财政部门明确救灾机具补贴事项 救灾资金可用于支持农机检修 运输和作业 [1] 后续工作计划 - 农业农村部将与河北 山西 江苏 安徽 山东 河南 湖北 陕西等黄淮8省沟通协调 根据最新灾情调度救灾机具应急作业需求 [1] - 继续落实防灾救灾农机储备和调用制度及区域农机应急互助合作协议 [1] - 将进行跨省份调剂调运履带式收割机 烘干机等应急机具 缺额部分由部省两级直连农机制造企业强化兜底保障 [1] - 积极沟通财政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简化工作流程 确保应急机具快速支援受灾地区 [1]
应对持续阴雨天气,山东积极行动保障“三秋”生产
大众日报· 2025-10-08 09:00
政府应对措施 - 山东省农业农村部门紧急印发《应对"三秋"大范围降雨技术指导意见》并派出6个工作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2] - 青岛市发布《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技术指导意见,公布全市54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207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和184处粮食烘干服务点信息[3] - 政府部门紧抓烘干晾晒,动态更新公布粮食烘干服务点信息,对已收获且有烘干条件的粮食立即烘干入库[2] 烘干设施与能力 - 无棣县20余个玉米烘干中心开足马力,日烘干能力达4000多吨[2] - 壮武村村集体投资200万元建设粮食烘干塔已调试完毕[3] - 德州市平原县鲁望为农服务中心一期有13台烘干机,二期有两个烘干塔,每个塔日烘干能力300吨,配套筒仓总储存量8000吨[3] - 平原县已建成粮食烘干中心27处,日烘干能力达0.71万吨,仓储能力达17万吨[3] 基层应对与准备 - 蓝村街道壮武村已预订9台玉米收割机并准备好晾晒场,等待连续好天气进行抢收[2] - 壮武村实施"雨水工程",通过纵横交错的沟渠将积水引入80亩水塘,实现旱能浇、涝能排[2] - 鲁望为农服务中心脱粒机高速运转,烘干设备24小时满负荷运转以解决"看天晒粮"问题[3] 天气影响与抢收策略 - 近期山东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导致土壤水分饱和,农机难以下地,打乱秋收节奏[2] - 若11日再下雨,整个秋收预计将推迟十几天[2] - 农技专家建议对植株健壮的地块不宜抢早收获,玉米适期晚收能增加粒重、提高产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