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托育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央行金融市场司江会芬表态,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高质量流动性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07:09
债券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央行计划深化境内外金融市场联通合作,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高质量流动性资产 [1] - 将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建立境外投资者一站式开户平台,推动免税安排 [1] - 优化离岸回购业务机制,交易币种拓宽至美元、欧元、港元等多币种 [2] - 支持香港CMU系统取消回购质押券冻结,简化债券账户开立流程 [2] - 截至5月共有1169家境外机构进入内地银行间债市,其中835家通过债券通渠道 [5]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 七部门提出发展"1+N"托育服务体系,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多种形式托育机构为网络 [3] - 将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设施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场地建设托育设施 [4] - 推行公建民办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普惠托育服务 [4] 零碳园区建设政策 - 三部门鼓励各地区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7][8] - 支持政策性银行提供中长期信贷,允许企业发行债券用于零碳园区建设 [8] - 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等绿色电力供应模式 [9] 类脑智能产业发展 - 杭州支持企业加快类脑智能产业化项目建设 [10] - 鼓励类脑智能企业按照科技型企业成长路径发展,做大规模 [10] 政务云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政务云整体市场规模939.4亿元,同比增长18.4% [11] - 政务专属云市场规模663.3亿元,同比增长19.0% [11] - 政务公有云市场规模172.4亿元,同比增长12.2% [11] 比特币ETF持仓 - 贝莱德现货比特币ETF持仓量突破70万枚,价值约755亿美元 [6]
七部门联合发布:事关幼儿托育→
证券时报· 2025-07-08 17:33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解读 总体目标与规划 - 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整合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元服务网络 [1][2] - 2025年目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1] - 2030年目标: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公建托位数量显著增加,家庭托育成本有效降低 [1] 核心任务部署 - **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优先实现地市级全覆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 - **社区托育服务**:以地市为单位统一规划嵌入式托育网络 [2] - **幼儿园托班拓展**: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需满足场地、设施、师资等条件,招收2-3岁幼儿并实施差异化照护 [2][3] - **用人单位办托支持**:允许利用存量土地/设施建设托育设施,相关支出可从职工福利费列支,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需带头示范 [4] - **医疗卫生协同**:开展婴幼儿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服务等 [2] 实施保障措施 - 资金支持:统筹多渠道资金建设普惠托育设施,按需配置托位 [2] - 管理机制:教育部门负责幼儿园托班条件评估,卫健部门负责卫生保健备案与指导 [3] - 土地政策:用人单位托育设施在符合安全前提下可暂不变更土地用途 [4] 行业影响与机会 - 托育服务市场容量将快速扩张,2025年新增66万托位带来设施建设、运营服务需求 [1] - 幼儿园延伸产业链机会:具备场地和师资条件的幼儿园可拓展2-3岁托育业务 [3] - 企业福利场景创新:用人单位办托政策激活企业端市场,工会经费可补充支持 [4]
七部门:今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
财联社· 2025-07-08 15:55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框架 - 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为网络 [1][2] - 2025年目标: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当前为4.08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3][7] - 2030年目标: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公建托位数量明显增加,家庭托育成本有效降低 [7] 核心建设任务 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 优先实现地市级全覆盖,设置托位并提供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咨询等综合服务 [8] - 支持计生协会等承接管理工作,建立可持续运营机制 [8] 社区托育服务 - 以地市为单位统一规划嵌入式网络,利用公共服务资源提供全日托/临时托等服务 [9] - 新建居住区需同步建设托育设施,老城区通过城市更新补充 [9][10] - 推行公建民办模式,落实税费优惠 [10] 幼儿园托班延伸 -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 [11] - 教育部门负责条件评估,卫健部门备案指导 [11] 用人单位办托 - 支持利用存量土地建设设施,机关/国企需带头示范 [12] - 相关支出可从职工福利费列支,工会经费可补充 [12] 民办机构发展 - 参与公建设施运营,基本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13] - 鼓励创新运营方式,支持参与公益活动 [13] 跨领域协同支持 - 医疗卫生机构需提供健康管理、中医药服务,医务人员服务时长计入基层服务时间 [14][15] - 高校需加强托育专业建设,推行"岗位+培训+评价+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 [16] 政策保障措施 - 托育机构享受居民类水电燃气价格,可获运营补助和保险支持 [16] - 2025年前各省需出台普惠机构认定标准,纳入公共安全重点保障范围 [17]
七部门: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开设托育相关专业,加强婴幼儿托育学科专业建设
快讯· 2025-07-08 15:41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政策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建设普惠托育服务设施,按需配置托位 [1] - 政策鼓励采取场地费用减免等措施降低托育服务机构成本,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适当运营补助 [1] - 托育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将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 [1] - 鼓励托育服务机构投保责任险、企业财产保险等相关保险 [1] 托育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 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开设托育相关专业,加强婴幼儿托育学科专业建设 [1] - 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项目化培训模式 [1] - 加强托育人才培养培训,建设托育实训基地,提升从业人员实操能力 [1] - 支持各级开展托育职业技能竞赛 [1] 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 - 统筹运用多渠道资金支持普惠托育服务设施建设 [1] - 及时掌握托育机构技能岗位缺工数量、用工需求和技能提升需求 [1]
七部门发文:今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
新京报· 2025-07-08 15:37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要求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属地主体责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支持政策,增加服务供给 [2] - 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包括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 [2] - 2025年目标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2] - 2030年基本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公建托位数量明显增加,托育服务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 [2] 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 优先实现地市级全覆盖,建立健全项目立项、建设、运营机制 [3] - 设置托位并提供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咨询、产品研发设计、家庭育儿指导、消防安全培训等服务 [3] - 支持计生协会等承接管理工作,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3] 社区托育服务发展 - 统一规划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网络,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资源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场地 [4] - 新建居住区需同步规划建设托育设施,老城区结合城市更新补充设施 [4] - 推行公建民办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打造连锁品牌,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4] 幼儿园托育服务推进 -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稳妥招收2-3岁幼儿 [5] - 教育部门加强条件评估和日常管理,卫生健康部门做好备案和业务指导 [5] - 完善幼儿园托班支持政策,推进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协调发展 [5] 用人单位办托支持 - 支持用人单位利用存量土地或设施建设托育设施,可暂不变更土地用途 [6] - 相关支出可从职工福利费列支,工会经费可适当补充 [7] - 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发挥带头作用 [7] 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发展 - 支持民办机构参与运营公建设施,在研发、培训、信息化、品牌培育等方面发挥作用 [8] - 基本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或设置参考区间 [8] - 鼓励创新运营方式,引导参与行业组织和公益活动 [8] 医疗卫生机构支持 - 推动医疗机构面向托育机构开展签约服务、健康管理和中医药服务 [9] - 医务人员服务时长视作基层服务时间 [9] - 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卫生保健业务指导,定期开展培训活动 [9] 支持保障措施 - 统筹运用多渠道资金支持设施建设,按需配置托位 [10] - 采取场地费用减免等措施降低成本,有条件地区给予运营补助 [10] - 水电气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鼓励投保相关保险 [10] -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推行项目化培训模式,建设实训基地 [10] 组织实施要求 - 2025年前各省需出台普惠托育服务机构认定标准,完成县级认定并公布 [11] - 将托育机构纳入公共安全重点保障范围,加强消防、食品等安全监管 [11] - 定期开展安全巡查和监督抽查,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11]
七部门:充分利用街道等公共服务资源 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房屋场地建设托育服务设施
快讯· 2025-07-08 15:35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 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1] - 以地市为单位统一规划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网络[1] - 充分利用街道、社区现有设施、场所等公共服务资源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房屋场地建设托育服务设施[1] 托育服务设施建设要求 - 新建居住区需落实托育服务设施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建设、验收、交付的要求[1] - 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需结合城市更新工作加快补充托育服务设施[1] 托育服务模式与支持政策 - 积极推行公建民办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普惠、多元、优质的托育服务[1] - 打造托育服务连锁品牌[1] - 落实社区托育服务相关税费优惠政策[1] - 加强对社区内家庭托育点的指导和监督[1] 托育服务形式 - 为婴幼儿提供家门口的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计时托等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1]
七部门: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普惠托育服务机构给予适当运营补助
快讯· 2025-07-08 15:32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1] - 统筹运用多渠道资金支持建设普惠托育服务设施并按需配置托位[1] - 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普惠托育服务机构给予适当运营补助[1] 成本降低措施 - 采取场地费用减免等措施降低托育服务机构成本[1] - 托育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1] 保险支持 - 鼓励托育服务机构投保托育服务机构责任险、企业财产保险等相关保险[1] 人才培养 - 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开设托育相关专业[1] - 加强婴幼儿托育学科专业建设[1]
七部门:切实加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 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
快讯· 2025-07-08 15:32
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政策 - 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 [1] - 政策要求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要求 [1] - 建立健全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立项、建设、运营等机制,确保财力可承受、长期可持续 [1] 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定位 - 各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应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1] - 可设置一定规模托位,提供托育从业人员培训、托育服务机构管理咨询等服务 [1] - 提供托育产品研发设计、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消防安全培训等综合支持保障 [1] 托育服务管理机制 - 支持计生协会等组织承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工作 [1] - 政策强调从实际出发,建立可持续的托育服务发展模式 [1]
为“最柔软的群体”保驾护航
苏州日报· 2025-07-04 08:44
行业增长与从业人员 - 苏州全市托育从业人员数从2022年0.86万人增至2024年1.6万余人,近乎翻番 [1][5] - 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构建全链式万人培训体系,2024年专项培训覆盖管理者800人及保健人员上万人 [5][6] - 8所高校增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成立市级产教融合平台,实训基地实现市(县)、区全覆盖 [4] 医育结合服务网络 - 托育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率达100%,建立360人健康指导员队伍,覆盖儿保、儿科等专业 [2][3] - 推行"5个1"服务标准:健康指导员、卫生制度、健康档案、绿色通道、养育活动 [2] - 建成11家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13家实训中心,提供"六位一体"功能支持 [3] 标准化与质量监管 - 制定《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质量评价指南》,涵盖7大方面100项指标,参评机构关键指标符合率95% [7] - 评价结果与机构补助挂钩,2021-2024年累计检查托育机构1600余家次 [7][8] - 实施"信用+"差异化监管,对违规机构列入重点监督名单 [8] 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 -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托育服务专业,升级实训室强化实操能力 [4] - 成立"托育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医院、托育机构共建实训基地 [4] - 前瞻性开展小月龄照护培训,如"成都暖房子"跟岗学习模式 [6]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托起“幼有所育”的民生答卷 织密普惠托育服务网
央广网· 2025-07-03 15:09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 广州以"一街一普惠"为基础,通过医育融合、资源整合、公私结合完善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目标是实现"托得起、托得好、托得安心" [1] - 截至2025年4月,全市托育服务机构1938家,总托位10.88万个,普惠托位占比超60% [2] - 越秀区2024年实现18条街道普惠托育园全覆盖,2025年推进"第二园"建设,已建成超2000个托育一体化托位 [2][5] - 海珠区每千人口托位数达6.34个,普惠托位占比超70%,政府通过减免租金、规范评估和资金支持使月均收费降至2500元以内,较市场价格低40% [6] 运营模式创新 - 越秀区洪桥街普惠托育园由禁毒站与出租物业改造而成,面积300平方米,配套两间教室、配餐区与户外活动场地,满员运行 [2][4] - 海珠区龙凤街道普惠托育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街道免收租金,第三方运营,月收费2280元,设有混龄班和专职健康管理员 [5][8] - 天河区悦美乐托育中心采用"政医企"共建模式,由广州市妇儿中心提供医疗支持,国企越秀集团提供场地,原商用物业年租金达400万元,装修投入700多万元 [9][10] 服务内容与需求 - 悦美乐托育中心乳儿班托位已排至2026年底,除常规托育外还承担保育员培训与示范任务,为天河区培训从业者近百人 [10][11] - 荔湾区石围塘街道嵌入式托育点提供计时托(30元/小时)和半日托(99元/半日),解决家庭临时照护需求 [13][14] - 广州1040所幼儿园设立托班,提供4.8万个托位,占全市托位近50% [15]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5年上半年广州拨付市级托育资金近5000万元,向792家普惠机构发放2412万元补贴,普惠托位平均收费1813元/月 [15] - 试点"随时申请、街镇初审、区级审核"认定机制,简化备案流程,推动"应备尽备" [15] - 番禺区鼓励产业园自设托育点,洪桥街探索"公建民营"模式,多元主体参与供给 [15] 人才培养与质量提升 - 广州每年培训保育人员超千人,30所中高职院校开设托育相关专业 [15] - 首轮普惠机构星级评估中,三星级以上占比超70% [15] - 广州市妇儿中心医生担任托育园"健康副园长",提供疾病防控、营养搭配等医疗支持,签约机制全市推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