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托育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闲置空间改造 回龙观社区托育服务中心建成
新京报· 2025-09-01 06:51
项目概况 - 回龙观社区托育服务中心完成硬件建设与装修 即将投用 提供80个普惠托位 由闲置清洁站改造而成[1] - 中心位于回龙观街道龙域中路与龙域南街交叉口 采用政府引导、专业运营、普惠可及、安全优质的核心原则 探索公建民营模式[1] 服务内容 - 设有5个班(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平均每班16人 配备母婴室、保健观察室、配餐间及室内活动大厅等综合功能区[1] - 除基础看护外 打造社区科学育儿指导站 定期举办育儿工作坊和家长沙龙 由专业儿科医生/育婴师/早教专家主讲[1] - 提供个性化养育咨询 建立线上育儿资源共享平台 延伸服务链条 赋能家庭养育[1] 社会价值 - 通过普惠定价与多样化服务 缓解托育资源短缺问题 实现城市空间高效利用 有效降低家庭育儿成本[1] -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探索超大型社区治理创新 为其他社区解决托育难题提供可借鉴模式[2] 发展计划 - 未来将持续优化管理与服务品质 以婴幼儿健康成长为核心目标 深化与运营机构合作[2] - 致力于打造儿童快乐成长的温馨摇篮 成为家长信赖托付的安心港湾[2]
事关民生、托育、人工智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声,信号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2:55
人工智能+行动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因地制宜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坚决避免无序竞争和一拥而上 [1] - 提出3个阶段性目标: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应用普及率超70% 2030年应用普及率超90%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12] - 未来一到两年是人工智能落地关键窗口期 将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6大领域形成发展合力 [12] 宏观经济数据表现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1-7月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增长5%左右 [4]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 [4] - 高端行业投资显著增长: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33.9%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16% 信息服务业增32.8% [4] 扩大内需政策举措 - 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6] - 加快出台数字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政策 分类施策促进文旅/赛事/露营等服务消费 [6] - 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 打造亲子化/适老化消费场景 [6] 投资发展重点 - 政府投资将聚焦民生领域项目 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减轻地方出资压力 [6] - 出台促进民间投资政策 对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设定民间投资最低参股比例要求 [6] - 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6]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研究制定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 [2][7] - 持续推进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7] - 出台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 查处低于成本倾销/夸大和虚假宣传行为 治理无序竞争问题 [7] 普惠托育服务发展 - 以城市为单元全面梳理适龄婴幼儿数量和分布情况 科学研判托育服务需求 [7] - 重点支持三方面公办托育设施:地级市和人口大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普惠托育服务设施/托幼一体机构改扩建 [8][10][11] - 支持盘活城乡闲置幼儿园等场地资源发展托育服务 实现0-6岁育幼资源高效统筹利用 [11]
事关民生、托育、人工智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声,信号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2:53
人工智能+行动政策规划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坚决避免无序竞争和一拥而上 [1] - 文件提出三阶段目标: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应用普及率超70% 2030年应用普及率超90%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12] - 未来一到两年是人工智能落地关键窗口期 将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六大领域形成发展合力 [12] 经济数据表现与内需潜力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1-7月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增长5%左右 [4]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 高端制造业投资显著增长: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33.9%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16% 信息服务业增32.8% [4]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实物消费国 但人均实物消费量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服务消费发展潜力巨大 [4] 扩大内需政策举措 - 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5] - 加快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接续 推进首发经济/数字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政策 分类促进文旅/赛事/露营等服务消费 [5] - 谋划储备民生领域重点项目 研究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减轻地方出资压力 [6] - 出台促进民间投资政策 设定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民间投资最低参股比例要求 支持民间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6]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研究制定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 加快治理部分领域无序竞争问题 [2][7] - 强化妨碍市场建设典型案例通报 清理市场准入壁垒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7] - 加快修订价格法 出台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 查处低于成本倾销/夸大和虚假宣传行为 [7] 普惠托育服务发展 - 以城市为单元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 全面梳理适龄婴幼儿数量和分布 科学研判需求结构和资源布局 [8] - 重点支持三方面公办托育设施:地级市和人口大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普惠托育服务设施/托幼一体机构改扩建 [10] - 对实施方案质量好/配套支持有力/资源规划合理的地区优先支持 实现0-6岁育幼资源高效统筹利用 [8][10]
大学要培养“带娃专家”了!9月将迎来首批新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9 07:52
行业政策与专业设立 - 教育部2025年本科专业目录首次增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纳入教育学类 山东女子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批院校[1] -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行业发展政策方向 2021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增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 但本科层次设置较为少见[4][5] 市场需求与行业现状 - 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约3000万人 超过30%家庭存在托育需求 家长普遍期望价格实惠 就近入托和服务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2] - 托育行业面临人才结构性矛盾:全国持证保育人员仅50万人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足10% 缺乏既懂专业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存在短板 行业整体薪资偏低导致招人难 留人难问题突出[3] 人才培养体系 - 新专业培养目标以"会照护 精评估 能指导 懂管理 可发展"为核心 系统构建学生综合能力 核心课程包括婴幼儿生理学 心理学 保育学 营养喂养和疾病预防与急救等[8] - 专业涉及医学 教育学 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 培养学生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 营养喂养 运动健康及回应性照护等专业知识 具备环境创设 游戏活动设计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7] - 坚持实践与理论并重 联合托育机构 社区服务中心与家庭建立实践基地网络 山东女子学院首批招生40人[8][9] 职业发展前景 - 毕业生可就业于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幼儿园托班 托育机构 早教中心 妇幼保健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从事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 科研及经营管理相关工作[10] - 行业迎来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 从业人员专业价值将更受认可 职业发展通道更加畅通 收入水平稳步提升 有志深造者可选择考研 高校学者正逐渐转向托育研究方向[10][11] 行业专业特性 - 0-3岁是人生发展关键窗口期 婴幼儿大脑可塑性极强 科学的回应性照护对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早期发育异常如孤独症 多动症等需要及时识别和干预[6] - 与育儿嫂 保姆相比 托育老师接受系统化专业化4年制本科教育 需掌握婴幼儿发展评估 家庭养育指导以及托育机构运营管理等综合能力[5][6]
托育服务概念涨1.87%,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7:36
板块表现 - 托育服务概念板块整体上涨1.87%,位列概念板块涨幅第五名 [1] - 板块内9只个股上涨,其中ST易联众涨停(20%),拓维信息涨停,海伦钢琴、*ST金比、鸿合科技分别上涨3.31%、2.33%、2.20%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和晶科技(-2.11%)、长江传媒(-2.01%)、孩子王(-0.84%) [1] 资金动向 - 托育服务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6.50亿元 [2] - 7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拓维信息净流入19.64亿元居首,创源股份、鸿合科技、景兴纸业分别净流入1517.22万元、1321.14万元、1254.74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为拓维信息(37.73%)、*ST金比(13.68%)、鸿合科技(6.99%) [3] 个股表现详情 - 拓维信息换手率11.61%,主力资金净流入196355.84万元 [3] - ST易联众虽涨停但主力资金净流出949.67万元,换手率19.59% [4] - 孩子王主力资金净流出7853.24万元,净流出率-10.89% [4] - 汤姆猫主力资金净流出18100.52万元,净流出率-9.56% [4]
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大学要培养“带娃专家”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5 07:53
行业需求与市场背景 - 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3000万 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存在托育需求[2] - 双职工家庭普遍存在婴幼儿照料难题 家中老人无法提供帮助且专职带娃影响家庭经济与个人职业发展[1] - 家长普遍期盼价格实惠、就近入托、服务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2] 人才供给现状 - 全国持证保育人员仅50万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足10%[2] - 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婴幼儿发展评估与家庭养育指导的系统知识和实操技能[2] - 行业整体薪资偏低 人才流失率较高 存在招人难留人难问题[2] 政策支持与专业建设 - 教育部2025年本科专业目录首次纳入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1] - 山东女子学院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批院校 2024年9月招收首批本科生[1] -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指导意见 2021年职业教育目录增设托育相关专业[2] 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 人才培养以会照护、精评估、能指导、懂管理、可发展为核心目标[6] - 核心课程涵盖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保育学、营养喂养、疾病预防与急救等[6] - 专业涉及医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5] 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 毕业生可从事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托班、早教中心等机构保育教育及经营管理工作[7] - 行业迎来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 从业人员专业价值将提升且收入水平稳步增长[7] - 可覆盖从基础照护到行业标准制定的全产业链需求 包括社区嵌入式机构等新兴业态[7] 从业人员特质要求 - 需具备发自内心对婴幼儿的喜爱 否则难以在行业持久发展[8] - 要求性格温柔且有足够耐心 能理解婴幼儿弱表达能力与高重复性行为[8] - 需具备观察回应个体差异的能力 提供个性化照护支持而非依赖天赋[8]
大学要培养“带娃专家”了(育见·新专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5 07:02
行业需求背景 - 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3000万 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存在托育需求[5] - 双职工家庭普遍面临婴幼儿照料难题 家中老人未必能提供帮助 辞职带娃会影响家庭经济与个人职业发展[4] - 家长普遍期盼托育服务具备价格实惠 就近入托 服务质量有保障等特点[5] 行业人才现状 - 全国持证保育人员仅50万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足10%[5] - 现有人才存在专业能力短板 缺乏婴幼儿发展评估和家庭养育指导等系统知识[6] - 行业面临人才结构性矛盾 存在招人难留人难问题 薪资偏低导致人才流失率较高[5][6] 政策支持与专业设立 -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行业发展方向[6] - 2025年教育部首次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纳入本科目录 山东女子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成为首批获批院校[4] - 该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 涉及医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心理学等多个学科[8] 人才培养体系 - 专业核心目标为会照护 精评估 能指导 懂管理 可发展五大能力[8] - 课程体系包含婴幼儿生理学 心理学 保育学 营养喂养 疾病预防与急救等核心课程[8] - 采用实践与理论并重模式 联合托育机构 社区服务中心与家庭建立实践基地网络[9] 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 毕业生可从事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 科研及经营管理等工作[10] - 重点面向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社区嵌入式机构等新兴业态[11] - 行业迎来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 从业人员专业价值将更受认可 收入水平稳步提升[11] 人才选拔标准 - 要求从业者真心喜欢孩子并具有足够耐心[12] - 需要具备观察和回应个体差异的能力 能提供个性化支持[12] - 不追求天赋异禀 更看重系统化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接受度[12]
共享家长团、一日小馆长……行之有效“实招儿”打造特色托育新样板
央视网· 2025-08-24 14:19
暑期托育模式创新 - 多地探索有效做法破解暑期托育难题 [2] - 浙江湖州长兴县招募退休老人组成共享家长团 开设书法绘画故事会课程并负责接送照护 老人可通过服务时长兑换未来养老服务 [3] - 浙江吴兴区公益商户提供免费专业舞蹈教学 社区工作人员指导手工活动 [5] - 北京丰台区图书馆招募近百名孩子担任一日小馆长 承担秩序维护 咨询解答 图书整理 设备引导等任务 [7] 医育融合托育服务 - 四川眉山市作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通过医疗+托育模式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9] - 眉山市第一托育园集预防保健 照护服务 人才培训 科研于一体 依托优质医疗资源建设 内部设置儿童保健科门诊 [10] - 多学科专家团队提供0-3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包括在托体检 保育指导 中医健康管理 特殊儿童照护支持 家长培训等 [12] - 医院儿保科医生定期提供健康体检和推拿服务 全市已成功开设5家医育结合公办托育机构 [15] - 通过优化服务供给实现设施科学化 照护专业化 有效减轻家庭负担 [17]
孩子入托更省心!我国普惠育幼服务再提升
新华社· 2025-08-24 09:55
行业政策支持体系 -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并健全婴幼儿照护政策支持体系 [2]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2025年6月印发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提出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 [6] - 1300多个县(市、区)已出台托育机构建设补贴 运营补贴和消费券等支持措施 [3] 行业发展规模数据 - 2024年全国托位数达到573.7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长126% [2] - 托位数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20% 县级覆盖率达98.5% [2] - 各地创新开发普惠托位 如杭州上城区新增5650个托位 [2] 服务模式创新 - 科技赋能智慧托育 广泛应用线上预约 远程监控和智能签到技术 [3] - 推广医育学一体化新模式 如武汉江夏区将儿童保健与托育服务结合 [3] - 发展托育+医疗 托育+早教 托育+社区等融合模式 [3] 机构运营实践 - 公建民营模式降低运营成本 如北京朝阳区机构月收费3100元含餐费50元/天 [2] - 南京通过改造社区闲置用房运营托育机构 收费低于市场价 [5] - 深圳在企业园区嵌入托育点 西安鼓励幼儿园向下延伸开设托班 [2][5] 供需现状与目标 - 2030年目标建立基本普惠托育体系 有效降低家庭托育成本 [6] - 当前存在大城市托位紧张与农村资源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4] - 长沙建立托育服务电子地图提升信息透明度 成都社区提供临时托管服务 [2][5]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孩子入托更省心!我国普惠育幼服务再提升
新华社· 2025-08-24 08:35
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现状 - 全国托位数达到573.7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长126% [2] - 托育服务县级覆盖率达98.5% 托位数连续3年增长率超20% [2] - 各地创新服务模式 包括杭州开发5650个普惠托位 成都提供临时托管 深圳企业园区嵌入托育点 [2] 服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应用 - 推行医育学一体化模式 如武汉江夏妇幼知音托育园结合儿童保健与托育服务 [3] - 广泛应用线上预约 远程监控 智能签到等技术提升服务便捷性 [3] - 发展"托育+医疗" "托育+早教" "托育+社区"等融合模式 [3] 政策支持与资源优化 - 1300多个县市区出台建设补贴 运营补贴 消费券等支持措施 [3] - 对托育机构实行水电气热民用价格优惠及相关税费减免 [3] - 南京通过公建民营模式改造社区闲置用房 西安鼓励幼儿园开设托班 长沙建立托育电子地图 [5] 体系建设规划目标 - 构建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的"1+N"托育服务体系 [6] - 目标2030年基本建立普惠托育体系 有效降低家庭托育成本 [6] - 通过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降低机构运营成本与服务价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