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河南日报· 2025-10-03 07:28
大别山红色旅游发展 - 郭家河乡结合红色资源和自然生态推出"重走红军路"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当地已有餐饮民宿20多家[7] - 田铺大塆作为河南首个创客小镇和中国传统村落,成为乡村旅游热门目的地,农家乐年收入超30万元[7] - 新县将全县作为红色大景区编制总体规划,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增强游客互动体验[8] 万仙山文旅产业转型 - 郭亮洞由村民历时5年用12吨钢钎、2万个石方在绝壁上开凿1250米通道,现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8] - 郭亮村80%农户经营民宿,户均年收入近20万元,大学生返乡当民宿主理人成为新趋势[9] - 南坪村发展生态+康养路径,推出每月3000元康养套餐吸引长住客,实现全年无淡季经营[9] 小秦岭生态修复与科研价值 - 保护区投入2.8亿元进行生态修复,关停1189个坑口,清运784万吨矿渣,栽植89.5万株苗木[11] - 2024年7月设立河南省黄河流域小秦岭生态修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11] - 2024年记录到狍野生种群,2025年豹猫影像登上央视,单点位监测到12种珍稀野生动物[12] 嵩山文化遗产价值 -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砖塔,汉三阙为古建筑类001-003号国宝,保存有千年历史印记[13] - 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代表佛教、道教、儒家文化和谐共存,周公测影台和元代观星台体现天文文明发源地地位[14] - 从黄帝建都到大禹治水,嵩山地区见证夏商周到汉唐宋等重大历史进程,被称为中华文明发动机[14] 老界岭康养旅游产业 - 景区主峰海拔2222.5米,暑期平均气温22℃,负氧离子浓度超3万个/立方厘米,形成天然氧吧[15][16] - 太平镇现有民宿500余家,带动2000余人就业,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1万人以上,人均年增收1.5万元[16] - 景区构建全季旅游格局,推出养生宴、山茱萸主题民宿,设置中医理疗室开展康养服务项目[17]
北京抢抓项目建设 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
北京晚报· 2025-10-02 15:21
北京区域经济转型与产业发展 - 门头沟区从传统采煤业转型为人工智能产业中心,建成北京规模最大的600P国产自主算力集群,被称为"智谷"[1] - "潭柘智空"大模型在门头沟京西智谷亮相,具备千亿参数和时代语料,可在1分钟内根据简要需求生成4K/60帧超高清视频[1] - 京西智谷已累计链接8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首期17万平方米的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园即将开园,预计未来将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1] 城市更新与空间功能重塑 - 首都功能核心区在"十四五"期间深化从"资源聚集求增长"到"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推动老园区通过"腾笼换鸟"实现重生[1] - 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由北大老校舍改造而成,保留老建筑文脉和骨架,融入新业态和功能,吸引大量人流[2] - 园区内包含中国美术馆文创空间和首开书院·景山书社等,作为"北京城市更新周"打卡站,成功吸引"城市探索"爱好者[2]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冲刺2024年底建成投用,其标志性的7片主帆与3片辅帆已全面建成[3] - 枢纽地下约40米深,车站装修接近尾声,地下一层规划为城市功能层发展商业,地下二层为站厅层满足八成乘客换乘需求[3] - 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检测列车从燕郊站至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仅需约15分钟[3] 宏观经济发展目标 -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5万亿元[3] - "十五五"期间北京将继续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首都经济迈上新台阶[3]
唐卡绘振兴 文脉润卡若——昌都市卡若区唐卡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交流会圆满落幕
新华网· 2025-10-01 20:47
事件概述 - 昌都市卡若区于9月29日成功举办唐卡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交流会 活动汇聚了来自区内外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及企业代表 [2] - 活动包括主旨发言、专题发言、新书发布及实地参观考察等多个环节 [2][3] 产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卡若区作为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地区 将唐卡文化产业视为驱动振兴的产业支柱 [3] - 未来将以唐卡为纽带深化各方合作 目标是让唐卡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3] 文化传承与学术支持 - 交流会现场发布了《西藏昌都嘎玛嘎赤画派唐卡遗存保护与技艺传承》新书 并赠予与会嘉宾代表、画师及学生 [3] - 活动期间专家实地参观了嘎玛嘎赤画派唐卡传习所、康勉萨画派唐卡传习所等多个文化传承场所 [3]
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科宏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科宏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1] - 公司原董事长存在对抗组织审查、搞迷信活动、收受礼金、接受宴请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 [1] - 公司原董事长违反工作纪律,违规聘用退休领导干部,并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承揽和设备采购项目中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1] 公司治理与运营 - 公司原主要负责人存在靠企吃企行为,将公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 [1] - 其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在党的十八大后,属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1] - 其违纪违法所得已被收缴,涉嫌犯罪问题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1]
文旅融合“乘数效应”激活万亿消费新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警惕盲目上马|“十四五”成绩单
华夏时报· 2025-09-30 13:48
文旅融合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 文旅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水,"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新风尚,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演出的跨城观演率超过60% [2] - 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促消费、稳就业、赋发展、兴百业的重要产业 [2] - "文旅+百业"与"百业+文旅"融合模式持续释放乘数效应,文旅商体农等融合发展,成为激发文旅消费、拉动综合消费、带动增加就业的重要引擎 [2] 文化产业规模与资产 -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总计达到34.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9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77万亿元 [2] - "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2024年营业收入达19.14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7.7%,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至7.8万家 [4] 文化新业态增长迅猛 - 文化新业态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占整个文化产业比重超过40% [4]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8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7%,对文化产业发展发挥重要带动作用 [4] - 新业态增长受消费升级、政策支持及资本投入推动,精准契合人们对多元化、高品质、个性化文化服务的需求 [5] 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成效显著 - 2024年各地共举办相关惠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 [5] - 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十分活跃,有效延展消费链条,满足个性化、情感化、体验化消费需求 [5] 出入境旅游实现"双向奔赴" - 入境旅游便利化政策优化,2024年入境游客达1.32亿人次,同比增长60%以上,内地居民出境旅游达1.23亿人次,同比增长40%以上 [7] - 签证便利化政策对提振入境信心边际效应最显著,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签订文化合作协定,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出境旅游目的地谅解备忘录 [6] 文化出海成果显著 - "十四五"期间文化出海成效显著,2024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其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元素的文化贸易总额超3700亿元,占比超四分之一 [7] - 动漫、游戏、潮玩、演艺等文化产品成为出海主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7] 文旅产品供给持续优化 - 文旅融合纳入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各地打造富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及旅游休闲街区 [8] - 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增长点,如发展乡村旅游、转化工业遗址、推动冰雪旅游等 [9] - 文旅与科技融合催生互动性强、沉浸式体验佳的新产品,"文物游""非遗游""考古游""博物馆游"持续升温,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近15亿人次 [9] 文旅赋能城乡发展与就业 - 文旅元素融入城市更新与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城乡审美韵味,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 文旅融合凭借"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带动制造业、农业、商贸、体育、交通等行业释放活力,为群众就业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10]
西城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发布五项惠企政策
新京报· 2025-09-30 11:48
政策发布与核心内容 - 西城区发布“科技创新”、“数据产业”、“文化产业”、“低效楼宇”、“绿色低碳”五项惠企政策,最高支持金额达5000万元人民币 [1] - 政策体系围绕金融、科技、数据、文化等重点领域构建,旨在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2] - “数产十条”对牵头承担国家、北京市数据领域重点任务项目的主体给予最高5000万元人民币项目经费支持 [3] - “科创十二条”对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并获得市级及以上认定的领军企业给予最高2500万元人民币项目经费支持 [3] - “低效楼宇改造提升若干措施”按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财政资金奖励,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3] - 西城区“十四五”以来累计兑现政策资金约62亿元人民币 [3] 营商环境优化行动 - 2025年至2027年,西城区将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以项目化、清单式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1][4] - 推出集政企交流、投融资合作、人才服务、业务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1+15+N”营商环境品牌矩阵,目前已落地27个子品牌 [5] - “西城企事通”平台提供政策搜索、解读、兑现及资源地图可视化查询等全周期企业服务,实现“智能+人工”双轨咨询 [5] 人才与青年项目 - “金融街青年体验官”项目涵盖金融创新、文化传承等5大板块沉浸式体验内容 [6] - 项目与最高检、工商银行总行等30余家重点单位及清华、北大等10余所国内外高校合作,吸引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金融从业者参与 [6]
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
人民日报· 2025-09-30 11:40
9月2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 就。 文旅融合持续深化 市场秩序关系到经营主体、从业者、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王建华介绍,为了维护健 康有序的市场秩序,文化市场方面重点实施演出市场多部门、全链条综合监管,严格实行大型演出"实 名购票、实名入场",督导票务平台防范"黄牛"刷票。旅游市场方面重点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不合理低 价游、强迫购物等突出问题,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孙业礼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文化和旅游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 文旅融合的溢出效应,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文艺精品创作繁荣活跃 孙业礼介绍,"十四五"以来,文艺精品创作繁荣活跃。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扶持机制更加健全,新时代系 列艺术创作工程顺利实施,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蔚然成风。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介绍,"十四五"以来,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化产业 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 作用得到彰显。 2024年文化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添彩人民美好生活——“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斐然
新华网· 2025-09-30 08:13
文艺创作繁荣 -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和音乐舞蹈史诗剧《正义必胜》等重大演出精彩呈现 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创作风气盛行 [4] - 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实施舞台艺术和美术创作行动计划 国家美术发展和收藏工程 推动文艺作品从优秀文化和实践中汲取养分 [4] - 持续举办中国艺术节 中国诗歌节 中国京剧艺术节等20余项全国性展演活动 为优秀作品搭建展示平台 [4] - 通过戏曲进乡村和文化进万家等活动 支持优秀文艺作品赴城乡基层演出 加强艺术普及 [4] 公共文化服务提升 -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建设持续推进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健全 [8] - 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成效显著 [8] - 全国新增58家5A级旅游景区 A级景区总数达1.65万家 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8] - 旅游景区在产品业态和服务品质方面加快焕新升级 [8] 非遗保护与传承 - 各地建设非遗工坊1.29万家 带动相关产业120万余人就业增收 [10] - 推动非遗进景区 街区和社区 非遗之光点亮群众文化生活 [10] - 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 找准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11] 文旅产业发展 -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37.7% [12] - 规上文化企业达7.8万家 较2020年增加1.3万家 [12] - 2024年各地举办惠民活动21万场次 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贴23亿元 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 [12] - 旅游业快速恢复发展 产品供给和服务质量持续优化 市场乱象得到整治 [12] - 文旅融合深入推进 文化遗产游 红色旅游和研学旅游等持续升温 [12] 国际交流合作 -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机构增至73家 与150多个国家签订文化合作协定 [13] - 打造欢乐春节 茶和天下和中秋诗会等系列文化活动 发展对外文化贸易 [13] - 2024年入境游客1.32亿人次 同比增长60%以上 内地居民出境旅游1.23亿人次 同比增长40%以上 [13] - 推动入境旅游便利化 优化免签支付和退税等政策 [13]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
人民日报· 2025-09-30 08:13
9月2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 展成就。 文旅融合持续深化 孙业礼介绍,"十四五"以来,文艺精品创作繁荣活跃。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扶持机制更加健全,新时 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顺利实施,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蔚然成风。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说,"十四五"时期,我国文艺创作生态不断优化,优秀文艺作品的供给 持续丰富,精品佳作不断涌现。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介绍,"十四五"以来,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化 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 期等作用得到彰显。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 年增加1.3万家。旅游业产品供给、服务质量持续优化。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 花费达到3.15万亿元,又创新高。 孙业礼表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一 大亮点。 提升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质量、效益。优秀文化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地挖 ...
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30 06:30
9月2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 就。 文旅融合持续深化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介绍,"十四五"以来,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化产业 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 作用得到彰显。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 加1.3万家。旅游业产品供给、服务质量持续优化。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 达到3.15万亿元,又创新高。 孙业礼表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一大亮 点。 提升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质量、效益。优秀文化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地挖掘、利用,更多的文化创意元素 有机融入旅游开发。 丰富了文化和旅游产品及服务的供给。"跟着演出去旅行"已经成为新风尚,"文物游""非遗游""考古 游""博物馆游"持续升温。 有效发挥了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乡村游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用非常明显,形成了浙江安吉余村、 湖南花垣十八洞村等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