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产业

搜索文档
晋级中部非省会第一城,宜昌凭什么
新浪财经· 2025-05-09 12:57
产业发展 - 宜昌经济总量2024年突破6000亿元达到6191亿元,四年跨越两个千亿台阶,成为"中部非省会第一城"[1] - 产业结构从单一传统化工升级为"3+2"现代主导产业体系(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装备、生命健康三大千亿产业+大数据及算力、文化旅游)[6] - 新能源产业链实现全链条覆盖,包括电池材料生产、电芯制造及废旧电池回收,形成循环经济样板区[9] - 2024年签约35个过50亿元项目,包括总投资435亿元的现代化工项目、135亿元的生命健康项目及209亿元的大数据项目[7] 产业转型 - 2018年起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相关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并在沿江11省市推广[3][6] - 招引宁德时代、欣旺达东风、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落户,推动磷化工循环产业集群建设[6] - 绿色船舶制造业快速发展,成功下水世界最大纯电动客船"长江三峡1"号和首艘氢燃料电池船"三峡氢舟1"号[10] 科技创新 -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达1700家(新增3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00家(新增540家),获湖北省科技奖32项[13] - 算力基础设施突破2000P,在建超10000P,打造湖北省最大算力集群[10][12] - 实施"三峡英才"计划,计划到2027年引进2000名高层次科创人才,支持建立"人才飞地"[14] 交通枢纽 - 拥有水铁公空管立体交通网络,三峡枢纽货运量连续三年超1.5亿吨,即将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17] - 3条在建高铁(宜涪、武宜、宜兴)+1条获批高铁(宜常),未来形成"米字型"高铁枢纽[17] - 三峡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超300万人次,国际旅客首破10万人次[18] 区域协同 - 定位为连接成渝双城经济圈与武汉都市圈的关键节点,推进"宜荆荆"磷化工产业集群和"当枝松宜东"百强聚集区建设[22] - 借力武汉科教资源加强创新协同,促进平台共建与人才共育[22] 城市能级 - 2024年常住人口近400万,GDP全国城市50强,明确对标江苏常州[33] - 文旅产业纳入主导产业布局,2024年旅游收入1180亿元,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29] - 钢琴产业年产7万台,"长江牌"钢琴占全球七分之一市场份额[26]
央企专业化整合加速推进 深康佳A控股股东拟变更
上海证券报· 2025-04-09 06:27
央企专业化整合 - 深康佳A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拟由其他央企集团对公司实施专业化整合 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变更 但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2][4] - 2025年以来国资央企资产整合加速 例如盐湖股份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盐湖集团 实控人变更为中国五矿集团 [4] - 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底会议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包括加快国有资本"三个集中" 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8] 深康佳A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80年 以电子科技产业为核心 覆盖消费电子、半导体、光电显示、芯片存储等业务板块 [6] - 2024年因退出非主业及亏损业务 预计亏损26.5亿-29.5亿元 近年聚焦半导体赛道 存储芯片封测良率达99.95% [6] - 2025年1月拟收购宏晶微电子78%股权 完善半导体产业链布局 增强封测与PCB业务协同 [7] 行业政策动态 - 2025年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年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优化布局结构调整 推动重点产业升级 [8] - 市场分析认为央企重组旨在提升企业竞争力 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需求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布局 [9] - 近期案例包括山东电工电气将宏盛华源8.43亿股无偿划转至中国电气装备 显示国资整合热潮持续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