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
搜索文档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表彰优秀宣传片 苏州两部作品获评优秀
苏州日报· 2025-09-22 21:32
昆山市生态建设成果 - 昆山市在污染治理和生态扩容方面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持续稳定在80%以上,国省考断面优III比例稳定达90% [1] - 吴淞江获评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天福国家湿地公园获评全球"生物多样性100+案例" [1] - 昆山市入选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城市及2025年全国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百强,"昆山之链—首链缘甸段"项目获评"亚洲都市景观奖" [1] 苏州高新区生态建设成果 - 苏州高新区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水质从开园前的劣Ⅴ类跃升至总体稳定在Ⅲ类及以上,部分水域达Ⅱ类标准 [2] - 该湿地公园鸟类种类从不足50种增至180种,脊椎动物达227种、维管束植物240种,实现生态环境跨越式提升 [2] 宣传活动获奖情况 - 昆山生态环境局选送的宣传片《乡约生态共绘美丽昆山》荣获全国"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优秀宣传片 [1] - 苏州高新区生态环境局选送的宣传片《太湖"湿"意,向绿而生》获评江苏省"全省优秀宣传片" [1][2]
“藻水共治”书写生态答卷 中国智慧守护“高原明珠”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1 15:10
核心观点 - 中交集团在滇池部署的"藻水共治"一体化平台通过科技手段实现高效藻水分离与资源化利用 显著改善滇池水质并获国际媒体关注[1][3][7] 技术部署与规模 - 中交生态环保院针对滇池蓝藻富集特点定制7座平台 形成国内最大水上藻水治理集群 含固定与移动两种类型[3] - 平台集群日均处理藻水能力总计45万立方米 其中福保湾单平台日均处理能力达20万立方米 为国内规模最大集约化藻水处理设施[3] - 移动平台用于无人机巡查发现蓝藻爆发水域时的应急处理 固定吸藻站长期驻守重点区域作业[3] 处理效能与资源化 - 平台具备藻水分离与清水回补功能 过滤产生的藻泥经无害化处理后制成生态有机肥 用于周边农田花圃施肥 实现资源化利用[3] - 投运一周年累计向滇池回补达标清水1.3亿立方米[5] 环境改善成效 - 2025年一季度滇池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降至55.8 由2024年同期中度富营养转为轻度富营养[5] - 水体透明度从0.36米提升至0.91米 增幅达152.8%[5] 国际影响 - 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团实地考察 秘鲁国家广播电视局代表高度评价湖泊治理成效[1][7]
数说“十四五”丨“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央广网· 2025-09-20 09:21
美丽中国建设进展 - 生态环境部表示十四五时期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1] -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1] 蓝天保卫战成果 - 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 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1] - 十四五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1] - 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8% 长三角地区下降10% 汾渭平原下降20%[1] 碧水保卫战成果 - 全面开展排污口查测溯治 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到90%和93.3%[1] - 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0%[1]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实现对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1] - 截至2025年9月18日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 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2]
惠农“税费通”|支持乡村振兴系列税费优惠政策(16)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19 16:20
城镇土地使用税免征政策 - 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6] - 免征范围指直接从事种植、养殖、饲养的专业用地,不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场地和生活、办公用地 [7] - 政策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及国税地字〔1988〕15号文件 [8]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 - 自2025年9月增值税纳税申报期起,符合条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申请退还期末留抵税额 [12] - 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纳税人可按月申请退税 [13] - 除上述4个行业及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外的其他纳税人,申请退税前连续六个月期末留抵税额均需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 [15] - 新增留抵税额不超过1亿元部分退税比例为60%,超过1亿元部分退税比例为30% [15]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 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人员人工、直接投入、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费用可适用加计扣除政策 [20] - 投入正式生产的研发剩余原料不能归集到研发费用中享受加计扣除,需按生产经营费用核算 [20][21] - 企业需区分研发费用与生产经营费用,对划分不清的不得实行加计扣除 [21]
生态环保企业ESG评价标准发布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14:49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标委会主任委员滕建礼介绍,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 临的核心挑战,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实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通过发布ESG报告,能够展 示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承诺与实际行动,有效增强企业公信力与市场竞争力。对环保企业来说,ESG 评价体系不仅能客观体现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效,还可全面反映企业在社会责任和治理水平等多维度 的综合能力。但生态环保行业一直缺乏一套体系完整、行业适配且被广泛认可的ESG评价标准。 在此背景下,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编制了《生态环保企业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团体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响应了国家各项规定说明,旨在针对企业ESG信息披露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引 导环保企业使用规范的标准完成自身的ESG信息披露工作,助力国家绿色低碳发展。 中化新网讯 9月10日,在第四届中国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上,《生态环保企业环境、 社会与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正式发布,并将于10月10日正式实施。 ...
生态环境部:加强准入管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4:04
生态环境政策体系 - 生态环境部构建以高水平保护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体系 涵盖标准规范 精准监管 环评改革 市场机制和绿色金融等方面 [1] - 全面落实分区管控制度 严把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准入关 环评审批权限上收至省级部门 [1] - "十四五"期间全国高排放高污染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 风电和新能源汽车项目环评数量分别增长44.4%和31.3% [1] - 审批电子信息制造类高技术产业项目环评文件1.46万个 涉及总投资6.28万亿元 [1] 传统产业绿色改造 - 完成32项排放标准制修订 引领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和生产工艺改进 [2] - "十四五"以来1.98亿吨焦化产能和1.1亿吨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2] - 2000多台燃煤锅炉实施有组织排放改造 [2] - 钢铁企业通过高炉煤气净化和焦炉煤气深度脱硫等技术实现清洁生产 [2] 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 - 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汇聚5000多项优秀科技成果 [2] - 推动清洁能源替代和短流程电炉炼钢技术 生产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 [2]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钢铁生产体系 [2] - 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实现单件短袖节水25公斤 年节水量达10万吨 [2] 绿色金融支持 - "十四五"以来100多个生态环境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 授信金额2164亿元 发放贷款764亿元 [3] - 2024年建立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项目推介机制 首批项目贷款合同达143亿元 [3] - 鼓励各地探索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实践模式创新 [3]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 - 以城市河流生态综合治理为抓手 通过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提升城市品质 [3] - 北京亮马河从劣Ⅴ类水质转变为风景优美的"城市会客厅" [3] - 亮马河综合治理后年吸引游客超千万人次 实现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 [3]
第十届(夏季)央企投资发展会议盛大开幕
搜狐财经· 2025-09-19 07:15
会议概况 - 第十届(夏季)央企投资发展会议于9月19日在武汉东湖宾馆盛大开幕 [5] - 会议主题为“央地联动 向新向未来”,由央企投资协会和长江产业集团联合主办 [9] - 活动汇聚了200余家央国企代表,以及来自政府、投资机构、产业龙头、高校院所的500余名政商学界嘉宾 [6][9] 央地合作现状与意义 - 湖北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枢纽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央企在鄂投资是服务国家战略和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6] - 湖北的央企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布局广的特点,基本覆盖全省所有重要产业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 [8] - 推动央企与湖北地方国企深化协同是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 [8] 会议成果与活动 - 会议期间将完成一批央地合作基金的签约,总规模超过400亿元 [11] - 长江产业集团将与6家中央企业代表签署央地战略合作协议,并展示最佳央地合作投资基金成果 [11] - 活动包括发布2025年度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优秀投资案例,以及举办AI赋能未来能源、前沿新材料产业创新、科创项目早期投资、中企出海等一系列分会论坛 [10][11] 长江产业集团的央地合作实践 - 长江产业集团联合国家级基金及多家央企巨头,共同发起设立20余支产业基金,管理规模超过5000亿元,构建了多层次央地基金合作生态 [12] - 通过央地合作基金支持了长江存储、中信科、长飞等公司在芯片、通信、光模块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 [13] - 围绕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与央企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度产业链融合,目前央地合作共建的产业项目已达7个,总投资额120亿元 [13] 未来合作方向与规划 - 未来将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光电子、现代化工等重点产业领域,联合央企发起设立一批产业基金,构建“国家级基金+央企资本+地方国有资本”三级联动资本体系 [16] - 计划深化与央企的战略合作,协同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一批标志性产业项目和AIC科创基金在湖北落地 [16] - 将联合央企共建高水平科创服务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并加强在国际市场开拓、供应链协同等方面的合作 [16][17]
规范PPP存量项目建设运营
经济日报· 2025-09-16 08:0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指导意 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降本增效,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存 量项目建设和运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PPP模式正在走向成熟,超10万亿元存量合作项目有望迎 来新契机,存量、增量有望实现协同发展。 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比较优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 务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PPP模式,社会资本承担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大部分工作并 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政府部门则强化价格和质量监管,确保项目的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党中央、国 务院高度重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10余年来,各地运用PPP模式在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片区开发、 生态环保、水利建设等领域实施了一大批建设项目,持续改善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推动基础设施现代 化,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也要看到,以2023年为分界线,此前的PPP模式在实施中暴露出模式运用泛化、政府付费多于预 期、民营经济参与有限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政府债务风险和信用风险。2023年11月份,国 ...
东珠生态9月15日龙虎榜数据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21:5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东珠生态股价单日下跌2.96% 换手率达30.09% 成交额15.61亿元 振幅14.35% [2] - 龙虎榜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961.91万元 近半年累计14次登榜 上榜后次日及5日均价分别下跌2.99%和6.42% [2]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1.83亿元 其中特大单净流出9734.19万元 大单净流出8611.23万元 近5日累计净流出1.59亿元 [2] 龙虎榜交易明细 -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2.34亿元 买入额1.12亿元 卖出额1.22亿元 [2] - 最大买入方为国泰海通证券总部买入2431.53万元 最大卖出方为华泰证券总部卖出4116.81万元 [2] - 国泰海通证券总部同时出现在买卖双方 买入2431.53万元并卖出1763.58万元 [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08亿元 同比下降23.04% 净利润亏损953.89万元 [2]
汇绿生态龙虎榜数据(9月15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8:5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公司股价单日下跌8.13% 换手率达9.15% 成交金额为8.50亿元 价格波动幅度为8.23% [2] - 当日因跌幅偏离值达到-8.50%登上龙虎榜 主力资金净流出7664.87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流出4706.55万元 大单净流出2958.32万元 [2] - 近5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5862.33万元 [2] 龙虎榜机构资金动向 - 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净卖出7880.64万元 三家机构分别位列卖三/卖四/卖五席位 总买入394.04万元 总卖出8274.68万元 [2] - 深股通专用席位同时为买一和卖一 买入2177.15万元 卖出8254.23万元 净卖出6077.08万元 [2] - 前五大营业部合计成交2.71亿元 买入额6187.87万元 卖出额2.09亿元 整体净卖出1.47亿元 [2] 营业部交易明细 - 买入侧除深股通外 光大证券宁波北仑营业部买入1074.81万元 中信证券深圳福田营业部买入1047.81万元 [2] - 卖出侧招商证券青岛营业部单笔卖出4019.93万元 三家机构席位分别卖出3920.56万元/2509.41万元/1844.70万元 [2] - 东方财富拉萨团结路营业部同时出现在买五和卖五席位 买入560.42万元的同时卖出202.71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