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推动关税延期!美国给中国挖了3个大坑,中方谈判难度有多大?特朗普真正目的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08-04 14:21
中美关税休战协议延期 - 商务部官宣中美关税休战协议再延90天 为全球两大经济体经贸关系注入短期稳定性 [1] - 第三轮谈判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落幕 表面是关税延期程序性推进 实则暗藏美方三大谈判陷阱 [1] 美方谈判策略分析 产业政策干预 - 美方以"产能过剩威胁论"施压 要求中方限制钢铁、光伏等产业扩张 为美国制造业回流腾出市场空间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12% 美国同类产品本土市场占有率跌破30% [3] - 美方意图通过关税谈判打压中国高端制造崛起 维持其全球产业链上游垄断地位 [3] 能源采购捆绑 - 美方要求中国停止进口俄罗斯、伊朗能源 并强制设定每年2000亿美元美国液化天然气采购配额 [4] - 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占比达18% 伊朗原油进口量较2023年增长25% [4] - 美方"500%次级关税"威胁可能推高中国能源成本并引发全球能源市场动荡 [4] 技术脱钩升级 - 美方提出恢复半导体设备无限制采购、放弃稀土出口管制、开放新能源汽车专利许可等要求 [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同比下降35% 导致美国F-35战机发动机产能利用率降至60% [5] - 美方"小院高墙"策略旨在延缓中国在5G、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追赶 [5] 中方应对策略 产业链韧性建设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8% 占出口总额比重提升至32% [10] - 深圳港东南亚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5% 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突破1.5万列 [10] 战略资源反制 - 中国掌握全球60%稀土加工产能 钕铁硼出口管制导致美国风电产业成本上涨40% [10] - 《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办法》实施大幅提升美企获取中国工业大数据难度 [10] 制度型开放 - 中国完成DEPA协定第二阶段谈判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清单扩容至150项商品 [10] - 通过RCEP、金砖扩员等机制为全球经贸治理注入新规则选项 [10] 行业影响数据 - 义乌小商品2025年上半年对美订单量增长22% 但企业利润率控制在5%以内 [7] - 中国对28纳米以下芯片进口依赖度仍达需求总量40% [7]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钢铁、铝制品纳入征税范围 印度要求开放农产品市场 [8]
特朗普又签4500亿美元大单,累计2.35万亿美元,部分关税再延期!
搜狐财经· 2025-07-31 16:23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灯光彻夜未熄,特朗普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改写着一个又一个国家的贸易命运。就在昨晚,韩国代表团签下了一份价值4500亿美元 的大单——3500亿美元投资美国核心项目,外加1000亿美元能源采购。 这笔签约使特朗普政府一个月内与日本、欧盟及韩国达成的贸易协议累计金额飙升至2.35万亿美元,全球贸易版图在他手中剧烈重构。 时钟指向7月30日深夜,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突然宣布:"美韩达成全面贸易协议"。短短一行字,终结了韩国长达数周的焦虑。此前特朗普威胁 对韩国商品征收25%高额关税的阴云,终于被锁定在15%的"优惠价"下。 这份协议暗藏玄机。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具润哲等人赴华盛顿紧急谈判,最终接受美方条件: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韩国特意强调大米和牛肉市场不对美开放,为本国农业保留最后防线。企业层面动作更快——三星与特斯拉达成165亿美元芯片订单, LG新能源43亿美元电池合约同步敲定。生意场上,金钱永远比外交辞令更真实。 协议签署后,韩元汇率短暂上扬0.4%,随即回落。市场看穿了数字背后的沉重:用天量资本换关税喘息,究竟是精明交易,还是无奈妥协? 特朗普的谈判术堪称行为艺术。两 ...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韩国在与美国的贸易问题上总是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们从韩国人那里获得了重大让步。欧盟提出了向美国购买能源。将持续监控贸易协议的合规情况。
快讯· 2025-07-31 07:20
美韩贸易关系 - 韩国在与美国的贸易问题上总是非常具有挑战性 [1] - 美国从韩国获得了重大让步 [1] 欧美能源贸易 - 欧盟提出向美国购买能源 [1] 贸易协议执行 - 美国将持续监控贸易协议的合规情况 [1]
财经观察:欧盟购7500亿美国能源,能实现吗?
环球时报· 2025-07-31 06:52
其次,欧盟能源采购主要由私营企业负责,而非政府机构。通常来说,能源是通过壳牌和道达尔等国际型企业、维多集团和贡渥等大宗商品贸易 商,以及莱茵集团等相关企业进口到欧洲,然后出售给客户和小型公用事业公司。欧盟不能直接指示企业在哪里购买石油、天然气或煤炭以及购 买多少。"我们完全无话可说。"一家德国大型能源公司的消息人士表示。 理论上,法定配额、对美国进口产品提供特殊补贴,或通过欧洲层面的政府机构进行捆绑采购都是可行的。但对于企业而言,目前很难想象所有 欧洲能源采购都会默认由一个机构集中进行监管,这无异于打破市场规律。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编者的话:欧盟与美国于27日达成贸易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其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贸 易协议"。根据贸易协议,美国将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15%的关税。此外,欧盟将增加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军事装备,以及购买价值 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其中有关"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的采购引发欧美政商界热议。彭博社报道称,"欧盟与美国达成的7500亿美元能源协 议似乎很难实现"。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兑现这一承诺将是一项艰巨任务,可能性微乎其微 ...
特朗普宣布与韩国达成全面贸易协议,征收15%关税
华尔街见闻· 2025-07-31 06:24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 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特朗普宣布,美国已与韩国达成全面的贸易协议,将对韩国征收15%的关税,韩国将向美国提供3500亿 美元投资,由美国拥有和控制;此外,韩国将购买100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LNG)或其他能源产品。 标普股指期货涨0.68%,纳指期货涨0.97%,小盘股指期货跌0.56%。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
特朗普:印度将支付25%的关税及罚款
快讯· 2025-07-30 20:21
金十数据7月30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表示,记住,虽然印度是我们的朋友,但多年来我们 与他们的贸易往来相对较少,因为他们的关税太高,是世界上最高的,而且他们的非货币贸易壁垒是所 有国家中最令人讨厌的。此外,他们一直从俄罗斯购买绝大多数军事装备,并且是俄罗斯最大的能源买 家。在每个人都希望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的时候,印度这一切表现都不好!因此,从8月1日 开始,印度将支付25%的关税,再加上对上述行为的罚款。 特朗普:印度将支付25%的关税及罚款 ...
欧美新关税协议能兑现吗
国际金融报· 2025-07-30 19:14
欧美贸易协议核心条款 - 美国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15%关税 取代此前威胁的30%税率[1][2] - 欧盟承诺对美国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并购买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1][2] - 飞机及零件、部分化学品和农产品获得关税豁免[2] - 半导体领域可能达成单独协议[2] 协议谈判背景 - 欧盟最初采取对抗性措施 曾计划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2] - 法国和德国态度强硬 一度考虑启用法律工具对抗美国[2] - 在8月1日最终期限压力下 欧盟委员会主席与特朗普火速达成初步协议[2] 能源采购计划可行性分析 - 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计划需分三年完成 年均采购额需达到2500亿美元[7][8] - 美国目前是欧盟最大石油供应国 占欧盟进口量16% 提供近半数液化天然气[9] - 即使购买美国全部原油和液化天然气 年采购价值仅1410亿美元[9] - 欧盟能源采购由私营公司主导 受市场价格和长期供应协议约束[9] - 额外进口可能违背欧盟减少化石燃料消耗的目标[9] - 有分析认为采购可能延长至五年 年均采购额降至1500亿美元[10] 行业影响评估 - 关税对出口导向型行业冲击较大 特别是德国汽车业[4] - 关税提升将通过价格弹性部分传导至美国消费者[4] - 德国行业游说团体BDI称协议发出跨大西洋贸易"致命信号"[6] - 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预警"灾难性影响"[6] 欧盟内部反应 - 协议被《南德意志报》批评为"糟糕的协议" 认为欧盟遭到羞辱和勒索[5] - 德国和意大利迅速接纳协议 法国总统保持沉默[6] - 欧洲议会自由派领导人批评欧盟是"经济巨头、政治侏儒"[6] - 欧盟贸易谈判负责人称协议挽救了双边贸易流动和就业机会[6]
欧洲承诺购买7500亿美国能源 一张注定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华尔街见闻· 2025-07-30 18:29
贸易协议能源采购目标 - 欧盟承诺从美国购买高达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 [1] - 根据最新协议,欧盟承诺每年购买约2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包括液化天然气(LNG)、石油和核燃料 [2] - 与2024年约650亿欧元(约760亿美元)的美欧能源贸易额相比,目标需要三倍以上的增长 [2] 目标可行性分析 - 分析师普遍认为这一数字远超欧盟进口需求和美国出口能力,实现可能性微乎其微 [2] - 要达到每年2500亿美元目标,欧盟需从美国进口约67%的能源需求 [3] - 2024年欧盟从美国进口能源总额约650亿欧元,其中LNG为200亿欧元(3500万吨),石油和石油产品为440亿欧元 [3] - 即使欧盟将所有LNG采购转向美国,总额也只能达到400-500亿欧元 [3] - 美国2024年向全球所有买家的能源出口总额仅为3180亿美元,其中欧盟进口约760亿美元 [3] 市场与政治因素 - 欧盟无法控制公司进口行为,交易由企业完成而非政府直接购买 [4] - 欧洲大部分石油由私营公司进口,天然气由私营和国有公司混合进口 [4] - 欧盟委员会可整合LNG需求谈判条件,但不能强制公司购买燃料 [4] - 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也在贸易协议中承诺购买更多美国能源,加剧全球市场竞争 [4] 能源转型与长期影响 - 欧盟增加燃料购买计划与其向清洁能源转型的预期需求下降相矛盾 [5] - 欧盟石油需求在几年前已达峰值,缺乏从美国进口更多石油的主要需求 [5] - 欧洲公司可能投资美国LNG终端以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但未来五年内不会实质性改变市场格局 [5]
欧洲承诺购买7500亿美国能源,一张注定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华尔街见闻· 2025-07-30 18:08
贸易协议承诺与现实差距 - 欧盟承诺每年从美国购买2500亿美元能源产品 包括液化天然气 石油和核燃料 但2024年美欧能源贸易额仅650亿欧元(约760亿美元) 目标需实现三倍以上增长 [1] - 协议设定的7500亿美元总采购目标被分析师认为远超实际进口需求和美国出口能力 实现可能性极低 [1] 供需结构矛盾 - 要达到年采购2500亿美元目标 欧盟需从美国进口约67%的能源需求 但2024年实际进口额仅650亿欧元 [2] - 即使欧盟将所有LNG采购转向美国 基于2024年价格总额也只能达到400-500亿欧元 仍需完全替代俄罗斯 卡塔尔等其他供应国份额 [2] - 美国2024年向全球能源出口总额仅3180亿美元 对欧盟760亿美元进口额增长三倍以上缺乏现实基础 [2] 市场机制与政治干预的冲突 - 欧盟无法控制公司进口行为 能源交易完全由企业商业决策主导 即使政治力量介入市场仍主导能源流向 [1][3] - 欧盟委员会可整合LNG需求谈判条款 但无法强制公司购买燃料 私营公司主导石油进口 国有和私营混合负责天然气进口 [3] 基础设施与竞争限制 - 实现目标需依赖美国石油和LNG基础设施 欧洲进口设施及运输能力的重大投资 [3] - 全球市场竞争加剧 日本在美日协议中同意"大幅扩大美国能源出口" 韩国也有兴趣投资阿拉斯加LNG项目 [3] 能源转型与需求矛盾 - 欧盟增加化石燃料采购计划与其清洁能源转型目标相矛盾 石油需求在几年前已达峰值 [4] - 最可能结果是欧洲公司增加对美国LNG项目的投资参与 这更多是市场自然发展而非协议直接推动 [4]
中美最关键一局打响!美国财长突然“放大招”,不许中国购买俄伊石油!中方拒绝就加500%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7-30 15:14
据中国蓝新闻报道,当斯德哥尔摩的海风裹挟着波罗的海的凉意,却吹不散中美经贸谈判现场的焦灼。2025年7月,这个 本应是北欧旅游旺季的月份,因为一场关乎全球贸易走向的会谈,让瑞典首都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前两轮会谈达成 的"休战"协议眼看着就要在8月12日到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边,全球贸易风险指数已经冲到了4.7,这可是十年都没见 过的高数字。就在这节骨眼上,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突然放了个大招,说要是中国还接着从俄罗斯、伊朗买石油,就要 对相关商品加征500%的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 工人(资料图) 外交法理上,中国也站得住脚。外交部发言人说得很清楚,中美经贸磋商得基于WTO规则,美国把能源议题政治化,这 违背了《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国肯定不接受这种"胁迫式谈判"。而且国际上,印度、南非这些新兴市场国家都 反对单边关税,欧盟也说贸易问题该独立解决,美国想孤立施压,没那么容易。 这场博弈,在能源、地缘政治和技术这几个战场上都打得很激烈。能源战场上,美国联合日本、韩国搞"印太清洁能源联 盟",想垄断LNG定价权,还通过"船舶追踪系统"监控中国油轮,就为了精准实施关税制裁。中国也没闲着,加速推进中 俄远东原油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