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酒店业
icon
搜索文档
体验经济崛起 “十一”酒店市场价稳、人旺、“更会玩”
中国经营报· 2025-10-11 05:25
中经记者 李媛 北京报道 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叠加的"超级黄金周"圆满收官。8天假期带动全国文旅市场全线飘红,也让酒店业 成为消费复苏的重要窗口。 旅游酒店行业资深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今年'十一黄金周'酒店业总体上比 较稳定,在供不应求的地区,酒店价格上涨幅度有了一定控制。"在他看来,行业经历了疫情后的调整 期,今年迎来的"稳"中有"进"——价格理性、入住高位、需求多元。 华住集团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旗下酒店共接待客人超1055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36%; 其中外宾超5.7万人次,同比增长75%。假期整体入住率超过80%,10月3日达到峰值——超过8100家门 店满房。北京、成都、杭州、长沙等热门城市的中高端品牌酒店几乎"一房难求"。 而就在"十一黄金周"的前两天,华住集团旗下高端人文度假品牌花间堂北京天安门·御道店正式开业。 酒店选址于中轴线南段的文化核心地带,既承载古都肌理,又汇聚国际品牌资源。这家门店的亮相,被 视为华住在高端酒店赛道布局的重要一环。"花间堂不仅是一家酒店,更是我们'城市度假'战略的延 伸,"华住集团内部人士指出,"我们希望让旅客在都市中心也能拥有可 ...
今年十一,酒店业被年轻人的帐篷干翻了?
犀牛财经· 2025-10-10 20:12
来源:劲旅网 作者:陈杰tigereat 十一假期结束,国内酒店业却哀鸿遍野。 尽管旅游业依然如火如荼,多家头部景区白天照常人满为患,但是一到夜里,不少酒店却空空如也,入住率赶不上去年同期不说,就连平时都不如。 游客都跑哪儿去了? 答案十分诡异,他们都自己搭帐篷住了。 这几天,一段武汉市内某条大街上突如其来且连绵不绝年轻人搭建的帐篷长龙在社交媒体刷屏,由此让"今年十一年轻人抛弃酒店转而住进帐篷"的话题很快 引爆舆论。尽管后来这一消息被辟谣,称这只是全国蜂拥而至的年轻人在彻夜排队购买当地演唱会门票。 但是今年十一,酒店业的确被越来越多年轻人出游搭建的帐篷干翻到怀疑人生,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01 面对质疑这位年轻妈妈却不以为意,她直言不是自己住不起酒店,只是住进帐篷更具性价比,这是全家都认可的一种旅行方式而已。 这位年轻妈妈的旅行住宿新理念得到大批年轻人的共鸣,后者纷纷晒出了自己假期旅行住帐篷的照片或者视频。 大家一边分享彼此旅行途中露营住宿的经验,一边异口同声对十一价格暴涨的酒店口诛笔伐,甚至声称未来住帐篷将会是自己主流的节假日住宿方式。 一时间,"被帐篷干掉的酒店"竟然成为社交媒体上一个广为流传的网络热梗。 ...
酒店,怎么成了中年人的避风港?
36氪· 2025-10-10 12:01
法国哲学家福柯曾提出异托邦的概念,意指那些存在于现实世界,却又仿佛与之隔绝、遵循不同规则的空间。对于当下的许多中年人而言,离家不远的酒 店,正成为他们的异托邦。 有人在酒店健身房挥汗如雨,仿佛在那里,他们才能真正做回自己; 还有人,宁愿花钱开一间房,只为独处几个小时,不被家人、不被职场、不被琐事打扰。 酒店,这个曾经代表着远方和在路上的临时居所,似乎正悄然成为越来越多本地中年人的避风港。 我很奇怪,是这一代中年人集体抛弃了家庭,开始向往生活在别处的诗意与自由? 还是在这看似个人化选择的背后,有一股精准而强大的商业力量,正在敏锐地捕捉、迎合甚至设计着这份逃离? 01 酒店是中年人的避风港? 当家越来越多地与责任、琐碎和无休止的需求绑定在一起时,酒店,出人意料地成了一代中年人寻求喘息的避风港。他们在这里洗衣、健身、独处,将原 本属于旅途的临时落脚点,变成了一种日常的情绪出口。 酒店洗衣,中年人的性价比 这股风是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的。不少合租青年、大学生会用钟点房在酒店洗衣。例如,在武汉,一名网友用约130 元开了4小时房间,用酒店商用洗烘 设备洗烘多件衣物,比送洗便宜又高效。 最近社交媒体上相关的文章越来 ...
北京新地方标准:酒店医院床单毛巾洗涤将可追溯管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0 10:14
《洗染企业服务评价规范》对洗染企业提出了"服务环节可追溯"的要求。例如,洗染企业应建立健全 的消费安全监控系统,对消费场景环境、交易交付、生产、供应商原料等重点环节有可追溯的视频或 证明文件依据,用于适时提取或提供。洗染企业应布置监控设备设施并监管服务、生产过程信息的控 制、提取和使用。而对于公用纺织品洗涤企业来说,除了实现织物洗涤信息可视化、可追溯管理,还 应定期对洗后织物做卫生指标检测报告。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近日,北京批准发布61项地方标准。其中,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北京 制定了《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等3项标准,首次明确了低温巴氏杀菌乳的工艺参数、过程质量 安全管控和产品质量要求,提出了焙炒咖啡的供应商评估与管理、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保质期等 要求,并规定复配食品添加剂的过程管理确认和验证内容、环境微生物控制等要求。截至目前,北京 现行有效地方标准已达2374项,覆盖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 今年6月,"亚朵酒店被曝出现医院枕套"一事冲上热搜。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入住杭州一家亚朵酒店 时,发现枕套上印有当地一家医院的标识,系"医院枕套"。此事立刻引发社会普遍关注。记者注意 到,此次 ...
“五星级酒店”开不下去了,背后藏着什么信号?
36氪· 2025-10-10 08:03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五星级酒店行业正经历显著衰退,具体表现为标志性酒店关闭、资产被出售以及整体数量下降 [1][2] - 行业衰退是房地产行业下行、企业差旅预算削减、婚宴市场萎缩及性价比更高的替代住宿选择兴起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8][11][16][17] - 为应对挑战,高端酒店正采取多元化策略,包括推出平价餐饮服务、直接降价以及调整品牌定位以求生存 [19][20][23][26] 市场表现与数据 - 五星级酒店数量从2019年底的845家降至2024年三季度的736家,五年间减少近13% [2] - 具体酒店资产出售案例:上海宝格丽酒店以24.3亿元底价挂牌出售,北京金茂威斯汀以约28.02亿元价格出售 [1] - 替代住宿形态如民宿、长租公寓等市场份额在2024年已达到35% [17] 衰退驱动因素:宏观与需求侧 - 历史发展模式依赖房地产开发商以酒店提升周边住宅价值,而非酒店自身盈利,此模式随房地产市场降温而失效 [6][8][9] - 企业差旅预算在过去3年平均下滑15%-20%,科技、金融等行业削减幅度超过30% [12] - 2024年中国结婚登记人数为610.6万对,同比下降20.5%,导致婚宴收入锐减,此前婚宴收入占高端酒店收入比重可超过30% [16] 竞争格局变化 - 中端连锁酒店(如亚朵、全季)因更符合现代审美和差旅需求而获得青睐 [13][17] - 消费者决策依据从官方“五星”评级转向在线旅游平台(OTA)的用户评分 [28] - 部分老旧五星级酒店因设施陈旧、翻新成本过高(数千万至数亿元)而丧失竞争力 [17] 酒店应对策略 - 推出平价餐饮服务:天津丽思卡尔顿移动汉堡车售价75元套餐,和牛汉堡(58元)单日最高销量达300个 [20][21] - 利用户外空间经营大排档:永和铂爵国际酒店摆摊业务首日营收3千元,七天后增至3万元 [23] - 直接降价促销:三亚JW万豪酒店在直播间推出1188元起住2晚含双早的国庆套餐,部分酒店房费降至999元 [26]
今年十一,酒店业被年轻人的帐篷干翻了?
虎嗅APP· 2025-10-09 18:54
行业核心现象 - 十一假期期间,国内酒店业入住率不及去年同期,甚至不如平时,尽管白天旅游景区依然人满为患 [3] - 大量年轻游客选择在服务区或露营地搭帐篷过夜,替代入住酒店,形成“今年十一年轻人抛弃酒店转而住进帐篷”的社会热点 [4][5][9] - 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自驾游案例显示,通过搭帐篷过夜,旅行住宿开支可节省90% [7]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年轻人并非单纯因酒店节假日涨价而选择帐篷,其背后是消费理念的根本性改变 [11] - 在消费降级背景下,年轻人的真实需求是:将住宿预算从300元~500元调整至200元~300元后,依然希望获得等同于或优于快捷酒店的品质,而非接受品质降级 [13][14] - 消费者对“便宜又好住”的高质价比住宿产品需求强烈,若存在合适选择,他们并不会优先考虑帐篷 [22] 行业供给端问题 - 酒店业供给侧出现产品断档,无法匹配年轻人变化后的需求 [16] - 经济型酒店市场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小单体酒店及民宿升级为品牌连锁或精品民宿,价格等同或超过快捷酒店;另一部分则下沉为低价格、低品质、低服务的小旅馆 [19] - 导致的结果是,在快捷酒店价格节假日飙升数倍甚至十几倍后,年轻人面临“品质好的住不起,品质差的看不上”的困境,中间价位的高质价比住宿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20][21] 行业矛盾与机遇 - 酒店业节假日价格暴涨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并具体体现为“年轻人住帐篷”等现象 [25] - 尖锐的供需矛盾预示着新的市场机遇,类似于2000年左右快捷酒店和2010年左右中高端酒店的发展机遇,当前正孕育着满足年轻人需求的高质价比住宿产品的机遇 [27] - 行业需要深入思考并定义何为真正的高质价比住宿产品,抓住此机遇的从业者可能在未来十年获得成功 [28][30]
华住集团:假期期间旗下酒店共接待超1055万人次 同比增长36%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17:35
业务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旗下酒店共接待客人超1055万人次,同比增加36% [1] - 假期接待外宾超5.7万人次,同比大幅增加75% [1] - 假期期间整体入住率超80%,其中10月3日达到高峰,入住率超98% [1] 运营规模 - 超8100家门店在入住高峰日出现满房状态 [1]
连锁酒店房价涨破千元,这届“打工人”出游住进疗养院
新浪财经· 2025-10-09 17:33
9月底,时代财经查询携程旅行APP显示,10月1日至8日,全季酒店(青岛五四广场店)一间29㎡的豪 华大床房(不含早)均价为1041元/晚。而在国庆节前三天,这类房型的房价最高不超600元/晚,节后 两个月的价格则回落至319-376元/晚。 就在王菀菀为酒店一筹莫展时,OTA平台上突然跳出了一条推荐——与五四广场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的 中华全国总工会青岛疗养院(下称"全总青岛疗养院")。"当时(疗养院)一晚房价大约才600元",王 菀菀顿时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加上朋友曾在国内类似的疗养院入住,反馈体验不错,一番了解后, 王菀菀很快就订了房,"整个决策周期就花了2到3天"。 事实上,"老干部酒店"的风早已在社交平台悄然刮起。许多年轻人不再执着于酒店是否配备宽敞大浴 缸、出片的园林,或是精致的行政酒廊,他们更在意的,是找到一个性价比高、能安心休息的地方。 文 | 时代财经 #景德镇90元酒店房价涨到1000元# #内蒙古阿尔山一汉庭酒店标间涨超10倍#。今年国庆假期,热门旅 游目的地附近的酒店价格依旧涨势明显,部分看重性价比的年轻人选择"攻占"疗养院。 距离国庆假期还有一个月,广州白领王菀菀就开始为自己青岛之行 ...
住五星酒店,穿二手拖鞋
36氪· 2025-10-08 12:07
行业惯例与消费者认知错位 - 酒店行业普遍将棉质拖鞋视为可循环使用的布草而非一次性用品 并执行回收清洗消毒的“返洗”操作 这被从业者视为行业内部的“潜规则” [7][34] - 消费者普遍认为除塑料拖鞋外 可免费带走的酒店拖鞋均为全新品 这与酒店方的实际操作存在显著认知错位 [34] - 高端酒店更倾向于对采购成本较高的拖鞋(每双3-6元人民币甚至更高)进行返洗 通常可循环使用两到三次 而经济型酒店的薄拖鞋因无法承受反复清洗而多为一次性 [7][36][47] 酒店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 - 成本控制是酒店推行拖鞋循环使用的重要驱动力 以一间拥有300间客房的高端酒店为例 按70%-80%的年入住率计算 每年仅拖鞋采购支出就高达50万元人民币 [47] - 通过将拖鞋返洗两到三次 高端酒店每年可节省超过十万元人民币的成本 [47] - 万豪国际大中华区面临业绩压力 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同比下降0.5% 平均每日房价同比下降0.9% 公司亦在年初进行了涉及833人的裁员计划 [49] 产品标准与供应链分析 - 不同级别酒店的拖鞋在材质 面料 鞋底厚度及工艺上存在差异 经济型酒店多使用一次性无纺布拖鞋 鞋底厚度在3-5毫米 而高端酒店偏好毛巾布 棉麻等材质 鞋底厚度普遍在6毫米以上并添加海绵以提升脚感和防滑性 [36] - 市场上已出现可降解拖鞋替代方案 号称“百分百植物纤维可降解”的拖鞋零售均价为3.89元人民币/双 大规模采购价可低至2.5元人民币/双 其价格区间与高端酒店现用拖鞋的3-6元人民币采购成本存在重叠 [41] 监管环境与行业回应 - 当前国家卫生标准对住宿场所的床单 枕套 浴衣等用品有“一客一换”的明确要求 但并未明文规定拖鞋必须为一次性 各地针对酒店“六小件”的“限供令”也均未将拖鞋纳入限制范围 [40] - 监管机构指出 若拖鞋标注为“一次性”则严禁重复使用 若未标注为非一次性拖鞋 则须严格遵循清洗消毒规范再使用 针对万豪酒店未标注的情况 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已介入调查 [40] - 万豪酒店在事件曝光后三日内给出多种不同解释 包括归因于行业惯例与环保考量 推脱为门店自行采购 以及表示消费者可向前台申请领取一次性用品 回应口径不一 [30]
年轻人抢住“拼楼酒店”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08 10:28
令人意外的是,消费者对这种新模式并未表现出排斥。"不是酒店开不起,而是'拼楼'更有性价比"——这句在社交平台上流传的评论,道破了其中玄机。 这种现象似乎打破了传统认知。 按照常理,不同酒店品牌之间本应是竞争关系,如此密集地扎堆经营,难道不会相互抢客,影响各自的盈利能力吗?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住"拼楼酒店"? 走进杭州钱江世纪城的公寓楼,一栋外表普通的写字楼窗口却挂满各式酒店招牌——这种混杂、高密度、功能叠加的视觉冲击,让人联想到东京的"凌乱生机"美 学。 $\hat{\mathfrak{A}}\hat{\mathfrak{B}}\hat{\mathfrak{C}}\hat{\mathfrak{B}}\hat{\mathfrak{C}}\hat{\mathfrak{B}}\hat{\mathfrak{C}}$ 拼完车、拼完美食,现在连酒店都开始"拼楼"了。 行走在国内不少城市,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景象:同一栋建筑外墙上,密集地悬挂着多个酒店品牌的招牌。到了夜晚,不同楼层的灯光色调各异,闪烁着"酒店住 宿""特价房""电脑房"等各式标识。 这种"拼租"式开店正在酒店圈快速普及。 以杭州的一栋高层大楼为例,整栋楼内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