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

搜索文档
人在地铁挤成相片,为何地铁又都亏钱
36氪· 2025-06-05 08:01
地铁行业运营现状 - 2024年41座城市建设地铁 全国日均客流量达千万人次 但扣除政府补贴后仅2城地铁公司盈利[9][10] - 典型城市地铁负债规模:重庆轨道交通集团834亿元 昆明轨道交通集团超1000亿元[21] - 地铁造价持续攀升 上海19号线2024年每公里造价达20亿元 远超2008年高铁1.5亿元/公里造价[22] 成本压力与应对措施 - 重庆地铁单位运营成本15.13元/人次 票款收入仅2.2元/人次 需42.9亿元政府补贴补亏[17][19] - 昆明2023年因拖欠薪资暴露财务困境 2024年获22.9亿元运营补贴 仍实施涨价策略[19] - 佛山采取降本措施:提前半小时收车(末班车仅200人次/线)、延长平峰发车间隔[15][7] 客运效率关键指标 - 行业客运强度门槛为0.7万人次/公里/日 2024年仅18城达标 深圳最高达1.49 昆明0.51 佛山0.27[35][38] - 东京山手线客运强度11.5 远超北京最繁忙2号线的4.5 显示国内运力仍有提升空间[39] - 国内地铁500米半径人口覆盖率最高54%(深圳) 远低于东京80% 影响出行便捷性[54][55] 规划与建设问题 - 2018年前申报城市存在客流预测虚高现象 部分城市为满足审批将郊区人口计入城区[45] - 早期"地铁兴城"策略导致站点布局失衡 出现"最孤独地铁站"与客流稀疏线路[34][51] - 容积率规划刚性限制地铁周边开发强度 制约TOD模式推进[57] 收入结构分析 - 多数地铁公司非票务收入占比偏低 主要依赖票款和补贴[25] - 对比国际票价:香港4.6-28.49元 东京9-16.5元 内地2-3元起步价明显偏低[23] -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40% 重庆地铁职工超2万人 每公里需60-70名运营人员[24]
地铁八角游乐园站今起封站改造,一文读懂为何改造与如何保障出行
新京报· 2025-06-03 07:15
地铁1号线支线建设进展 - 地铁1号线支线全长约21公里 全线均为地下线 共设车站10座 新建车站9座 改造车站1座(八角游乐园站)[2][9] - 截至目前 全线10座车站和1个停车场共18个工点已全部开工建设 车站主体结构完成20% 区间主体结构完成4.5% 车辆基地结构完成15% [9] - 线路南起青龙湖东站 北至八角游乐园站 设3座换乘站 分别与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 地铁14号线和规划中的地铁11号线二期换乘 [9] 八角游乐园站改造工程 - 八角游乐园站自6月2日起封闭改造 预计2027年5月完成 改造后将作为1号线八通线与1号线支线的换乘站 [1][2] - 改造内容包括新建两层地下车站 4个出入口及2条人行过轨通道 共用一套站厅安检和闸机系统 [2] - 封闭原因是既有车站A B出入口需拆除以配合新建车站施工 既有1号线列车可过站不停车 [3] - 施工分两期进行 一期保留既有站值班通道 二期拆除既有通道并完成设备安装和装修 [4] 施工期间交通影响与应对措施 - 相邻的古城站和八宝山站早高峰客流量预计分别增长21%和29% [6] - 部分乘客可能转乘公交前往地铁6号线杨庄站 [6] - 北京地铁在古城站和八宝山站增加导流设施和岗位力量 加强客流组织 [7] - 地面公交增加527路 597路 专210路等线路运力 优化接驳站位 部分线路临时延长至八宝山站 [8] 施工环保措施 - 设置全封闭硬质围挡隔离施工区 明挖基坑周边安装喷淋系统降低扬尘 [5] - 在具备条件的场地设置全封闭罩棚 减少噪声和扬尘污染 [5] - 晚10点至早6点不进行高噪声工序施工 优先选择低噪声工艺 [5]
北京地铁公司全面启动双温车厢模式
新京报· 2025-05-31 09:54
为保证双温车厢有效实施,地铁公司对车厢温度开展动态管理。在实施双温车厢期间,根据天气、早晚 高峰满载率、地上地下线路特点、乘客需求等因素,做好各线每日温控策略并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加 强车辆空调滤网、空调室外机和空调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位的日常检查及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此外,利用线下活动开展双温车厢的宣传推广,通过与乘客面对面的交流,听取乘客意见建议并结合其 他渠道反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双温车厢的动态调整机制和温控策略。 除了启动双温车厢模式外,北京地铁公司已完成全路网车站空调冷水系统冲洗上水工作,具备随时开机 条件。地上站热环境改善工程加装的蒸发式冷风机及多联分体空调机组已做好设备维护调试,进入试运 行期。同时,公司加强对车站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车站内的空气质量,减少乘客在车站等待时 的不适感。 北京地铁公司将根据天气趋势及乘客意见进行研判,不断优化服务举措,为广大乘客夏季出行提供更加 舒适、清凉的乘车环境。 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自2025年5月31日起,北京地铁公司所辖各线(首都机场线除外)列车将全面启动双 温车厢模式。强冷、弱冷车厢温度设置相差2℃,满足不同乘客夏季出行需求。 根据各条线路 ...
一百年前上海发生的四件大事,在地铁站里“活”了起来
新浪财经· 2025-05-29 22:17
5月29日上午,"1925・上海"主题地铁展览启动仪式在陕西南路地铁站文化长廊举行。展览以1925年发生在上海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核心内容,精心 划分"力量之源""青春之歌""积蓄力量""工运百年"四大板块。 展览聚焦"中共四大召开""团三大召开""二月罢工""五卅运动"等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通过丰富的图文史料集中展示,以沉浸式的呈现方式,带 领观众回溯那段奋勇向前的峥嵘岁月,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每一幅图片、每一段文字都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热血与激情,让历史场景 在地铁空间中"活"了起来。 展览以地铁车站这一公共空间为载体,打破了传统展览的场地限制。让市民和游客在日常出行中感受上海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唤醒内心的 红色记忆,弘扬上海城市精神。 1925年,中国共产党实现从理论突破到实践跨越,从政治小团体发展成为群众党。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 出无产阶级领导权与工农联盟问题,将九百多名党员的星火播撒成日后席卷全国的革命烈焰;在团三大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 主义青年团,两千余名青年团员褪去青涩,用笔尖与演讲诠释"觉醒年代"的青春定义;从二月罢工的纱厂车间到五卅运动 ...
地铁票,开始涨价!
大胡子说房· 2025-05-29 19:15
城市公共服务行业 - 多个城市近期出现水电、燃气及公共交通价格上涨现象,包括重庆、昆明、广州等[1][2][3] - 地铁运营成本压力显著,重庆2024年获得43.5亿元财政补贴仍入不敷出,昆明获23亿,北京高达248.5亿元[7] - 地铁建设成本高昂,每公里造价6亿起步,部分城市接近10亿/公里[10] 城市运营模式转变 - "以地养轨"模式失效,房地产下行导致地方政府无法通过卖地收入反哺市政投入[8] - 全国仅9座城市地铁客流达到盈亏平衡线,多数城市存在"高投入、低使用"问题[11][12] - 国家收紧地铁审批标准,转向考核真实人口、负债率及客流强度等硬指标[13] 公用事业价格机制 - 公共服务价格长期依赖财政补贴,随着政府收支吃紧将逐步市场化[14] - 政策导向推动物价温和回升,水电燃气涨价4%-8%可带动CPI提升0.2-0.4个百分点[16][17] - 价格调整成为调节CPI和PPI的重要工具,具有政策引导属性[18] 居民消费结构变化 - 通胀集中在刚性支出领域(交通、水电、物业),与收入增长形成明显错配[19][20][21] - 家庭现金流压力加剧,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成为主要矛盾[21] 资产配置趋势 - 投资逻辑从追求高收益转向稳定现金流,中产家庭偏好收租房产、高股息资产及年金险[24][25] - 资产选择标准转变为"低波动、可预测",强调穿越政策周期的能力[23][29] - 市场关注点从资产增值转向风险抵御和现金流规划[30][31]
又一个泡沫碎了,26个城市集体亏损,地铁神话终局已定
商业洞察· 2025-05-29 17:39
行业概况 - 2024年国内28城地铁公司公布年报,广州地铁以242.68亿元营收跃居榜首,同比增长89.38亿元[1][2] - 深圳地铁营收211.89亿元(同比下降39.57亿元),宁波地铁营收204.51亿元(同比增67.25亿元)分列二、三位[2] - 行业普遍依赖政府补贴,扣除补贴后28城地铁公司中26家亏损,仅福州、上海盈利[11] 公司表现 头部企业 -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归母净利润31.53亿元(同比增7.56亿元),全国第一[9] - 天津地铁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1.26亿元),长春地铁7.07亿元,分列二、三位[5][9] - 广州地铁营收242.68亿元但净利润仅0.22亿元,显示高营收低利润特征[1][5] 亏损企业 - 深圳地铁归母净利润-335.66亿元(同比降341.09亿元),日均亏损1.12亿元,主因万科股权投资亏损334亿元及物业收入降63%[9][10][11] - 兰州地铁亏损5.35亿元,佛山地铁亏损0.22亿元,为除深圳外另两家亏损企业[5][11] 成本结构 - 全国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成本中位数1126.15万元/公里,北上广深超1500万元/公里[6] - 深圳地铁成本收入比达114.5%(成本242.68亿元 vs 营收211.89亿元)[11] - 地铁建设成本高达数亿元/公里,票价管控(如北京均价3.5元/次)无法覆盖成本[12] 运营效率 - 全国平均客流强度0.61万人次/公里日,仅北京(1.17)、广州(1.32)、深圳(1.54)达标[13] - 深圳地铁14号线等新线上座率不足50%,反映客流增长乏力[11] 商业模式挑战 - 地产依赖症爆发:深圳地铁物业开发收入同比降63%,万科股权亏损占比99%[13] - 公益性与市场化矛盾:票价管制与高运营成本导致行业性亏损[12] - 地方财政压力加剧补贴不可持续性,26城地铁公司无补贴即亏损[11][13]
1号线支线10座车站全部开工,八角游乐园站将封站施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8 19:25
地铁1号线支线建设进展 - 1号线八角游乐园站自6月2日首班车起封站施工 计划2027年5月完成改造后恢复运营 [1] - 1号线支线10座车站和1个停车场全部开工 车站主体结构完成20% 区间主体结构完成4.5% 车辆基地结构完成15% [3] - 线路全长21公里 其中丰台区17.1公里 石景山区3.9公里 新建车站9座 改造1座(八角游乐园站) 平均站间距2.3公里 [3] 车站改造与换乘规划 - 八角游乐园站改造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 需拆除既有A、B出入口 导致临时封闭 但列车可过站不停车 [4] - 改造后出入口由2个增至4个 新增2个无障碍出入口 增加2条地下人行过轨通道解决南北站台不连通问题 [4] - 设3座换乘站:后吕村站(市郊铁路副中心线)、张郭庄站(地铁14号线)、体育场南街站(规划地铁11号线) [3] 交通影响与区域发展 - 交通部门将增加公交运力 优化接驳站位 增设共享单车投放区域以保障居民出行 [5] - 线路串联新首钢产业服务区与丰台河西地区 弥补河西地区交通短板 构建西南方向轨道交通骨干体系 [5] - 改造后地面占地减少1192平方米 实现"还地于民" 安检功能合并至地下一层以优化空间 [4]
地铁涨价争议背后,“赚钱”难题有解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23:14
地铁票价调整趋势 - 重庆将于5月29日召开票价听证会,拟将起步价从2元提至3元或减少单位价格可乘坐公里数 [1] - 昆明地铁4月15日起调整票价结构,每增加1元可乘坐公里数从5/7/9/11/13公里缩减至4/5/6/7/8公里 [1] - 佛山地铁通过提前30分钟收车、延长发车间隔等运营策略降本增效 [1] 全国地铁票价结构 - 43个城市中仅北京(2014年起)和上海(2005年起)起步价为3元,其余均为2元 [2] - 2元可乘坐里程差异显著:合肥/芜湖8公里(最高),长春7公里,15个城市4公里(含广州/深圳/成都等) [4] - 5元票价可乘坐里程差距更大:郑州30公里(最高),广州/深圳/成都等18公里,温州16公里(最低) [5][6] - 天津采用区间计价,2元可坐5站,16站以上收费5元 [6] 地铁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29家地铁集团中18家营收增长,仅13家净利润增长 [9] - 广州地铁以231亿元营收居首,深圳地铁(212亿元)、宁波轨道交通(172亿元)等5家超百亿 [10] - 深圳地铁因投资万科亏损335亿元,站城一体化开发收入同比下降46%至79亿元 [11][12] - 京投获248亿元政府补助(最高),31.5亿元净利润中补贴贡献显著 [12][13] - 青岛地铁(89亿元)、宁波轨道交通(78亿元)等6家获超50亿元政府补助 [14] 票价调整动因与争议 - 重庆轨道交通人次票款收入仅覆盖运营成本的14.54%,4元票价对应实际成本27.5元 [16] - 行业普遍依赖补贴,华南城市研究会指出"单靠票务收入难覆盖运营成本" [15] - 专家建议通过区域计价、商业开发(广告/商铺)等多元化方式增收 [17][18] - 伦敦地铁起步价约26元、纽约约21元,北京上海票价处于国际中低水平 [7] 运营优化方向 - 建议引入高效运营商跨区域经营降低成本,如港铁已在北京/深圳/杭州运营 [20] - 可通过票价设计分流短途乘客(如3公里内鼓励步行/公交),缓解拥挤 [18] - 需平衡公共服务属性与可持续运营,透明定价机制有助于公众接受 [17]
重庆昆明地铁涨价背后,地方财政困境显现
搜狐财经· 2025-05-26 16:06
城市轨交行业现状 - 城市轨交普遍依赖财政补贴运营,2023年公布财报的29城轨交企业中仅1家在扣除政府补贴后实现盈利 [2] - 地方政府对轨交的补贴分为经营性补贴(运营亏损)和投资性补贴(建设投资)两类 [2] - 重庆轨交集团2023年获得财政补贴85.38亿元,2024年降至43.47亿元,其中运营补贴42.91亿元,投资性补贴为零 [3] 重庆轨交案例 - 重庆轨交票价体系自2005年沿用至今,2024年涨价预计可增收11亿元 [4] - 重庆市2023年底政府债务余额12258亿元,2024年底升至14425亿元,2024年偿债支出达2463亿元 [4] - 重庆轨交运营里程是昆明的3倍,年客流是昆明的4倍,但负债规模与昆明相当 [6] 昆明轨交案例 - 昆明轨交集团自2023年1月起连续12次登上票据逾期名单,截至2023年底承兑逾期余额7.31亿元,累计逾期9.62亿元 [6] - 昆明地铁4号线全长43.42公里但避开核心区,导致客流强度连续36个月低于0.7万人次/公里的安全红线 [6] - 昆明轨交集团拥有3万亩土储但频繁流拍,总负债规模与重庆相当但运营效率仅为后者的1/3 [7] TOD模式问题 - 部分城市将轨交建设与土地开发过度捆绑,导致线路规划不合理和开发失败 [6][7] - 昆明2015-2019年土地出让均价从1347元/㎡暴涨至3972元/㎡,涨幅远超一线城市 [7] - 柳州等城市出现轨交项目烂尾现象,如桂柳路轻轨墩柱被拆除 [9] 行业核心问题 - 轨交本质应为公共交通服务,土地增值仅属附加效益,强行捆绑开发导致资源错配 [9] - 部分二三线城市盲目复制TOD模式,引发"轨交热"后快速退潮 [9] - 不合理轨交规划造成巨大浪费,衍生地方债务问题可能拖累公共服务水平 [10]
上海: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 护航国企高质量发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6 07:41
国企领域监督执纪 - 上海市纪委监委强化对国企关键岗位人员监督 重点针对工程建设 企业并购 销售采购等环节 查处市国资委原党委书记白廷辉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2] - 2024年以来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25份 廉情抄告79份 推动市国资委出台财务总监管理办法等5项制度 堵塞财务管理不规范等漏洞 [3] - 抽查4万余名企业领导及关键岗位人员亲属经商情况 查办问题线索198个 相关人员受党纪政务处分 [4] 国企改革深化行动 - 将"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列入政治监督台账 推动市国资委实施平台公司与国资基金联动改革 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和行业专业化整合 [3] - 督促市国资委制定完善监管企业公司治理实施意见 优化国有资产配置 解决深层次机制问题 [3] 廉洁文化建设举措 - 在上海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设置国企案例专区 通过案情展示 忏悔书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 [4] - 申通地铁集团打造"廉洁漫画角""文化长廊"等阵地 浦东新区推动张江科学城建设项目现场联合开展廉洁微课堂 [4][5] - 落实防止领导人员利益冲突办法 常态化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形成震慑效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