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碳生活
icon
搜索文档
【福利】来低碳生活,至高兑20元立减金
中国建设银行· 2025-07-24 14:58
低碳集能量活动 - 活动时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 [2] - 提供微信立减金优惠 包括借记卡专享满20元可用和满99元可用等不同档位 [2] - 可通过"去低碳生活兑换"参与活动 [2] 低碳能量获取方式 - 数字支付 线上理财 绿色出行均可获得低碳能量 [3] - 步行出行单日最高可获得100g能量 [4] - 共享单车单次可获得75g能量 [4] - 公交出行单次可获得90g能量 [4] - ETC出行单次可获得32g能量 [5] - 线上支付单次可获得2g能量 [5] - 信用卡消费每月最高可获得3000g能量 [6] 数字支付相关 - 数字支付被描述为"快人一步 线上购物安全省心" [5][6] - 理财信产品可获得单次117g能量 [6]
绿色消费看中国 让“车轮上的减碳”成为新风尚
中国青年报· 2025-07-24 07:29
汽车出口与新能源发展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传统燃料汽车出口202.3万辆,同比下降7.5% [7]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达47.21万辆创历史新高,并在匈牙利、泰国等地布局研发中心和全产业链生态 [2][8]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100%自主可控,电池等核心技术领域突破显著 [5] 新能源汽车产业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5] - 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车超1270万辆,减少碳排放超1亿吨,相当于种植17亿棵树 [5]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高强度,2011-2024年有13年研发支出超过当年净利润,目前拥有超12万名工程师团队 [5]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比亚迪通过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易四方、天神之眼等技术突破行业瓶颈,重新定义安全标准与智慧出行 [6] - 行业首款碳中和手办DIMOO推出,结合环保理念带动年轻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4] 全球化与市场预测 - 分析师预测2025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或达400万辆,全年有望突破700万辆,2030年或接近1000万辆目标 [7] - 公司通过本地化发展战略和多元化产品矩阵加速出海,绿色科技被视为无国界的全球解决方案 [7] 青年与产业联动 - 比亚迪近3年吸纳超5万名应届毕业生,2024年捐资30亿教育基金,并举办全球汽车设计大赛赋能青年人才 [9] - 国内93.3%青年消费者优先选购绿色产品,77.6%认为低碳将成为主流生活方式 [4]
沃伦门窗2025超级新品发布会圆满成功
财经网· 2025-07-08 22:30
公司战略与品牌发展 - 沃伦门窗举办2025超级新品发布会,主题为"贯穿南北无问东西",强调创新与战略远见[1] - 公司以北京总部为核心,建立南北两大生产基地,实现研发、生产、服务数字化,引进全球领先4SG生产线[1] - 获得新华社"中国名牌"授权,成为家居行业首家发起单位&签约合作伙伴,体现国家品牌战略背书[3] - 提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愿景,强调融合南北工艺与西方供应链技术,打造东方品牌核心价值[2] 行业趋势与市场定位 - 住建部提出"好房子"要求,门窗作为建筑重要构件重要性凸显[1] - 行业趋势分析指出需通过新媒体营销和专业化服务体系实现破局[2] - 节能低碳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升级,公司作为零售品牌首发引进4SG玻璃生产线[3]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发布两款重磅新品:星享Pro120NWO和星享Pro110NWO窄边窗纱一体外开窗,重新定义高端门窗性能与美学标准[8] - 新品采用6060-T66超高精级原生铝材、德国进口森佩理特胶条及34mm多腔体高性能隔热条,提升保温隔热性能与使用寿命[9] - 获得德国科梅林双授牌(4SG玻璃加工授权及门窗品牌4SG中空玻璃授权),技术保障覆盖全产品线[4][6] 供应链与合作 - 与德国科梅林达成深度合作,涉及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及低碳目标[3][4] - 供应链整合包括南北工厂、南北高定色彩喷涂线、格拉司通生产线及4SG核心技术[6] 用户服务与口碑建设 - 提出"用好服务换好评,用口碑赢订单"策略,强调互联网时代口碑复利效应[10] - 举办首届线上用户服务好评大赛,评选"口碑传播金牌经销商",覆盖武汉、深圳、宁波等地区[10] - 服务理念聚焦长期主义,通过高质量服务构建品牌护城河[10]
北京碳市场已平稳运行11个履约周期 低碳生活成新风尚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23:39
碳市场运行成效 - 北京市碳市场已平稳运行11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线上成交均价从开市之初的50元/吨逐步上涨至2024年的111元/吨 [1] - 碳市场有效驱动企业减排行为,配额短缺单位通过购买配额完成碳排放控制任务,配额富余单位可出售盈余配额获取收益 [1] - 年度碳排放总量5000吨以上的重点排放单位纳入管理,涵盖电力、水泥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涉及重点碳排放单位约900家,碳排放总量约4500万吨 [1] 绿电交易与碳市场联动 - 北京碳市场联动绿电交易,企业每消纳1度绿电可获得碳市场6分钱左右补偿,抵销约2分钱绿电增量成本后实现净收益约4分钱 [2] - 重点碳排放单位成为绿电消纳主力,2024年参与绿电交易单位达140余家,购买消纳量近70%市场化交易绿电份额 [2] 碳排放配额分配制度 - 北京市本地碳市场的碳排放配额以免费发放为主,有偿发放为辅,通过配额有偿发放促进市场健康运行 [2] - 2022年起尝试配额有偿分配,增加市场流动性,提升市场活跃度 [2] 未来发展方向 - 北京市将创新完善碳市场、碳普惠机制,激发全社会参与低碳行动的热情和活力,积极打造先进低碳技术和典型案例 [2]
武汉近四年单位GDP能耗下降超10%
长江日报· 2025-06-25 08:50
节能宣传周活动 - 2025年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全方位展示绿色低碳发展成果 [1] - 活动时间为6月23日至29日,期间将组织"智驭绿能 碳索发展"等系列主题活动 [2] - 活动现场集中展示绿色节能技术、产品和项目,并向市民发出绿色生活倡议 [2] 节能改造成果 - 2021至2024年武汉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超10% [1] - 武汉经开区26家工业企业建设节能智慧管理系统,329家工业企业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26.83万千瓦 [1] - 累计创建17家绿色工厂和2家绿色供应链企业 [1] 重点行业节能措施 - 实施武钢、中韩石化、阳逻电厂等能耗大户节能改造工程 [1] - 建立重点用能单位(年耗能1万吨标煤以上)节能动态管理机制 [1] - 持续完善节能改造项目库,滚动更新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项目储备清单 [1] 绿色能源发展 - 市能源集团形成覆盖天然气、氢能、生物质、光伏、智慧能源等领域的绿色技术矩阵 [2] - 城市级虚拟电厂一体化运营平台已接入86座充电站,日服务可超5000辆电动汽车,年交易电量可达7.5亿度 [2]
全国低碳日:争做“碳路先锋” 共筑“绿动未来”(视频)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08:10
全国节能宣传周与低碳日主题 - 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旨在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并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 [1] - 2025年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碳路先锋、绿动未来",强调开启低碳发展之路并号召全民参与 [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自2013年起将节能宣传周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核心目标是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并推动落实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1] - 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通过低碳行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成本降低 [1] 低碳行动实施路径 - 个人层面倡导使用环保布袋、优先公共交通/骑行/步行、选用节能家电及循环利用快递纸箱等具体减碳措施 [2] - 强调日常低碳行为的累积效应可形成显著环保力量,需建立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 [2] 行业转型方向 - 新型工业化需融入绿色底色,产业转型重点聚焦节能增效与低碳技术应用 [1] - 低碳发展直接关联环境质量改善与健康水平提升,形成经济与环境协同效益 [1]
国贸地产“海好有你·益起美”社区活动落幕 以公益行动点亮“与城共美”的初心
搜狐网· 2025-06-24 18:01
社区公益活动 - 公司以"海好有你·益起美"为主题,在厦门国贸上城与国贸蓝海两个社区开展沉浸式海洋环保体验活动,联合多家机构包括海峡导报、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等[1][3] - 活动设置多个互动环节,包括环保艺术作品展、8米长蓝海共绘墙、漂流义卖摊位等,吸引数百组亲子家庭参与[4][6][11] - 两日活动累计500多名业主小朋友参与挑战并完成集章,获颁"优秀海洋小卫士"认证奖状,同时通过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形成长效公益力量[13] 数字赋能低碳生活 - 公司依托国贸金钥匙会平台推出"蓝海守卫"积分计划,累计参与用户达241360人,日常低碳行为打卡总计4020次,环保知识答题正确率达96%[15] - 积分计划将步行通勤、光盘行动等微小的善行可视化、可量化,用户已瓜分上百万积分,形成"人人参与、时时可及"的低碳氛围[15][17] - 该机制通过生活化、趣味化的设计,如积分兑换徽章等,有效提升业主尤其是儿童的参与积极性[17][19] 公益模式创新 - 活动创新性构建"企业+媒体+高校+公益组织"四方联动模式,在社区建立公益长效化机制[21] - 义卖活动后续延伸至厦门市纯阅读公益图书馆参观学习,形成可持续的公益价值链[21] - 公司强调环保公益需由社会各界和家庭共同参与,而非企业单向输出[23] ESG理念实践 - 公司自2023年发起"海好有你"公益IP,开展红树林认养、海岸线守护等活动,足迹覆盖厦门、泉州、福州等滨海城市[24] - 2023年度ESG报告显示,2022-2024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近550万平方米,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能源技术[28] - 同步推动乡村振兴,通过文化产业赋能乡村发展,助力古厝焕新[28] - "山海逐梦计划"作为子品牌已进入第三年,曾邀请宁夏学生赴厦门学习海洋知识,深化公益影响力[26]
“数”说绿色奇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图景处处可见
央视网· 2025-06-05 16:43
生态环境建设成就 - 2024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 5平均浓度为29 3微克/立方米 较2016年下降30 2% 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3] - 地表水优良水质比例首次突破90%门槛 达到90 4% 全国自然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为"二类"优良档位 [3] - 从塞罕坝林海到三江源湿地 从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云南大象北迁 中国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3] 低碳生活实践 - 武汉市民通过公交地铁、骑行、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可兑换生活物品、抵扣贷款利息 并参与碳市场交易 [4] - 骑行两公里可产生200克碳减排量 具体数据为骑行一公里93 3克、乘公交一次212 5克、坐地铁一公里78 4克 [7] - 市民魏英通过"武碳江湖"小程序累计减排425公斤 相当于40多棵成年树年固碳量 并成功抵扣银行贷款利息 [9][11] 碳交易市场发展 - 湖北省作为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2024年个人碳减排量交易达2000多吨 变现约8万元 [13] - 武汉市已有161万人参与低碳生活记录 累计减排量超过3万吨 [13] - 市民黄成希425公斤减排量相当于节省180升92号汽油 体现个人低碳行为的环境价值 [14]
六五特刊 | 中部省份的绿色转型路径
中国环境报· 2025-06-05 07:52
江西省绿色转型政策与成效 - 江铃控股投资1300万元升级涂装车间废气处理设施 VOCs排放浓度从26 36mg/m³降至3 48mg/m³ [1] - 江西省为2500余家企业提供绿色化改造服务 统筹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技术改造 [2] - "十四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 4%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5% [2]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 全省61家绿色工厂 4家绿色工业园区 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 [2] - 九江建成绿色矿山 新余实现全球最薄硅钢量产 景德镇构建陶瓷文化全域旅游新格局 [6] 碳普惠机制创新 - 抚州绿宝碳普惠平台累计设置24种个人低碳场景 用户可通过骑行共享电单车等行为获取碳积分 [3] - 江西省"绿宝碳汇"平台覆盖全省公共机构 累计产生9 7亿碳积分 实现碳减排19 7万吨 [3] 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 2025年一季度全省绿色贷款余额达1 0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2 3% [4] - 2024年金融机构发行100亿元专项金融债券支持绿色项目 [4] 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 2024年PM2 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最优 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7 7% [6] -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4年保持100% 生态质量指数居全国第二 [6] 产业转型典型案例 - 新余推动钢铁产业高端化转型 同步升级锂电新能源等五大产业链 [6] - 景德镇通过燃料革新提升陶瓷产业附加值 构建文化+旅游新格局 [6]
武汉碳减排抵扣贷款利息,网友求“抄作业”!期待“绿色行为”带来更多“金色收益”
扬子晚报网· 2025-05-14 22:25
全国首个个人碳普惠减排量抵扣银行贷款利息闭环落地武汉 - 武汉市民魏女士通过积累4.5万克碳减排量成功抵扣90元贷款利息,成为首个享受"绿色行为变金色收益"的用户 [1][6] - 依托武汉市个人低碳生活平台"武碳江湖",市民可通过公共出行、垃圾分类、低碳用电等11类低碳场景积累碳普惠减排量,按照"1000克=2元"标准兑换利息红包 [6] - 该活动由"武碳江湖"与某银行合作推出,持续至2024年12月31日,目前仅限与该银行合作 [8] 个人碳账户机制与运作方式 - 碳减排量可在银行或"武碳江湖"小程序兑换利息红包,直接抵扣按揭贷款、综合消费贷款、个人微型消费贷款利息 [6] - 魏女士通过骑自行车、换乘地铁、绑定"惠节电"小程序、回收快递纸盒等方式,每月积累4万至5万克碳减排量 [6] - "武碳江湖"平台于2023年6月上线,目前使用者超过150万人 [8] 行业创新与潜在影响 - 武汉实现全国首个个人碳普惠减排量抵扣银行贷款利息闭环,在环保行为与金融优惠间建立直接联系 [1][8] - 此前个人碳账户主要用于兑换礼品或享受折扣,此次创新更具吸引力 [8] - 该模式有助于宣传低碳生活,减轻居民贷款压力,提振消费 [8] 未来发展与挑战 - 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后续将扩大与其他银行的合作 [8] - 碳账户需采集个人出行轨迹、消费记录、能源使用等信息,需平衡数据使用与隐私保护 [8] - 该模式在更大范围推广时需注意顶层设计和细节考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