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双融日报-20250708
华鑫证券· 2025-07-08 09:31
核心观点 - 市场情绪较热,综合评分为72分,随着市场情绪好转及政策支持,市场进入上涨态势,情绪值低于或接近30分时市场获支撑,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 [6][11] 热点主题追踪 - 数据主题:国家数据局和市场监管总局推出数据流通交易便利化举措,发布合同示范文本,预计提升30%效率,相关标的为奥飞数据、易华录 [7] - 跨境支付主题:央行修订业务规则,简化境外机构参与条件,降低接入门槛,相关标的为跨境通、青岛金王 [7] - 创新药主题:医保局和卫健委发文支持创新药发展,支持医保数据用于研发,相关标的为恒瑞医药、贝达药业 [7] 资金流向 主力资金 - 前一交易日净流入前十的个股为青岛金王、天娱数科等,净流入额最高为64099.77万元;净流出前十的个股为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净流出额最高为68640.53万元 [12][14] - 前一日净流入前十的行业为SW轻工制造、SW美容护理等,净流入额最高为67373万元;净流出前十的行业为SW钢铁、SW建筑装饰等,净流出额最高为414371万元 [18][19] 融资融券资金 - 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入前十的个股为鹏鼎控股、迈瑞医疗等,净买入额最高为24513.99万元;融券净卖出前十的个股为新易盛、通富微电等,净卖出额最高为498.03万元 [13][15] - 前一日融资净买入前十的行业为SW医药生物、SW电子等,净买入额最高为133980万元;融券净卖出前十的行业为SW电子、SW汽车等,净卖出额最高为1345万元 [21] 市场情绪指标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从指数涨跌幅、成交量等6大维度搭建,属于摆荡指标,适用于区间震荡行情,出现趋势时可能钝化 [24] 交易策略提示 - 融资净买入表明投资者乐观,但融资余额过高有过度投机风险;融券净卖出表明投资者悲观,是高风险策略,可能面临无限亏损 [24]
可信数据空间是个啥空间?
人民网· 2025-07-08 09:15
可信数据空间标准化 - 《可信数据空间标准化研究报告》研讨会召开 明确将有序推进各章节编制工作 加快形成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 [2] -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 联接多方主体 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 [2] - 可信数据空间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 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 [2]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动态 - 国家数据局将首次开展企业 行业 城市三类可信数据空间试点 促进数据高效流通 [3] - 云南省探索可信数据空间培育工作 支持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和高原特色行业申报数据空间项目 [3] - 湖南省发文力争2027年建成运营可信数据空间全国标杆20个以上 [3] 可信数据空间价值与挑战 - 当前数据要素流通多为点对点 效率低 成本高 安全可控性差 [3] - 可信数据空间通过规则和技术打造基础设施 让更多主体进入空间共创数据价值 [3] - 全球数据空间数量超过200个 成为欧盟 日本 美国 韩国等国际交流合作重要途径 [3] 可信数据空间产业实践 - 中国可信数据空间已初步形成良好发展态势 产业各界积极探索多元化实践模式 [3] - 行业龙头企业联合行业协会共建数据空间 打通行业内多个数据孤岛 [3] - 探索数字产品护照 碳足迹管理等行业共性应用场景 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3] 国家政策与规划 - 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 首次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进行前瞻性系统布局 [4] - 计划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 形成一批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 [4] - 企业试点形成龙头企业主导 上下游协同转型的数据流通体系 行业试点面向新材料 科技 能源 物流 医疗等领域 [4] 市场规模预测 - IDC预测2025年中国可信数据空间市场规模达30 4亿元人民币 [4] - 城市数据空间占比超56% 行业和企业数据空间增长预期远超城市市场 [4] 资金与产业支持 - 国家数据局将统筹利用各类财政资金 加大可信数据空间制度建设 关键技术攻关等支持 [5] - 发挥产业联盟 标准化组织 行业协会引导作用 促进制度规则 技术研发 市场服务等方面交流合作 [5]
数据作为独立标的物如何交易?官方推出四类场景合同示范文本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21:13
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发布 - 国家数据局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 聚焦数据提供 数据委托处理 数据融合开发和数据中介4类典型场景 [3] - 示范文本包含数据产权安排 安全保密要求 违约责任等通用条款 并对各方权利义务 数据交付标准等做出针对性安排 [4] - 数据提供合同适用于API 数据集等多种提供方式 涵盖有偿交易 无偿共享等场景 [3] - 数据委托处理合同规范受托方按指示进行数据处理的活动 [3] - 数据融合开发合同适用于共建AI训练专区 行业数据平台等场景 [3] - 数据中介服务合同规范交易撮合 市场推广等媒介服务 [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数据流通交易缺乏标准合同范本 导致协商成本高 合同条款不完备 易引发纠纷 [4] - 企业合同谈判成本居高不下 存在"千奇百怪"的合同形式 不利于稳定交易预期 [5] - 上市公司财报显示数据采买支出普遍存在 行业关注点从"能否交易"转向"如何合规交易" [5] 政策影响与预期效果 - 示范文本预计可降低协商成本 提升30%交易效率 [4] - 将优先在北京 浙江 安徽等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落地应用 [4] - 有助于风险厌恶型机构(如国企 金融机构)更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 [6] - 企业可基于示范文本快速完成常见交易 复杂交易也可在其基础上调整 [5]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据价值论坛在北京圆满举行
大会概况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数据局、新华通讯社、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主办,于2025年7月2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 [1] - 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主论坛、专题论坛、成果发布会等特色活动 [1] - 数据价值论坛作为大会重要活动之一,汇聚300多位来自国家部委、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的代表 [1][2] 论坛核心议题 - 论坛主题为"数智生态创享未来",聚焦数据价值在数字经济中的新动能、新生态、新范式 [1][2] - 设置领导致辞、主题演讲、圆桌交流、项目发布四个环节,深入探讨数据价值挖掘、释放、转化的实践路径 [2] - 圆桌交流环节围绕"数据人才"展开,6位院校专家论述数据人才对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作用 [2] 重要项目发布 - "数价链"全国一体化数据价格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由北京、上海、深圳、贵阳四大交易所和深圳安证集团联合发起 [2] - 启动"中国能化现货估价指数(CECSAI)"项目,推动中国大宗商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 - 成立"数据价值产学研共同体",集聚优质资源形成生态系统合力 [2] -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获授"产学研基地"牌匾,并参与发起《丝路-京联数字人才产教融合跨区域联盟》 [3] 行业影响 - 论坛成果对建立数据交易价格互认互通、推进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具有示范意义 [2] - 数据价值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能,将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并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亿海蓝入选首批北京市高质量数据集
公司荣誉与成果 - 亿海蓝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获评首批北京市行业高质量数据集资源建设成果(共34项)和高质量数据典型案例(共19个)[1] - 公司入选北京市数字消费新技术解决方案,凭借《全球船舶AIS与船舶档案数据集》和《水运物流高质量数据集》展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1] - 亿海蓝"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入选新技术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多源数据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与响应速度[1] 行业影响力与标准化建设 - 公司高级副总裁董阳博士与刘帆博士受聘为全国现代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流大数据工作组成员,体现公司在物流大数据标准化领域的专业地位[2] - 亿海蓝的技术成果为行业研究、决策制定及业务创新提供数据支撑,推动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1] 技术发展与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打造更具价值的数字化解决方案[2] - 亿海蓝以大会成果为新起点,致力于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2]
湖南将出台省级数据条例,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举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8:12
国家数据局政策方向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提出通过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驱动全域数字化转型,推动跨领域、跨部门数据协同共享,促进城市数据资源汇聚[1] - 强调建立城市智能中枢,推进设施互通、数据融通、平台连通、业务贯通,加强适数化制度改革和业务流程再造[2] - 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2] 地方政策实施(湖南省) - 湖南省提出将依场景授权有机融入整体授权与分领域授权,构建"省级主建、市县主用"的基建分工模式[1][3] - 湖南省数据局牵头构建公共数据资源价值闭环管理体系,推进全省一体化公共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3] - 湖南省计划出台《湖南省数据条例》,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目标6月底前归集500种电子证照、总量突破3亿个,12月底前建成省大数据总枢纽2.0[5] 区域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 北京市将加强京津冀数据要素市场一体化发展,利用河北数据算力资源和应用场景[2] - 江苏采用"两级主体、分级授权"模式,安徽推行整体授权+分领域协同模式,贵州以整体授权为主[4] 行业活动与平台建设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聚焦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等领域[2] - 湖南省推进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场内交易,要求收费类数据产品在依法设立的交易场所内交易[3]
破解数据流通交易效率低 两部门推出便利化举措
快讯· 2025-07-04 17:33
数据流通交易便利化举措 - 国家数据局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首次推出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旨在破解数据流通交易效率不高的难题 [1] - 合同示范文本为经营主体提供参考,覆盖4类典型数据流通交易场景 [1] - 4类场景包括:数据提供方与接收方之间的数据提供、数据委托方与受托方之间的数据处理、多方参与的数据融合开发、数据中介方促成交易的服务 [1]
什么?9000万条高质量科技文献数据免费开放,还能AI解读!
仪器信息网· 2025-07-04 16:03
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发布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东壁科技数据联合发布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dbdatacom,收录全球近9000万条高质量科技文献元数据,并引入AI功能,基础功能免费开放[2] - 该平台旨在打破西方科技出版企业对科技文献数据库的垄断,解决我国科技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建设自主可控的科技文献数据平台[2] - 平台基于自主创立的"中国视角的SCI评价标准"——东壁指数,采用"种子期刊引文追溯+引文网络层级结构分级"理论方法,突破传统评价指标单纯依赖引用数量的局限[4] 传统科技文献数据库的局限性 - 全球应用最广泛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基于1955年提出的"引文认可理论"和"影响因子"评价指标,存在易被人为操纵等缺陷[3] - 传统评价指标体系70年来未有实质性突破,收录大量学术水平较低的论文,降低了数据库的学术参考价值[3] - 传统数据库未考虑中国科研人员的学科分类习惯,缺乏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学科分类的映射关系[4] 东壁科技数据平台的特点 - 平台依据中国科研人员使用习惯重新构建学科分类体系,便于科研工作者了解学科边界,为管理部门提供精准决策支撑[4] - 平台引入AI大模型功能,包括"学者成果解读"和"综述自动生成",为用户提供AI助手服务[5] - 平台由专注于科技大数据研究的青年科学家团队创办,采用自主创新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论[4]
★国家数据局:抓紧编制"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数据要素×行动实施情况 - 国家数据局正在抓紧编制"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强化场景牵引,持续推进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建设 [1] - 中央企业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约66%的行业龙头企业购买过数据,数据开发利用热情不断提升 [1] - 一批以数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成功上市,显示出数据企业发展潜力和活力 [1] 数据要素赋能效果 - 工业领域大型龙头企业通过汇聚产业链数据,实现高端产品研发周期、采购交付周期缩短30%以上,库存周期从3个月降低到1个月 [2] - 农业领域种植企业通过数据赋能施肥环节,综合提升产量5.5%,养殖企业实现海洋牧场海洋生物资源总量增加5.3倍 [2] 数据要素×大赛应急管理赛道 -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应急管理赛道设置"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提升自然灾害监测评估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智能化水平"3个赛题方向 [1][4] - "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赛题方向围绕挖掘数据规律特征、探索数据融合分析、构建智能监管场景三个方面开展应用探索 [4] - "提升自然灾害监测评估能力"赛题方向从完善监测感知体系、提升预警响应时效、拓展救援评估方法三个方面开展应用探索 [4] - "提升应急管理智能化水平"赛题方向探索共建高质量数据集,拓展大模型智能化场景应用,推动智能机器人赋能实战化应用 [4] 数据要素发展措施 - 加快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创建,联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数据要素×"试点,推动打破数据在重点场景应用的堵点难点问题 [3] - 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市场规则、设施和治理体系,繁荣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3] 数据要素×大赛特点 - 更加关注数据治理,注重标准体系建设、安全合规及高效流通,促进数据交易、交互、交换 [5] - 更加强调务求实效,通过强化场景的引领作用、问题导向及效益目标,打造"供数一用数一收益"价值闭环 [5] - 更加突出开放创新,突出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并重、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及新模式新业态培育 [5]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教育部发文,围绕人工智能等重点方向开设“微专业” 提升就业能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07:56
互联网平台算法管理 - 中国互联网协会立项《互联网平台企业推荐算法管理规范》团体标准 涵盖算法管理组织架构 设计原则 研发运行 测试评估 安全保障 员工合规等6大维度要求 [1] 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 物联网等7项新兴产业国家标准 同步发布数据中心 网络安全等5项标准促进数字经济互联互通 另发布电动土方机械安全等2项传统产业升级标准 [2] 科创债ETF动态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 跟踪中证 上证 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涉及嘉实 易方达 华夏等10家基金公司 [3] 科技文献平台 - 中国自主创建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上线 收录9000万条高质量元数据 采用自主评价体系与加工技术 打破西方垄断 [4] 教育领域改革 - 教育部推进人工智能等12个重点方向"微专业"建设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上线138门紧缺专业课程 全国高校设置2654个微专业 覆盖7.4万毕业生 [5] 半导体市场趋势 - 2025年DRAM价格指数累计上涨47.7% 6月单月涨幅达19.5% AI需求与供应策略推动量价齐升 全年市场规模或创历史新高 [6] 产业基金设立 - 湖北省设立10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母基金 首期规模50亿元 重点投向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核心领域 [8] 区域产业政策 - 深圳龙华区出台上市培育方案 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升关键技术 强化产业链整合 提供用地 能耗等配套保障 [9] - 四川拟出台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 聚焦电商产业链 加速人型机器人 智能无人机等AI产品研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