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零售

搜索文档
百果园董事长回应高价争议: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在教育消费者成熟
搜狐财经· 2025-08-14 17:07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坚持高品质水果定位 绝不在品质上做让步 直接换品相降低品质不是公司选择的发展路径[1] - 公司拥有数千万会员基础 存在认可其价值的核心客户群体支撑业务存续[1] - 公司选择教育消费者成熟的商业路径 而非利用消费者无知 通过信息透明化帮助消费者做出知情选择[1] 行业供需特征 - 高品质水果存在供不应求现象 成为价格高企的核心原因[1] - 普通品质水果呈现供大于求状态 不同品质水果价差可达四五倍[1] - 外观相似的水果因品质差异可能导致价格差异达400%-500%[1] 价格策略方向 - 公司承认存在价格优化空间 将继续通过成本控制尝试降低终端售价[1] - 公司明确拒绝通过降低品质实现降价 坚持品质优先原则[1] - 公司认为单纯追求低价印象容易实现 但不符合长期发展战略[1]
买水果还要被“教育”?百果园,你凭什么这么贵!
搜狐财经· 2025-08-14 17:06
公司定价策略争议 - 董事长回应高价问题称水果品质差异大但消费者缺乏辨识能力 [1] - 产品定价显著高于普通市场 例如进口橙价格高于奶茶 草莓价格比菜市场贵近一倍 [2] - 公司将高价归因于消费者认知不足 并提出"消费者需要被教育"的观点引发公众不满 [3]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9.8% 净利润由盈转亏 全年亏损达3.86亿元 [3] - 门店数量净减少近千家 相当于平均每日关闭近3家门店 [3] - 市场表现为消费者对价格与品质不匹配的负面反馈 [4] 消费者市场反应 - 消费者核心诉求为高品质与合理价格的平衡 反对公司以"不懂产品"作为高价理由 [3] - 网友强烈反对"教育消费者"的言论 认为水果应以口味本质取胜而非强行附加价值 [3][4] - 市场用实际消费行为表明对价格品质不对等的抵制 [4]
探访争议中的百果园:售价普遍较高,济南市场影响不大
齐鲁晚报网· 2025-08-13 19:22
公司定价策略与成本结构 - 产品按糖酸度、鲜度等指标分为招牌、A级、B级等多个等级 A级麒麟瓜标价6.38元/斤 A级进口香蕉7.38元/斤 而普通水果店同类产品售价仅为3.99元/斤和2.99元/斤[2][4] - 公司拥有自有种植基地和供应链 部分水果因品质保证导致种植采购成本较高 且对杨梅、荔枝等不易保鲜水果实施当日未售完即下架政策 推高综合运营成本[5] - 销售成本中已售存货成本(水果采购成本)占比持续上升 2022年达95.2% 2023年升至95.4% 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96.1%[7] 市场表现与经营状况 - 济南区域门店日营业额可达4000元 复购率接近40% 核心客群为25-50岁具备消费能力人群[4][8] - 2024年全年预计亏损3.5亿至4亿元 营收同比下滑15% 加盟门店净减少965家[10] - 济南市场门店数量从高峰期超百家缩减至不足50家 公司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优化选址将区域毛利率提升至32% 后续发展聚焦主城区[8][10] 竞争定位与行业视角 - 同类产品定价显著高于市场水平 A级麒麟瓜折合6.1元/斤 而盒马同品类产品折合3.3元/斤 价格相差近一倍[4] - 定价策略除考虑自身成本外 每周会参考大型商超及连锁水果店同品质产品价格进行动态调整[7] - 学术观点认为消费分级趋势下高端产品存在市场合理性 但需确保价格与货品价值对等[7]
百果园主理人,先被消费者教育了
搜狐财经· 2025-08-13 11:38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除所得税前亏损3.91亿元,为近五年来首次净利亏损 [4] - 毛利率从11.5%下滑至7.4%,券商预计2025年亏损将在2.4亿至2.8亿元,2026年才有望盈利 [4] - 零售门店数量从上年减少966家至5127家,平均每天关店2.6家,付费会员减少31.7万人至85.4万人,降幅达27.1% [5] 公司战略与运营动态 - 董事长公开表示"不迎合消费者"并强调"教育消费者成熟",但公司在战略会上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并推出6.9元/斤的平价系列产品 [1][5] - 财报中"性价比"一词出现20余次,同时推出低价产品系列,但高端产品线因农残超标问题(12%批次阳光玫瑰葡萄检出问题)遭遇形象危机 [1][19] - 加盟模式面临挑战,加盟商回本周期漫长且盈利困难,部分门店出现优劣混卖、变质水果再加工等问题 [12][17] 市场竞争与行业环境 - 水果零售行业面临社区团购平台(朴朴、美团优选等)低价竞争,以及电商平台和零售巨头(山姆、盒马)的冲击 [20] - 公司市场份额仅占1%左右,利润率骤降至-3.89%,行业整体陷入低利润困境 [19] - 消费趋势从"消费升级"转向"性价比战争",公司高端化叙事面临挑战 [21] 品牌与消费者关系 - 公司因高管言论陷入舆论危机,被消费者批评"爹味"教育,与钟薛高、巴奴火锅等品牌类似事件形成类比 [2][3]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3091条投诉,涉及水果质量、服务差、缺斤少两等问题 [17] - 品牌曾通过"不好吃三无退货"服务标准建立高端形象,但实际执行中因加盟商压力导致品控下滑 [8][14] 公司历史与发展历程 - 创始人从400元起步,通过全球直采、冷链物流和标准化分级模式打造中高端品牌,巅峰时期会员超9000万,复购率45% [6][10] - 2015年获得天图A轮投资后提出"万店计划",目标年销售400亿元,2023年港股上市时市值近百亿港元 [9][10] - 公司曾为品控收回加盟店,后为规模扩张重新开放加盟,但加盟体系盈利难题持续存在 [11][12]
百果园会成为下一个“钟薛高”吗?钟薛高创始人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8-13 10:58
作者 | 趣解商业 赵栀 "月薪2万吃不起百果园"近日,这个话题让百果园站上风口浪尖。 事件起源于公司董事长余惠勇的一段访谈视频。视频中,针对"百果园水果贵"的质疑,他直言:"百果园这么多年 都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迎合消费者。" 8月11日,钟薛高创始人在直播中谈引起热议的百果园事件。他表示:"我永远不希望再有任何企业成为第二个钟 薛高。我觉得(百果园)在表述方式上确实是让受众听起来心里不太舒服。但你让我去说百果园的老大看不起消 费者、嫌贫爱富,打死我都不觉得。能做到这样一个公司的一把手,他的格局不会那么狭隘。这个表述让大家不 太舒服,但我相信没有任何恶意的本心。"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这番言论引发了网友不满:"你赚我钱还要教育我?""上一个这么拽的是钟薛高,然后快破产了。" 8月10日,百果园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该短视频有意截取了董事长发言最具争议的部分制造对立,"完整的内容有 前因后果,并非文中断章取义"。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这不是百果园第一次因为价格引发争议。此前,就有网友吐槽"月薪2万吃不起百果园",虽有夸大之嫌,但也反 映出百果园水果定价确实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余惠勇强调的品质, ...
财报喊“让利”,余惠勇却陷“教育消费者”争议,百果园难撕“高价”标签
证券之星· 2025-08-13 10:27
证券之星吴凡 近期,百果园集团(2411.HK,下称"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在一段视频中的表述,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余惠勇在该视频中称,"我认为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 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他并不清楚的,所谓的便 宜之类的,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百果园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的背后,与其加盟扩张稀释品质把控有关。2019年至2023年,百果园加盟 店数量从4302家增长至6081家,截至2023年末,加盟店贡献的收入占比已达到99.7%。这种几乎完全依 赖加盟店创收的盈利结构,使得总部对终端门店的直接管控难度大幅增加。加盟商为追求短期利润,可 能在进货渠道、存储条件、品质筛选等环节放松标准,甚至出现违规操作。 此番"教育消费者"的言论让百果园陷入舆论的风暴眼,尽管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该短视频有意截取 了董事长发言最具争议的部分制造对立,系"断章取义"。然而受该事件影响,公司股价在8月11日盘中 一度跌近7%。事实上,面对当前消费降级的市场环境,百果园也在尝试撕下消费者心中对其"高价"的 标签,2024年 ...
想教育消费者的百果园,自己要小心被趋势甩下车
钛媒体APP· 2025-08-13 08:11
对于相关言论所带来的舆论风波,百果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短视频有意截取了董事长发言最具争议的 部分制造对立,"完整的内容有前因后果,并非文中断章取义"。 然而,这一事件折射出的当下消费零售公司与用户之间的认知冲突,却具有这个时代特有的标本意义。 市值大幅缩水 事实上,百果园对于如今严峻的价格压力,并非毫无感知。在如今这个追求性价比的市场环境下,百果 园遭受着极大的经营压力,也曾经努力进行过调整。 2023年1月,头顶"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光环的百果园在港交所成功上市。不过,从近几年的财报 数据可以看出,产业作为一门,想要在水果零售这个长链条、高损耗、高成本的微利生意中赚到钱,并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好水果的价格,大家吵成了一片。 "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我们想告知消费者, 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日前,一段关于百果园创始人、董事长余惠勇回应水果太贵问题的视频, 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 "我认为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 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他并不清楚的,所谓的便宜之类的, ...
一年关店近千家,麒麟西瓜比商超贵两倍,百果园为何割不动消费者
搜狐财经· 2025-08-12 20:19
在零售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品牌能够永远高高在上,尤其在当下,价格与价值的天平随时可能倾斜,消费者用脚投票的速度,比任何一份财报的更新都更迅 速。 文案:林凌 编辑:林凌 曾经的百果园,用十几年时间把"水果"做成了中产生活方式的象征;但是今天,这个号称"高端水果专家"的龙头,却在亏损、关店、股东套现的风暴里一路 下坠。 门店熄灯的速度远远快过了它当年扩张的脚步,2024年,一年关店966家,平均每天5家;财报亏损3.86亿元,这是上市以来,也是近五年里的首次巨亏。 那一枚枚精心挑选、标着"A级"的麒麟西瓜、火箭苹果,似乎已经失去了曾经的魔力。 百果园的店员会耐心解释:A级麒麟西瓜更甜、更脆,是公司统一分级、配货。但"普通"款在某些门店压根不存在,消费者只能在高价区间里选择,"A"成 了常态,价格成了门槛。 走访过程中,店里顾客寥寥,半小时内只有一人推门进来;另一家依附在小区门口的门店,周末的客流量远不如隔壁平价店热闹,那边一次能围着八九个挑 水果的人,这边偶有两三个顾客匆匆结账又离开。 当初来自农村的余惠勇,用400元在深圳开出第一家百果园;一年后,他在中高端小区旁落了第一枪,精准击中城市中产的消费升级需求。 百 ...
百果园和钟薛高,跌在同一个坑里
36氪· 2025-08-12 18:44
百果园难以赢下舆论之战。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高管"触网",固然能帮助品牌扩大市场声量,但稍有不慎,也可能酿成大祸。 2025年6月以来,百果园创始人、董事长余惠勇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打造了个人IP账号,频频分享个人感悟与企业经营理念。 图源:余惠勇小红书 8月10日,余惠勇发布的一则名为《百果园水果太贵?董事长亲自回应!》的视频突然爆火。视频中,余惠勇表示,"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 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因观点极具争议,该视频发酵后,"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收获1.1亿阅读量、4.2万讨论量。诸多网友均对余惠勇的视频感到 反感,纷纷表示"我是消费者,我需要你教育我?""上一个这样硬气的,好像是倒了的雪糕刺客"。 事实上,作为瞄准城市中产家庭的水果连锁零售企业,百果园确实曾靠中高端定位博取亮眼的业绩。但现如今,中国消费环境已悄然生变,消费者愈发追 求高性价比,反观标榜高端定位的百果园却连最基本的产品质量都难以保障,自然会因高管的争议言论而成为众矢之的。 迎合消费升级热潮,百果园强势崛起 谈及百果园, ...
“傲慢”董事长坑惨百果园?钟薛高创始人发话了 || 深度
搜狐财经· 2025-08-12 18:38
公司高管言论与市场反应 - 董事长余惠勇公开回应高价质疑 表示商业要么利用消费者无知要么教育他们成熟 并强调不会迎合消费者坚持做高品质水果 [2] - 该言论引发消费者强烈反感 "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词条登上热搜 网友批评其言论"既不符合实际又傲慢" [2][3] - 类似教育消费者的案例中 巴奴火锅杜仲兵和李佳琦均已道歉 钟薛高则爆发欠薪危机并被列为失信执行人 [2] 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投诉 - 公司因翠冠梨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被罚款93760元 部分门店被曝光将烂水果制成拼盘出售 [4]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3091条投诉 主要涉及质量有问题不退款 虚假宣传和水果变质等问题 [5] - 具体投诉案例包括158元蜜瓜切开是烂的 榴莲口感特别差 荔枝和西瓜出现腐败等情况 [5]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 毛利7.64亿元同比下降41.9% 除所得税前亏损3.91亿元 [9] - 公司CEO表示正经历行业最寒冷的冬天 上市一年后出现首次营收利润双下降局面 [9][10] - 截至2024年底零售门店数量为5127家 同比净减少966家 [12] 加盟模式与运营问题 - 加盟店占门店总数99%以上 利润来源于向加盟商售卖水果及收取特许使用费和管理费 [11] - 加盟商投资额约40万元 回本周期一年半左右 但北京30%门店亏损 武汉地区一半门店亏损 [12][13] - 公司实行分货制度导致压货问题严重 坏果报销门槛要求超过30%才能报损 [14][15]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行为变化 - 付费会员从2023年底117.1万人减少至2024年底85.4万人 一年流失近32万人 [19] - 水果消费线上渗透率从2020年17%飙升至2024年39% 25-35岁人群线下购买频次同比下降42% [20] - 73%消费者在选择水果外卖时选择最便宜商家 山姆 盒马等竞争对手通过整合供应链提供更低价高品质水果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