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

搜索文档
订单激增258%,蜜雪“收割”瑞幸红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0:06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了解到, 近期幸运咖迎来销售高峰。 譬如,7月12日,幸运咖 店均营业额达到5732元。当天, 外卖订单量环比提升258%, 当日单店外卖最高单量3095 单。 如此销售额主要推力,大概率来自疯狂的外卖补贴,或也与幸运咖主动营销策略有关。 目前,幸运咖门店数超7000家,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按照门店规模,幸运咖是中国第四大 现磨咖啡品牌。 "今年整体发展符合预期,不过在加盟商筛选上,幸运咖仍然是严要求,特别看重那些能亲自 参与门店经营的加盟商,而非单纯投资型加盟商。"接近幸运咖人士称。 但幸运咖则对外卖补贴采取审慎态度。 该品牌提到,无论怎么补贴,都要保证门店利润,不 能伤害加盟商和品牌。"一旦触发这个机制,会即刻叫停。对于幸运咖来说,外卖只是辅助, 基本盘在线下。"幸运咖内部达成了类似共识。 眼下,幸运咖正重点布局高势能城市,已验证在一线城市是盈利的,也在持续打磨门店模型。 比如,在一线城市的门店面积集中在20~30平方米大小,进一步降低加盟商经营成本。同时, 幸运咖也在推出一系列加盟商扶持政策。 而这,只是幸运咖奔向万店的部分推力。 记者丨贺泓源 实习生李晴 编辑丨张伟贤 ...
因赛集团20250729
2025-07-30 10: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因赛集团(英赛集团)、智者品牌、新洲搜索引擎公司、腾讯、无锡市政府、VIVO、蓝标、省广、三人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资本运作**:推进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配套募资收购智者品牌,已获深交所受理正回复反馈意见;未来三年智者品牌扣非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6300 万、7200 万和 8100 万元;完成并购后择机启动新一轮大体量并购并可能现金或合资加码全球化布局 [2][4] 2. **战略合作**:努力成为国内顶尖科技公司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未来两年加快全球化布局,在主要城市设本地化办公室支持科技大厂出海战略 [6] 3. **拥抱 AI 技术**:通过多智能系统(Max)提升多领域能力并应用于多营销领域,计划推动 AI 技术出海;隐形天下与友谊推出“智模 AI”达人投放应用产品且获双平台认证;参投新洲公司开发 AI 搜索引擎系统 [7] 4. **项目进度**:2025 年第三季度完成品销销业务线和多智能体底座线落地,利用自研 inside GPT 模型深耕品牌领域,推出效果线产品;第四季度实现产品实际应用 [2][8] 5. **大模型情况**:英赛 GPT 完成算法及模型双备案,参数规模约 7000 亿,文生图和文生视频参数规模约 35 亿;训练数据源于常年积累及 Deepseek,用多种 GPU 训练和推理 [2][9][10] 6. **人员与研发**:2025 年研发人员 42 人,AI 营收目标 1500 万;若达成 2026 年扩张至 60 人,研发投入 3000 万左右,营收破 1 亿;第三年人员扩张至 150 人左右,研发支出 8000 万 [4][11][15] 7. **营销差异**:品牌营销侧重长期规划和形象宣传,效果营销关注短期视觉冲击力,工作流和方法不同 [13] 8. **模型优劣势**:算力和算法与竞品持平,数据有优势,预计年底独特数据训练的品牌模型体现优势;采用多智能体策略吸纳各公司模型优势 [14] 9. **财务规划**:2026 年实现一亿收入规模,第三年营收目标五亿 [15] 10. **业绩展望**:智泽品牌并入后成国内头部企业,毛利率约 30%,未来拓展多行业客户,复用战略客户资源提升收入 [16] 11. **营销规划**:在效果和电商营销领域发力,通过红人营销等实现增量,谨慎经营;打通 AI 驱动的品效销链路服务客户 [17] 12. **应对技术发展**:在 3C 领域拓展业务,与 AR、VR 及 AI 眼镜客户沟通,催化品牌广告增量 [18] 13. **发展目标**:成为国内第一家 AI 驱动的品效销全面发展的营销服务集团,有国际化和全球化目标 [19] 14. **海外发展**:已有出海业务实现几亿营收,未来在多地设分支机构,推动 AI 出海 [20] 15. **海外收入成本**:2025 年控制效果营销出海业务风险和规模,资源倾斜至 AI 与品牌营销;预计 2026 年出海收入大幅提升 [21] 16. **经营模式区别**:英赛核心是品牌创意型项目制,毛利率三四十;蓝标等以媒介投放为主,毛利率两三个点 [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品牌营销数据集来源特殊,在开源大模型中不会被高权重训练 [13] 2. 效果营销通过数字人等技术实现短期内视觉冲击力 [13] 3. 英赛集团已有出海业务包括帮助中小公司在多平台信息流投放、为汽车客户提供地区品牌营销服务、睿崇咨询在多地设分支机构 [20]
除了让时间说话,农夫山泉做对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7 21:48
公司股价表现 - 7月25日股价盘中飙升5.57%至46.50港元,创42个月新高,市值重回5200亿港元[1] - 市值从去年舆论风波期间的腰斩状态实现V型反弹[1] 舆论危机与反转 - 2023年2月因娃哈哈创始人离世事件陷入"全民公敌"境地,遭遇"农夫与蛇"叙事、"媚日包装"指控、"儿子美国籍"质疑等多重舆论攻击[1] - 2024年随着"宗氏争产"风波出现,公众重新审视此前对公司的攻击[1] - 创始人钟睒睒通过央视《对话》节目两次专访(2024年8月/12月)和赣州媒体交流会(2024年11月)系统回应质疑[2] 品牌危机应对策略 - **企业家IP运用**:钟睒睒发表《我与宗老二三事》长文直面舆情,后续通过权威媒体建立系统沟通渠道[2] - **价值观澄清**:针对儿子国籍问题强调成年子女选择权、澄清无股权关联、承诺企业中国属性[2] - **法律手段**:2024年7月对香港消委会检测结果发布律师函强硬反击并成功迫使对方服软[3] - **舆论姿态调整**:2024年11月转向批判网络平台算法暴力,以"弱者"身份争取舆论共鸣[3] - **道德标准统一**:在"宗氏争产"风波中拒绝爆料对手子女黑料对冲自身危机[4] 产品与市场表现 - 纯净水战略升级推动产品力支撑市值回升[5] - 无糖茶饮系列(如东方树叶)实现市场逆袭,怀旧营销策略(红色尖叫)激活品牌活力[5] 行业启示 - 舆论战本质是价值观争夺,需通过长期主义构建信任资产[5] - 信息过载时代需坚守核心产品价值抵御情绪泡沫[5]
和府捞面成苏超南通赛区合作商 免费派面掀起观赛热潮
证券日报网· 2025-07-25 21:24
不仅如此,和府捞面还推出了苏超专属应援套餐。7月18日至8月31日,球迷们凭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 赛赛事门票到江苏省内和府捞面活动门店消费,即可享受八折优惠品尝新品有机荞麦拌面。同时,江苏 门店推出苏超专属应援套餐,购买指定套餐即有机会获赠苏超打卡应援扇子,加价购还有机会获得纪念 版苏超门票亚克力摇摇乐冰箱贴。 和府捞面用"免费吃面+应援套餐+社交周边"的组合拳,把一场90分钟的比赛延长为整个夏季的品牌狂 欢。这种线上线下(300959)相结合的互动方式,不仅增强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黏性,更让和府捞面 在球迷群体中迅速走红,成为了今夏的看球搭子。 苏超南通主场,和府捞面深度融入赛事,品牌元素遍布赛场。和府捞面的助威方阵更是成为比赛现场一 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府捞面方阵汇聚看台,身着统一服装,手持"吃和府撑南哥"的条幅,伴随着激昂的 鼓点和整齐的口号,掀起一轮又一轮的人浪。他们以"一碗热血,掀翻赛场"之势为自己的家乡南通队呐 喊助威,成为赛场"人浪"中一团抢眼的热火,大大地提升了现场的热烈氛围,彰显了和府捞面对家乡球 队的鼎力支持,也让球迷们感受到了品牌的激情与活力。 和府捞面为力挺苏超南通主场比赛,推出福利 ...
CTR总经理虞坚:AI重塑商业逻辑,营销应服务于品牌终极价值
经济观察报· 2025-07-25 10:28
对于未来趋势,虞坚认为AI正在重塑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营销已经从单向传播进入"人机共生"时代, 当品牌积累的业务数据与消费者的行为数据基于AI实现融合与匹配,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产- 消"与"传-受"链条关系发生改变,品牌成为消费者的深度理解者、需求适配者与专业顾问,而消费者则 能与品牌实现敏捷交互、价值共创。 (原标题:CTR总经理虞坚:AI重塑商业逻辑,营销应服务于品牌终极价值) 7月15日,2025(第21届)中国广告论坛·城市文旅品牌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本届论坛以 "AI推动广告 新阶段?品牌提升发展高质量"为主题,汇聚众多行业精英,共同探寻数字时代下广告产业与城市协同发 展的创新路径,为行业发展开启全新篇章。 在论坛下午场,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虞坚发表了题为《重塑商业逻辑——AI时代消费与营销市 场发展趋势》的演讲。他从宏观经济背景切入,结合CTR的市场洞察,深入分析了AI技术对消费市场与 品牌营销的深远影响。 虞坚首先指出,尽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GDP增长5.3%,快消品市场增长约2.5%,但市场 仍面临"沉甸甸的压力"。不过,在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的背后,仍然看到有各类多元场景的 ...
2025,大厂品牌部大撤退
虎嗅APP· 2025-07-21 21:09
核心观点 - 大厂正在经历组织层面的"品牌大撤退",品牌部门被整合或撤销,战略地位下降 [3] - 品牌职能出现两个分流方向:走向业务市场线和走向公关系统 [6][7][8] - 品牌建设必须更紧密服务于增长,成为市场运营的一部分 [13] - 品牌与公关融合成新能力,既要有讲故事能力,又要有社会情绪管理能力 [21] - 品牌进入新阶段,从"塑造完美形象"转向构建真实、稳定、可信的表达能力 [32][33] 品牌部门调整现状 - 京东撤销集团品牌部,划入市场营销部下的平台营销条线 [3] - 360砍掉整个市场部,资源投入AI和产品研发 [3] - 腾讯品牌职能收缩,曾负责全球品牌战略的刘胜义离职后未补位 [4] - 《财富》500强企业中仅40%仍设有CMO职位,33%用SVP或VP取代 [5] - 2024年《财富》500强中66%保留高管级市场领导人,比2023年减少8个百分点 [5] 品牌职能分流方向 走向业务市场线 - 品牌成为业务部门一环,KPI对齐增长、转化、ROI [7] - 京东品牌部并入业务线,弱化纯品牌导向,营销资源直指业绩 [12] - 品牌部门OKR需服务于转化率、点击率、复购率等指标 [13] 走向公关系统 - 品牌纳入对外传播、声誉管理体系,成为公司"外部形象"部分 [8] - 爱奇艺不再设CMO,引入资深媒体人负责市场公关 [16] - 360任命前调查记者统管市场与公关 [16] - 品牌与公关整合为"大传播体系",统一对外表达 [20] 品牌战略转向 - "心智品牌"与"渠道品牌"博弈,互联网公司多偏向后者 [11] - 品牌被视为降低信任成本的"护城河",但长线建设难在KPI压力下实施 [11][12] - 忽视品牌资产积累会导致用户认知固化在"功能"与"价格"低维度 [14] - 品牌好感度、NPS、二次复购率等指标是未来不被用户抛弃的核心锚点 [15] 品牌与公关的差异与融合 - 品牌人处理感官系统追求"美好",公关人处理神经系统管理"生存" [18] - 品牌人希望让人喜欢,公关人首先希望"别被骂" [19] - 公关部门直接向CEO汇报,权限高、保密强、行动快 [20] - 品牌与公关融合形成新能力:讲故事+社会情绪管理 [21] 品牌新阶段特征 - 平台经济最在意"舆论安全",品牌成为社会认知和信任的系统工程 [24][25] - 品牌从"一个人干一百分"变为"每个人干一分",分散到各业务线 [26][27] - 品牌从"说出来的东西"变成"做出来的结果" [28] - 挑战在于统一声音和应对风波时的决策机制 [30] - 品牌需要构建真实、稳定、可信的表达能力而非完美形象 [32][33]
穷鬼赛道,捧出了2个河南首富
搜狐财经· 2025-07-21 12:51
公司发展历程 - 蜜雪冰城创立于1997年,最初为郑州城中村的刨冰店"寒流刨冰",后转型为家常菜馆并引入冰激凌业务[13][15][16] - 2007年正式开启加盟模式,首家蜜雪冰城冰激凌店开业,2014年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21][25][27] - 2025年6月公司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以1179亿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超越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2] - 2024年全球门店数量突破4.6万家,成为全球数量最多的连锁快餐店[7][43] - 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248亿元,饮品出杯量90亿杯,连续四年保持30%以上增速[42][43] 商业模式与产品策略 - 坚持10元以下低价赛道,核心产品柠檬水11年仅涨价1元(3元→4元),棒打鲜橙定价6元[7][30][32] - 2024年推出90亿杯饮品,主力产品包括2元甜筒、4元柠檬水、6元棒打鲜橙[7][21][32] - 自建供应链体系,2012年起建立仓储物流中心,在四川安岳设立柠檬收储基地[32][34] - 放弃高端化尝试,2009年DQ模仿店两年仅赚6100元,2019年喜茶模式再次失败[30] 品牌营销与IP打造 - 2018年投入600万元与华与华合作,推出"雪王"IP和"你爱我我爱你"魔性歌曲[34][36] - 雪王相关话题创微博10亿阅读、B站千万播放,2023年动画片《雪王驾到》播放量超2亿[36][37][38] - 2024年举办"冰激凌音乐节",主舞台设计为雪王造型,门票迅速售罄[46][48] - 不采用明星代言,通过自有IP降低营销风险,网友对食品安全事件展现高容忍度[7][9]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3月在港股上市,发行价202.5元/股,首日大涨43%,市值突破千亿港元[2][4] - 截至2025年6月股价上涨至494元/股,较发行价涨幅达144%[2] - 成为国内第四家上市的新茶饮企业,河南首家市值千亿级消费企业[2][4] 业务多元化拓展 - 咖啡品牌"幸运咖"门店超6000家,位列国内咖啡门店第四[43][46] - 孵化冰激凌品牌"极拉图"并开启招商[43] - 跨界文娱领域,制作动画片并涉足音乐节业态[38][46][48]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现制茶饮领域门店数量第一,超越奈雪、喜茶等2010年后成立的品牌[7][39] - 新茶饮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422亿增长至2022年1003亿,蜜雪冰城在竞争前完成战略布局[39] - 水饮赛道身价仅次于农夫山泉钟睒睒、娃哈哈宗馥莉,位列第三[2]
李宁(02331):2025Q2运营点评:2025Q2流水增长环比放缓,期待后续品牌营销
国海证券· 2025-07-20 20: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零售流水同比低单位数增长,线下渠道同比低单位数下降,电商业务同比中单位数增长,线下及电商渠道流水环比2025Q1均增长放缓,短期增长承压 [3][5] - 公司持续优化品牌门店结构,关闭低效门店,期待后续单店经营效率提升 [5] - 目前公司短期经营承压,但伴随后续奥运、杨翰森等相关营销活动展开,看好中长期品牌势能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收入289.3/303.6/318.6亿元人民币,同比+1%/+5%/+5%;归母净利润24.3/27.0/30.4亿元人民币,同比-19%/+11%/+12%;对应当前收盘价,PE估值为16/14/13X,长期看好公司品牌力及产品力增强实现利润率提高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李宁2025年7月14日发布2025Q2运营情况,2025Q2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在整个平台的零售流水同比低单位数增长,线下渠道同比低单位数下降,其中零售渠道同比中单位数下降,批发渠道同比低单位数增长,电子商务虚拟店铺业务同比中单位数增长 [3] 投资要点 - 李宁近1M、3M、12M表现分别为6.8%、10.3%、10.2%,恒生指数近1M、3M、12M表现分别为4.7%、16.0%、39.6% [4] - 截至2025年7月18日,李宁当前价格为16.24港元,52周价格区间为12.56 - 21.00港元,总市值41,977.33百万港元,流通市值41,977.33百万港元,总股本258,481.10万股,流通股本258,481.10万股,日均成交额612.11百万港元,换手率1.45% [4] 盈利预测 |指标|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8,934|30,360|31,859| |增长率(%)|+1%|+5%|+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429|2,702|3,036| |增长率(%)|-19%|+11%|+12%| |摊薄每股收益(元)|0.94|1.05|1.17| |ROE(%)|9%|10%|10%| |PE|16X|14X|13X| [5][7] 渠道结构 - 截至2025Q2,中国李宁销售点数量(不包括李宁YOUNG)共计6099个,较上一季度末净增加11个,2025年迄今为止净减少18个,其中零售业务净减少19个,批发业务净增加1个 [5] - 截至2025Q2,中国李宁YOUNG销售点数量共计1435个,较上一季度末净减少18个,2025年迄今为止净减少33个 [5]
一年爆卖32亿!内蒙古草根品牌,被华尔街资本盯上,后果将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7-17 17:17
行业格局与竞争 - 中国饮料市场长期由百事、可口可乐两大国际巨头主导,国内品牌如冰峰、北冰洋等占据地域市场[1][3] - 大窑作为草根品牌通过差异化策略迅速崛起,2023年营收突破32亿元[1] - 2025年KKR计划收购大窑85%股权,交易金额或达数十亿元,显示资本对其发展潜力的认可[1][17] 公司发展历程 - 1990年创始人在呼和浩特以三轮车推销汽水起家,逐步积累区域市场份额[3] - 1996年收购濒临破产饮料厂并更名"大窑食品厂",推出"大窑嘉宾"和"大窑橙诺"产品[5] - 2014年尝试进军全国市场但面临国际巨头的价格战和渠道竞争压力[7] 产品与定价策略 - 采用520ml大瓶装设计,突破传统250ml-300ml规格,瓶身采用绿色玻璃波浪纹独特设计[9][13] - 500ml产品定价5元左右,显著低于同类品牌,形成"物超所值"消费体验[9] - 产品定位精准匹配烧烤摊、大排档等餐饮场景的"量大管饱"需求[5][13] 品牌营销策略 - 提出"吃饭有肉,喝水有大窑"口号,强化"大"概念并建立"男人的饮料"标签[11] - 2021年聘请硬汉形象演员吴京代言,强化与男性消费者的情感共鸣[15] - 瓶身设计与代言人形象共同塑造"实在"和"面子"的社交场合消费价值[13][15] 资本运作与未来挑战 - KKR收购将带来资金实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助力全国化战略[17][19] - 面临低价策略导致的盈利压力,需平衡价格竞争与品牌升级[19][21] - 果汁、茶饮等新品市场反响平淡,产品多元化创新亟待突破[21]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避开与国际品牌正面竞争,专注男性消费者及餐饮场景细分市场[11][13] - 通过"大容量+低价格+硬汉形象"组合拳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9][11][15] - 区域市场成功经验为全国扩张奠定基础,但需克服区域品牌认知局限[7][17]
抖音称官方从未有过“抖音会议”App;潘婷回应“‘潘婷三分钟奇迹’是商标”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07:16
抖音会议App诈骗事件 - 抖音官方声明从未推出"抖音会议"App 该软件为诈骗工具 通过共享屏幕功能窃取用户资金 [1] - 诈骗手段利用远程协助功能普及的现状 具有高度隐蔽性和危害性 [1] 潘婷商标争议事件 - 潘婷回应"三分钟奇迹"为注册商标 非功效宣称 该商标于2020年完成注册 [2] - 公司出示第三方试验数据 证明产品对模拟三个月损伤的发束有3分钟修护效果 [2] - 营销用语中"奇迹"等词汇存在功效暗示 暴露品牌宣传与消费者认知的偏差 [2] 泰国旅游业数据 - 2025年迄今外国游客量1718万人次 同比下滑5.09% [3] - 政府推出多维措施应对颓势 包括政策调整 安全保障和区域合作 [3] - 行业需解决治安 性价比和服务体验等核心问题以吸引游客回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