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解码古城襄阳“绿色变奏”:执“生态笔”绘宜居城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3:43
解码古城襄阳"绿色变奏":执"生态笔"绘宜居城 据悉,襄阳将水污染防治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清单,层层压实治水责任;坚持水资源、水生 态、水治理"三水共治"理念;与周边多地建立水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治机制等,筑牢汉江流域生态安全 屏障。 中新网襄阳9月25日电 (张倩龙 李丹 赵月)举目碧空如洗,四顾绿意萦怀。漫步湖北襄阳古城,蓝天碧水 与千年城墙相映成趣,生态福祉触手可及。近年来,襄阳以生态治理重塑城市底色,以绿色动能驱动产 业升级,交出一份生态与经济双赢答卷。 穿梭于夜幕下的襄水街,灯影波光交织,古居水岸相映。初次打卡,游人很难将这古色古香的"国潮 街"与曾积雨成涝的"接水盆"联系到一起。 9月24日,湖北襄阳汉江两岸碧空如洗,风景如画。(无人机照片)张倩龙 摄 汉水清波映古城 生态环境改善,源于襄阳"铁腕治水"决心。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在襄阳境内全长195公里。保护汉江 流域生态环境,是襄阳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襄阳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71.8%,同比增加2%;PM2.5平均浓 度48.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6%。这份"蓝天成绩单"背后,是该市多维度深化大气污 ...
河北地质二队助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见闻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4 09:33
依燕山,临渤海。这里是河北唐山。 昔日伤痕累累的椅子山,经过修复治理,如今绿意盎然,苹果、梨子挂满枝头。 翻过山,有飞鸟越过海面。 置身曹妃甸海草床生态修复项目现场,晨光轻柔,鳗草摇曳,"海底草原"随波起伏…… 近日,记者来到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以下简称二队),深入矿山、土地、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现 场,切身感受他们勇当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服务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的精神风貌—— 从椅子山出发,走过平原,深入城乡,奔赴大海,以敬畏之心重塑山海,以科技之笔点染新绿。 上山,带头攻关矿山修复 "十年了,我眼看着椅子山一天天变绿。"刘艳华递给记者一个山梨,"别看它个头不大,梨味可足了。" 二队技术人员刘艳华被称为"守山人",他见证了椅子山生态修复前后的变化。 "二队的转型发展,椅子山是个新起点。"刘艳华感慨地说,"队领导班子精准研判时与势,最终确定了 方向——从找矿铁军到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转型还是要立足地质,从'矿'字入手。2015年,队里主动 向省相关部门申请,集中技术力量打造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攻关试验区——滦州市椅子山。" 成功"拿下"椅子山,二队的矿山修复技术能力一炮而红——针对滦州市12座矿山, ...
冠中生态筹划控制权变更 核心技术与海外布局奠定发展基石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4:25
控制权变更筹划 - 控股股东青岛冠中投资集团及实际控制人李春林、许剑平夫妇正筹划控制权变更事宜 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1] 核心技术优势 - 形成以"冠中生态学"核心技术理论体系为载体的企业文化和团队优势 构建独特生态修复理论框架 [1] - 拥有优粒土壤制备、团粒喷播工艺等核心技术 自主研发喷播机等关键设备 [2] - 在高寒高海拔、湿陷性黄土等复杂区域形成技术优势 累计主编或参编地方标准2项、团体标准4项 [2] - 拥有授权专利105项 其中发明专利35项 构建全要素、全过程的产业链优势 [2] 人才储备体系 - 打造"真叶计划"和"顶端优势计划"双轮驱动人才发展体系 通过"师带徒""督导制"加速人才成长 [1] - 工程生产及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73.33%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61.57% [1] - 博士5人、硕士28人 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达51.37% [1] - 与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 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 [1] 海外市场突破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 实施美国费城花展项目策划设计及搭建 [2] - 在中亚市场设立吉尔吉斯斯坦办事处 成功承接比什凯克市苗木采购项目 [2] - 实现海外订单落地零的突破 为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积累经验 [2] 学术与出版成果 - 2024年首部学术专著《生态修复工程学》出版发行 系统阐释生态修复核心内涵与技术路径 [1] 发展前景展望 - 技术实力与人才储备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 控制权变更有望带来资金、资源等新支撑 进一步释放技术与市场潜力 [3] - 在美丽中国建设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政策背景下迎来新发展机遇 [3]
建工修复:公司持续跟踪EOD项目并谨慎评估项目收益和风险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19:41
公司项目动态 - 第四师七十一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服务采购项目总投资约11.4亿元 [1] - 项目涵盖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及基础设施提升五大类 [1] - 公司将根据实际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持续跟踪EOD(生态环境导向开发)项目 [1] - 对项目收益和风险采取谨慎评估态度 [1]
森城生态:内蒙古植树再起航 多地布局共绘绿色版图
金投网· 2025-09-22 15:27
【森城生态新闻】 2025年9月,继青海高原生态修复与植树造林项目之后,森城生态在内蒙古地区再度吹响了"绿色集结号"。 在这片草原与沙漠交错、风蚀与干旱并存的土地上,森城生态联合地方林业部门与生态治理团队,全面启 动大规模造林与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夯实我国"双碳战略"在西北地区的落地成果。 内蒙古新行动:治沙造林 共建生态屏障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地带,历来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重要阵地。本次森城生态 在自治区重点区域启动造林计划,首批种植树种包括耐旱、固沙效果突出的柠条、樟子松以及杨树等。 预计年内将完成超过5万亩新林地建设,为阻断风沙通道、提升植被覆盖率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项目团队在造林过程中引入智能灌溉系统和无人机巡检技术,确保植树存活率和后期养护效率,以实 现"种得下、活得久、成得林"的目标。 宁夏(规划):结合光伏新能源基地,实现"光伏+林业+碳汇"一体化发展。 森城生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向,既关注生态修复,也重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 合。随着更多林地的成形,不仅能够有效吸收二氧化碳,还将带动周边农牧民就业,促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通过全国多点布局,森城 ...
十位先锋获颁2025“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
新京报· 2025-09-22 14:23
活动核心信息 - 2025北京绿色发展论坛于9月22日举行并首次发布“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名单 [1] - 评选活动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承办 [1] - 未来将每年组织评选“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 [1] 获奖人物与行业贡献 - 徐伟、李莹莹、綦玖竑等绿色技术创新先锋在绿色建筑、新蛋白生物研发制造、绿色金融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与转化应用 [1] - 马兰、张剑辉、刘波等绿色产业实践者深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型储能系统集成、合成生物技术赛道 [1] - 皮猛、李文宇等城市治理参与者通过研发运营固体废物处理系统、推进温榆河生态修复工程提升城市品质 [1] - 柳学信搭建环境社会治理(ESG)推广体系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1] - 蓝艳主笔《“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展望》等报告并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落户北京 [1] 后续影响与目标 - 北京市将组织开展绿色发展榜样人物系列宣传活动以推广先进经验 [2] - 活动旨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并推动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2]
蒙草生态(300355.SZ):子公司签订2.25亿元项目施工合同
格隆汇APP· 2025-09-21 16:44
项目中标 - 公司子公司北京快乐小草运动草科技有限公司与内蒙古逐马投资有限公司及通辽市城镇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2025年度)施工一标段 [1] - 合同金额为人民币2.25亿元 [1] - 项目类型为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1]
蒙草生态(300355.SZ)子公司签订2.25亿元项目施工合同
智通财经网· 2025-09-21 16:32
公司中标信息 - 子公司北京快乐小草运动草科技有限公司与内蒙古逐马投资有限公司及通辽市城镇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2025年度)施工一标段 [1] - 合同金额为2.25亿元 [1] 项目合作方 - 联合体成员包括公司子公司北京快乐小草运动草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逐马投资有限公司及通辽市城镇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 项目内容 - 项目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2025年度)施工一标段 [1]
蒙草生态子公司签订2.25亿元项目施工合同
智通财经· 2025-09-21 16:28
项目中标 - 公司子公司北京快乐小草运动草科技有限公司与内蒙古逐马投资有限公司、通辽市城镇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2025年度)施工一标段 [1] - 合同金额为2.25亿元 [1] 业务拓展 - 公司通过联合体形式获得生态修复类项目 [1] - 项目类型为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凸显公司在生态治理领域的业务布局 [1]
“死亡之海”有新奇迹!新疆实现荒漠面积和沙地面积“双缩减”
中国新闻网· 2025-09-21 07:05
生态治理成效 - 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55.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42.8平方公里,首次出现沙化面积由增到减的拐点 [1] - 南疆防护林灌溉水量达27.6亿立方米,利用塔里木和胡杨林生态补水20多亿立方米,修复15万亩退化防护林和320万亩胡杨林 [2] - 近30年来绿洲面积由9.9万平方公里增至15.5万平方公里,增长56.6%,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4.24%提升至2024年的5.07% [2] 未来发展规划 - 坚持系统观念,持续治理天山北坡城市群(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五家渠市等)的大气污染并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 [3] - 坚持综合施策,巩固防沙治沙成效,在生态用水、生态修复、光伏项目布局等方面提供支持,并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3] - 坚持稳中求进,围绕可再生能源开发、煤炭清洁利用、绿氢、新型储能开展技术攻关,支持低碳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低碳钢铁冶炼等先进技术应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