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

搜索文档
2994.8亿斤!2025年夏粮“成绩单”出炉
新华社· 2025-07-10 19:30
夏粮产量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2763.2亿斤,实现稳产丰收 [1] - 2025年夏粮虽略有减产,但减产幅度很小,总体保持稳定 [3] - 2024年夏粮产量在2023年2923亿斤基础上增产72.5亿斤,2025年成绩单是在高基数基础上取得 [4] 政策支持 - 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 [5] - 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有效保证种粮农民积极性 [5] - 全国夏粮播种面积达3.99亿亩,保持基本稳定 [5] 耕地质量提升 - 各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产能一般能提高10%左右 [6] - 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 [6] - 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为粮食连续多年丰产增产提供重要支撑 [6] 科技创新 -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如"普冰03""中麦578"等 [7] - 夏收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效率比5年前提高30%以上 [7] -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7] 行业意义 - 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四分之一左右,对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7] - 小麦是城乡居民主要口粮品种,重要性不言而喻 [7] - 夏粮稳产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基础,为应对国际形势和经济回升提供支撑 [7]
新华财经晚报: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2%
新华财经· 2025-07-10 18:06
养老金调整 - 2025年1月1日起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上调2% [1]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双方在多个层级就经贸领域保持密切沟通 [1] - 商务部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1] 战略矿产管制 - 中国已部署打击锑和镓等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2] - 中国依法依规审查相关出口许可申请并批准合规申请 [2] 新型城镇化建设 - 将加大"两重"建设力度支持城镇化标志性重大项目 [3] - 制定差异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纳入"两新"专项支持 [3] - 允许人口流入城市利用特别国债等资金扩大保障房供给 [3] 汽车行业数据 - 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均超1500万辆同比增长10%以上 [3]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96.8万和693.7万辆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4.3% [3] 土地市场 - 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长27.5%但成交面积下降5.5% [4] - 一线及二线城市出让金增长超40%三四线城市小幅回落 [4] - TOP20城市宅地出让金占全国比重升至68% [4] 粮食生产 - 全国夏粮总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减少3.1亿斤 [4] - 小麦产量2763.2亿斤比上年减少3.3亿斤 [4] 国际市场 - 韩国央行维持政策利率2.5%将维持降息立场 [5][6] - 日本GPIF持有的外国债券中51.8%为美国国债 [6] - 法国央行预计2025年GDP增长0.6% [6] - 英国经济可能受全球贸易冲突恶化影响 [6] 金融市场 - 主要股指普遍上涨涨幅在0.22%-0.57%之间 [7] - 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黄金白银价格上涨 [7] - 原油价格微跌美元指数下降0.14% [7]
今年我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新华社· 2025-07-10 11:56
夏粮产量数据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3.8万吨(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13816.0万吨(2763.2亿斤)[1] - 全国夏粮总产量比上年减少3.1亿斤,下降0.1%[1] - 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比上年减少52.0万亩,下降0.1%[1] - 全国夏粮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1公斤/亩[1] 地区产量变化 - 主产区中山东、河北、四川分别增产4.1亿斤、3.6亿斤和2.2亿斤[1] - 河南、陕西受旱情影响分别减产7.1亿斤和2.9亿斤[1] - 新疆受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减产4.0亿斤[1] 影响因素分析 - 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发生较重旱情,但通过引水调水和抗旱浇麦措施减轻了影响[2] - 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抗旱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 其他灾害偏轻发生和深入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是单产持平的主要原因[2] 行业意义 - 夏粮稳产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基础[2] - 为应对国际形势和经济回升提供支撑[2]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魏锋华解读夏粮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 2025-07-10 09:38
2025年全国夏粮生产情况 核心观点 - 2025年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产量2994 8亿斤 比上年减少3 1亿斤 下降0 1% 总体保持稳定 [2] - 夏粮播种面积3 99亿亩 比上年减少52 0万亩 下降0 1% 单产375 6公斤/亩 比上年增加0 1公斤 基本持平 [3][5] - 夏粮生产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基础 为应对国际形势和经济回升提供支撑 [8] 播种面积分析 - 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 99亿亩 减少52 0万亩 降幅0 1%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 46亿亩 减少26 1万亩 冬小麦面积3 39亿亩 增加5 7万亩 [3] - 20个省份播种面积增加 安徽 河北 山西 四川分别增加17 5万亩 15 1万亩 11 2万亩和10 8万亩 西部部分地区调减夏杂粮改种秋粮导致面积减少 [3] - 面积稳定原因包括压实生产责任 强化政策支持(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 扩大保险面积) 播期气候适宜 [4] 单产表现 - 全国夏粮单产375 6公斤/亩 同比增加0 1公斤 小麦单产399 2公斤/亩 减少0 2公斤 冬小麦单产399 8公斤/亩 下降0 1% [5] - 四川 河北 山东 湖北亩产分别增加4 8公斤 3 3公斤 2 7公斤和2 1公斤 陕西 河南 江苏受旱情影响亩产分别减少9 6公斤 4 7公斤和3 3公斤 [5] - 单产持平原因包括抗旱措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其他灾害偏轻 单产提升行动(良种良法应用) 作物结构调整 [6] 产量结构 - 全国夏粮产量2994 8亿斤 同比减少3 1亿斤 小麦产量2763 2亿斤 减少3 3亿斤 冬小麦产量2708 9亿斤 基本持平 [7] - 山东 河北 四川分别增产4 1亿斤 3 6亿斤和2 2亿斤 河南 陕西受旱减产7 1亿斤和2 9亿斤 新疆因种植结构调整减产4 0亿斤 [7]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将于7月12日在沈开幕
新华网· 2025-07-10 09:15
大会概况 -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将于7月12日至14日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这是国内粮食行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国家级交易盛会 [1] - 大会以"粮安天下聚合力 产销融通促发展"为主题 旨在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推动粮食产业跨越式发展 [1] 大会意义 - 大会是粮食全系统、全行业展示发展成果、深化产销衔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协同的核心平台 [1] - 在沈阳举办体现了国家及省粮食和物资储备主管部门对沈阳的高度信任与认可 [1] 参会规模 - 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组建政府代表团参会 [2] - 预计数千家涵盖粮食全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参展 参会观展总人次预计逾10万 [2] 活动内容 - 大会由开幕式、优质粮油产品暨粮油技术设备展览会、宣传推介活动、招商引资洽谈、粮食专场交易及同期活动六大部分组成 [2] - 展览部分共设十三大特色展区 包括脱贫地区消费帮扶展区、优质粮油产品展区、粮油机械设备展区等 [2] 沈阳参展情况 - 沈阳市搭建总面积超过2200平方米的特装展位 组织115家粮食全产业链骨干企业参展 [2] - 参展企业包括沈阳粮油集团、十月稻田、香雪面粉等 全方位展现沈阳粮食产业特色与发展成就 [2]
托市收购稳定夏粮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44
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核心作用 - 政策通过托市收购为夏粮市场注入稳定力量,新季小麦收购总量超5000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小麦180万吨左右,占比不足4%但发挥"四两拨千斤"调控作用 [1] - 时隔5年再次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以政策底价明确市场波动下限,防止价格持续走低引发恐慌性抛售和恶意压价 [1] - 河南、安徽、河北等主产区启动政策后,小麦价格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2] 政策对农户和市场的影响 - 通过价格锚定机制增强小农户议价能力,当经营主体报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农户可选择政策性收购渠道 [2] - 形成"托市底价+市场溢价"模式,各级储备企业以最低收购价为基准开展轮换收购 [2] - 政策设定明确质量标准,国标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19元,二等1.21元,一等1.23元,每级差价0.02元 [3] 2024年政策机制创新 - 将价格调整周期从"一年一定"改为"两年一定",缓解农户对价格波动的焦虑并提供稳定种植收益预期 [4] - 新机制压缩投机资本炒作空间,降低市场套利机会,同时保留应急调整程序应对农资价格剧烈波动等特殊情况 [4] - 标志着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从短期调控向中长期制度保障转变 [4] 政策与市场化协同关系 - 形成以市场化收购为主、政策性收购为辅的格局,市场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5] - 最低收购价托底不封顶,强筋麦、有机麦等通过市场化收购可获得更高溢价 [5] - 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发力,保障农民收益与维护市场效率统一 [5]
满载3250吨玉米 新疆开行今年首趟集装箱粮食专列
快讯· 2025-07-10 01:16
7月9日上午,一列满载3250吨玉米的货运列车从新疆克塔铁路额敏站驶出,开往四川眉山站,这是新疆 今年首趟集装箱粮食专列。当前正值夏收,塔城、额敏、伊犁等粮食主产区运输需求旺盛。铁路部门将 粮食运输纳入重点物资计划,优先保障。新疆连续多年在粮食新增面积、产量方面居全国第一,是国内 唯一3年累计粮食增产过百亿斤的省(区)。"疆粮外运"专列的开行将更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为服务和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添新动能。(央视新闻) ...
刘宁会见中储粮集团总经理葛巧红一行
河南日报· 2025-07-09 18:34
7月9日,省委书记刘宁在郑州会见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巧红一行。 葛巧红感谢河南省委、省政府对中储粮集团的关心帮助,特别是在当前夏粮收购工作中的协同支持,并 介绍了企业在豫粮食收储、仓储建设及发展布局等情况。她表示,河南是经济大省、农业大省、粮食大 省,增长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中储粮集团将坚决落实好肩负的国家粮食安全各项任务,紧密结合 国家战略及河南实际,充分发挥收储、调控作用,进一步完善布局、增强能力,保护种粮积极性,保障 市场供应和产业链健康发展,和河南一同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新篇章。 省领导陈星、李酌,中储粮集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见。(记者 刘婵 张笑闻) 责任编辑: 王靖 刘宁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葛巧红一行表示欢迎,向中储粮集团长期以来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 表示感谢。刘宁说,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考 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 全面振兴,着力建设农业强省。特别是今年"三夏"期间,我们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落实 ...
科技下田“三夏”新
经济日报· 2025-07-09 08:57
夏粮收获进展 - 全国夏粮收获进度达九成半,冬小麦收获基本结束,夏播粮食进度过八成 [1] - 夏收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其中跨区作业超20万台,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效率比5年前提高30%以上 [3] - 麦收总体进度比常年快2天至3天,预计全国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3] 农机装备升级 - 国产9公斤/秒至10公斤/秒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成为跨区作业主力机型 [3] - 潍柴雷沃推出的雷沃谷神GM5125收割机实现每秒12公斤喂入量,每小时收获15亩至20亩,机收损失率控制在0.8%以内 [3] - 联合收割机配备助力转向、北斗辅助驾驶设备,驾驶舱内装有空调、人体工程学座椅等 [4] 农机作业智能化 - 农机手通过专业APP与农户精准对接,结合小麦种植区域、长势、成熟度预测最佳收获时间 [4][5] - APP利用算法为机手推荐最优作业路线,叠加农机跨区作业历史轨迹数据 [5] 优质小麦推广 -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小麦种植面积47.9万亩,优质强筋麦品种占80%以上 [6] - 藁优5766品种在冀豫鲁陕皖等地累计推广1000万亩,是国内大型面粉企业重要原料品种 [6] - 强筋麦收购价每斤比普通小麦高出1角以上,面粉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订单 [7] 小麦产量与品质 - 山东省临清市小麦种植面积85.2万亩,高产田最高实收产量达857公斤 [7] - 高品质专用小麦面积逐渐增大,实现产量品质双提升 [7] 秋粮生产准备 - 临清市秋粮作物播种面积84.95万亩,其中纯作玉米82.5万亩,纯作大豆0.7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7万亩 [8] - 全国进入主汛期,水利部强化水源统一调度和管理,做好科学灌溉和农田排涝减淹工作 [9] 农业现代化趋势 - 农机装备将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迭代升级 [9] - 粮食生产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将更优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