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

搜索文档
首届“长江养老杯”养老金融模拟投资大赛活动规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8:45
活动时间 - 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2025年7月20日 [1] - 比赛时间从2025年7月16日至9月30日 [2] 活动内容 - 赛事面向全国高校全日制本硕博学生,以个人形式报名参赛 [3] - 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通过模拟交易系统进行组合投资,按综合收益率排名前10名进入决赛 [3] - 决赛为线下评比,综合初赛投资业绩、风险管理、ESG投资内容及现场答辩评分 [3] 交易规则 - 交易品种包括沪深A股(含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ETF、债券ETF、货币ETF,禁投商品ETF和跨境ETF [4] - 初始资金为100万元虚拟资金 [5] - 股票类资产持仓不超过40%,单只股票持仓上限为总资产的10%,超限需在5个交易日内调整 [5] - ESG投资加分5分,鼓励持有ESG评级A及以上的股票,评分标准包括持仓期限、比例和选股策略 [5] - 大赛启动10个交易日内仓位需达到60%-95%,交易期间保持该仓位范围,超限需在5个交易日内调整 [7] - 合规扣分5分,持仓超限未及时调整将扣分,屡次违规取消决赛资格 [7] 考核方式 - 初赛按投资业绩排名前10名进入决赛,屡次违规者依次递补 [8] - 决赛评分包括初赛投资业绩(40%)、风险管理(20%)、现场答辩(40%)、ESG投资加分(5分)和合规扣分(5分) [9][10][11][12] - 大赛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4名,获奖者获得奖金及实习名额 [12] 短视频挑战赛 - 参赛者可拍摄原创短视频上传抖音,带话题青春智投未来无忧,内容需包含人物出镜和对未来养老生活的畅想 [13] - 短视频需在2025年9月21日前提交至21财经APP专题页,评选按播放量排名和内容质量决出前3名获得最佳创作奖 [13]
首届“长江养老杯”养老金融模拟投资大赛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7:14
0:00 房价高、节奏快、育儿难……当代年轻人的确面临着不少现实挑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提前思 考"养老"这件看似遥远的事。18岁就开始考虑养老,是"过度超前"的焦虑,还是"未雨绸缪"的远见?答 案或许因人而异,但在深度老龄化加速到来的今天,提前为未来布局,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智慧。 以下为本次大赛的基本情况介绍: 赛事时间 报名时间:即日起-2025年7月20日。 比赛时间:2025年7月16日-9月30日。(决赛时间预计为10月中旬,具体另行通知) 报名及参赛方式 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0%。少子化与长寿化的 双重趋势,使得"银发时代"比预期更早地来到我们面前。年轻一代对养老的关注,与其说是焦虑的投 射,不如看作是对高质量晚年生活的主动规划。 如何储备养老所需资金、如何规划理想晚年生活,已成为年轻人以及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专业养老 机构更是责无旁贷。为此,在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的指导,以及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的学术支持 下,长江养老联合南财集团共同发起首届"长江养老杯"养老金融模拟投资大赛,旨在向年轻群体普及养 老规划理念以及科学的养老投资 ...
【环球财经】西方养老金机构撤出巴西市场 中资机构有望扩大区域布局
新华财经· 2025-07-03 15:24
加拿大养老金投资委员会战略调整 - 加拿大养老金投资委员会决定逐步关闭拉丁美洲地区私募股权投资运营 包括巴西 [1] - 公司曾将拉美视为新兴经济体中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区域 在巴西 墨西哥等国投资基础设施 消费 金融科技领域项目 [1] - 在巴西参与多项能源和交通领域的私募并购交易 [1] 战略调整原因 - 全球流动性趋紧 美联储持续高利率政策影响跨境长期资本在新兴市场的估值压力 退出周期拉长及政策预期不确定性上升 [1] - 未来数月内将完成人员重组并对相关资产组合进行评估 [1] 行业影响 - 加拿大养老金投资委员会的收缩反映出全球大型机构投资者在当前宏观环境下的资产再平衡逻辑 [1] - 拉美市场对外资吸引力面临再评估 短期内或对区域一级市场融资及本地基金募集造成压力 [1] 中国资本机遇 - 国际长期资金腾挪为亚洲主权资本与政策性金融工具释放参与空间 [2] - 中国企业 政策性银行等持续加码拉美布局 在能源 基础设施 农业 通信等领域建立完善投资网络 [2] - 中国资本与拉美国家合作基于长期发展战略协同 实体项目对接与本币结算路径创新 具备跨周期抗压特性 [2] - 中资机构"逆周期"布局有望在西方资金收缩背景下发挥稳定器与补位者作用 [2]
养老金融提质扩面 上海发力银发经济全链条支持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08:29
上海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 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10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案》,提出14条具体措施 [1] - 方案要求加大养老金融供给力度,包括拓宽融资渠道、扩大信贷投放、支持直接融资和拓展多元化资金来源 [1] - 方案强调健全金融保障体系,促进养老财富储备和保值增值,重点发展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 [1] - 金融机构需针对不同老龄群体提供多样化服务,支持养老资金储备和财富规划,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 [1] 养老金融发展建议 - 专家建议借鉴全球经验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金体系,重点推动企业年金与个人养老金等二、三支柱发展 [2] - 制度设计上强调创新与协同,投资策略上倡导长期资本运作理念以提升抗风险能力和收益稳定性 [2] - 养老金融规划需整合家庭、企业、金融机构及地方政府等多方资产负债表 [2] - 通过强化三支柱养老金体系构建,激发储蓄与投资活力,发挥信托和保险机构优势 [2]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
快讯· 2025-07-02 14:10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 (中国人民银行) 相关链接 ...
“报复税”撤销,“Buy America”口号回归! 澳大利亚超2万亿美元资金松了口气
智通财经网· 2025-06-27 15:03
智通财经APP获悉,澳大利亚高达4.1 万亿(约合2.7 万亿美元)养老金行业对美国政府取消所谓"报复性税 收"的计划表示赞善与宽慰,该税原本将提高外国投资者资产收入的税负。报复税变调可谓全面重燃澳 大利亚巨额养老金以及全球各地的大规模机构投资者对美国市场,尤其是美股的投资热情,"Buy America"(买入一切美国资产)的风潮再度席卷全球。 根据金融行业的统计数据,这项旨在提高非美国企业的美国收入税率的原计划提议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澳大利亚养老金基金在全球最大规模经济体中已投资约4,500亿美元,涵盖基础设施、股票、美国 国债、公司债等资产。 据了解,澳大利亚财长吉姆·查默斯周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已直接向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 达直接的担忧观点。"在那次会面中,他说正尽其所能推进问题解决,我们很高兴在今日声明中看到大 部分积极进展。"查默斯补充表示,澳大利亚将"继续建设性地参与"国际税收规则讨论。 今年2月,澳大利亚养老金基金代表团访问华盛顿和纽约寻求更深层次且长远的美国市场投资机会,但 关税不确定性上升迫使部分基金重新评估立场。 在贝森特发表上述言论前,管理 1,000 亿澳元资产的 Cbus ...
李云泽: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支持外资加大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6-18 18:05
财富管理行业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 支持外资机构加大布局 [2] -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现金和储蓄占比超50% 远高于OECD国家约1/3的水平 [2][3] - 过去五年信托、理财、保险资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年均增速约8% [2][3] -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财富管理需求向多元化、专业化转型 [3] - 支持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保险规划等领域布局 [3] 养老金融与银发经济 - 中国老龄化加速 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突破4亿 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 [3] - 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7万亿元 占GDP的6% [6] - 三支柱养老体系发展不平衡 第三支柱起步晚但潜力大 [4] - 推动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扩大养老理财、储蓄、专属保险等试点 [4] -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银发经济 完善养老政策机制 [5] 绿色金融与低碳转型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 绿色债券、保险市场居全球前列 [6] - 2030年碳达峰资金需求超25万亿元 绿色金融空间广阔 [6] - 支持外资机构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 引入ESG评级等工具 [6] 科技金融与创新 - 中国在航空航天、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活跃 [7] - 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8] - 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获批设立AIC 总投资规模达400亿元 [8] - AIC牌照可优化企业杠杆结构 参与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8] 金融开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 [9] - 鼓励上海在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创新试点 [6] - 支持银行在沪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探索非货币信托财产登记模式 [6]
李云泽,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2:45
金融开放现状与成果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有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八成全国性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治理效能[4][9] -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7万亿元,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市场份额从2013年4%提升至9%,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占比近20%[4][10] - 中资机构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业,促进贸易投资发展[4][10] 消费与金融市场潜力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二,汽车、手机、家电等实物消费量世界第一,服务消费较发达国家仍有十几个百分点增长空间[4][12] - 中国加速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外资机构在消费金融、普惠金融领域有独特优势[4][12] -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家庭现金储蓄占比超50%(OECD国家约33%),财富管理需求多元化[14] 科技与绿色金融机遇 - 中国在航空航天、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活跃,金融监管总局推进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13] - 中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全球第一,外资机构可参与科技金融实践促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13]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2030年碳达峰资金需求超25万亿元,外资机构引入ESG评级等工具[13] 养老与财富管理发展 - 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第三支柱养老潜力大[5][14] - 过去5年信托、理财、保险资管规模年均增速8%,中国成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5][14] - 外资机构可在养老理财、资产配置等领域布局,满足财富保值增值需求[5][14] 制度型开放与上海试点 - 金融监管总局将复制自贸区制度型开放经验,支持外资参与更多业务试点[15] - 上海将开展科技金融、跨境金融创新试点,探索非货币信托财产登记模式[6][18] - 已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18]
养老金融周报(2025.06.02-2025.06.08):英国通过养老金法案,提升养老金系统效率-20250610
平安证券· 2025-06-10 13: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全球养老金领域有两项重点事件,一是英国发布《养老金计划法案》提出系列立法改革,二是耶鲁大学计划出售高达25亿美元私募资产以优化资产结构和释放流动性;同时还跟踪了海外和国内养老金融动态及产业动态[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点关注 - 英国发布《养老金计划法案》,目标是帮助在职人员规划退休,使养老金更易理解和管理并实现更高价值,主要改革内容包括促进养老金计划合并建立“巨型基金”、整合并专业化地方养老金计划强化当地投资、优化养老金计划建立“物有所值”框架、自动合并小额账户、推出引导型退休方案[6][7][8] - 耶鲁大学推进“Project Gatsby”私募股权资产出售计划,拟售金额最高25亿美元,采用“马赛克交易”模式,目的是优化资产结构、释放流动性和应对捐赠基金税负上升压力,该交易或引发更多捐赠基金机构效仿[8][9][12] 海外养老金融动态 - 挪威GPFG开发工具降低固收交易成本和市场影响,基于历史交易数据搭建专有模型评估交易对手[12] - 科威特主权基金加入贝莱德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联盟,该计划旨在筹集300亿美元股权资本撬动1000亿美元投资总额[13] - 马来西亚EPF一季度投资收入约43亿美元,因全球市场波动收入下降,将维持动态多元化投资组合[15] - 美国NYS Common Retirement Fund 2025财年回报率为5.84%,长期预期收益率为5.9%,过去五年年均回报率10.6%,过去十年回报率7.74%[16] - 澳洲大型养老基金UniSuper将现金持仓增至接近新冠疫情时期水平,认为现金是“特朗普交易”关键[17] 国内养老政策和产业动态 - 个人养老金理财扩容至35只,其中29只为固收类、6只为混合类,均处于浮盈状态,部分产品年化收益率达4%以上,投资者认购热情高[19][20] - 《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2025年)》发布,我国平均得分48.56分,处于“积累期”,建议推进二、三支柱扩面扩容,丰富金融产品供给[20][21][22] - 三部门公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4年版)》,纳入多种智能产品和服务[22][24] -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落地全国首单养老床位使用率挂钩贷款,激励融资人提升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24] 养老产业最新动态 - 老年用品、医养照护、老年文旅、养老地产、智慧养老等多个领域有企业合作和新公司成立,探索多种养老模式和服务[2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