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金
icon
搜索文档
争议再现 德国如何应对老龄化新难题
新华财经· 2025-11-28 09:05
近日来,德国养老金体系改革陷入僵局。新养老金方案主要包含"福利保障"与"劳动力激励"等措施,尽 管德国联邦内阁已于今年8月和10月分批通过了相关法律草案,但该方案在联邦议院的审批进程目前停 滞不前。 面对德国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新养老金方案引发巨大争议。社会争论涉及党派、财政、代际等多方面矛 盾,最核心在于方案试图通过财政补贴维持现有福利,而学界担忧此举将透支国家未来的财政空间。 新方案或为德国财政"雪上加霜" 然而,联邦财政部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约尔格·罗霍尔及伊弗(ifo)经济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福斯特等 经济学家认为,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强行维持高替代率将导致财政负担向年轻一代过度转移。 随着"婴儿潮"一代退休,缴费者与领取者的比例将显著恶化。通过税收补贴来维持48%的水平,实质上 是在透支未来的财政空间。 根据联邦劳工部长巴贝尔·巴斯介绍,养老金方案包含多项政策。福利方面,核心条款是将"养老金水平 底线"延长至2031年。政府计划立法强制规定,标准养老金与平均工资的替代率(退休后金额与退休前 金额的比例)不得低于48%,即使人口老龄化导致缴费者减少,也要维持这一最低水平。 据官方测算,以原有政策自然 ...
As pension plans evolve, workers bear a growing share of the risk
Yahoo Finance· 2025-10-28 05:14
养老金模式演变趋势 - 传统的固定收益养老金已基本从工作场所消失 雇主将储蓄和投资的责任转移给了员工[1] - 波士顿学院退休研究中心的新研究显示 剩余的养老金计划也正朝着同一方向演变[1] 风险分担模式的普及程度 - 越来越多的公共部门养老金计划开始在雇主和雇员之间分担投资和长寿风险[2] - 约一半的州和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被某种形式的风险分担计划所覆盖[2] - 采用风险分担的养老金计划数量从2007年的34个增加到2014年的80个 增长超过一倍[3] - 截至2025年 108个州和地方养老金计划包含某种形式的风险分担 覆盖约55%的活跃成员[4] 风险分担模式的驱动因素 - 金融危机后资金水平急剧下降促使风险分担特征在养老金计划中扎根[3] - 州和地方的政治因素进一步加速了从传统养老金模式的转变[3] 风险分担的主要方法 - 多数计划采用基于生活成本调整的风险分担 根据养老金表现和资金比率调整年度生活成本涨幅[5] - 部分计划仅在投资回报超过目标时从“超额回报”账户支付生活成本调整[6] - 其他计划将年度生活成本涨幅直接与计划的资金比率 近期投资回报或两者挂钩[6] - 另一种流行方法是采用可变员工缴费 根据资金需求或预定规则调整员工缴费额[7] - 同等数量的计划采用混合方法 将较小的传统养老金与固定缴款或现金余额计划相结合[8]
加拿大安大略省1000亿美元规模的养老金解散整个亚洲收购团队
搜狐财经· 2025-10-25 04:16
加拿大安大略市政雇员退休金计划 (OMERS) 正在裁撤其亚洲收购团队,标志着该养老基金在重新评估 其战略时对其私募股权部门进行的最新调整。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个位于新加坡的地区私募股权团队有 少数成员。该决定将于12月31日生效。"亚太地区仍然是我们全球投资战略中的核心地理区 域,"OMERS发言人回复提问时发表声明说。"虽然我可以确认我们对本地团队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我 们对该地区合适机会的承诺没有改变。"(彭博) ...
英国组建新投资联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搜狐财经· 2025-10-21 06:59
投资联盟组建 - 20家英国最大规模的养老金基金与保险机构组成名为"Sterling20"的投资联盟 [1] - 该举措旨在促进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各地区的经济增长 [1] - 投资联盟将动员数十亿英镑资金投入英国"建设-再出发"计划 [1] 资金投向与项目 - 资金将用于建设可负担住房、改善偏远地区宽带网络、支持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等高增长产业 [1] - 资金将在基础设施和地区企业扩张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养老金巨头英国励正集团承诺到2030年投入约20亿英镑(约191亿元人民币) [1] - 英国励正集团的资金将支持约1万套可负担住房建设,并创造约2.4万就业岗位 [1] - 英国国家就业储蓄信托承诺向英国私人市场投资5亿英镑(约47亿元人民币) [1] - 英国国家就业储蓄信托的1亿英镑(约9.5亿元人民币)预计在未来几年用于英国本土投资 [1] - 英国国家就业储蓄信托计划加大投入用于苏格兰及英格兰北部的网络覆盖项目 [1] 战略意义与影响 - 英国财政大臣表示此举是让英国重振建设活力的关键一环,旨在汇聚储蓄、投资方和地区力量 [1] - 行动旨在推动住宅、基础设施和产业向全国各地扩展,并创造优质就业 [1] -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标志着英国政府在"地区经济再平衡"战略中迈出实质性一步 [1] - 该行动为养老金资金打开了新的长期投资通道,为英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机会 [1] - 该行动有望推动地方就业、提高区域发展水平,并增强英国整体经济的复苏动力 [1]
德国推“主动养老金”,鼓励员工退休后继续工作
环球时报· 2025-10-17 06:49
政策核心内容 - 德国联邦内阁批准法律草案 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引入"主动养老金"计划[1] - 该计划旨在缓解德国技术工人短缺问题 激励人们更好地利用老年人的就业潜力并让基于经验的知识在公司更长时间地保留[1] - 员工在标准退休年龄之后继续工作 每月最高2000欧元的收入可免税 免税金额无需缴纳失业和养老金 但需缴纳约220欧元的健康和护理类费用[1] 政策财务影响 - 根据德国财政部数据 "主动养老金"每年的免税成本约为8.9亿欧元[2] - 该款项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各承担3.78亿欧元 其余部分分配给各市政府[2] - 德国经济研究所计算显示 随着政策深入开展 国家每年可实际额外获得数亿欧元的收入[2] 政策受益人群与政治背景 - 德国联邦政府预计将有16.8万名员工受益于这一政策[1] - 基民盟在"红绿灯"联盟执政期间提出该计划 并在今年联邦议院选举期间承诺胜选后推行[1] - 联盟党和社民党在执政联盟委员会中就细节达成一致 对法律草案在2026年初生效表示乐观[1][2] 行业相关方反应 - 德国雇主协会总会总经理批评该计划 称政府正同时踩油门和刹车 鼓励员工工作更长时间但提前退休却无任何损失[2] - 德国工会联合会担忧该计划可能耗资数十亿欧元却无法解决任何现有问题[2]
“引长钱促长投”改革效果加快显现 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市值逾20万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9-24 11:32
投资端改革政策推进 - 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推动构建“长钱长投”政策体系 [1] - 中央金融办会同证监会等部门出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入市痛点堵点 [4] 中长期资金入市成效 - 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1][4] - 一年来,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增加6.4万亿元,同比增长42.7% [4] - 截至2024年8月底,权益类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接近15万亿元 [4]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三阶段全面落地,按照“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基金销售机构”路径推进 [2] - 第三阶段基金销售费用改革将整体降费约300亿元,降幅约为34% [2] - 费率改革三个阶段累计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510亿元,超额完成降费目标 [2]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 - 我国公募基金规模在8月底站上35万亿元大关 [3] - 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的平稳落地标志着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ETF市场发展 - ETF规模在今年8月突破5万亿元大关 [5] - 首批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科创综指ETF、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等创新产品相继发行 [5] - 2025年6月末,中央汇金持仓ETF总市值升至1.28万亿元,占同期股票ETF规模近三成 [5] - 中央汇金首次明确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2024年末持有股票型ETF规模为1.04万亿元 [5]
昨夜欧洲股债汇三杀,背后发生了啥
观察者网· 2025-09-03 16:06
欧洲金融市场全面危机 - 欧洲股市、债市、汇市同时遭遇重创 英镑暴跌1.52%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1998年来最高的5.69% 德国DAX指数重挫1.68% 欧洲斯托克600指数跌超1% [1][2] - 美国市场同样承压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重挫 纳指大跌超1% 恐慌指数VIX飙涨超19%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5% 创7月来新高 [1][3] 财政可持续性危机 - 英国公共政策研究所提议对银行储备金利润征收暴利税 财政大臣里维斯预计推行新加税措施 引发市场对英国财政前景的深度担忧 [2] - 法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4.5% 为2011年以来首次 德国和西班牙债券收益率创阶段性新高 反映多国面临财政政策两难困境 [2] - 债务担忧推高收益率导致债务动态恶化 形成恶性循环 进一步加税可能适得其反 [2] 结构性改革冲击 - 荷兰养老金体系改革要求年轻成员增加股票等风险资产配置 减少长久期对冲工具需求 年长成员缩短对冲久期 荷兰持有欧洲债券近3000亿欧元 占欧盟养老金储蓄总额一半以上 市场影响深远 [4] - 9月历来是长期债券表现疲软月份 过去十年超10年期政府债券在9月中位数损失达2% 主因长债发行量季节性增加 [4] 货币政策困境 - 欧元区8月通胀率回升至2.1% 超出市场2.0%预期 核心通胀率维持在2.3%高位 强化利率维持不变预期 [4] - 欧洲央行12月前再度降息可能性仅为25% 通胀风险倾向于上行 全球贸易动荡推动成本上升 政策空间有限 [4] - 尽管经济下行风险显著且美联储预计恢复降息 欧洲央行内部鸽派推动再次降息实现难度大 暂停降息理由充分 [5]
全球人口快速老龄化,如何做到老有所养
第一财经· 2025-08-13 20:29
全球老龄化趋势 - 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1960年5%增至2023年10%,预计2040年达14.3%进入中度老龄化,本世纪下半叶达21%进入重度老龄化 [2] - 全球总和生育率从1960年4.7降至2023年2.2,高收入国家从2.9降至1.4,中低收入国家从5.5降至2.3,2024年55%国家和地区生育率低于人口更替水平2.1 [2] - 日本2023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30%,德法意均超20%,加英美分别为19.4%、19.2%、17.4%,老年抚养比日本达50%,美加分别为27%、30%,英法德意均超30% [3] -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仅用21年从轻度老龄化(7%)进入中度老龄化(14%),而法美英德日分别需126年、72年、46年、40年、24年 [3] 老年人经济状况 - 美国劳动者收入中位数峰值在45-54岁达6.4万美元,55-64岁降至6.2万美元,65岁以上退休人士收入中位数骤降至2.6万美元,仅为工作期40% [4] - 美国人退休储蓄中位数8.7万美元,35岁以下1.9万美元,35-44岁4.5万美元,45-54岁11.5万美元,55-64岁18.5万美元,65-74岁达峰值20万美元,75岁以上降至13万美元 [5] - 美国近八成老年人缺乏经济资源支付两年疗养院或四年社区辅助生活费用,60%无法支付家庭长期护理费用 [5] - 美国51-64岁低收入工人拥有退休储蓄比例从2007年20%降至2019年10%,2022年65岁以上人口贫困率超20% [6] 养老金体系模式 - 世界银行1994年提出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为政府强制现收现付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为雇主个人共担职业养老金,第三支柱为个人自愿养老金 [8] - 法国养老金体系以政府主导公共养老金为主(占比超70%),基本养老制度含强制性公共养老金和养老救助,补充养老制度为强制性企业年金,再补充制度为自愿养老保险 [10] - 法国2023年政府转移支付占公共养老金支出18%,2022年公共养老金支出占GDP13.6%,2023年起出现养老金赤字,未来十年年赤字100亿-120亿欧元 [11] - 美国养老金以私人体系为主,公共养老金占比仅6.2%,企业养老金占比58%,个人养老金占比35.8%,政府补贴仅占公共养老金资金源0.5% [12] - 美国2019年对私人养老金税收优惠财政净补贴现值2760亿美元,收入最高20%家庭享受超60%收益,收入最低40%家庭获益不足5% [13] -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强制雇主雇员缴费,最高费率分别为17%和20%,2023年总储蓄率47.7%,公积金资金94.6%来自缴费和投资收益,财政补贴仅4.5% [14][16] - 新加坡政府担保公积金普通账户利率底线2.5%,特别账户、医疗账户和退休账户利率底线4%,另提供1%-2%额外利息 [15] 中国养老金现状 -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亿人,参保率95%,采用统账结合现收现付制 [17] - 2022年中国养老金资产规模14.5万亿元,占GDP12%,三支柱占比分别为58.3%、41.6%、0.1%,同期OECD国家养老金资产与GDP之比平均105% [18] 体系构建方向 - 需鼓励发展第二、第三支柱,通过税收激励扩大私人养老金覆盖面,但需设置优惠上限防止补贴倒挂高收入人群 [19] - 政府财政补贴应精准用于低收入者、残疾者等特定群体,避免平均主义和福利负担 [19]
养老金融周报(2025.07.21-2025.07.27):英国养老金成立GGIC以求参与政策制定-20250728
平安证券· 2025-07-28 12:09
核心观点 本周全球养老金领域有三项重点事件值得关注,分别是二季度中央汇金 ETF 购买规模接近 2000 亿人民币、英国养老金成立 GGIC 以求参与政策制定、英国建立第二届养老金委员会以应对养老金下降问题;同时还跟踪了海外和国内养老金融政策及投资管理动态 [1][2] 重点关注 - 二季度中央汇金 ETF 购买规模接近 2000 亿人民币,资金投入 10 只宽基指数基金,超一半流入中证 300 指数 ETF,还买入约 290 亿元中证 1000 指数 ETF [1][6] - 英国养老金成立 GGIC,初始成员 AUM 约 1500 亿英镑,对英资产投资超 600 亿英镑,要求赋予养老金更多权利,包括参与政策制定、获取非上市公司信息、拥有股东权利等 [8][9] - 英国时隔近 20 年重新组建第二届养老金委员会,职责是审查未来养老金待遇下降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需在 2027 年向政府提供最终报告 [2][11] 海外养老金融动态 - 美国 NCPERS 称 DB 型养老金比 DC 型更能支持经济增长,公共养老金对经济健康关键,2023 年贡献大,无公共养老金 2025 年经济活动或减 3 万亿美元,且财政影响显著 [13] - 加拿大 La Caisse 承诺向英国 Sizewell C 核电项目投资最多 17 亿英镑,获 20%股权,项目装机 3.2GW,建成后可长期供电并减碳排放 [14][15] - 丹麦学者养老金将 9 家欧洲国防工业公司移出投资排除名单,支持欧洲民主制度,仍排除争议性武器等相关企业 [15] - 美国 SDCERS 改用总公共股票策略进行权益配置,降低偏差风险,目标年化投资回报率 6.5% [17] - Confluence 称 2025 年二季度 4000 余家 DB 型养老金计划净回报中位数为 6.06%,均低于 60/40 基准组合回报率 [18] 国内养老金融和产业动态 - 财政将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通过电子消费券抵扣 30 - 60%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包括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资金按 9:1 央地共担 [26] - 人社部将稳步推进养老保险改革、做好养老金调整和基金监管工作,持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28][29] - 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探索个人养老金“默认投资”机制,年金投资管理将出台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指导意见 [30] -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 年版)》,明确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创建条件 [31] - 养老产业有多起合作和融资动态,涉及老年用品、医养照护、老年娱乐、智慧养老等领域 [33]
新华财经晚报: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2%
新华财经· 2025-07-10 18:06
养老金调整 - 2025年1月1日起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上调2% [1]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双方在多个层级就经贸领域保持密切沟通 [1] - 商务部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1] 战略矿产管制 - 中国已部署打击锑和镓等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2] - 中国依法依规审查相关出口许可申请并批准合规申请 [2] 新型城镇化建设 - 将加大"两重"建设力度支持城镇化标志性重大项目 [3] - 制定差异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纳入"两新"专项支持 [3] - 允许人口流入城市利用特别国债等资金扩大保障房供给 [3] 汽车行业数据 - 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均超1500万辆同比增长10%以上 [3]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96.8万和693.7万辆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4.3% [3] 土地市场 - 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长27.5%但成交面积下降5.5% [4] - 一线及二线城市出让金增长超40%三四线城市小幅回落 [4] - TOP20城市宅地出让金占全国比重升至68% [4] 粮食生产 - 全国夏粮总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减少3.1亿斤 [4] - 小麦产量2763.2亿斤比上年减少3.3亿斤 [4] 国际市场 - 韩国央行维持政策利率2.5%将维持降息立场 [5][6] - 日本GPIF持有的外国债券中51.8%为美国国债 [6] - 法国央行预计2025年GDP增长0.6% [6] - 英国经济可能受全球贸易冲突恶化影响 [6] 金融市场 - 主要股指普遍上涨涨幅在0.22%-0.57%之间 [7] - 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黄金白银价格上涨 [7] - 原油价格微跌美元指数下降0.1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