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制造

搜索文档
机构扎堆调研,4家A股公司
中国基金报· 2025-08-17 09:24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全周涨1.69%,收报3696.77点;深证成指涨4.55%,创业板指涨8.58% [3] - 非银金融以7.07%涨幅领涨,电子、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涨幅居前;银行、钢铁、国防军工等行业表现相对弱势 [4] - 约七成机构调研公司周内实现正收益,海能技术涨超42%,飞龙股份、长城证券、浙江华业股价涨超30%,冠石科技涨超25% [4] 机构调研 - 共有67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记录 [4] - 南微医学和安杰思分别接受183家、180家机构调研,为本周机构参与调研最多的两家公司 [5] - 金橙子接受166家机构调研,拟收购萨米特55%股权 [9] - 新强联接受162家机构调研 [11] 南微医学 - 上半年实现营收15.65亿元,同比增长17.36%;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7.04% [5] - 海外营收同比增长45%,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58% [5] - 海外本土化团队超400人,并购是未来增长动力之一 [7] - 泰国工厂年底投产,定位供应欧美,成本比国内低 [7] 安杰思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4.56%;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26% [7] - 国内销售毛利率为67.58%,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9] - 上半年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50% [9] 金橙子 - 拟收购萨米特55%股权,设置业绩补偿、减值补偿双承诺 [9] - 收购后可在精密光电控制领域协同开发、技术迁移 [11] - 提升在高端精密振镜领域的竞争能力 [11] 新强联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01亿元 [13] - 通过子公司实现锻件、滚动体、保持架的自供,降低采购成本 [13] - 风电轴承业务进展良好,产能利用率高,2025年客户需求旺盛 [13] 行业动态 - 稳定币、PEEK材料、光模块(CPO)、金融科技等题材轮动明显 [4] - 消化内镜诊疗器械集采趋势逐步加快 [9] - 风电主轴承国产替代进口,打破盾构机刀盘主轴承依赖进口的局面 [11]
机构扎堆调研4家A股公司!主要问了这些问题→
证券时报网· 2025-08-17 08:11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全周涨1.69%收报3696.77点 深证成指涨4.55% 创业板指涨8.58% [1] - 非银金融行业以7.07%涨幅领涨 电子、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涨幅居前 银行、钢铁、国防军工等行业表现弱势 [1] - 稳定币、PEEK材料、光模块(CPO)、金融科技等题材轮动明显 [1] 机构调研 - 67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记录 约七成机构调研公司周内实现正收益 [1] - 海能技术涨超42% 飞龙股份、长城证券、浙江华业股价涨超30% 冠石科技涨超25% [1] - 南微医学、安杰思、金橙子、新强联等4家公司接受百家以上机构调研 南微医学和安杰思分别接受183家和180家机构调研 [1] 南微医学 - 上半年营收15.65亿元同比增长17.36% 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7.04% [2] - 海外营收同比增长45% 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58% [2] - 海外本土化团队超400人 并购是未来增长动力之一 泰国工厂年底投产定位供应欧美 [4] 安杰思 - 上半年营收3.02亿元同比增长14.56% 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26% [4] - 国内销售毛利率为67.58%较去年同期下降 主要因高毛利产品止血夹受集采影响 [5] - 上半年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50% 积极拓展渠道客户营销网络体系应对集采 [5] 金橙子 - 拟收购萨米特55%股权 在产品品类、客户资源、技术研发等方面形成互补 [5] - 萨米特具备技术优势、产品体系优势及客户资源优势 收购后可提升高端精密振镜领域竞争力 [7] 新强联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去年同期亏损1.01亿元 [8] - 毛利率提升措施包括实现锻件等自供减少外采 优化生产工艺 提高核心零部件自产率 调整产品结构聚焦高附加值产品 [9] - 风电轴承业务进展良好产能利用率高 2025年客户需求旺盛在手排产订单充足 [9]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政企合力 筑牢制造业“硬底盘”
河南日报· 2025-08-16 08:28
氢能源汽车产业协同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协调完善氢能"制储运加用"全场景生态,推动宇通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1] - 8大关键技术中已有5项实现自主可控 [1] 轨道交通与轴承产业 - 协调郑州地铁采用洛轴轴承,推动建立轨道交通车辆轴承开发合作联盟 [1] - 洛轴集团多个项目入选省级制造业设备更新项目,获得长期低息贷款和贴息补助,降低运营成本 [1] 企业服务与问题解决 - 走访100多家"四上"企业,收集诉求1万余个,办结率90%以上 [2] - 开展"六项"对接活动1万余场次,达成产销合作意向543亿元、授信额度1122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419亿元 [2] 政策支持与资金奖励 - 一季度满负荷生产奖励政策惠及2656家工业企业,发放资金4.5亿元 [2] - 全年安排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1.57亿元 [2]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改造 - 规上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87% [2] - "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赋能,编制数字化转型指南 [2] 关键技术攻关与金融支持 - 发布"揭榜挂帅"项目24项,立项5项,支持资金8625万元 [3] - "专精特新贷"累计投放367.4亿元 [3] 企业案例:多氟多 - 获得一季度满负荷生产奖励,申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 [3]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帮助申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赢得国家级创新平台入场资格 [3]
国产内镜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 机构投资者扎堆“登门”
证券时报· 2025-08-16 01:38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全周涨1.69%,收报3696.77点;深证成指涨4.55%,创业板指涨8.58% [1] -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各半,非银金融以7.07%涨幅领涨,电子、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涨幅居前;银行、钢铁、国防军工等行业表现相对弱势 [1] - 稳定币、PEEK材料、光模块(CPO)、金融科技等题材轮动明显,表现突出 [1] - 约七成机构调研公司周内实现正收益,海能技术涨超42%,飞龙股份、长城证券、浙江华业股价涨超30%,冠石科技涨超25% [1] 机构调研情况 - 共有67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记录 [1] - 南微医学、安杰思、金橙子、新强联等4家公司接受百家以上机构调研 [1] - 南微医学和安杰思分别接受183家机构、180家机构调研,为本周机构参与调研最多的两家公司 [1] 南微医学 - 上半年实现营收15.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6%;实现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7.04% [2] - 海外业绩亮眼,营收同比增长45%,海外营收占比已提升至58% [2] - 主营业务为微创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营消化内镜、肿瘤介入、微创神经外科三大产品体系,产品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海外本土化团队超400人,并购是未来增长动力之一 [2] - 泰国工厂年底投产,定位供应欧美,成本比国内低 [2] 安杰思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4.56%;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26% [3] - 主要产品应用于消化内镜诊疗领域,涵盖止血闭合类、EMR/ESD类(单/双极)、ERCP类及诊疗仪器类,并延伸至呼吸内镜、耳鼻喉内镜、泌尿内镜和妇科内镜等五大领域 [3] - 上半年国内销售毛利率为67.58%,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是国内高毛利产品止血夹受集采影响,销售单价有所下降 [3] - 上半年国内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0.50% [3] 金橙子 - 接受166家机构调研 [4] - 拟收购萨米特55%股权,本次交易后将在产品品类、客户资源、技术研发等方面形成积极的互补关系 [4] - 萨米特长期从事精密光电控制产品的研发创新工作,具备技术优势、产品体系优势以及资质及客户资源优势 [4] - 收购后可协同开发、技术迁移、提升在高端精密振镜领域的竞争能力 [4] 新强联 - 接受162家机构调研 [4] - 主营大型回转支承及精密轴承的研发与制造,是国内率先使用无软带淬火技术研发生产大兆瓦风机双列圆锥滚子主轴承的龙头企业,实现风电主轴承国产替代进口 [4]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01亿元 [5] - 通过子公司圣久锻件、海普森产品的上下游协同效应,实现锻件、滚动体、保持架的自供,减少外采,降低采购成本 [5] - 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设备利用率;加大研发投入,增强高毛利产品竞争力 [5] - 提高核心零部件自产率,减少外购依赖,发挥产业链协同降本效应 [5] - 调整产品结构,聚焦高附加值产品业务 [5] - 风电轴承业务进展良好,产能利用率高,2025年客户需求旺盛,在手排产订单充足 [6] - 盾构机轴承和海工装备轴承等领域业务一直保持稳定 [6] - 未来将紧跟风电大型化趋势,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6]
金沃股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6.14亿元,同比增长7.96%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4万元,同比增长102.91%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主要因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加及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减少 [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同比增长23.53% [5]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为轴承套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球类、滚针类和滚子类三大系列 [7] - 轴承套圈产品营收占比超过10%,毛利率为14.29%,同比提升0.70个百分点 [19] - 新业务布局包括丝杠零部件和绝缘轴承套圈,但目前营收占比极小且未形成收入 [7][8] 客户与市场 - 主要客户为舍弗勒、斯凯孚、恩斯克、恩梯恩、捷太格特等国际轴承巨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达89.30% [12][14] - 产品应用领域涵盖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汽车产业是核心应用领域 [7][14] -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41.97%,市场覆盖欧洲、北美、南美及亚洲地区 [14] 生产与供应链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生产周期通常为2-3周 [10] - 原材料主要为钢管、锻件和钢棒,采购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大 [9] - 部分生产环节(如粗车、热处理)委托外协厂商完成 [1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2,484万元,同比增长26.60% [18] - 核心技术覆盖精锻、精切、车削、磨削、热处理等全生产过程 [15] - 通过IATF16949:2016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获客户高度认可 [15] 资产与投资状况 - 总资产14.8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7% [5] - 在建工程占比4.43%,同比增加1.41个百分点,反映产能扩张投入 [20] - 可转债募集资金3.1亿元,主要用于高速锻件智能制造等项目,截至报告期末使用进度74.71% [26][27] 公司治理与激励 - 报告期内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 [34] - 实施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62名激励对象授予276.25万股限制性股票 [35][36]
国机精工盘中振幅近14% 成交额突破31亿元
金融界· 2025-08-15 00:09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4日15时股价报30.86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86% [1] - 当日最高触及35.31元 最低下探至30.85元 振幅达13.89% [1] - 全天成交956871手 成交金额31.31亿元 [1] 盘中波动 - 早盘9点35分股价在5分钟内下跌超过2% [1] - 10点59分股价在5分钟内反弹超过2% [1] 资金流向 - 8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080.48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7.33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要从事轴承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域 [1]
河南省29项重大创新项目通过验收
河南日报· 2025-08-14 07:20
先进制造领域 - 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突破超高速机床主轴轴承核心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 实现高端医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海上风电等主轴轴承的进口替代 [1]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现有高压电气设备内多种参数的高灵敏度监测 项目产品在国内外电网改造和运行中成功应用 [1] 新材料领域 -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家企业开展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合成和纯化技术研究 成功实现11种关键电子材料的产业化 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研发新一代超高温高性能隔热材料方面取得突破 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 信息工程大学研发出内生安全自动驾驶和内生安全整车网联T-BOX等系统 实现智能网联客车上的整车集成和推广应用 [2] -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电控悬架系统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 现代医药领域 - 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河南省首个中药3.1类新药"枇杷清肺颗粒" 参与制定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25个 开发医疗机构制剂13个 [2] - 运用现代育种技术选育辛夷等优良药材新品种9种 系统解决制约中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难题 [2] 现代农业领域 - 河南农业大学初步解析小麦纹枯病、花生白绢病等8种重大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和灾变机制 挽回小麦损失12.35亿斤 挽回花生损失1.67亿斤 [3] - 形成覆盖全省的绿色防控网络 有效保障粮油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 [3] 整体项目情况 - 29项省重大创新项目集中验收顺利完成 涵盖多个产业链群 [1] - 省财政支持总经费超1亿元 带动项目承担单位投入资金7.5亿元 其中研发投入4.3亿元 [1] - 财政资金撬动效应显著 一批标志性成果脱颖而出 [1]
2025-2031全球及中国机器人运动控制轴承行业深度评估及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48
机器人运动控制轴承行业概述 - 行业主要产品类型包括滚动轴承、滑动轴承及其他类别 [2] - 主要应用领域涵盖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及其他领域 [2] - 行业发展存在特定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3] - 行业存在一定进入壁垒 [3] 全球供需状况 - 全球市场产能、产量及产能利用率呈现持续发展趋势(2020-2031)[3] - 全球产量及需求量保持增长态势(2020-2031)[3] - 全球主要地区产量均呈现增长趋势(2020-2031)[3] - 中国市场产能、产量及产能利用率同步发展(2020-2031)[3] - 中国产量及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2020-2031)[3] - 中国产能和产量占全球比重保持稳定 [3] 市场规模与区域分析 - 全球市场销售收入及销量持续增长(2020-2031)[3] - 全球市场价格呈现明确趋势(2020-2031)[3] - 中国市场收入及销量同步提升(2020-2031)[3] - 中国销量和收入占全球比重维持稳定 [3] - 北美地区销量及收入保持增长(2020-2031)[4] - 欧洲地区销量及收入呈现上升趋势(2020-2031)[4] - 亚太地区销量及收入持续扩张(2020-2031)[4] - 拉美地区销量及收入稳步增长(2020-2031)[4] - 中东及非洲地区销量及收入保持发展(2020-2031)[4] 竞争格局 - 全球主要厂商产能市场份额存在差异 [4] - 全球主要厂商销量数据涵盖2020-2025年度 [4] - 全球主要厂商销售收入呈现不同表现(2020-2025)[4] - 全球主要厂商销售价格存在波动(2020-2025)[4] - 2024年全球主要生产商收入排名明确 [4] - 中国市场主要厂商销量数据完整(2020-2025)[4] - 中国市场主要厂商销售收入各有不同(2020-2025)[4] - 中国市场主要厂商销售价格存在差异(2020-2025)[4] - 2024年中国主要生产商收入排名清晰 [4] - 全球主要厂商总部及产地分布广泛 [4] - 全球主要厂商商业化日期明确 [4] - 行业集中度通过全球头部厂商份额(Top 5)体现 [4] - 全球生产商分三个梯队且市场份额明确 [4] 产品类型分析 -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销量及市场份额数据完整(2020-2025)[5] -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销量预测涵盖2026-2031年度 [5] -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收入及市场份额数据详实(2020-2025)[5] -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收入预测覆盖2026-2031年度 [5] -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价格走势持续(2020-2031)[5] - 中国不同产品类型销量及市场份额数据完备(2020-2025)[5] - 中国不同产品类型销量预测包含2026-2031年度 [5] - 中国不同产品类型收入及市场份额数据全面(2020-2025)[5] - 中国不同产品类型收入预测涵盖2026-2031年度 [5] 应用领域分析 - 全球不同应用销量及市场份额数据完整(2020-2025)[5] - 全球不同应用销量预测涵盖2026-2031年度 [5] - 全球不同应用收入及市场份额数据详实(2020-2025)[5] - 全球不同应用收入预测覆盖2026-2031年度 [5] - 全球不同应用价格走势持续(2020-2031)[5] - 中国不同应用销量及市场份额数据完备(2020-2025)[6] - 中国不同应用销量预测包含2026-2031年度 [6] - 中国不同应用收入及市场份额数据全面(2020-2025)[6] - 中国不同应用收入预测涵盖2026-2031年度 [6] 产业链与厂商分析 - 行业发展趋势明确 [6] - 行业主要驱动因素清晰 [6] - 行业供应链结构完整 [6] - 主要原料供应情况稳定 [6] - 主要下游客户群体明确 [6] - 行业采购模式、生产模式及销售模式均有定义 [6] - 全球主要厂商包括SKF、Schaeffler、Timken等国际企业 [6][7][8] - 中国主要厂商包含长盛轴承、五洲新春、金帝股份等国内企业 [8][9] - 各厂商生产基地、销售区域及市场地位均有明确界定 [6][7][8][9] - 所有厂商产品规格、参数及市场应用信息完整 [6][7][8][9] - 2020-2025年度各厂商销量、收入、价格及毛利率数据详实 [6][7][8][9] 中国市场专项分析 - 中国产量、销量及进出口数据涵盖2020-2031年度 [10] - 中国进出口贸易趋势明确 [10] - 主要进口来源及出口目的地清晰 [10] - 中国生产地区分布及消费地区分布具体 [10]
新强联订单充足半年扣非增22倍 研发费涨76%拥有148项专利
长江商报· 2025-08-13 07:2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108.98% [1][4]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4]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3.35亿元,较上年同期1456.87万元增长2200.56% [1][4] - 2024年营业收入29.46亿元,同比增长4.32%,创历史新高,但净利润6537.77万元,同比骤降82.56% [3] 产品与业务 - 2025年上半年风电类产品营业收入16.76亿元,同比增长135.53%,毛利率30.5% [4] - 产品布局涵盖风电轴承、盾构机轴承、海工装备轴承及工程机械轴承等多个关键领域 [4] - 自主研发直径14米级超大型盾构机主轴轴承填补国内空白,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1][6] - 直径8.01米"破壁者"主轴承承载能力达10万千牛,设计寿命超1万小时,部分指标国际领先 [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8482.55万元,同比增长75.96% [1][6] - 2021-2024年研发费用连续四年超1亿元,分别为1.06亿元、1.29亿元、1.40亿元和1.15亿元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148项专利,其中31项发明专利 [1][6] - 研发人员364人,占员工总数20.88%,80%为40岁以下,团队年轻化 [5] 行业与市场 - 2024年风电行业前期装机量放缓、价格竞争激烈,后期景气度回升,量价企稳 [2] - 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排产订单充足,下游需求旺盛 [1][4] - 为出口土耳其的"中铁1294号"盾构机配套关键部件,验证产品在复杂地质下的可靠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