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

搜索文档
促消费政策“组合拳”:下半年或拉动7000 - 9000亿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7-04 12:40
促消费政策组合拳 - 央地联合推出促消费政策组合拳 从提升消费能力、优化环境、创新场景等方面激发消费潜力 下半年消费需求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服务消费将成为新动力源 [1] -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推出19项新政 包括创新金融产品、规范业务、提高财产性收入等内容 [1] - 商务部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 时间为7月至12月 涵盖汽车换"能"、打造多元场景等内容 [1] 地方促消费举措 - 二季度以来 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推出特色活动 [1] - 2025年全国暑期文旅消费季启动 各地围绕热点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 [1] - 国家发改委7月将下达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并制定"国补"使用计划 [1] 消费数据与预期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 同比增长6.4% 消费增速创2024年以来新高 [1] - 下半年尚有1380亿元资金落地 预计可拉动消费7000亿-9000亿元 [1] - 预计2025年社零总额同比增长约6% 下半年增速扩大1个百分点 [1] 消费趋势展望 - 短期来看 以旧换新政策将带动销售 节假日服务消费将迎来旺季 [1] - 消费将向绿色、智能、个性化方向发展 数字技术可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1] - 房地产市场限制性政策有望放松 各地在购房补贴等方面有政策空间 [1]
中芯国际申请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专利,提升产品的良率
搜狐财经· 2025-07-04 12:4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 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44000万美元。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芯国际集成电 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27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150 条,专利信息5000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442个。 来源:金融界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中芯国际 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20261287A, 申请日期为2024年01月。 专利摘要显示,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内形成硅层;在所述硅层上 形成金属层;对所述金属层和所述硅层进行第一热处理,以形成初始金属硅化物层;采用第一酸洗处理 去除剩余的所述金属层;在所述第一酸洗处理之后,对所述初始金属硅化物层进行第二酸洗处理,去除 在形成所述初始金属硅化物层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在所述第二酸洗处理之后,对所述初始金属硅化 物层进行第二热处理,以形成金属硅化物层。通过从工艺流 ...
好达电子重启IPO 专注声表面波射频芯片研发生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2:40
公司IPO动态 - 好达电子于2021年6月首次冲刺科创板,原计划募资9.6亿元用于声表面波滤波器扩产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 - 公司IPO于2021年11月26日过会,但于2022年12月26日主动撤回上市申请,2023年2月6日证监会终止其发行注册程序 [1] - 2023年7月3日公司重新在江苏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辅导券商为民生证券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主要从事声表面波射频芯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兼具芯片设计技术、制造及封测工艺、标准化量产出货能力的国内厂商 [1] - 主要产品包括滤波器、双工器和谐振器,广泛应用于手机、通信基站、物联网等射频通信相关领域 [1] - 产品适用于30KHz-3.6GHz频率范围的通信领域,适用频段广、产品种类多 [2] - 具备声表面波射频芯片CSP封装技术,产品尺寸达到0.9mm×0.7mm、1.6mm×1.2mm,符合行业小型化需求 [1] - 具备WLP封装技术,产品尺寸达到0.8mm×0.6mm、1.5mm×1.1mm,符合模组化需求并已应用于知名客户智能手机 [2] 行业现状 - 声表面波滤波器国产化进程仍处于初步阶段,国内技术水平与国外领先厂商存在较大差距 [2] - 国内声表面波滤波器产业尚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大量手机滤波器仍依赖进口 [2]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为无锡市好达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持股比例为25.19% [2]
硅谷的企业级AI正在这样赚钱|2025人工智能现状报告
量子位· 2025-07-04 12:40
企业级AI开发现状与战略变化 - OpenAI的GPT系列模型仍是最受欢迎的首选模型 Claude位居第二 但多模型并行策略正成为趋势 多数企业采用OpenAI搭配1-2个其他供应商模型的组合[7][10][42] - 90%高增长初创公司正在积极部署或使用智能体 显示智能体技术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20] - 营收规模约5亿美元的公司在AI上的年支出约为1亿美元 显示AI投入与企业规模正相关[16] AI产品战略与价值转化 - AI原生公司将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远超AI赋能公司 仅1%AI原生公司处于预发布阶段 而AI赋能公司达11% 47%AI原生公司已验证市场契合度 AI赋能公司仅13%[33][34] - 80%AI原生公司正在构建自主工作流程 代表用户执行多步操作的自主系统成为建设重点[37] - 代码辅助工具效益显著 高增长初创企业AI生成代码量占比达33% 其他公司为27% 生产力提升15%-30%[30][76][77] AI定价模式演变 - 混合定价模式成为主流 40%企业维持现有策略 37%正探索基于用量 ROI和使用层级的新收费模式[25][49] - AI赋能SaaS厂商目前多将AI作为差异化卖点 但预计未来将转向基于用量的收费模式以避免利润率压缩[47] - 推理成本在产品进入通用可用阶段后大幅飙升 高增长企业支出可达同行两倍[19] AI人才与组织架构 - AI/ML工程师平均招聘周期超70天 54%企业表示招聘进度滞后 合格人才储备不足是主因[56][58] - 多数企业预计20%-30%工程团队将专注AI领域 高增长企业比例达37%[55] - 营收突破1亿美元的企业普遍设立专门AI高管职位 以应对运营复杂度提升和统一战略布局[23] AI工具生态系统与内部应用 - 70%员工被提供内部AI工具 但仅50%定期使用 大型企业员工接受度尤其低[72][73] - 高采用率组织平均在7个以上场景部署AI 代码助手使用率达77% 内容生成65% 文档搜索57%[73] - 高增长企业更积极试验新AI工具 显示头部公司已将AI视为战略杠杆[82] AI研发投入与成本结构 - 企业将10-20%研发预算用于AI 多数计划2025年追加投入[61] - 早期阶段人才是最大开支 产品成熟后云成本和模型推理成为主要支出[64] - API使用费被视为最难控制的支出 显示外部API调用带来显著不确定性[67] - 每月模型训练成本在16万至150万美元间浮动 与产品成熟度相关[69]
物理学家靠生物揭开AI创造力来源:起因竟是“技术缺陷”
量子位· 2025-07-04 12:40
核心观点 - AI的"创造力"本质上是扩散模型架构的确定性产物,而非高级智能表现[1][19] - 扩散模型的局部性和等变性限制(技术缺陷)反而成为其创造力的来源[13][16][19] - 该机制与生物形态发生学中的图灵模式高度相似,解释了AI生成图像常见缺陷(如多余手指)的成因[9][12][19] 研究背景 - 扩散模型(DALL·E/Stable Diffusion核心)设计初衷是精确复制训练数据,但实际表现出"即兴创作"能力[3][5] - 去噪过程中像素块的局部重组导致信息丢失,类似拼图丢失说明书后的创造性重组[6][8] - 物理学家团队(跨学科背景)从生物自组装过程获得启发,建立ELS数学模型验证假设[9][16] 关键发现 - ELS模型仅基于局部性+等变性规则,即能以90%准确率复现扩散模型输出[18][19] - 创造力源于系统动态:模型过度关注局部像素块而缺乏全局协调(类似生物发育中的多指畸形)[12][15][19] - 该机制可数学形式化,证明创造力是去噪过程的必然副产品[16][19] 未解问题 - 非扩散模型(如LLM)的创造力机制尚未被该理论覆盖[21] - 人类与AI创造力可能共享"不完整认知→填补空白"的底层逻辑[21][22] 行业意义 - 首次将AI创造力归因于底层技术架构而非抽象能力[1][19] - 为理解人类创造性思维提供新视角(神经科学类比)[19][21] - 可能推动新一代生成模型的设计范式转变[16][19]
周伯文等将亮相上海交大,论道AI如何重塑产业格局,交大高金MBA课程全新升级
量子位· 2025-07-04 12:40
论坛概述 - 论坛主题为"AI创智时代的最好投资",聚焦AI技术革命与投资机遇的交汇点,探讨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成为赢家 [1] - 由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主办,将发布交大高金MBA课程升级方案,旨在重构知识体系,实现金融思维与科技基因的深度融合 [1] - 论坛汇集人工智能实验室顶尖科学家、金融与科技领域校友、产研领袖等多方专家,共同探讨AI时代的核心命题 [1] 议程安排 投资自己 - 探讨AI创智时代有效的学习方式,圆桌讨论个人发展归因(自身、大势或MBA) [3] - 嘉宾包括交大高金MBA项目执行主任倪海英等 [3] 投资交大 - 展示上海交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圆桌讨论"为什么上海交大是科创时代首选院校" [3][4] - 嘉宾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临港新片区分行行长王扉、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程芳等 [3] 投资AI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周伯文教授分享AI科技最新前沿进展 [5] - 圆桌讨论"AI产业发展带来超级个体突破" [6] 投资中国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启贵教授探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 [7] - 圆桌讨论"投资中国科技的未来",嘉宾包括创新奇智CTO张发恩、同花顺iFind AI运营总监祝睿锐等 [10][9] 参与嘉宾 - 来自金融、科技、学术等多领域的专家,如紫竹小苗基金副总经理杨海忠、张江产业工程院院长张爱平、华为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副部长郭培卿等 [8][12] - 多家上市公司代表参与,包括恺英网络大模型负责人谭凯、荃信生物执行董事林伟栋等 [9][12]
英伟达加冕历史第一股!老黄最新身家1388亿美元,刚入职的研究员都赶上了
量子位· 2025-07-04 12:40
英伟达市值突破历史纪录 - 英伟达市值达3.92万亿美元,刷新全球历史纪录,超过加拿大和墨西哥股市总市值之和,也超过英国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 [1] - 此前历史最高纪录保持者为苹果,去年12月26日创下3.915万亿美元收盘纪录 [2] - 微软市值3.7万亿美元位居第二,苹果3.19万亿美元位居第三 [3] AI赛道推动市值暴涨 - 2023年英伟达市值首次破1万亿美元,两年内闪电般翻番 [4] - 华尔街对AI乐观情绪空前高涨,核心动力来自新一代AI芯片技术突破 [10] - 微软、苹果、亚马逊等巨头展开AI数据中心军备竞赛,对英伟达高端处理器需求井喷 [11] 新一代AI芯片技术突破 - 英伟达GB300 NVL72系统完成全球首次商用部署,由戴尔交付给CoreWeave [11] - 单台GB300 NVL72机架含72颗Blackwell Ultra GPU和36颗Grace CPU,搭配20TB HBM3E显存和40TB系统内存 [12] - 性能达1.1 ExaFLOPS FP4推理算力和0.36 ExaFLOPS FP8训练性能,较前代提升50% [12][13] 供应链与出货情况 - GB200出货高峰期原预计2024年底或2025年初,因供应链挑战推迟至今年第二或第三季度 [16] - 当前正值出货高峰期,推动股价飙升 [16] 创始人财富增长 - 黄仁勋净资产达1388亿美元,较之前增长18亿美元,涨幅1.31%,全球富豪榜排名第10 [5] 股价波动情况 - 英伟达股价早盘暴涨2.4%至160.98美元,市值达3.92万亿美元 [7] - 随后涨幅收窄至1.5%,每股159.60美元,市值3.89万亿美元,仍紧逼苹果历史峰值 [7] 人才战略 - 英伟达持续挖角清华系AI人才,包括贾扬清、韩松、吴迪、毛慧子等 [20][25][26][28][29] - 近期收购清华系AI公司Nexusflow,其联创焦剑涛、朱邦华等加入英伟达担任重要职位 [26] - 多位清华校友在英伟达担任研究总监、杰出科学家等关键职位 [25][26][28]
百万年薪遍地走,Meta薪资接连曝光!AI人才身价水涨船高ing
量子位· 2025-07-04 12:40
Meta薪资曝光 - Meta通过H-1B签证文件曝光各岗位薪资水平,软件工程师年薪最高达48万美元(344万人民币),最低12万美元(86万人民币)[10] - 机器学习工程师年薪最高44万美元(315万人民币),AI相关岗位(如AI研究科学家、ML研究科学家)起薪普遍超17万美元(122万人民币)[11][13] - 数据分析岗中,数据科学家/工程师年薪达27万美元(194万人民币),产品经理等非技术岗年薪也常超20万美元[15][16] - 曝光的薪资仅为基本工资,不含股票期权和福利,实际总包可达基本工资的2-3倍[9] 行业薪资对比 - Meta在北美科技公司中薪资水平领先,全岗位薪资具有"碾压级优势"[17] - OpenAI技术岗位基本工资最高65万美元,加上股票期权后年薪可达150万美元[35] - 初创公司如Thinking Machine提供50万美元薪资,高于Anthropic(40万)和OpenAI(30万)[31] - 谷歌曾斥资27亿美元重新聘用顶级人才Noam Shazeer[27] AI人才争夺战 - 全球具备大模型研发能力的人才仅约1000人,科技公司通过高薪激烈竞争[19][20] - 2022-2025年顶尖技术人员薪资涨幅显著提升,Meta是当前最激进的企业之一[21][26] - 国内企业如DeepSeek、腾讯、华为等推出"薪资不设上限"的人才计划,百万年薪成为常态[38][39] - 大厂间人才流动频繁,如字节挖角谷歌DeepMind副总裁,阿里引进顶尖AI科学家[41] 国内科技企业人才计划 - 京东TGT计划、百度文心计划、腾讯青云计划等针对校招生/博士生,提供专属晋升通道和行业TOP薪酬[40] - 招聘方向集中于AI大模型、多模态、算法工程等领域,要求候选人在顶级会议发表论文或获得重量级奖项[40] - 国内技术人才薪资较硅谷更务实,但竞争激烈程度不逊于国外[41]
中经酒业周报∣1-5月我国酒类进口走弱、出口增势扩大,多家酒企进军低度酒,女儿红推出龙井黄酒
新华财经· 2025-07-04 12:39
行业动态 - 1-5月我国酒类进口总额13.7亿美元,同比下降14.3%,总量2.9亿升,同比增长0.94% [4] - 1-5月酒类出口总额8.3亿美元,同比上涨8.6%,总量3.9亿升,同比上涨30.1%,烈酒与啤酒是出口最大品类 [4] - 1-5月酒饮茶制造业营业收入6647.3亿元,同比增长2.7%,利润总额1164.9亿元,同比增长4.3% [4] - 2025葡萄酒旅游大会在烟台开幕,发布《新华·中国(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指数》,烟台获"国际负责任葡萄酒旅游目的地认证证书" [4] - 清香型白酒在25℃和35℃贮存49天内能保持稳定滋味品质,50℃条件下贮存21天内与35℃贮存7-49天相似 [5] - 仁怀市将建立酱酒价格评价体系,围绕年份酒标准制定、酒庄体系建设提升产业深度和宽度 [7] 企业动态 - 贵州茅台已累计回购股份3382085股,占总股本0.2692%,支付总金额52.02亿元 [8] - 五粮液将推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泸州老窖研发成功28度国窖1573并计划年内投放市场 [8] - 洋河股份上市果味露酒与33.8度微分子系列,水井坊尝试推出38度以下产品,酒鬼酒准备33度、28度等低度产品 [8] - 山西汾酒每股派发现金红利3.60元,共计派发43.92亿元 [9] - 口子窖"兼系列"中档产品动销良好,高端产品动销不及预期,兼10、兼20价格略低于指导价 [9] - 女儿红推出龙井黄酒新品,酒精度6.0%,融合茶文化与酒文化 [9] - 保乐力加推出Absolut伏特加纸制瓶盖,采用95%FSC认证纤维材料,未来将用生物基材料取代塑料密封 [10]
淘宝客服回应罗马仕余额不足:49万台缺陷充电宝召回背后的消费者权益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7-04 12:38
当你在淘宝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申请退款时却被告知"商家账户余额不足",这种糟心体验正发生在数万名罗马仕充电宝用户身上。一场涉及49万台缺 陷产品的召回行动,意外揭开了电商平台保障机制的脆弱面纱。 事件回溯:从产品缺陷到退款僵局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6月发布的召回公告显示,因电芯原材料存在缺陷,可能导致产品过热甚至燃烧,决定召回PAC20-272等3款型号共49万台充电宝。 这本该是企业负责任的危机处理,却演变成消费者与平台、商家的三方拉锯战。 法律视角:消费者权益保障的"三不管"地带 从法律层面看,罗马仕违反《产品质量法》第26条的安全保障义务,淘宝则涉嫌未履行《电子商务法》第38条的资质审核责任。但现实困境在于,当企业濒 临破产时,消费者债权清偿顺序低于员工工资等优先债权。 更棘手的是召回执行难题。部分快递公司因安全风险拒收退货,平台建议的"盐水浸泡"处置方式被专家指出存在短路爆炸风险。这种责任推诿使得本应简单 的退款流程变成充满安全隐患的维权马拉松。 消费者自救指南:从止损到维权 面对系统性的维权障碍,消费者需要采取分级应对策略:立即停用召回批次产品(型号PAC20-272/392、PLT20A-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