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国联民生证券:2025年至今医药板块迎来复苏 关注创新药、AI和左侧资产估值修复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13:55
板块复苏 - 医药板块经历4年调整期后迎来复苏 2025年至今医药生物行业累计上涨4.57% 涨幅位居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第6位 [1] - 医药持仓环比上升但仍处于历史中低位 [1] - 医药多个细分板块景气度企稳向上 创新药出海案例增多 中国在全球创新药研发中地位提升 [1] - 传统药企逐渐走出存量业务困境实现创新转型 CXO和消费医疗赛道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1] 趋势展望 - 增量机会来自创新药和AI带来的潜在成长性 存量机会来自左侧资产业务复苏和估值修复 [2] - 2025年预计为国内创新药授权出海重要年份 自2018年"4+7"集采后企业转型创新药7年已进入兑现期 部分先驱企业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2] - AI将全方位赋能医药产业链 在大模型平民化背景下提升药品研发、生产和医疗服务效率 [2] - 左侧资产进入温和修复期 传统药企、CXO、消费医疗等赛道存量风险逐步出清 基本面有望复苏 [2] 投资建议 - 创新药领域建议布局存量风险出清、增量产品放量且估值合理的传统药企 以及研发基础扎实、产品具备出海竞争力、2025年有出海关键进展的创新药企 [1] - 医药AI领域建议布局在数据、硬件和服务领域具备AI要素禀赋且存量业务扎实的公司 [1] - 左侧资产修复建议关注存量风险可控、估值合理、需求稳健增长的标的 主要集中在传统药企、CRO、骨科、IVD和医疗服务等赛道 [1]
合富中国: 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关于合富(中国)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26 03:32
股东大会基本情况 - 股东大会于2025年6月25日14:30在上海徐汇区光启大楼召开,现场会议与网络投票同步进行,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在交易时段(9:15-9:25,9:30-11:30,13:00-15:00)开放 [3][5] - 会议通知提前20日(2025年6月5日)在上交所网站披露,载明会议时间、地点、议案等要素,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 [3] - 现场出席股东及代理人3名,代表股份792,224股(占表决权股本0.199%);网络投票股东215名,代表股份224,621,540股(占表决权股本56.45%) [5][6] 议案审议结果 - **高票通过事项**: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99.74%同意)、监事会工作报告(99.74%同意)、年度报告(99.73%同意)及财务决算报告(99.72%同意) [8][9] - 2025年度董事薪酬方案(99.71%同意)、对外担保计划(99.72%同意)及银行授信申请(99.72%同意) [9] - 变更利润分配方案(99.75%同意,中小股东支持率91.18%) [18][19] - **重大调整事项**: - 取消监事会、变更经营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获99.72%通过,需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同意 [10][22] - 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获99.72%通过,中小股东支持率90.40% [10] - **董事会换届选举**: - 4名非独立董事得票率均超99.72%(中小股东支持率72.32%-72.39%) [19][20] - 2名独立董事得票率均超99.72%(中小股东支持率72.31%-72.39%) [20][21] 程序合规性 - 召集程序由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2025年6月4日)审议通过,召集人资格合法 [5] - 表决采用现场记名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计票过程由股东代表、监事及律师共同监督 [7][22] - 特别决议事项(如章程修订)均达到三分之二通过门槛,普通决议事项过半数通过 [22]
首个深圳口岸港人健康服务中心落户龙岗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21:57
深港跨境医疗协作新进展 - 首个"深圳口岸港人健康服务中心"在龙岗区第八人民医院揭牌成立 由医院联合香港妇女服务联会等六家机构共同推动 [1] - 同步揭牌"CONNECT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中心"和"康复技术实践培训基地" 并与五家单位签署《健康服务战略合作协议》 [2] - 标志着深港跨境医疗协作迈入新阶段 实现龙岗区基层医疗机构与香港两地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1][2] 创新医疗服务展示 - 港人代表体验脑机接口治帕金森技术 通过非侵入式脑电监测与智能反馈训练精准调节运动神经功能 有效改善震颤、僵直等症状 [1] - 康复科展示认知运动康复筛查服务 通过评估记忆力、反应力及肢体协调性等指标早期识别认知障碍与运动功能障碍风险 [1] - 中医特色疗法等前沿服务同步亮相 提供个性化干预方案帮助改善疼痛及功能衰退问题 [1] 医院战略规划与服务升级 - 龙岗区第八人民医院院长提出"深港、体卫、医养、教卫"四融合新模式 搭建服务港人的"医疗绿色通道" [2] - 医院将重点在港人健康管理、体卫融合、老龄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从日常问诊到专科治疗和康复照护全环节精准对接 [2] - 优化跨境医疗服务目标包括提供优质、便捷、优惠的健康服务 协同两地社会机构解决民生需求 [2]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上涨1.03%,前十大权重包含惠泰医疗等
搜狐财经· 2025-06-25 21:4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上涨1.03%,报13409.79点,成交额148.05亿元 [1] -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11%,近三个月下跌4.37%,年至今下跌3.04% [1] 指数概况 -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从中证全指指数中选取医疗保健主题上市公司证券,反映该主题整体表现 [1] - 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迈瑞医疗(9.98%)、联影医疗(8.42%)、爱尔眼科(7.67%)、爱美客(3.48%)、惠泰医疗(3.26%)、新产业(2.98%)、鱼跃医疗(2.83%)、乐普医疗(2.29%)、美年健康(2.09%)、山东药玻(1.96%) [1] - 从市场板块看,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0.30%、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9.70% [1] 行业分布 - 医疗设备占比35.16%、医疗耗材占比28.03%、体外诊断占比21.23%、医疗服务占比15.58% [2]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将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跟踪基金 - 跟踪医疗保健的公募基金包括:南方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联接A/C/I、天弘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建信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大成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华泰柏瑞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 [2]
日照市中医医院完成首例最小型号WEB支架颅内动脉瘤手术
齐鲁晚报网· 2025-06-25 18:25
医疗技术突破 - 日照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神经介入团队成功完成山东省首例最小型号WEB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1] - 手术采用国际先进的WEB支架技术,患者术后效果良好[3] - WEB支架是一种新型自膨式动脉瘤腔内栓塞系统,通过瘤内扰流装置阻止血液流入动脉瘤,促进血栓形成和瘤颈内皮化[3] 技术优势 - WEB支架特别适合颅内血管分叉部位的动脉瘤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高效安全等优势[3] - 术后患者无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显著减轻患者负担[3] 医院发展 - 日照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神经介入团队持续开展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颅内外动脉狭窄、急诊取栓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5] - 此次手术展示了医院在复杂脑血管病诊疗方面的专业实力和技术水平[5] 行业影响 - 手术为类似病例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参考[7] - 标志着日照市中医医院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领域迈出坚实一步[7]
中国医院协会携手中国太保 共筑医院行业职域服务新标杆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5 16:23
战略合作框架 - 中国医院协会、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医院行业员工多元化保障需求构建"金融+医院+服务"生态闭环 [1] - 三方合作旨在打造医院行业职域服务新标杆,同时深化中国太保在"大康养"领域的战略布局 [1] 合作模式创新 - 合作核心在于提升医护人员健康保障水平并满足养老需求,属于社会关注焦点 [4] - 合作模式并非资源简单叠加,而是服务逻辑重构,形成"医院行业洞察+金融科技赋能+保险保障创新"的跨界协同 [4] - 中国医院协会提供专业洞察,浦发银行贡献数字化金融技术,中国太保寿险引入BEST职域服务芯模式 [4] 服务闭环构建 - 构建覆盖医护人员"职业风险保障—健康管理—养老规划"的全链条服务闭环 [4] - 通过标准化流程、全周期产服体系和专业团队实现需求与资源高效对接 [4] - 形成"行业协会搭台、金融机构赋能、保险企业落地"的三方协同机制 [4] 战略延伸规划 - 该模式计划推广至退役军人、运动员等群体 [5] - 合作是太保寿险深化集团"大康养"战略的具体举措,通过"金融+医疗+服务"跨界协同构建保障体系 [5] - 以"保险+康养"创新实践勾勒"大康养"生态未来轮廓 [5]
首个“体检筛查、多学科诊治、全程管理”的体重管理中心成立,上海长征医院打造肥胖及慢性病防控新标杆
江南时报· 2025-06-25 15:00
行业转型与创新 - 上海长征医院体重管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肥胖防控从单一诊疗向全程管理转型,其多学科协作模式与全周期服务理念或将成为未来慢性病防控的行业标杆 [1] - 该中心是医院在长期慢性病防控及减重门诊开展四年后为应对我国严峻肥胖问题的创新举措,旨在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持久的健康管理服务 [1] - 当前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34.3%、肥胖率16.4%,成年肥胖症患者超1.82亿 [1] 多学科协作模式 - 上海长征医院体重管理中心打破传统学科界限,由健康管理中心牵头联合营养科、普外科、中医科、生殖中心五大科室资源构建筛查-诊断-治疗-管理全链条服务 [2] - 该模式以多学科协作为核心,涵盖风险预警、代谢干预、外科治疗、体质调理及生育力维护等环节形成肥胖与慢性病防控全周期管理体系 [2] - 中心特色在于兼顾科学性与人文关怀,提供体重相关的一站式、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2] 政策与行业影响 - 健康管理中心牵头起草《上海市健康体检机构成人超重或肥胖筛查质量控制规范(试行)(2025年)草案》,助力提升上海市体检机构超重/肥胖筛查的同质化水平与服务能力 [2] -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主任科员王利江等对长征医院在肥胖及慢性病防控领域的积极探索表示高度肯定,希望进一步深化三级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的协作模式 [2] - 该中心是对国家体重管理年活动的积极响应,更是推动慢性病防控政策措施落地实施的重要举措 [3] 临床实践与挑战 - 肥胖是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目前肥胖症的阶梯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三个阶段 [3] - 尽管临床工作者对肥胖症的认知率超过90%,但公众仍然缺乏对疾病和并发症危害的认识 [3] - 四年多的减重门诊诊治发现只有多维度的综合干预才能防止体重反弹、达到持久减重效果 [3] 战略意义 - 该中心依托长征医院学科优势推动肥胖相关多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控研究探索更精准的干预方案 [3] - 中心将成为我国慢性病防控体系中的关键示范节点为健康中国战略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3]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完成东营市首例单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齐鲁晚报网· 2025-06-25 13:37
手术技术突破 -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完成东营市首例单孔"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手术,填补了东营市胸外科手术机器人单孔操作技术空白 [1] - 相较传统单孔胸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打孔较多,但单孔机器人手术操作难度更大,需要克服机械臂彼此干扰问题 [3] - 手术采用"机械臂交叉、左右手互换"的单孔操作技术,有效解决了单切口下机械臂相互碰撞的干扰问题 [3] 手术效果与优势 - 单孔机器人手术给患者带来更小的手术创伤、更佳的就医体验 [3] - 手术通过一个仅4厘米的胸部切口内置入3个机械操作臂,实现了从多孔到单孔的跨越,将创伤最小化 [3] - 多臂单孔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手术实现了微创与精准的完美结合,患者手术损伤更小、切口更加美观、恢复更快且疼痛更轻 [5] 医院发展 - 此次手术成功标志着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机器人微创手术水平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1] - 医院胸外科二病区王宁团队利用第四代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系统独立自主成功实施该手术 [3] - 医院团队在短期内掌握了机器人手术新技术,展现了医院以科技创新驱动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5] - 医院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智慧医疗体系建设 [5]
北京:200家医院将实现检查结果互认
北京青年报· 2025-06-25 09:21
医疗服务优化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14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181项医学检验结果、300项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的线上共享调阅、互认 [1] - 2025年底医院数量将新增60家达到200家,覆盖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97%的门诊量 [1] - 北京天坛医院已实现181项医学检验结果、300项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的线上共享调阅、互认,患者就诊时医生可调取90天内其他医疗机构的检查结果 [2] - 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超60万次检验互认,节省医疗费用近1000万元,完成1.5万次检查互认,节省金额超600万元 [2] 114平台功能扩展 - 114平台覆盖全市近300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提供预约挂号、候诊排队、医保移动支付等服务 [3] - 医保移动支付覆盖225家医疗机构,候诊排队功能覆盖45家医疗机构 [3] - 检验报告查询覆盖172家医疗机构,医疗影像查询覆盖231家医疗机构 [3] - 根据用户体验官建议上线36项新功能,包括候补预约挂号、查询排队叫号、疫苗预约等 [4] - 平台建立电子黄牛库收录3.6万个账号信息,2023年以来抓获号贩黄牛76人 [4] - 推出"老年关怀版"配备200席电话人工专席 [4] 安宁疗护服务规范 - 北京市正式实施《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规范》,覆盖近百家医疗机构1100余张床位 [5] - 规范要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需具有临终关怀诊疗科目,实行"核心+补充"人才队伍模式 [6] - 硬件设施要求包括5平方米/床的住院空间、隔帘隐私保护、基础护理设备及智能监测系统 [6] - 服务流程涵盖门诊咨询、入院评估、个性化方案制定、症状综合干预等全流程 [6] - 规范强调尊重患者及家属知情权,融合中医药适宜技术、冥想疗法等特色服务 [6]
陕西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陕西日报· 2025-06-25 08:54
医疗服务供给拓展 - 陕西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心理、睡眠、青少年近视、药学、疼痛等新型门诊,其中体重管理门诊199家,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154家 [2] - 推动节假日门诊和延时门诊服务,覆盖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决上班族和学生族就医时间冲突 [2] - 95%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高血压、糖尿病长处方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超80%,5类重点慢病规范管理率达国标 [2] - 建成国家级中医优势专科46个、"两专科一中心"78个、省级71个、市县级350余个,形成覆盖广、特色明显的中医专科网络 [2] 中医诊疗水平提升 - 连续13年设立中医馆建设专项资金,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全覆盖,建成示范中医馆268个 [3] - 推广针灸、刮痧、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建设村卫生室中医阁3200个,形成"以乡带村""以馆带阁"模式 [3] 医疗服务方式优化 - 三级公立医院全面实施非急诊预约就诊制度,缩短候诊时长,保留线下挂号并建立特殊人群绿色通道 [4] - 91%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一次挂号管三天"服务,147个检查检验项目互认 [5] - 推行日间手术,142家医院已开展,401家实现住院费用当日结算,80家试点"无陪护"服务 [5] 医疗服务温度提升 - 优化医院空间布局和标识,设置饮水间、公共休息区等便民设施,提高膳食质量 [6] - 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院领导接待日"和"六个多"服务(暖心话语、倾听患者、答疑、替患者着想、提供便利、科普宣传) [6] - 制定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清单,从医学生培育、机构建设、职业精神弘扬3维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