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
搜索文档
标普中国,被监管“点名”!
第一财经· 2025-09-30 18:14
据北京证监局网站, 北京证监局 对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罚单显示,标普中国在从事证券评级业务过程中,存在未遵循一致性原则、未按要求进行信息披露等问题,违反相关规定。 监管部门要求,标普信评需自收到决定书起立即全面整改,严格遵循审慎性与一致性原则,加强评级作业质量控制,规范信息披露流程,充分发挥评级风 险揭示功能。 ...
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被出具警示函
新京报· 2025-09-30 17:31
你公司应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立即开展全面整改,落实《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 定,严格遵循审慎性、一致性原则,加强评级作业质量控制,强化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充分发挥评级风险揭示 功能。 如果对本监督管理措施不服,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行政复 议申请,也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与诉讼期间,上述监 督管理措施不停止执行。 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 经查,你公司存在从事证券评级业务时未遵循一致性原则,未按要求进行信息披露等问题,违反了《证券市 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依据《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 理办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现决定对你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新京报讯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发布关于对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全文如下: ...
北京证监局对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出具警示函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7:27
监管行动 - 北京证监局对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出具警示函 [1] - 监管检查发现公司从事证券评级业务时未遵循一致性原则 [1] - 公司未按要求进行信息披露 [1] 违规行为 - 公司行为违反了《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的规定 [1]
方式与线索探究:央行何时重启“买债”?
远东资信· 2025-09-30 17:20
央行买债概况与现状 - 截至2025年8月底,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对政府债权"科目余额为2.25万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重为4.85%,仅包含国债[2][11] - 央行持有的国债规模为2.2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已知明细部分为1.35万亿元,包括多笔特别国债;未知明细部分约0.9万亿元,主要为2024年8-12月净买入的短期国债[14] - 央行买债是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重要方式之一,属于公开市场操作的部分,当前市场对其重启的预期升温[2][6] 买债操作方式与影响 - 历史上央行参与买债的三种方式为:现券交易、滚动买入定向发行特别国债、回购交易(包括质押式逆回购和买断式逆回购)[2][16][22] - 若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购买国债,会形成流动性净投放,增加基础货币;而滚动买入续发的特别国债则不会影响基础货币[2][20] - 回购交易是管理流动性的主要工具,截至2025年9月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已向市场净投放流动性5.4万亿元人民币[23] 重启买债的背景与线索 - 经济稳增长压力增大:2025年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较7月回落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1%,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出口承压,CPI同比转负[33] - 四季度流动性到期量较大:MLF在10月、11月、12月的回笼量分别为7000亿、9000亿和3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同期到期量分别为1.3万亿、1万亿和1.4万亿元[34] -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财货配合")必要性提升,化债需求带来的宽财政加码可能扰动债市供求,需宽货币配合[3][27][38] - 长短端利差修复为买债提供操作空间:10年期与1年期国债利差从2025年1月的30个基点低点修复至9月的46.7个基点,收益率曲线形态恢复[41] - 央行三季度例会提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持续发力、适时加力",预示四季度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发力[3][46]
新政权面临的经济挑战
商务部网站· 2025-09-29 00:02
泰国经济前景 - 泰国经济在第四季度将迎来更严重的放缓趋势 可能持续到2026年上半年 [1] - 未来四个季度内经济增长率可能低于1% 导致今年全年GDP增长率仅为1.8% 明年为1.4% [1] 主要风险因素 - 泰铢兑美元汇率一度达到31.70 本周回落至32.24 但全年仍上涨6.4% 对出口行业构成挑战 [1] - 惠誉评级将泰国主权信用评级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50%的负面评级调整会在1到2年内导致企业实际信用评级被下调 [1] - 泰国必须加强财政纪律以避免信用评级从BBB+降至BBB [1] 财政状况分析 - 政府收入增长未能跟上支出增长步伐 固定支出规模庞大且难以削减导致财政赤字扩大 [2] - 公共债务占比达到65.4% 正接近GDP的70% 税收征收能力增速从去年3.2%下降至1.2% [2] - 预算赤字占GDP比重为4.3% 低于去年4.6% 利息负担与财政收入之比为8.6% 低于投资级标准10%上限 [2] 政策应对措施 - 财政部长提出通过四方面提振经济 包括共同支付计划 政府收入改革 公私合作快速推进模式 成本效益分析加强财政治理 [2][3] - 该计划被认为能带来短期经济刺激并通过投资提升长期经济潜力 [3] - 政策实施面临关键限制因素 政府仅拥有四个月施政时间 作为少数党政府执政可能给政策执行带来困难 [3]
穆迪:稳定币驱动加密化浪潮对新兴市场货币主权与金融稳定构成严峻挑战
格隆汇· 2025-09-28 11:2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责任编辑:郭健东 ) 国际信评机构穆迪近日警告称,由稳定币驱动的加密化浪潮正对新兴市场货币主权与金融稳定构成 日益严峻挑战。报告指出,随着稳定币等加密货币在全球加速普及,新兴市场面临货币主权被削弱的风 险,以美元等法币为锚的稳定币广泛渗透,恐侵蚀央行对利率与汇率的传统调控能力。穆迪特别强调, 若个人将银行存款转向稳定币或加密钱包,银行系统恐面临存款流失,不仅影响流动性,更可能动摇整 体金融稳定。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数字资产持有者已达到约5.62亿,同比增长33%,其中拉丁美洲、东南亚及 非洲等新兴市场增速最快,主要驱动力来自跨境汇款便利、行动支付需求及对冲本币通膨的现实考量, 与发达经济体因监管明确、投资管道推动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穆迪警告,若无法及时填补监管空白, 加密化浪潮恐进一步放大新兴市场的货币与金融安全隐患。 ...
涉3项违法行为,中证鹏元及相关责任人被警告、罚款
齐鲁晚报· 2025-09-24 10:48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深人银罚〔2025〕21号-23号)。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证鹏元")因1.未按照法定评级程序及业务规则开展信用评级业务;2.违反审慎性原则;3.违反一致性原则。被中 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警告,罚款127.4万元。 时任中证鹏元评级总监和时任中证鹏元副总裁兼市场总监对中证鹏元上述违法行为负有责任:未按照法定评级程序及业务规则开展信用评级业务。分别被中 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警告,罚款4万元。 | | | |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深人银罚〔2025〕21号-23号〕 | | --- | --- | --- | --- | | | | |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 | | | | | (深人银罚(2025) 21号-23号) | | 序号 | 当事人名称 |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 违法行为类型 |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内容 名称 | | 1 |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 | 1. 未按照法定评级程序及业务规则开展信用评级业务:2. 违反审慎性原则:3. 违反一致性 深人银罚(2025)22号 |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2025)》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21:27
文章核心观点 - 发布《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2025)》,回顾2024年市场运行并展望未来趋势 [1] - 2025年地方政府债券作为宏观调控重要发力点,呈现新增限额大幅增加等三大特点 [1] - 未来地方债将继续稳步扩容、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助力化债并服务高质量发展 [2] 2024年地方债市场回顾与政策演化 - 蓝皮书全面回顾2024年地方债市场运行情况 [1] - 从历史视角总结地方债务领域政策演化进程 [1] - 从区域视角、募投领域视角剖析当前地方债发展特点及面临问题 [1] 2025年地方债市场特点 - 新增限额大幅增加、发行规模再创新高 [1] - 置换节奏明显前置、新增债发行相对偏慢 [1] - 投向领域进一步拓宽 [1] 专题研究与未来展望 - 对地方债助力债务化解、专项债支持稳地产、离岸人民币地方债市场建设等新问题展开研究 [1] - 地方债将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部门的稳增长“引擎”作用 [2] - 财税体制改革将持续深化,理顺央地关系,推动地方激励体系重构 [2]
法国信用评级再遭下调
金融时报· 2025-09-22 14:50
评级下调行动 - 国际评级机构晨星DBRS将法国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评级从AA(高)级下调至AA级 [1] - 此前惠誉已将法国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下调至A+ [1] 评级下调原因 - 政治碎片化与两极分化加剧,削弱了政治体系实施大规模财政整顿的能力 [1] - 法国的财政整顿进程将比其2024年10月公布的中期财政结构性计划所预期的更为缓慢 [1] - 政治环境以及政府不稳定性增加限制了财政政策制定的有效性 [1] 法国财政状况 - 法国在2024年录得欧元区最大的财政赤字,预计2025年仍将如此 [2] - 法国政府目标为2026年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4.6% [2] - 法国债务与GDP之比从2019年的98.2%上升至2020年的114.9%,2023年降至109.8% [2] - 前总理贝鲁提出的削减财政支出438亿欧元的2026年预算草案因政府更迭而搁浅 [2] 未来评级展望 - 若法国政府未能在中期解决结构性财政失衡问题,可能会进一步下调其信用评级 [3] - 若法国债务与GDP之比持续上升至125%,尤其是伴随着利息负担大幅加重,也可能导致评级下调 [3] - 如果法国政府在结构上改善财政状况并持续降低债务比率,则可能提高其信用评级 [3]
法国经济长期疲软态势难改
经济日报· 2025-09-22 06:05
近期,法国经济增长预期虽略有回升,但整体依然疲软。无论是内部的债务高企、政局动荡,还是外部 的地缘威胁、贸易冲击,都将对法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针对当前经济面临的多维挑战,法国需要的不 仅是一个中期战略,而是一个摆脱短视、摆脱狭隘、更为长久的发展视野。 近期,法国经济部门发布多项经济预测数据显示,法国经济增长预期虽略有回升,但整体依然疲软。财 政困顿与政治僵局双重叠加,正持续放大外部冲击,严重阻断经济恢复所需的关键结构性改革,将使法 国经济长期处于受抑制状态。 法国央行在最新的季度经济展望中指出,受国内政治不稳定因素影响,法国国内经济增长或受到抑制, 消费及企业将转向紧缩模式。根据法国央行最新的预测,2025年法国经济将增长0.7%,高于6月预测的 0.6%。同时,法国央行将2026年及2027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0.9%和1.1%。对此,法国央行行 长维勒鲁瓦指出,必须解决因政治危机而"加剧"的预算问题,使法国能够在2029年将公共赤字降至国内 生产总值(GDP)的3%,并强调"不能再等下去"。 面对法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困局,法国经济界普遍认为,这是由多重因素持续制约造成的。 首先,法国经济的长期疲软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