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评级
icon
搜索文档
茅台明晟ESG评级提升至A;泸州老窖下周分红|观酒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11:24
贵州茅台MSCI ESG评级两年实现评级提升三级,目前在中国(包含香港)饮料行业排名第二,进入国 际认证的可持续领先行列。 21世纪经济报道肖夏 A股、港股酒业上市公司正式进入半年报周期。 贵州茅台MSCI ESG评级提升至A级 7月29日,MSCI(明晟)在最新公布的环境、社会及治理(ESG)评级结果中,将贵州茅台的ESG评级 由BBB上调至A。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三项数据同比全部下滑,其中经营利润同比下滑7.1%,收入已经回落至接近2022 年同期,啤酒销量下降了1.2%,已经低于2023年同期。 在华润啤酒的运营下,喜力啤酒在中国的增长势头还没有结束,成为整个喜力集团新财报里的亮点—— 上半年喜力在中国的授权啤酒销量实现30%以上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其中,喜力独创在中国至少是两位数增长,喜力星银销量增长30%以上,红爵在中国的销量更是翻倍。 泸州老窖将于8月8日分红67.59亿元 泸州老窖8月1日公告,将于8月8日实施2024年度分红。 百威亚太上半年在华每百升收入恢复增长 7月31日早间,百威亚太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收入31.36亿美元,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 9.83亿美元,销量4 ...
战略调整+政策红利双驱动 汇通达网络获花旗看好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3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01 10:09
日前花旗银行更新研报,基于汇通达网络(09878)战略调整后盈利改善的路径清晰,以及受益于"国 补"等政策红利,花旗充分肯定了汇通达网络基本面积极向好的趋势,因而维持"买入"评级,最新目标 价为23.0港元,较当前股价存在显著上行空间。 花旗认为,就业务板块而言:1)公司高效协助会员店完成国补资质申请,打通国补政策落地通道,将提 振营收规模;2)高毛利的自有品牌产品,将有力提升整体盈利水平。服务业务方面,公司整合主流大模 型 (LLM) ,推出AI+SaaS工具,有助于提升产品易用性与客户渗透率,并在用户黏性增强的基础上,探 索技术红利实现盈利转化的新增长引擎。 消息层面,7月以来汇通达网络Wind ESG评级由BBB上调至AA,并在CCFA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德勤 中国发布的"2025年中国网络零售TOP100"榜单中排名第八。此外,汇通达网络战略签约助听器头部品 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博音听力;公司参股的江西共青城空调智能制造二期工厂顺利建成投产,其产品 在家用、商用和海外市场同时发力。 ...
战略调整+政策红利双驱动 汇通达网络(09878)获花旗看好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3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0:01
花旗银行对汇通达网络的评级与目标价 - 花旗银行维持汇通达网络"买入"评级 目标价为23 0港元 较当前股价存在显著上行空间 [1] - 评级依据包括公司战略调整后盈利改善路径清晰 以及受益于"国补"等政策红利 [1] 业务板块分析 - 公司高效协助会员店完成国补资质申请 打通国补政策落地通道 将提振营收规模 [1] - 高毛利的自有品牌产品将有力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1] 服务业务与技术整合 - 公司整合主流大模型(LLM) 推出AI+SaaS工具 提升产品易用性与客户渗透率 [1] - 在用户黏性增强的基础上 探索技术红利实现盈利转化的新增长引擎 [1] 近期动态与市场认可 - 7月以来汇通达网络Wind ESG评级由BBB上调至AA [1] - 在"2025年中国网络零售TOP100"榜单中排名第八 [1] - 战略签约助听器头部品牌博音听力 [1] - 参股的江西共青城空调智能制造二期工厂建成投产 产品覆盖家用 商用和海外市场 [1]
陆控 (LU.US) 大涨5.05%
智通财经· 2025-07-22 16:32
股价表现 - 陆控股价涨幅超5%,收报2.91美元,当日成交额882万美元 [1] - 开盘即高开高走,最高涨至2.92美元,5.05%的涨幅创近两个月最高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28%,但虎牙、乐信、斗鱼等中概股涨幅显著 [1] 市场环境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纳指、标普500指数盘中创历史新高 [1] - 道指跌0.04%,纳指涨0.38%,标普500指数涨0.14% [1] 业务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新增贷款总额489亿元,同比增长8.1% [3] - 消费金融新增贷款289亿元,同比增长30.6% [3] - 累计借款人数27.8百万人,同比增长19.9% [3] ESG进展 - MSCI将陆控ESG评级由A调升至AA [3] - 消费者权益保护、隐私与数据安全、人力资本发展等议题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政策解读:上交所制定《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7-15 09:27
政策背景与现状 - 中国资本市场加速融入全球ESG治理体系,上交所出台《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以响应证监会政策要求并提升A股国际竞争力 [1] - 截至2024年底,342家沪市公司纳入MSCI ESG评级,8家获AAA级,52家进入AAA-A梯队 2025年中证ESG评级显示22%公司等级提升,超七成达AAA-BB级 [1] - 结构性矛盾突出:国际领先梯队数量不足,气候披露、供应链管理等指标落后于国际标杆,评级方法论适配性与数据可靠性待解决 [1] 政策核心举措 - 构建"指标-披露-管理"逻辑链,制定分行业评级指南,针对碳排放核算、员工发展等关键议题提供治理架构设计模板与披露范例 [3] - 建立上市公司与评级机构常态化对话机制,支持企业参与评级方法论修订,推动评级标准与A股信息披露制度兼容 [4] - 推行"财务重要性"披露原则,要求企业按"目标-策略-行动-成效"框架揭示ESG议题对财务表现的影响 [5] 行业实践与标杆建设 - 编制分行业ESG实践白皮书,涵盖新能源行业气候韧性设计、医药行业患者权益保护等典型场景 [6] - 组织头部企业开展"评级提升工作坊",针对纺织业水资源管理、金融业ESG风险管理等共性难题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6] - 某中型制造企业通过预评级发现"职业健康安全"指标短板,半年内整改后成功纳入MSCI评级体系 [9] 金融生态与资源配置 - 2025年沪市ESG主题基金规模同比增长40%,中证ESG AAA级公司股权融资成本较BBB级低80BP [8] - 推动银行设立"ESG绩效挂钩贷款",债券市场发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基金公司开发ESG主题ETF [8] - 预计2026年沪市AAA-A级公司数量翻倍,ESG指数基金规模突破万亿 [12] 企业价值创造模式 - 某钢铁企业通过ESG评级提升获得绿色债券低成本融资,推动生产工艺低碳改造,实现环保投入与经济效益协同增长 [11] - 推动上市公司从"被动披露"转向"主动管理",倒逼环境治理升级、社会责任强化、治理结构优化 [11] - 将党建融入公司治理、乡村振兴纳入社会责任范畴,形成"中国特色"ESG实践 [13] 政策长期影响 - 推动资本市场从短期逐利向长期价值投资转变,构建"评级提升—价值创造—投资关注"良性循环 [10] - 增强A股市场在全球ESG投资体系中的话语权,为国际ESG治理规则贡献中国智慧 [13] - 实现企业价值、投资者回报与社会福祉多元共赢,为全球可持续金融发展树立新标杆 [14]
ESG信披观察 | A股减肥药概念股近一半ESG评级为A级 研发投入头尾部差距较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16:27
行业动态 - 礼来公司GLP-1药物替尔泊肽注射液获中国NMPA批准,成为首个且唯一用于治疗成人肥胖患者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处方药 [1] - GLP-1减肥药赛道竞争从减重疗效延伸至肥胖相关并发症治疗领域 [1] - A股减肥药概念共24家企业,其中15家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披露率62.5%,高于A股46%的平均水平 [1][3] ESG表现 - A股减肥药概念股中45.8%企业ESG评级处于A级(含A+、A及A-),高于A股全行业25%的平均水平 [1][4] - 11家企业公布碳排放数据,其中3家披露范围三碳排放信息 [3] - 信披违规企业如凯因科技、百花医药、泓博医药ESG评级均处于中下游水平(C+至B级) [3][6] 研发投入 - 恒瑞医药2024年研发投入82.28亿元居首,A股减肥药概念股平均研发投入6.65亿元 [5][9]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10-85亿元,与国际药企(如礼来、诺和诺德)70亿美元以上投入差距显著 [9] - 前五名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22%,尾部企业不足10%,恒瑞医药研发投入占比29.4% [9][10] 企业案例 - 恒瑞医药布局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及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RS-7535,预计2027年上市23个项目 [8][9] - 华东医药聚焦ADC、GLP-1、外用制剂三大产品矩阵,强化内分泌与肿瘤领域创新管线 [9] - 凯因科技、百花医药因信披问题被监管处罚,且未发布2024年ESG报告 [3][6]
“ESG行动派”年度A股评级更新,行业和地区平均得分前十名出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20:02
ESG评级数据更新 - 2024年度ESG评级数据更新完成 覆盖5354家A股上市公司 较去年增加24家 [1][2] - 评级覆盖上海 深圳 北京三大交易所 [2] - 数据平台由每日经济新闻与中财大绿金院合作开发 已在每经官网和App同步上线 [1] 行业ESG表现 - 保险业 餐饮业 建筑安装业 邮政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ESG平均得分居前五 [2][5]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在剔除小样本行业后得分居前 [6] - 高得分行业具有天然绿色属性 主营业务契合国家"双碳"目标 [7] 地域ESG表现 - 北京(59.03) 天津(57.96) 宁夏(55.84) 上海(54.34) 海南(53.93)上市公司ESG平均得分前五 [7] - 云南(53.63) 陕西(52.39) 福建(52.24) 新疆(52.14) 重庆(51.42)位列第六至十名 [7] - 北京天津2024年发布ESG相关政策 推动当地企业实践提升 [7] 企业性质与板块表现 - 中央国有企业ESG得分最高 其次为其他企业 地方国有企业 公众企业 集体企业 外资企业 民营企业 [8] - 科创板ESG得分领跑 其次为主板 创业板和北证市场 [8] 监管动态与国际接轨 - 上交所发布《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 提出六大举措 [12] - 342家沪市公司纳入MSCI ESG评级 100家获得等级提升 MSCI AAA级公司外资持股市值平均356亿元 持股比例近5% [12] - 创业板指数调整引入ESG负面筛选机制 剔除国证ESG评级B以下公司 [12] 评级体系发展 - 国际评级(如MSCI)关注全球普遍性议题 国内评级更侧重本土政策导向和区域特征 [13] - 中财大绿金院2017年开发本土化ESG评价体系 结合国际指标与本土化指标 [13] - 2022年每日经济新闻与中财大绿金院联合推出"ESG行动派"数据平台 [14]
★上交所发布提升沪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5
上交所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 - 上交所发布《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围绕提升ESG评级推出六大举措,包括分行业ESG管理绩效分析、最佳实践范本对标、推动社保基金等将中证ESG评级纳入投资决策因素等 [1] - 方案将优化制度、加强引导,推动沪市上市公司成为ESG理念践行者和引领者,提升治理水平和可投性 [1] - 评级指导方面,加快制定更多议题编制指南,提供治理架构和管理能力提升的具体指导,加强分行业ESG绩效分析 [1] ESG评级正向激励措施 - 支持金融机构在股权、信贷、债券等融资产品开发中纳入ESG评级考量,加大ESG主题ETF和指数基金开发力度 [2] - 推动社保基金、公募基金、资管机构将中证ESG评级纳入投资决策因素 [2] - 鼓励上市公司引入专业投资者参与治理,提升ESG管理绩效和评级水平,加强市值管理以纳入ESG评级范围 [2] ESG评级与投资吸引力 - ESG评级较高的公司更容易入选ESG指数和ETF组合,获得更高投资权重 MSCI ESG评级AAA级的沪市公司外资持股市值平均356亿元,持股比例近5%,分别是CCC级公司的21倍和2倍 [3] - 全球ESG资产投资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50万亿美元 [2] - 沪市342家公司纳入MSCI ESG评级,其中100家评级提升,8家获AAA级,AAA-A级公司增至52家 [3] 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现状 - 截至2025年5月底,22%沪市公司中证ESG评级同比上升,83家连续两年上升,114家跃升2-4个等级 [4] - 超七成沪市公司获中证ESG评级AAA-BB级,两成获AAA-A级 [4] - 与国际同行相比,全球领先者数量较少,部分议题指标需改进,评级仍有提升空间 [4]
上交所发布专项行动方案 助推沪市公司ESG评级水平再提升
金融时报· 2025-06-26 09:43
上交所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 核心观点 - 上交所制定《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旨在衔接2024-2026年ESG信息披露质量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水平提升 [1] - 方案围绕六方面举措展开,包括评级指导、沟通交流、信息披露改进、最佳示范、正向激励和管理绩效提升 [4][5][6] 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沪市342家公司纳入MSCI ESG评级,其中100家评级提升,10家跃升2-3级,8家获AAA级 [3] - 中证ESG评级显示,22%沪市公司评级同比上升,83家连续两年上升,114家跃升2-4级,70%公司获AAA-BB级,20%获AAA-A级 [3] - MSCI ESG评级AAA级公司外资持股市值平均356亿元,持股比例近5%,分别为CCC级公司的21倍和2倍 [2] 行动方案六方面举措 评级指导 - 制定议题编制指南,提供披露范例和评级指标指导,开展分行业ESG绩效分析 [4] 沟通交流 - 搭建上市公司与评级机构桥梁,组织专题培训,支持参与评级方法论构建 [4] 信息披露改进 - 鼓励公司识别财务重要性议题,加强四要素披露框架应用,推进可持续发展报告电子化标准起草 [4] 最佳示范 - 总结国际及中证ESG评级领先公司案例,组织行业标杆分享经验,针对性补齐行业指标短板 [5] 正向激励 - 支持开发ESG主题金融产品,推动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将中证ESG评级纳入投资决策 [5] 管理绩效提升 - 鼓励引入专业投资者参与治理,加强市值管理,支持未评级公司与机构预先沟通 [6] 行业影响与目标 - 全球ESG资产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50万亿美元,高评级公司更易入选ESG指数和ETF组合 [2] - 方案旨在增强上市公司ESG实践内生动力,提升治理水平和可投性,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6]
加强与评级机构沟通 上市公司提升ESG评级有“攻略”
上海证券报· 2025-06-24 03:22
上市公司提升ESG评级 - 上交所制定《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围绕提升ESG评级推出六大工作举措,包括推动上市公司与评级机构加强互动 [1] - 上市公司与评级机构沟通可填补信息披露不足、消除误解与数据误差,推动ESG实践改进,甚至直接优化评级结果 [1][2] - 典型案例:某地产公司更新更详细的ESG报告后,评级提升1个等级;某科技公司补充提交信息安全管理认证证书后,评级提升 [1][2] ESG评级沟通现状 - 华证指数今年已收到100多家上市公司反馈,包括宁德时代、长江电力等行业龙头 [2] - 反馈问题集中在定性指标领域:企业对指标理解差异(如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可持续产品认证混淆)、信息披露渠道分散(如碳减排路径未在ESG报告中披露)、存量信息披露不足(如未披露累计绿色工厂数据)、数据分类不清晰(如未区分可再生能源自发与外购) [3] 提升沟通成效的建议 - 细化数据:明确减排目标的时间节点和量化指标 [4] - 确保补充信息来源可靠,如官方文件或审计报告 [4] - 针对低分维度准备补充材料,提炼ESG亮点,突出实质性议题 [5] - 深入研究评级方法论,按行业和议题侧重点定向补充材料 [5] 国际标准与长期实践 - 厦门钨业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融合ESRS、ISSB、GRI等国际标准及联合国SDGs,获标普全球金属与矿业行业"最佳进步企业"称号 [6] - 公司与标普、CDP、MSCI等评级机构保持长期沟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