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Adv. Sci.:北航团队为风湿性疾病患者开发黑科技手套增强抓握功能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03 16:04
风湿患者辅助手套创新技术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力教授团队开发出基于热响应离子凝胶的智能手套,重量仅47克,显著提升便携性 [1][9] - 手套利用温度调控粘附力(25°C时粘附力35kPa,45°C时降至6.8kPa),4秒内实现抓握/释放切换 [9][10][14] - 集成IMU免提控制系统,通过小指连续两次伸展/弯曲触发释放,支持800°/s高速运动下的精准识别 [16][18] 风湿性疾病患者需求背景 - 全球约5%人口受风湿性疾病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75%可能出现关节畸形,50%伴发周围神经病变 [4] - 传统辅助设备存在缺陷:刚性外骨骼易导致关节错位损伤,软性手套需外部驱动硬件且可能引发疼痛 [5] 生物启发技术原理 - 模仿章鱼/壁虎的粘附机制,相比机械联锁/摩擦抓握,仅需最小预载荷即可产生垂直表面粘附力 [5][6] - 离子凝胶在65%重量比PBA含量时表现最佳粘附性能,支持玻璃/金属等多种材料表面循环使用 [12][13] 临床验证效果 - 患者测试显示手套可完成饮水、下棋、抓取硬币等ADL任务,成功抓握学生卡/手机等不同形状物品 [19][20][22] - 对比试验中,患者从完全无法抓握水瓶到实现完整取用-释放操作流程 [19][20] 系统设计创新 - 柔性电子系统集成FPCB、锂聚合物电池和蓝牙模块,总重较现有方案减轻7.2倍 [9] - 智能粘合垫采用PID温度闭环控制,弯曲状态下仍保持±1.3°C精度,4V电压下4秒完成温度切换 [14][15]
2025VENTURE50投资价值企业分享日暨启动仪式
投资界· 2025-04-15 10:59
活动概览 - VENTURE50活动将于2025年4月22日在北京朝阳区国航世纪大厦21层举办 [3][7] - 活动包含主题分享、评委发言、企业展示和自由交流等环节 [3][4] - 主办单位为清科创业和投资界 协办单位为沙丘投研院 [5] 参与企业 - 昂坤视觉:专注于光学检测和测量设备的研发及制造 [4] - 远触智能:国产数字化工业AI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4] - 中科宇航:研制中大型运载火箭的商业航天企业 [4] - 踏歌智行:提供露天矿无人驾驶运输解决方案 [4] - 中科驭数:专注于DPU研发的科技企业 [4] - 万思医疗:专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 [4] - 鉴智机器人:以视觉3D理解为核心的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商 [4] 活动议程 - 14:00-14:30 主持人开场 [3] - 14:30-14:35 领导致辞 [3] - 14:40-14:45 主题分享:VENTURE50二十载再启新程 [3] - 14:45-15:00 评委嘉宾分享评选故事 [4] - 15:00-16:00 优质上榜企业分享 [4] - 16:00-16:30 会后自由交流 [4]
最新!又一创新器械获批上市!
思宇MedTech· 2025-03-13 11:59
医疗器械审批与创新 - 国家药监局于2025年3月12日批准罗伯医疗的消化道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设备(国械注准20253010539)创新器械注册申请,这是国内首个消化内镜整合型机器人 [1][3] - 截至发稿日,我国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累计331项 [1] 产品技术特点 - 消化道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设备由电控单元、驱动装置、操作手单元组成,与一次性使用消化道内窥镜组织钳配合使用,适用于食管、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3] - 产品采用消化内镜外挂柔性机械臂,通过主从控制模式实现末端执行器4自由度运动,精确控制夹取位置与方向 [3] - 柔性臂直径控制在3mm左右,在消化道有限空间内实现4自由度精准主从控制 [10] - 第二代双通道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EndoDreams系统已完成多次动物活体实验,未来可扩展至泌尿、妇产等领域 [11] 产品优势 - 设计简洁、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3] - 不改变传统内镜结构和医生操作习惯 [10] - 对传统内镜具有普适性,可为不同品牌定制化设计 [10] - 价格优势明显,医院不需要额外购买定制内镜设备 [10] 市场规模与需求 - 在世界十大高发癌症中,消化道肿瘤占5个席位 [4] - 我国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死亡病例约100万 [4] - 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40%,死亡人数占肿瘤死亡总人数近一半 [4] - 我国ESD手术量约40万例/年,保持20%增长,预计2028年达60万例 [4] - 我国2018年启动"消化道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计划每年筛查1000万-2000万人 [4] 临床应用 - ESD手术是治疗消化道早癌的首选方案,但传统操作难度大、学习曲线长 [5][7] - 罗伯医疗产品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8] - 产品已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完成超百例临床试验 [16] 行业竞争格局 - 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分为专用型内镜机器人和普通内镜整合型机器人 [14] - 专用型代表产品包括STRAS系统、仿生柔性机器人系统、Flex手术机器人系统 [14][17][19] - 普通整合型代表产品包括MASTER系统、TASER系统、PETH系统、REXTER系统 [20][23][26][27] 公司概况 - 罗伯医疗成立于2015年,初创于瑞士,成立于硅谷,扎根于深圳 [30] - 技术来源于洛桑理工(EPFL)及哈工大(HIT),在柔性机械臂、并联手术机器人设计等领域有技术积累 [30] - 融资历程:2024年A+轮(杭州资本)、2023年A轮(数千万元,泰號基金)、2017年天使轮(华大智造) [31] - 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涉及膝关节康复训练机器人、消化内镜机器人等 [32]
罗森博特完成C轮融资,全球首创的智能化骨科解决方案向商业化落地迈进
IPO早知道· 2025-01-20 11:35
公司融资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完成C轮融资 由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和美敦力中国基金共同领投 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和高特佳投资跟投 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智能化骨科解决方案的商业化推广及后续产品研发迭代 [2]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专注于智能医疗领域原始创新 确立了"以临床刚需为驱动 以深度医工交叉原始创新为基础"的发展路径 推动骨科手术向智能化、微创化、标准化发展 [2] - 公司选择以国际公认最难的骨盆骨折闭合复位作为切入点 开发出全球首个可以完成复杂骨折微创复位操作的手术机器人系统 构建了足够深的技术护城河 [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产品罗森万相®️智能化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在全球率先实现了术中骨折实时3D导航、机器人辅助骨折复位操作、智能手术规划等先进技术 [3] - 该系统已在14省市自治区20多家医院完成300余例手术 闭合复位成功率大于98% 优良率大于95% 远超专家徒手复位治疗水平 显著降低医生术中的辐射损伤 [3] - 2024年2月21日 罗森灯塔®智能化小型手术机器人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主要适用于创伤和脊柱手术的定位导航 具有精准定位、小巧稳定、灵活便捷等特点 [3] - 2024年9月 罗森擎天®电控弹性牵引取得北京市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成为从医工交叉理念创新到产品创新的典型案例 [3] 行业地位与市场前景 - 骨盆骨折闭合复位一直是临床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迟迟未能攻下的堡垒 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均围绕该问题开展了大量研发工作 但一直未有成型的系统进入临床应用 [3] - 公司产品有效弥补了现有骨科手术机器人复位功能的缺失 提高了骨盆骨折闭合复位手术的治疗水平 提升了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 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研究空白 [5] - 全球骨科手术正在经历数智化变革 AI、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对骨科手术有较强的赋能机会 [5] - 手术机器人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在同步提升 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公司实现了"将最困难的环节交由机器人完成" 这是手术机器人发展的必然趋势 [5]
康诺思腾完成超5亿元C轮融资,自主研发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已获批准上市
IPO早知道· 2025-01-13 11:55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超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由欧洲私募股权公司殷拓集团领投 参投方包括启明创投、Alpha JWC Ventures、创科创投基金等多家机构 瑞银集团担任财务顾问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商业化进程、新产品研发、临床试验及全球化业务拓展 [3] 商业化进展 - 2024年被定位为公司商业化元年 自主研发的Sentire思腾®腔镜手术机器人于2024年9月29日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1][3] - 公司强调实现"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目标 产品已通过国内监管认证并获得客户认可 [3][4]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继续专注技术创新 推进全球市场拓展及海外认证 目标以可负担价格服务全球患者 [3][4] - 东南亚市场被列为重点拓展区域 Alpha JWC Ventures将支持公司在该地区的业务布局 [4] 行业定位 - 公司被投资机构评价为手术机器人领域领军者 致力于提升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可及性 [4] - 产品性能持续优化 被启明创投认为具备为全球客户提供临床价值的潜力 [4] 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聚焦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安全性、精准性和严谨性 填补行业高标准技术空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