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

搜索文档
抄底商业房产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12:40
投资趋势 - 一二线城市部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转向二手房市场,以租户稳定性、租金收益率和生活圈为投资考量维度 [1][2] - 投资者不再单纯以城市或区域作为投资依据,更注重实际收益和稳定性 [2] - 抄底者以租金收益率为坐标寻找标的物,个别优质商办物业吸引多个买家竞争 [5] 投资案例 - 李昆以500万元购入北京海淀区底商物业,单价7万元/平方米,年化租金收益率约4% [2] - 北京中关村韦伯时代中心办公用房以611万元成交,溢价率110%,年化租金收益率预计2.5% [5] - 上海闵行区2600平方米商铺以2500万元成交,单价不足1万元/平方米,潜在年化租金收益率可超过5% [5][6] - 上海静安区700多平方米商业用房以1500万元成交,单价2.1万元/平方米,预计年化租金收益率8% [7] - 北京某小区三套底商成交溢价率分别为26%、45%和37%,年化租金收益率均超过5% [7] 市场变化 - 房地产调控导致投资逻辑变化,核心区域物业价格下行,租金收益率提升 [9] - 2023年起一二线城市核心区稀缺物业进入市场,售价普遍为2019年买入价的七折左右 [9] - 商办、酒店等物业售价与租金差价缩小,租金收益率显著提升 [9] - 当前投资机会具有房价与租金走势不同频的特点,尚未形成普遍趋势 [9] 投资策略 - 投资者需建立系统化投资标准,商办、酒店等运营性资产投资标准更为复杂 [13] - 机构投资者更关注租金收益率而非升值空间 [13] - 租金具有滞后性和稳定性,与房价形成"剪刀差"时出现投资机会 [14] - 经营性物业投资更受机构青睐,住宅因出租率不稳定而较少被考虑 [14] 投资机会特点 - 抄底机会如同"大海捞针",优质项目竞争激烈 [10] - 卖家主要分为急需资金的个人、流动性紧张的企业和处置不良资产的卖家 [10] - 不良资产挂牌次数越多价格越低,收益率超过3%往往意味着抄底机会 [10][11] - 租金收益率是核心判断标准,需进行详细评估和测算 [13]
抄底商业房产
经济观察网· 2025-07-12 10:31
投资趋势 - 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开始在一二线城市二手房市场寻找投资机会,关注租户稳定性、租金收益率及所处生活圈等维度[1] - 部分优质商办物业吸引多个买家竞争,出现较高溢价成交案例,如北京中关村韦伯时代中心办公用房溢价率达110%[2] - 私募机构组建不良资产和不动产投资团队,2024年完成首笔上海商业用房投资,年化租金收益率预计达8%[3][4] 投资逻辑 - 房地产投资逻辑发生变化,核心区域物业价格下行,商办、酒店等物业售价与租金差价缩小,租金收益率显著提升[4] - 当前抄底机会集中在不良资产领域,包括法拍房和重整清算企业资产,挂牌次数越多价格越低,收益率超过3%可能意味着机会[5] - 投资标准更关注租金收益率而非升值空间,一线城市及少数二线城市核心区域商办物业受青睐,尤其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6] 交易案例 - 北京海淀区底商成交单价约7万元/平方米,年化租金收益率约4%,低于同小区住宅均价9万元/平方米[1] - 上海闵行区2600平方米商铺以2500万元成交,单价不足1万元/平方米,预计年化租金收益率可超5%[3] - 北京某小区三套底商竞价成交溢价率分别达26%、45%和37%,年化租金收益率均超过5%[3] 市场特点 - 优质项目竞争激烈形成卖方市场,三类卖家包括急需资金个人、流动性紧张企业和不良资产处置方[5] - 租金与房价走势存在"剪刀差",租金波动幅度小于房价且具有滞后性,某些时点出现波段机会[7] - 经营性物业投资更受机构青睐,住宅因出租率不稳定被规避,实际收益率需考虑出租率和租金调整因素[7]
上半年上海办公楼市场空置率22.4%,投资市场大宗交易活跃度承压
华夏时报· 2025-07-12 10:24
上海写字楼市场供需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写字楼市场新增供应30.2万平米,空置率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22.4% [1] - 二季度甲级办公楼新增供应413,700平米集中于非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空置率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16.9% [2] - 未来6个月预计新增供应77万平米,可能加剧市场竞争但有望激活流动性 [5] 租金与租赁需求趋势 - 中央商务区甲级办公楼租金环比下降2.4%至6.9元/平米/天,非中央商务区租金环比下降2.7%至4.5元/平米/天 [3] - 成本驱动型搬迁需求主导市场,非中央商务区净吸纳量74,200平米,国有企业及第三方运营商为主要需求方 [2] - 租户积极寻求租约重组谈判,业主通过延长租期和灵活议价稳定出租率 [2][3] 行业需求结构 - 金融业以22%占比领跑需求,消费品制造业(17%)和TMT(16%)紧随其后,跨境电商及互联网平台扩张为TMT主要驱动力 [5] - 上半年全市写字楼净吸纳量环比增长126.1%至17.3万平米,高端制造业、TMT和金融领域显现回暖迹象 [5] 商业地产投资市场表现 - 二季度上海商业地产总成交额82亿元,办公资产以38%占比居首,长租公寓(27%)和零售物业(18%)次之 [1][6] - 中小体量资产流动性增强,61%交易集中在1-3亿元区间,高净值投资者贡献88%成交额 [6] - 零售物业以35%成交宗数占比最活跃,街铺式商业资产受青睐反映消费复苏预期 [6] - 上半年物业投资市场总成交额230.1亿元同比下滑29.7%,但核心办公楼及长租公寓逆势增长 [7]
“路易号”亮相两周以后:与普通人建立情感共鸣,才可持续
新浪财经· 2025-07-11 15:40
核心观点 - LV全球第三座以硬箱为灵感、唯一采用巨轮造型的艺术地标"路易号"在南京西路商圈揭幕,创造全新消费场景并引发打卡热潮 [2] - "路易号"融合展览、美食、零售为一体,限流措施导致7月全部预约名额首日即满,大部分游客无法体验内部场景 [5] - 开幕首周客流量达平时3倍,带动周边商业体销售额增长20%-30%,但一周后热度明显消退 [10][12] - 静安区启动"静安乐购之旅"活动,联动14家商场推出"船票"经济,试图延长消费场景生命周期 [13] 消费场景理论 - 消费场景被定义为"舒适物的集合"和"生活方式的容器",具有经济、社会、文化多重意义 [3][4] - 场景理论强调文化消费实践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涵盖街区、商业中心等空间形态 [4] - "路易号"作为奢侈品品牌打造的景观型消费场景,与武康大楼代表的生活方式型场景形成对比 [15] 客流与消费数据 - 6月28日客流高峰达17万人次,周边日均客流超8万人次 [10] - 运动品牌店客流增长1.5倍(工作日200-300人增至450人,周末700-800人增至1050-1200人) [10] - 杂货店客流翻倍(工作日2000人增至4000人,周末3000人增至6000人),营业额提升20% [10] - 餐饮业态表现突出,果汁店营业额增长30% [10] 运营模式分析 - "路易号"采用预约制而非消费门槛,品牌方承担全部成本 [9] - 配套艺术项目"邂逅瀚海"将商场空间改造为海洋主题,扩展消费场景外延 [7] - 专家建议需与普通人建立情感共鸣,否则难以实现长期价值 [15] 行业趋势 - "十四五"规划首次将"营造现代时尚消费场景"写入中央文件 [3] - 网红地标需通过空间叙事力(如街区文化支撑)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15] - 短期景观型项目面临可持续性挑战,需配套政策与商业资源联动 [13][15]
出实招见实效,陕西消费市场“热气腾腾”
陕西日报· 2025-07-11 08:22
消费市场表现 - 1月至5月陕西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2%,其中商品零售额增6.3%,餐饮收入增5.9% [1] - 铜川、宝鸡、咸阳等8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粮油食品、烟酒、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5.9%、7.2%、6.3% [1]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陕西争取国补资金74亿元,参与活动企业达1.6万家,较去年增长1倍 [3][4] - 截至6月18日以旧换新737.77万件,申请资金58.45亿元,带动消费486.75亿元,拉动比8.33 [4] - 苏宁易购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0%,门店客流提升45%,综合补贴最高达50% [2] - 新能源汽车前5月零售额同比增长18.5%,西安智己门店客流增30%,"油换电"车主占比70% [2] 商业创新与场景升级 - 西安赛格国际购物中心通过"飞鸟奇遇记"沉浸式游园活动打造"故事线+消费链"模式 [4] - 小寨商圈、延安南门里商圈等通过文商旅融合推出新型消费体验 [5] - 商业机构定期更新商场景观布置,结合问卷调查和流行元素优化消费体验 [4] 服务消费与文旅融合 - 陕西出台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措施,联合文旅企业发布惠民举措 [5] - 支持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面向日本、德国等国家开展文旅推介 [5] - 组织2025丝路旅博会、知味陕西餐饮消费季等活动带动消费提质升级 [5]
仲量联行:二季度北京办公楼市场相对平稳
中证网· 2025-07-11 08:18
北京办公楼市场 - 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办公楼市场相对平稳 [1] - 科技企业租赁表现突出,整合与扩张行为带动市场流动性提升 [1] - 科技企业租赁行为对提振商业地产市场信心和夯实修复基础起到重要作用 [1] 投资市场 - 内资买家对零售、办公类资产热度不减 [1] - 核心商圈优质资产的价值洼地效应及企业自用需求持续释放 [1] - 核心资产价格进入调整后的价值投资理性区间,长期有望优化市场供需结构 [1] 零售地产市场 - 零售地产市场迎来季度供应高峰 [1] - 专注于情绪价值的垂类品牌带来新的消费热点 [1] 高端住宅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北京豪华公寓市场供应量与成交量显著增长 [1] - 二季度新房供应量约3300套,上半年整体供应量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1] - 二季度成交约2100套,为过去两年单季最高销量,其中上半年新盘贡献约75%成交量 [1] 住宅市场政策环境 - 5月份降准降息政策为住宅市场提供宽松信贷环境 [2] - 货币政策预计短期内维持适度宽松基调 [2] - 市场供需变化及价格优势为购房者提供更多选择,预计全年新房成交量较去年明显提升 [2]
上海二季度零售物业租赁需求小幅改善 净吸纳量达15.6万平方米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22:53
零售物业市场 - 二季度上海零售市场净吸纳量达15.6万平方米,租赁需求边际改善[1] - 核心商圈空置率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9.6%,非核心商圈空置率环比微升0.3个百分点至14.1%[1] - 核心商圈首层平均租金环比下降1.1%至每平方米每天43.1元,非核心区域租金环比下降1.8%至每平方米每天15元[2] - 头部奢侈品品牌、运动品牌、潮玩杂货及本土服饰品牌在核心商圈开设旗舰店意愿增强,路易威登全新概念地标"路易号"巨轮成为南京西路商圈新焦点[1] - 业主方持续提供租金优惠及激励政策吸引品牌入驻[2] 消费业态趋势 - 潮玩杂货、运动服饰、娱乐体验及平价餐饮等业态租赁表现活跃[1] - 健康生活、娱乐体验和理性消费趋势推动运动服饰、潮玩及二次元、宠物产品及服务、VR娱乐体验和平价餐饮等业态需求增长[2] 住宅市场 - 二季度上海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增长14.0%至170万平方米,高端一手住宅成交820套环比下降21.2%[2] - 一手商品住宅新增供应167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14.5%,十个高端住宅项目入市共计859套房源,新项目平均售价每平米13.8万元至19.5万元[2] - 高端一手住宅成交均价环比上涨0.6%至每平方米14.79万元,高端二手住宅成交均价环比下跌2.0%至每平米13.28万元[3] - 核心区位优质住宅项目因稀缺性和产品力受追捧,非核心项目去化速度可能放缓[3]
仲量联行:消费复苏预期持续强化 上海零售物业交易活跃
新华财经· 2025-07-10 21:13
上海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 - 2025年第二季度上海商业地产市场录得23宗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达82亿元 [1] - 单体项目平均成交金额为3.6亿元 1至3亿元规模区间交易占市场成交宗数的61% [1] - 中小体量资产流动性增强 高净值投资者及企业买家贡献总成交金额的88% [1] 资产类别表现 - 办公资产以38%成交金额占比稳居首位 长租公寓以27%占比跃居第二 [1] - 零售物业成交宗数占比35%成为最活跃板块 1至3亿元区间街铺式商业资产受青睐 [1] - 零售物业成交金额占比18% 工业7% 酒店4% 住宅3% 产业园区3% [1] 市场驱动因素 - 投资者对核心区域资产布局持续加码 反映消费复苏预期强化 [2] - 投资性需求占比达66% 核心区域资产集聚效应显著 [2] - 核心地段资产稀缺价值和抗风险能力凸显 [2]
二季度北京高端住宅市场供应量与成交量均有显著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20:48
北京高端住宅市场 - 二季度北京豪华公寓新房供应量达约3300套,上半年整体供应量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1] - 二季度豪华公寓成交量约2100套,为过去两年单季最高销量,其中上半年新盘贡献约75%成交量 [1] - 豪华公寓市场呈现"量增价跌",可比项目新房价格环比下降2.3%,二手市场"以价换量"趋势明显 [1] - 宽松信贷政策延续,5月降准降息推动市场环境,预计全年新房成交量将显著提升 [1] 北京甲级办公楼市场 - 二季度整体空置率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12.0%,中关村及丽泽大面积租赁成交为主要驱动 [1] - 预计年内租金持续下行,低租金阶段或吸引租户升级办公空间,业主间竞争加剧 [1]
上海K11正以28.5亿元出售写字楼部分? 公司回应:假消息,已在拟公函
快讯· 2025-07-10 19:43
公司动态 - 港资房企巨头新世界发展被传出售上海淮海中路K11物业写字楼部分 [1] - 上海新世界淮海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否认出售传闻,称写字楼仅对外出租 [1] - 公司表示近期有关写字楼出售的消息均为中介机构制造的假消息 [1] - 上海香港新世界大厦11层招商部人士证实不存在写字楼出售情况,并称正在拟公函投诉 [1] 市场反应 - 出售传闻已引发多方询问,但公司暂未发布正式公告 [1] - 公司已接到大量关于写字楼出售的询问,显示市场对该物业高度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