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务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吉林松原以数字化手段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16:19
数字化营商环境优化 - 松原市通过数字化手段打破部门壁垒,营商环境监测平台实时采集156个监测点数据,实现"有感+无感"双模监测机制,其中"有感监测"收集企业群众反馈,"无感监测"扫描审批时效等隐性指标 [1] - 平台采用指标权重与评价模型对县(市、区)营商环境精准画像,并通过"数据督办"闭环机制确保改革落实 [1] - "直播带岗"模式累计观看量超5.8亿人次,多平台推送1.2万个岗位信息,促成1646人达成就业意向 [1] 数字就业服务创新 - "松原直播带岗"劳务品牌培训主播2980人,带动3.6万人就业,年创劳务收入26亿元 [1] - 新建的就业数字服务培育基地试运营半年助力330人就业,创收900万元 [1] - VR看厂技术结合直播带岗形成数字就业生态闭环 [1] 税务服务数字化升级 - "税车通一站式"服务将购车办税时长压缩至2小时,升级22台自助终端构建10分钟办税服务圈 [1][2] - 税务、交警、汽车经销企业数据共享实现缴税落籍一站式办理 [2] - "好差评"机制推动服务质量优化,27条问题建议通过15分钟响应机制解决,群众满意度达99.6% [2]
外贸企业从容应对市场波动、中国风点燃消费新引擎、多家国际投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6-03 10:59
外贸企业应对市场波动 - 山东临沂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日均出口货运量达680标箱 中美经贸会谈后货运量环比增长20% [5] - 临沂海关通过"陆海联动 海铁直运"监管模式使企业综合运输成本下降20% 通关时间缩短至少24小时 [5] - 山东钊延玩具美国客户紧急补货订单达20万美元 临沂宏泰纸塑用品有限公司同步拓展东南亚市场并布局国内电商渠道 [5][6] 区域外贸增长亮点 - 陕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一季度外贸同比增长65.8% 其中出口增长89.4% 核心产品测氡仪远销欧美多国 [9] - 同力重工在印尼/秘鲁等30国市场布局 每12分钟下线一辆非公路宽体自卸车 [9] - 苏州港太仓港区"苏申快航"班期密度提至每天6-8班 江苏前4个月出口增长10.3%达1.23万亿元 [11][13] 国潮消费新趋势 - 抖音商城数据显示"00后"国货下单量同比增速达95% 华佳集团"桑罗SANGLUO"新品小红书曝光量超百万 [25] - 全聚德仿膳茶社推出应节糕点系列 内联升开设"大内宫保"咖啡馆 光明乳业大白兔雪糕成爆款 [27][28] - 美团"古镇旅拍"搜索量同比涨60% 广州花园酒店国风粽子礼盒连续4年融合岭南文化元素 [29][30] 国际投行经济预期调整 - 高盛将2025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上调0.6个百分点 出口量增速预测上调5个百分点 [31] - 摩根大通/野村分别上调2025年增速预测0.7和0.5个百分点 主因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及财政赤字率提升至4% [32] - 摩根士丹利指出AI技术突破提升中国供应链优势 预计可提高潜在GDP水平 [32] 汽车行业竞争治理 - 中汽协指出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超40% 但行业盈利水平因"价格战"下降 [38] - 工信部将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 配合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要求企业技术创新降本而非低价倾销 [36][37] - 行业倡议要求企业严格遵从公平竞争 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及虚假宣传 [40] 就业服务升级 - 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人 人社部推出20条服务举措包括"直补快办"等数字化服务 [41][43] - 北京高校试点AI视频模拟面试 国家平台构建就业画像 浙江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 [45][43] - 内蒙古搭建"就业内蒙古"平台 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43]
双圈带动全域共进,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
大众日报· 2025-06-02 09:15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山东凭借独特地理位置成为连接南北、沟通内陆与沿海的重要纽带,目标定位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1] - 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双星"崛起,形成"强省会"与"强龙头"互动格局,拓展经济发展纵深[1] - 青岛都市圈包含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四市,济南都市圈包含济南、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滨州六市[2] 都市圈协同发展成效 - 交通方面:济南都市圈每天660趟高铁直达全国366个城市,青岛都市圈实现青岛潍坊铁路公交化运营[3] - 产业方面:青烟威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济青枣潍工业母机集群入选省级集群[3] - 服务方面:济南都市圈实现60项通办事项,青岛都市圈30余项毗邻业务无差别受理[3] 都市圈深度互融 - "济青快线"最短1小时22分连接两圈,青岛港与济南内陆港联动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4] - 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发布1200项技术解决方案与场景需求清单[4] - 都市圈带动多市域县域经济协同联动,加速山东半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4] 县域经济发展 - 广饶县橡胶轮胎产业2023年工业总产值466.7亿元(同比增长13.1%),规划产能突破2.6亿条子午胎[6] - 山东12县入选2024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总数位居全国第一梯队[6] - 县域承接都市圈产业外溢,形成跨区域协作机制如莱西-莱阳一体化平台、青岛自贸片区联动潍坊日照[7] 区域协同对接 - 临沂作为对接长三角桥头堡,拥有百万市场主体、千万人口、万亿商贸物流规模[8] - 山东出台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025-2027),规划21项重点任务[8] - 济郑高铁开通促进黄河流域互联互通,山东港口在郑州兰州设内陆港[9]
苏州高新区“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果持续显现
苏州日报· 2025-06-02 08:22
政务服务改革成效 - 苏州高新区推出"水电气阶梯价申请一件事"服务,累计受理近700件,为居民家庭年均节省用能支出超500元 [1] - "居民充电桩报装一件事"办件数达1756件,实现区域住宅小区全覆盖 [1] - "市政公用设施配套集成办"机制运行后,项目接驳周期压缩至1.5个月内 [1] - "企业开办+用电报装"八合一服务全面推广,企业办证效率大幅提升 [1] 企业服务优化 - 精控能源项目通过"市政公用设施配套集成办"机制,报批周期从最长3个月压缩至11个工作日 [2] - "企业开办+用电报装"八合一服务将8个环节集成办理,实现"当日领照、同步通电" [2] - 通过"统一规划、一次申请、并联审批、集中修复"方式优化企业审批流程 [2] 技术支撑与机制创新 - 依托"一网通办"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多部门协同和多系统贯通 [3] -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经发、住建、水务等单位协同优化流程 [2] - 通过"办事者角色互换"方式实地体验群众办事路径,精准识别难点堵点 [2]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持续拓展"一件事"改革的服务场景,重点围绕项目建设和民生保障领域 [3] - 推动流程重塑、平台联通、体验升级,打造高效服务样板 [3] - 力争实现更多事项"最多跑一次、一次办成事" [3]
“指尖”连民心 “云端”解民忧巴彦淖尔依托网上“人大代表之家”为民办实事
内蒙古日报· 2025-06-01 09:16
巴彦淖尔市网上"人大代表之家"平台建设 - 巴彦淖尔市在全区率先开发推广网上"人大代表之家"微信小程序 将3657名自治区 市 县 乡镇人大代表全部纳入线上平台 实现代表履职全天候覆盖 [1] - 平台突破传统"人大代表之家"的空间与时间限制 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履职模式 五原县建成1个县级"两代表一委员"之家 2个社区之家及12个联络小组 349名代表委员通过小程序与实体站点联动 [1] - 巴彦淖尔市将网上"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作为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 实现7个旗县区 59个乡镇苏木 11个街道全覆盖 平台与实体"人大代表联络站"深度融合 [3] 平台运行成效 - 2024年以来 五原县"两代表一委员"之家累计收集意见205条 现场解答65条 领办民生实事17件 [2] - 平台运行以来 巴彦淖尔市各级人大代表累计收到群众反映问题12300多条 处理率达99.8% 推动解决民生实事2800余件 [2] - 在同联村 今年已有4件民生问题通过网上"人大代表之家"小程序得到解决 涵盖垃圾清理 停水停电 路灯维护等"关键小事" [2] 平台运行机制 - 平台建立"问题反映—分流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的闭环机制 将群众诉求转化为可量化的履职成果 [2] - 形成"线上广泛收集民意 线下精准解决问题"的协同模式 推动代表履职从"被动等事"向"主动找事"转变 [3] - 代表委员通过小程序与实地调研结合 既"云端听民声" 又"田间察民情" 例如协调资金完成管道改造 惠及群众300余户 [3]
济宁市兖州区:“三聚焦”推动营商环境再升级
中国发展网· 2025-05-29 16:02
营商环境优化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通过全流程改革和数字化赋能,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化实践,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1] - 构建"政策直达、诉求直通、要素直保"三位一体服务体系,集成12个领域100余项惠企政策,通过数字门牌系统实现智能匹配,累计服务企业超千家[2] - 设立惠企政策专窗,分11个领域梳理惠企政策100余项,打造线上线下"政策超市",印制惠企政策汇编和宣传材料[2] 产业链发展 - 聚焦造纸、煤电、盐化工、专用装备、现代食品、现代医药、绿色建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链,开展"书记区长企业家恳谈日"暨融链固链活动8场,收集企业难题16件,办结5件[3] - 升级"码上服务"机制,融合数字门牌系统与"兖速办"平台,快速转办企业诉求,今年以来办理涉企诉求219件[3] - 创新设立"用地服务专员"制度,保障重点项目用地1500亩,开展招聘活动4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9290个,破解企业用工难题[3] 政务服务创新 - 打造13个"一件事"集成服务包,累计办理业务1100余件次,推动涉企服务精准化、个性化、增值化[4] - 深化"政务服务+异地商会"协作模式,与283个县(市、区)建立通办合作关系,梳理384项跨域通办事项清单,实现230项事项跨省全程网办[4] - 依托"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和"电子证照通"功能,推动296类电子证照实时调用,100项高频事项全面应用电子证明[4] 项目服务提速 - 在颜店新城设立企业服务中心,集成6大领域61项服务,累计为企业解决问题诉求24件[5] - 组建"兖周到"项目管家,为47个省市重点项目提供精准服务,化解审批堵点难点16个[5] - 推行"产业+套餐"式审批,审批时限提速65%,为42家企业58个项目提供"套餐式"服务,实现全周期服务覆盖[5]
基层善治 幸福之基
河南日报· 2025-05-22 07:33
基层治理现代化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体现在基层,需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以提升群众获得感[1] - 兰考县政务服务中心推出"刷脸办"服务,实现28类证明材料和高频证照"刷脸即用",归集128类电子证照[4] - 兰考县打通27个部门数据接口,构建"跨省通办"专窗覆盖全国121个地区,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和公积金转移"秒到账"[4] - 兰考县整合12个功能性平台构建智慧治理体系,今年以来累计处理基层社会治理问题1.7万余件,处置率达99.6%[4] 数字政务创新 - 兰考县政务服务中心通过数字化改革实现从"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让"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4] - 该中心推出"豫事办"APP应用场景,打破行政壁垒构建跨区域协同治理新格局[4] -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考察时强调服务要到位,要以百姓满意为标准改进工作[2] 乡村振兴实践 - 淅川县邹庄村通过土地流转1036亩,建设353个高标准草莓大棚,带动户均增收2万多元[7] - 该村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植和旅游业,村集体经济从2022年70万元增长至200余万元[8] - 村民人均年收入较5年前翻两番,发展民宿46家、农家乐5家,带动500余名农民就业[8] 高标准农田建设 - 尉氏县张市镇通过"5G+智慧农业技术"实现精准灌溉,小麦亩产从500多公斤提升至700公斤[8] - 该县累计投资6.76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8.4万亩,农田灌溉系数提高近30个百分点[9] - 张市镇推广"小麦—西瓜—辣椒—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农业效益大幅提升[10] 特色产业发展 - 邹庄村利用移民资金建设绿色果蔬园基地,种植猕猴桃、葡萄等特色果蔬,打造生态观光园[7] - 该村挖掘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发展研学游和农旅休闲游[8] - 张市镇投入1587.76万元财政资金发展特色农业并扶持农贸市场[10] 集体经济壮大 - 西辛庄村发展电光源产业集聚区,村内企业超20家,年总产值突破5.2亿元[12] - 该村人均年收入达4.5万元,投资1.2亿元建成16层民生医院[12] - 联合周边4个村成立综合示范区,带动5000多名村民共同发展[13] 基层党建引领 - 邹庄村成立大邹庄联合党支部整合邻近村庄抱团发展[7] - 张市镇2024年创建"五星"党支部2个、"四星"党支部4个[10] - 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发起筹建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培训14万余名学员[13]
铁岭县建起惠民利企“移动服务站”
辽宁日报· 2025-05-19 09:07
政务服务创新 - 铁岭县推出"政务服务直通车"服务,为偏远乡村老年群体等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办理社保认证等政务服务 [1] - 该服务源于县纪委监委在民生领域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并纳入重点监督清单推动解决 [1] - 服务涵盖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医保办理、户籍迁移等高频事项,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1] 服务机制优化 - 建立"全程跟踪+精准监督"机制,监督服务事项清单落实和服务质效,严查部门推诿扯皮等问题 [1] - 推出高频事项发生地预约服务,群众可线上预约,直通车按需上门 [2] - 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全程代办、延时服务,设立党员"中转站"确保午休服务不间断 [2] 服务成效 - 截至目前,"政务服务直通车"已累计提供咨询服务2.1万次 [2] - 将"群众来大厅"办事转变为"服务送上门"的服务模式 [2] - 县纪委监委表示将持续发挥监督保障作用,推动职能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质量 [2]
服务厅“瘦身” 服务要“强身”(财经观·改革说)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办税服务厅"瘦身"转型 - 浙江湖州吴兴区办税服务厅实现物理空间缩减20% 窗口数量减少56% 通过智能导税机预审分流实现简事快办区效率提升[1] - 新电子税务局上线后实现97%税费事项和99%纳税申报事项线上全流程办理 大幅降低线下窗口依赖度[2] - 转型后的服务厅开设"简易快办"窗口和"疑难杂症"专区 将部分传统窗口改造为远程帮办中心等新型功能区域[2] 智能化技术应用 - 采用"智能导税无感识别+人工导税预审分流"两级机制 实现业务精细划分和最优办理路线规划[1] - 智慧化改造使服务厅在缩减物理空间的同时强化服务能力 形成税收管理和服务改革的"化学变化"[2] - 保留线下窗口既满足监管要求 也为老年群体等数字技术弱势群体提供必要服务支持[3] 跨部门服务创新 - 政务大厅设置跨部门综合窗口 实现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的转变 单个窗口可办理十余部门百余项业务[4] - 银行与市场监管部门合作 在营业执照办理窗口同步提供对公账户开立和普惠贷款等金融服务[4] - 利用银行网点优势将自助办税区引入商圈街道 为小微主体提供"就近办"便利[4] 数字化转型趋势 - 线下服务窗口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但需避免一刀切式压缩 应平衡线上便利与线下必要服务[3] - 智能化改造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 需要保留个性化面对面服务能力[3] - 未来应继续探索创新跨部门服务场景 通过"小窗口"撬动民生服务"大作为"[4]
我省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部署三十五项重点任务“五个更加” 让企业获得感更强
新华日报· 2025-05-17 07:17
营商环境优化行动方案 - 江苏省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5版)》,聚焦6个方面提出35项重点任务和85个行动点,核心目标是提升企业感受[1] - 方案制定前通过民营企业座谈会、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等渠道收集企业痛点,作为政策依据[1] 全生命周期服务改革 - 在市场准入领域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将医保登记、供电业务纳入变更/注销"一件事",实现"一次申请多项办结"[2] - 国际贸易领域推动进出口远程查验,最快可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查验[2] - 每年遴选200个项目纳入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名单,支持民企参与核电、风电等基础设施投资[2] 要素服务保障 - 将临时用水用电申请纳入工程建设审批流程,实现开工前手续集成办理[3]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已走访超391万户企业,升级"小微贷"等政银产品[3] - 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已举办美资、法资企业专场,后续将推出22项稳外资措施的配套政策[3] 法治与市场环境建设 - 年内建成江苏(南京)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推进8家海外法律中心实体化运行[4] - 推动"个转企"改革,建立培育库实施"一户一策"帮扶[5] - 开展涉企乱收费专项整治,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5]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 已完成29个"一件事"改革任务,累计办件1350万件[5] - 实现150项政务服务事项免证照办理,惠企财政资金"一平台直达"已拨付72笔2545万元[6] - 工程建设项目推行分级分类管理,简化外线施工审批流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