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聚变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圣湘生物实控人戴立忠投资创立鸿鹄聚变,专注仿星器技术路线
财经网· 2025-10-09 16:59
公司投资关系澄清 - 圣湘生物回应称,关于可控核聚变企业上海鸿鹄聚变的投资,系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戴立忠个人投资创立的企业,不涉及上市公司主体 [1] - 戴立忠不参与鸿鹄聚变的日常运营工作,旨在为科学家与工程师创新创业搭平台、引资源、打基础 [1] - 上市公司圣湘生物是否参与投资,需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及战略规划等情况审慎决定 [1] 被投资企业技术概况 - 鸿鹄聚变(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是国内首家专注于高温超导仿星器路线的商业聚变企业 [1] - 与托卡马克技术路线相比,仿星器通过精密设计的三维高温超导线圈电流产生磁场,无需依赖等离子体电流,更契合于稳态运行的商用聚变反应堆 [1] - 目前,鸿鹄聚变具备世界领先的仿星器设计开发能力 [1]
大A吹进攻号,投资者咋办
IPO日报· 2025-10-09 16:13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10月9日的A股走得比较好的板块有可控核聚变、存储芯片、固态电池、黄金概念、以及稀土永磁等,这些板块的上涨,其实都与"利好"相关, 也都与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张力制图 10月9日,国庆中秋长假后第一天,A股吹响进攻的号角:截至午盘,上证上涨48.29点,上涨幅度1.24%,以3931.07点收盘,创下十年来新高; 深创两指分别上涨1.75%和1.77%,也分别创下近期新高。 对于节后的A股,投资者小雨有点摸不懂套路了:"就这么冲上3900点,总感觉要回调。"按她的交易计划,今天应该是低吸或者打板通富微电、 浪潮信息或者三花智控的,结果她非常谨慎地低吸了点浪潮信息。 小雨这样的情况,对投资者来说,应该是比较常见:A股大涨的时候,反而有点不知所措。 笔者以为,如何认识当前的宏观面和微观面,对于理解A股的趋势和投资,会有一些帮助。 与此同时,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3个月(91天)。 表面上看,上述都是零散的消息,似乎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实际上都与当前 ...
圣湘生物:鸿鹄聚变系公司实控人戴立忠的个人投资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16:09
公司实控人投资动态 - 圣湘生物实控人、董事长戴立忠投资创立了鸿鹄聚变(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 [1] - 该投资为戴立忠个人行为,其不参与鸿鹄聚变的日常运营工作 [1] - 上市公司圣湘生物是否参与投资,需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及战略规划等情况审慎决定 [1] 被投资公司技术路线 - 鸿鹄聚变是国内首家专注于高温超导仿星器路线的商业聚变企业 [1] - 与托卡马克技术路线相比,仿星器通过三维高温超导线圈电流产生磁场,无需依赖等离子体电流,更契合稳态运行的商用聚变反应堆 [1] - 目前鸿鹄聚变具备世界领先的仿星器设计开发能力 [1]
圣湘生物(688289.SH):鸿鹄聚变具备世界领先的仿星器设计开发能力
格隆汇· 2025-10-09 15:41
公司关联与投资状况 - 鸿鹄聚变(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系圣湘生物实控人、董事长戴立忠先生个人投资创立的企业 [1] - 戴立忠先生不参与鸿鹄聚变的日常运营工作 [1] - 上市公司圣湘生物目前未参与鸿鹄聚变的投资 是否参与需结合发展需要及战略规划审慎决定并履行相关审议和信息披露程序 [1] 聚变能源行业前景 - 聚变能源被视为有望彻底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终极能源形式 [1] - 聚变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 [1] - 上海市已明确将核聚变列为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 [1] 鸿鹄聚变技术路线与合作 - 鸿鹄聚变是国内首家专注于高温超导仿星器路线的商业聚变企业 [1] - 与托卡马克技术路线相比 仿星器通过精密设计的三维高温超导线圈电流产生磁场 无需依赖等离子体电流 更契合于稳态运行的商用聚变反应堆 [1] - 鸿鹄聚变具备世界领先的仿星器设计开发能力 [1] - 鸿鹄聚变与上海交通大学展开深度合作 在实验室共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协同 共同建设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转化平台 [1]
我国可控核聚变再获突破,BEST装置关键部件交付!概念股集体爆发
搜狐财经· 2025-10-09 15:18
项目进展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交付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BEST装置总装工作已于2024年5月启动,预计两年后建成,并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进行聚变能发电演示 [3] - 2024年以来,我国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系列突破: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的稳态运行,“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 [3] 市场反应与概念股表现 - 受BEST项目进展消息刺激,10月9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集体走强,合锻智能、永鼎股份竞价一字涨停 [1] - 截至10月9日中午收盘,可控核聚变概念指数大涨6.9% [6] - 个股方面,国光电气收获20CM涨停,西部超导涨18.79%,浙富控股、融发核电、合锻智能等多只个股收获10CM涨停 [6] 政策与行业环境 - 2024年9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提出鼓励和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并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 [4] - 四川、浙江等地出台政策将可控核聚变纳入当地未来培育产业 [4] -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将达到4965.5亿美元,2024年至2030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4% [4] 产业链公司布局与技术突破 - 合锻智能参与了BEST装置核心部件真空室的研制,自2021年开始相关预研工作,已在真空室、重力支撑等核心部件制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5] - 永鼎股份旗下东部超导科技推出适配可控核聚变场景的千米级REBCO超导带材HF1200型号产品 [5] - 西部超导已开发出核聚变用NbTi超导线材工程化生产技术,生产出最大长度达9万米的多芯NbTi超导线材,性能满足ITER项目要求 [5]
可控核聚变概念拉升,哈焊华通、中洲特材涨停,常辅股份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10:08
市场表现 -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盘中强势拉升,常辅股份涨幅超过25%,哈焊华通与中洲特材均以20%幅度涨停,国光电气、天力复合、西部超导等公司涨幅超过14% [1] 行业催化事件 - 安徽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于10月1日取得关键突破,其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交付安装,标志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国际原子能聚变能大会FEC2025将于10月13日至18日在成都举办,预计参会人数达2000人,此为第30届会议,是继2006年后再次于中国举办 [1] - 聚变行业催化较7月至8月更为密集,国际大会或有重大国家和国际进展公布 [1] 行业前景与预期 - 国内BEST项目在四季度有望开启第二次密集招标,涉及第一壁、偏滤器、电源等高价值量产品,其它聚变装置也有望启动 [1] - 巨头入局与海外装置点火取得重大进展,聚变行业年内第二次行情有望启动 [1]
我国核聚变建设取得关键突破,月中还有一重磅催化
选股宝· 2025-10-09 07:17
BEST项目进展 - 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建设取得关键突破,重达400余吨的杜瓦底座成功安装就位,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主机,标志着主机全面开建 [1] - 该装置将在国际上首次验证演示核聚变发电,目标在2030年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1] - 杜瓦底座是BEST装置主机的首个真空大部件,也是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其安装预示后续核心部件安装正式开始,产业链交付和后续招标正式启动 [1] 行业催化事件 - 10月13-18日国际原子能聚变能大会(FEC2025)在成都举办,方正证券认为大会或有重大国家和国际进展公布 [1] - 国内BEST项目在第四季度有望再次开启第二次密集招标,招标产品包括第一壁、偏滤器、电源等高价值量产品 [1] - 国庆期间美股核聚变概念股集体大涨,NANO Nuclear Energy、Oklo Inc、NuScale Power分别累计大涨超46%、20%、8.9% [1] 产业链公司业务布局 - 永鼎股份依托超导薄膜磁通钉扎技术,研制出强磁场用高性能超导带材,已实现在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并与中科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客户保持密切合作 [2] - 广大特材在可控核聚变方面主要供应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用材料并已实现批量化供应,同时公司中标BEST线圈盒机加工项目,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已向客户成功交付 [2]
可控核聚变领域再迎关键进展
证券日报· 2025-10-09 00:16
我国可控核聚变领域再迎重大进展。据报道,10月1日,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 (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BEST装置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交付,精 准安装于BEST装置主机大厅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今年以来,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 政策信号明确、装置建设加速、技术突破频现,长期成长趋势已确立。随着国家队主导,民营企业与民 间资本陆续入局,可控核聚变行业迎来"科研突破+工程落地"双爆发,商业化进程正从"技术验证"阶段 逐步向"实体建造加速期"过渡,相关上市公司有望从中受益。 商业化进程加速 据悉,BEST是我国正在建设的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 线,运用高性能超导磁体等新技术,为未来核聚变发电"探路"。其总装工作于2025年5月份正式启动, 预计两年后建成,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聚变能发电演示。 北京艾文智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曹辙表示,若BEST装置在未来几年内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 盏灯,将从科学验证、工程突破、产业链培育到全球格局重构等多维度,为可控核聚 ...
【赛道掘金之可控核聚变】利好频出!5只概念股获融资资金大幅买入!
证券时报· 2025-10-06 11:48
项目与技术进展 - 安徽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取得关键突破,其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完成交付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BEST装置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计划于2025年5月启动总装,目标在两年后建成并全球首次演示核聚变发电,预计2030年实现点亮第一盏灯 [1] - 德国政府通过“德国迈向核聚变发电站”行动方案,目标建造世界首座核聚变发电站,计划至2029年累计投入超20亿欧元资助相关研究与基础设施建设 [1] - 注册资本150亿元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亮相,展示其技术路线与业务布局,瞄准2050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在上海、成都两地联动研发 [1] 政策与行业观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于9月12日通过,自2026年1月15日起施行,这是中国首部原子能领域基础性法律,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的科研与技术开发 [2] - 中信证券观点认为可控核聚变行业长期成长趋势确立,国际国内装置加速建设将释放零部件企业订单,对行业坚定看好 [2] - 开源证券表示全球可控核聚变竞赛已开始,各国公司融资频繁,美国科技巨头踊跃入局,若核聚变商业化,未来年投资额或达数千亿元 [2] 相关公司与市场表现 - 上海电气自2000年参与核聚变项目,已成为国内核聚变主机系统核心装备供货业绩最全面的企业之一,展出产品包括真空室、冷屏、线圈盒、杜瓦等关键设备 [5] - 西部超导积极对接国内重大可控核聚变项目,其超导线材产品已应用于相关项目,并凭借性能与成本优势保持市场地位 [5] - 机构预测多只概念股2025年净利润显著增长,例如永鼎股份预测同比增长451.02%,上海电气预测同比增长82.2%,西部材料、东方钽业等预测同比增长超40% [5][6] - 合锻智能参与了BEST装置核心部件真空室的研制 [7]
目标2030年点亮“人造太阳” 我国核聚变赛道传来大利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3 15:56
项目工程进展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主机核心部件杜瓦底座于2025年10月1日成功落座,重达400吨,安装精度达毫米级,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进入加速新阶段[1] - BEST项目总装工作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开始,需将超导磁体系统、磁体馈线系统等聚变堆部件精确安装至主机基坑内[1] - 杜瓦底座安装运用航天级姿态控制系统,每调整0.1毫米需同步校验12个支撑点数据,为后续6700吨主机稳定运行奠定基础[1] 技术路线与科研突破 - 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中,磁约束聚变尤其是托卡马克装置被认为最可能率先实现发电,BEST装置即采用此路线[2] -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于2025年1月实现1亿摄氏度高温下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1066秒,刷新稳态运行时长纪录[2] - 中核集团新一代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三号”于2025年3月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电子温度1.6亿℃的“双亿度”运行,进入聚变燃烧实验阶段[2] 民营企业进展与商业化预期 - 民营企业新奥“玄龙-50U”球形环装置于2025年4月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是国际上首次,标志着其迈出氢硼聚变商用化重要一步[3] - 业内专家预计最迟到2030年将在中国点亮第一盏“核聚变灯”,BEST项目的“点灯”目标时间点亦是2030年,聚变产业已迈入关键十年[3] - 截至目前,中国主要的可控核聚变装置累计达到15个,分布在多个省市[3] 资本投入与产业生态 - 全球聚变行业过去五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总投资金额已接近百亿美元[1] - BEST项目主导建设方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初始注册资本50亿元,于2024年6月增至145亿元,股东涵盖国有平台、中央企业、中国科学院及社会资本[4] - 中国核聚变产业形成“国家战略资本+地方产业资本+民营创新资本”共驱的结构[3] 供应链体系与上市公司参与 - 中国聚变产供链体系初步成立,由中核集团和中国科学院两大研究机构分别牵头成立产业联盟[4] - 中核集团牵头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包含33家中央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民营企业[4] - BEST装置的供应链由16家A股上市公司构成,例如上海电气供应TF线圈盒,西部超导批量供应超导线材,百利电气参与杜瓦结构研发与制造,安泰科技子公司研制钨铜复合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