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辅助生殖
icon
搜索文档
锦欣生殖盘中涨超8% 政策红利逐步释放 公司为民营辅助生殖龙头
智通财经· 2025-07-31 10:19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盘中涨超8% 截至发稿涨7.1%报3.47港元 成交额达6.41亿港元[1]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兵团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1] - 2024年已有超100万人次享受辅助生殖医保待遇[1] - 中央财政设立"育儿补贴补助资金" 2024年初步安排预算约900亿元[1] 行业需求与趋势 - 国内辅助生殖需求有望迎来拐点 政策红利逐步释放[1] - 中国平均生育年龄接近30岁 高龄产妇占比持续提升[1] - 2023-2025年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从区域试点扩展至全国[1]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作为民营辅助生殖龙头 拥有三代试管婴儿牌照等技术优势[1] - 行业供给侧格局趋稳 牌照发放收紧[1] - 公司通过技术积累优先承接政策落地后的增量需求[1]
辅助生殖概念大涨 共同药业20%涨停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9:47
辅助生殖概念股表现 - 共同药业股价20%涨停 [1] - 利德曼股价20%涨停 [1] - 安科生物股价上涨超过12% [1] - 汉商集团股价涨停 [1] - 达嘉维康股价大幅上涨 [1] - 广生堂股价大幅上涨 [1]
万联证券:育儿补贴有助缓解家庭养育压力 关注相关消费产业链
智通财经· 2025-07-30 16:21
育儿补贴政策内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1] - 对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且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 [1] - 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补助资金,按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予以补助 [1] 政策背景与意义 -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育儿补贴"写入政策,提出完善生育政策和发展托育服务 [1] - 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老龄化程度加深,政策旨在缓解家庭养育压力并改善人口结构 [2] - 政策标志着生育支持体系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长期有助于激活经济发展动力 [2] 行业影响 短期受益行业 - 育儿补贴直接刺激母婴消费,建议关注婴童护理、乳制品、玩具、童装等行业 [1] 长期受益产业链 - 政策提振生育意愿可能带动新生儿增长,建议关注辅助生殖、基因检测、托育服务、教育等母婴产业链 [1]
国家千亿红包砸向育儿市场!乳业、托育、辅助生殖板块集体狂欢
搜狐财经· 2025-07-30 14:27
政策内容 - 国务院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起所有3周岁以下婴幼儿每年可领取3600元国家补贴[1] - 覆盖范围包括一孩、二孩、三孩家庭每年将有2812万家庭受益发放金额超1012亿元[4] -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转移支付对东、中、西部省份分别按85%、90%、95%比例补助地方可额外提标[4] - 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且不计入低保家庭收入核算[4] - 依托"出生一件事"联办平台实现全线上化申请90%业务可通过手机APP完成采用"一卡通"或社保卡发放[5] - 建立婴幼儿数据中台实时追踪补贴发放效果[6] 乳业板块 - 贝因美、阳光乳业开盘即封涨停骑士乳业单日暴涨21.12%西部牧业、澳优等涨幅超8%[2][7] - 1012亿元补贴可撬动1265亿元乳制品消费相当于2024年行业总规模的28%[7] - 伊利集团启动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婴配粉市占率突破25%[7] - 龙头企业通过配方升级实现毛利率提升3-5个百分点[17] 托育服务板块 - 孩子王、爱婴室涨停孚日股份旗下托育品牌覆盖15城45个网点华媒控股与政府合作公建民营托育中心[8] - 国家推进"普惠托育扩容工程"计划2025年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6个较2024年增长48%[9] - 头部企业探索"托育+早教"融合模式客单价提升至8000元/年[11] - 头部企业通过"轻资产运营+政府合作"模式快速扩张净利率可达12%-15%[18] 辅助生殖板块 - 锦欣生殖涨5%中国育儿网络飙升54%创历史新高[12] - 中国不孕不育率12%-15%但辅助生殖渗透率仅7%远低于美国的30%行业规模有望从2024年680亿元增至2027年1200亿元[12] - 仟源医药的促排卵药物、戴维医疗的婴儿保育设备需求激增订单同比增长超50%[12] - 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突破成功率提升至65%[20] 消费升级趋势 - 千元以上奶粉占比从2020年35%提升至2024年58%有机奶粉、水解奶粉等细分品类增速超30%[13] - 月子中心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中高端套餐占比达62%头部品牌利润率超25%[13] - 智能婴儿监视器、温感纸尿裤等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年母婴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8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8%[13] - 智能婴儿床、有机棉制品等高端品类增速超30%[21] 区域市场分化 - 中西部省份实际补助金额可达国家基础标准1.5-2倍例如甘肃临泽对三孩家庭年补贴达1万元[14] - 三线及以下城市母婴消费增速18%显著高于一二线城市12%县域市场成为主要增量来源[14] - 社区母婴店数量三年增长45%县域市场覆盖率从2021年52%提升至2024年78%[14] - 拼多多等平台"百亿补贴"母婴专区日均销量破百万单[14] 产业链延伸机会 - 0-3岁早教渗透率从2020年18%提升至2024年35%客单价提升至1.2万元/年[15] - 儿科就诊量年均增长15%戴维医疗婴儿培养箱订单同比增长60%[15] - 每1元育儿补贴可撬动3.2元相关消费带动家庭旅游、家居改造等关联消费[16] 核心投资标的 - 乳制品核心标的包括贝因美、伊利股份、澳优[17] - 托育服务核心标的包括孩子王、爱婴室、孚日股份[18] - 辅助生殖核心标的包括锦欣生殖、麦迪科技、丽珠集团[19] - 母婴用品核心标的包括好孩子国际、延江股份、可靠股份[21]
商贸零售行业快评报告:《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出台,关注相关消费产业链
万联证券· 2025-07-30 13: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国性《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出台,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统筹补助[3] - 育儿补贴有助于缓解家庭养育压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标志着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4] - 短期建议关注婴童护理、乳制品、玩具、童装等行业;长期建议关注母婴相关产业链如辅助生殖、基因检测、托育服务、教育等[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育儿补贴制度情况 -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首提“育儿补贴”,7月28日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3] - 补贴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对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且免征个人所得税[3] - 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育儿补贴补助资金”项目统筹,按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予以补助[3] 育儿补贴制度意义 -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走低、老龄化加深,该制度表明国家对人口问题高度重视,进入生育支持政策实质性落地阶段[4] - 发放补贴可减轻家庭养育经济负担,提振生育意愿,缓解老龄化社会压力,改善人口结构,激活经济发展动力[4] 投资建议 - 短期育儿补贴发放有助于直接刺激母婴相关消费,建议关注婴童护理、乳制品、玩具、童装等行业[4] - 长期生育补贴和育儿配套完善有助于提振生育意愿、带动新生儿数量增长,建议关注母婴相关产业链如辅助生殖、基因检测、托育服务、教育等[4]
三大国际投行解读中国育儿补贴新政:规模、影响与未来期待
智通财经· 2025-07-29 23:04
政策核心内容 - 对所有3岁以下儿童每年发放3600元补贴,2025年1月1日起生效 [1] - 政策覆盖范围包括2025年前出生的3岁以下儿童,可按剩余月龄折算补贴(如2023年12月出生的孩子可累计领取7200元) [1] - 补贴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分担,中央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承担85%、90%、95%,地方政府可额外追加 [1] 补贴规模测算 - 瑞银预计年补贴总额950-1000亿元,占GDP的0.1% [3] - 野村与小摩测算年支出约1000亿元,占GDP的0.07%(野村以2024年GDP为基数,小摩参考2024年人均GDP9.57万元测算) [3] - 小摩指出补贴金额占人均GDP的3.8%,处于全球2.4%-7.2%的合理区间 [1] 对生育率影响 - 野村认为补贴金额相对家庭育儿成本偏低,难以显著提升生育率 [3] - 瑞银认为这是有意义的起点,释放了鼓励生育的明确信号 [3] 对消费影响 - 野村指出补贴转化为家庭新增消费的比例可能不足100%,财政乘数效应小于1 [3] - 瑞银认为补贴或小幅拉动育儿、教育等相关领域消费,但规模可控 [3] 对行业影响 - 小摩提到辅助生殖、母婴护理等行业可能间接受益,但市场反应平淡(政策公布后相关概念股早盘冲高回落) [3] 未来政策期待 - 瑞银强调需同步推进减少教育内卷等措施 [3] - 野村指出需结合消费刺激、就业保障等宏观政策 [3] - 小摩建议增加带薪育儿假、住房补贴、教育减负等组合拳(如韩国父母可享受1年带薪产假,部分城市提供住房租赁补贴) [3]
育儿补贴新政全面覆盖,贝康医疗-B(2170.HK)迈入发展快车道
格隆汇· 2025-07-29 15:15
育儿补贴政策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覆盖全国范围内3周岁以下婴幼儿 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1] - 政策突破地方性二孩补贴限制 实现全国范围全覆盖 直接提振母婴消费及辅助生殖市场需求 [2] 资本市场反应 - 辅助生殖概念股集体上涨 锦欣生殖高开近9% 贝康医疗涨幅超5% [2] - 贝康医疗PS(TTM)为2.447倍 处于上市以来中低位区间 市场存在低估预期 [6] - 中信证券预测2026年公司收入达4亿元人民币 对应市值区间16亿至24亿元 [6] 行业影响 - 政策组合拳(育儿补贴+辅助生殖医保报销)推动行业需求扩容 试管婴儿诊疗量攀升带动设备试剂采购增长 [2] - 辅助生殖产业上升为国家人口战略核心环节 政策托底效应显著 [2][5] 公司竞争力 - 贝康医疗在PGT基因检测、男性生殖健康产品、高端培养设备国产化三大细分市场建立先发优势 [2] - 技术布局契合优生优育新诉求 男性生殖产品填补市场空白 培养设备实现进口替代 [2] - 对标全球龙头Vitrolife(市值约150亿元) 推进全球战略扩张 国际市场布局逐步落地 [5] 长期价值 - 公司定位"生育产业领军者" 兼具政策稀缺性与社会价值 资本市场或给予更高估值倍数 [5] - 行业景气度提升叠加新品落地 成长性与全产业链优势有望获市场认可 [6]
母婴消费行业点评:国家育儿补贴出台,改善母婴消费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9 1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母婴消费行业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发布,每孩每年补贴3600元,发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合计最高可领1.08万元,部分地方省市已提前探索补贴方案,预计后续更多地方政府出台补贴 [3] - 促进生育政策改善母婴消费预期,精细化育儿助力板块逆势增长,整体母婴板块18 - 24年CAGR超15%,国货崛起,在各细分行业市占率大幅提升且逐步登顶,促进政策与24年出生人数增长助力板块重回高点 [3] 各板块及公司推荐 备孕、辅助生殖及产检阶段 - 辅助生殖关注锦欣生殖、丽珠集团;产前早筛关注华大基因;婴幼儿药品关注华特达因、长春高新、安科生物 [3] 喂养阶段 - 食饮推荐乳制品板块的中国飞鹤、伊利股份;家电推荐母婴小家电小熊电器;产后月子护理建议关注圣贝拉 [3] 孩子成长阶段 纺服零售 - 童装家纺推荐森马服饰、嘉曼服饰、安踏、361度、罗莱生活、水星家纺、诺邦股份;婴童用品连锁推荐孩子王,建议关注爱婴室 [3] 轻工板块 - 玩具推荐布鲁可;文具推荐晨光股份 [3] 美妆板块 - 推荐润本股份、上美股份 [3] 公司估值及评级 |行业|公司简称|股价(元)|总股本(亿股)|市值(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25E/26E/27E)|PE(25E/26E/27E)|评级| | ---- | ---- | ---- | ---- | ---- | ---- | ---- | ---- | |美容护理|上美股份|74.9|4.0|298.0|10.6/13.6/16.5|26/20/16|买入| |美容护理|润本股份|35.9|4.0|145.2|3.9/4.7/5.5|37/31/26|买入| |母婴零售|孩子王|13.4|12.6|169.0|4.0/6.0/8.0|42/28/21|增持| |母婴零售|爱婴室|20.2|1.4|28.0|1.3/1.6/1.9|21/18/15|未覆盖| |纺织服装|森马服饰|5.3|26.9|143.9|12.5/14.4/16.6|11/10/9|增持| |纺织服装|嘉曼服饰|21.6|1.3|28.0|2.2/2.5/-|13/11/-|买入| |纺织服装|安踏体育|91.2|28.1|2,560.2|134.1/147.0/160.1|17/16/15|买入| |纺织服装|361度|5.8|20.7|119.9|13.0/14.5/15.8|8/8/7|买入| |纺织服装|罗莱生活|8.7|8.3|72.7|5.2/6.0/6.6|14/12/10|买入| |纺织服装|水星家纺|18.1|2.6|47.6|4.0/4.3/4.7|12/11/10|买入| |纺织服装|诺邦股份|19.5|1.8|34.5|1.3/1.6/1.9|27/22/18|买入| |食品饮料|中国飞鹤|4.7|90.7|425.3|38.6/40.2/41.9|10/10/9|增持| |食品饮料|伊利股份|27.7|63.3|1,754.0|113.8/121.4/128.2|15/14/14|买入| |轻工零售|布鲁可|127.3|2.5|317.3|10.9/15.9/19.6|26/18/15|买入| |轻工零售|豪悦护理|41.4|2.2|89.1|4.9/5.6/6.5|18/16/14|买入| |轻工零售|晨光股份|31.1|9.2|286.1|16.0/17.4/19.0|18/16/15|买入| |家电|小熊电器|49.5|1.6|77.8|3.6/4.2/4.7|22/19/17|增持| |医药|锦欣生殖|3.4|27.6|92.7|3.6/4.2/5.0|23/20/17|未覆盖| |医药|丽珠集团|42.1|9.0|362.5|22.6/25.0/27.8|16/14/13|未覆盖| |医药|华大基因|52.0|4.2|217.7|0.3/0.8/1.0|790/288/215|未覆盖| |医药|华特达因|33.1|2.3|77.6|5.5/6.0/6.6|14/13/12|未覆盖| |医药|长春高新|104.2|4.1|425.0|56.6/62.4/-|8/7/-|买入| |医药|安科生物|9.4|16.7|157.9|9.5/11.3/12.1|17/14/13|未覆盖| [4]
多行业联合解读国家育儿补贴新政
2025-07-29 10:1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母婴用品、零售、奶粉、食品饮料、辅助生殖、新生儿相关、儿童药品、家电、服装、美护、户外活动 - **公司**:爱婴室、孩子王、飞鹤、健和国际、澳优乳业、蒙牛乳业、小熊电器、润木股份、安英士、日本公司、伊利、妙可、新五业、锦欣生殖、贝康医疗、长春高新、丽珠集团、仙琚制药、奥锐特、健友股份、翰宇药业、贝瑞基因、华大基因、伟思医疗、迈兰德、翔宇医疗、戴维医疗、金域医学、康希诺、生物股份、达华特达因、济川药业、葵花药业、健民集团、葫芦娃、安科生物、我武生物、森马服饰、稳健医疗、诺邦股份、嘉曼服饰、景洪基金、江南布衣、牧高笛、三夫自然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生育补贴政策内容**:2025 年 1 月 1 日起,国家对 2022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的 3 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月 300 元补贴直至年满三周岁[2] - **政策突破**:全国统一标准覆盖所有孩次,追溯至 2022 年新生儿,现金补贴,中央财政主导[6] - **对港股相关标的公司影响** - **飞鹤**:2024 年营收 207 亿同比增 6.2%,净利润 36.5 亿同比增 11%,预计 2025 年上半年收入 91 - 93 亿,净利润 10 - 12 亿,计划用 10 亿回购股份,维持不少于 20 亿分红,高端线新飞帆系列毛利润率约 66%[1][3] - **健和国际**:婴幼儿营养护理占总收入一半左右,新国标派星占比约 55%,渠道超 12 万个,下沉市场占比突破 50%,复购率超 60%[1][3][7] - **澳优乳业**:以羊奶粉为主,荷兰自驾牧场锁定 2025 年 70%原奶成本,毛利润率稳定,佳贝艾特羊奶粉占据龙头地位[1][4][8] - **蒙牛乳业**:通过贝拉米有机奶粉等参与市场,利空出清后技术渠道并重策略有望发展,新政间接推动产品销量增长[1][3][9] - **对零售行业影响**:惠及家庭,对母婴用品市场积极影响,爱婴室和孩子王显著受益[5] - **对奶粉和食品饮料板块影响** - **伊利**:婴配粉销售占比约 20%,2024 年中高个位数增长,2025 年一季度双位数增长,全年收入预计中低个位数增长,利润预计中双位数增长至约 110 亿,估值约 16 倍[13] - **妙可**:2025 年零售数据环比回暖,与蒙牛合并后市占率接近 40%,一季度至二季度 B 端业务中双位数增速[13] - **新五业**:强化低温战略,低温鲜奶及酸奶跑赢行业,未来三年低温业务预计高个位数到双位数增长,今年净利率受原奶成本红利提升[13] - **对辅助生殖板块影响**:锦欣生殖最先受益,辅助生殖被纳入医保提升渗透率,贝康医疗、长春高新等相关公司也将受益[14][15] - **对家电行业影响**:小熊电器受益,2024 年母婴家电占收入 5%且增速远超主业,2025 年一二季度母婴电器增速 40%以上,厨小电行业迎换新周期[18] - **对服装行业影响**:带动童装消费,预计全国服装消费占比从 2024 年的 5.4%提升至 2025 年的 5.9%,补贴对大众化童装品牌友好[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母婴零售行业**:润木股份和安英士扩张门店规避生育率下行影响,安英士自有产品比例达 15%增速超 30%,新开小型门店培育期缩短至 4 - 8 个月,预计 2025 年同店销售中个位数增长,新开门店加速,两家公司探索新业务[10] - **美护产品市场**:日本公司婴儿驱蚊贴全国市占率接近 30%,湿巾及驱蚊产品快速增长,线上渠道布局推进[11] - **新生儿相关产业链**:戴维医疗、贝瑞基因等公司受益于终端需求增长,新生儿疫苗涉及康希诺等公司[16] - **儿童药品市场**:达华特达因、济川药业等公司在儿童药品市场有优势,未来有望释放业绩[17] - **服饰和医疗相关标的**:森马服饰、稳健医疗等各有业务亮点和估值情况,户外活动领域可关注牧高笛和三夫自然[20][21]
港股概念追踪 | 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提振母婴消费及辅助生殖市场(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18:03
育儿补贴政策核心内容 - 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年度补贴 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发放至年满3周岁[1] - 2025年前出生未满3周岁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 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且不计入低保等救助对象收入认定[1] - 财政部6月表示正抓紧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多地已研究建立地方性育儿补贴政策[2] 政策影响与行业机遇 - 现金补贴直接降低生育成本 释放的边际购买力优先激活母婴刚需消费(奶粉/纸尿裤)[3] - 托幼一体化加速早教供给扩容与市场分层 辅助生殖渗透率可能随生育意愿提升[3] - 政策将显著提振母婴消费市场并间接利好辅助生殖产业[1][3] 受益企业分析 - 好孩子国际为全球领先婴儿推车及汽车安全座椅品牌商 产品覆盖婴童用品市场[4] - 中国飞鹤是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龙头 市占率约18-20% 高端产品线及渠道下沉策略与补贴政策覆盖人群高度重合[5] - H&H国际控股主营婴幼儿奶粉及益生菌等营养品 核心产品包括合生元系列高端奶粉和婴幼儿营养补充剂[5] - 锦欣生殖作为中国领先辅助生殖服务提供商 可能因生育成本降低带动IVF服务需求增长[5] - 现代牧业通过标准化奶牛养殖场生产高品质原料奶 供应下游乳制品加工企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