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
搜索文档
 限速25码,最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影响有多大?
 虎嗅· 2025-09-03 14:45
我国当前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相当于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政策的些许变动便可能影响巨大。 9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下文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自此替代2018版旧国标。 新国标中,最受关注的当数时速25km的限制,尽管这并非新要求,但与旧国标相比,新国标不仅引入了"超速断电"机制,即当车速超过25km/h时,电动 机将自动停止动力输出,更通过要求生产端禁止预留控制器、限速器等关键部件的改装接口,杜绝"破解"提速的可能性。 从新国标颁布的那天起,争议便从未间断:有人调侃,"时速25km跟自行车差不多";也有人提出疑问,"外卖这个与时间赛跑的就业领域,骑手们还能送 出多少订单?" 在上海,"小电驴"的主人们则遇到了新的苦恼。多名网友发帖称,自己骑电动自行车时因超速被"电子警察"抓拍,并被处以50元罚款。上海市公安局交管 总队透露,正在事故高发路段试行"区间测速",该技术通过计算车辆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时间差,判断全程平均时速。一旦系统判定车辆在区间内超速(超 过15公里/小时),驾驶人将收到短信通知及"随申办"App罚单。 新规 ...
 新国标如何护航“小电驴”安全?
 科技日报· 2025-09-03 08:50
 新国标核心规定 - 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5公里 超速时电动机将自动停止动力输出 [1] - 新国标对整车标志 整车安全 机械安全 防火阻燃 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提出明确要求 [1] - 新标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 9月1日后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国标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才能出厂 [4]   防止非法改装与安全管理 - 通过完善电池组 控制器 限速器防篡改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 增加互认协同功能 从技术上提高非法改装门槛 [1] - 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措施 将车辆 电池 充电器绑定在同一个二维码上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 [1][2] - 该二维码相当于电动自行车身份证 可追溯管理生产销售 登记 骑行 充停 维修 回收等环节信息 [2]   智能化与安全监测增强 - 增加北斗定位 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方便消费者实时了解关键安全信息 [3] - 通信模块将动态信息上传至企业或管理平台 检测到安全隐患如蓄电池温度异常或电压过高可第一时间提醒用户 [3] - 城市物流 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用车必须加装北斗模块 一般家庭用车可选装 [3]   新旧标准过渡安排 - 为符合旧标准的车辆设置销售过渡期 允许2025年8月31日前生产的车辆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4] - 2025年12月1日之后 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 [4] - 消费者已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 各地政府可借助以旧换新等政策加速更新 [4]
 电动自行车限速25km/h,“史上最严”新国标对车商、骑手有何影响?
 36氪· 2025-09-03 07:26
 新国标核心规定与执行 - 新国标于9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2018版旧国标,核心限速为时速25公里,并引入超速断电机制,禁止生产端预留改装接口以杜绝破解提速 [1] - 政策执行严格,上海等地在事故高发路段试行“区间测速”技术,对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速超过15公里的电动自行车进行抓拍和罚款 [1][5] - 新国标规定2025年9月1日后所有新生产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标准,旧国标车有三个月销售宽限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10]   市场与行业影响 - 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相当于每4人拥有一辆,政策变动影响巨大 [1] - 新国标极大提升破解限速难度,普通用户和商家难以通过简单操作实现破解,导致部分门店库存积压 [8][10] - 行业竞争激烈,门店单辆新车利润仅100元至200元,高端车型毛利率仅10%至15%,扣除成本后卖车几乎无利可图,门店主要依靠修车业务盈利 [11]   销售与换新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1至6月通过该方式销售电动自行车月均环比增长113.5% [11] - 同期电动自行车收旧换新共846.5万辆,为2024年同期的6.1倍 [11] - 政府部门希望通过国补等方式推动更换新国标车,但已购买的旧国标车不会被强制淘汰 [11]   用户与特定群体反应 - 部分用户反映25公里/小时的限速体验“跟骑自行车差不多”,且在实际行驶中,车身在15公里/小时时速下可能出现抖动,影响骑行感受 [3][5] - 外卖骑手群体目前暂未受严重影响,因其使用的仍是旧标车辆,但存在对未来送单效率下降影响收入的担忧 [13][15] - 美团宣布将在2025年底前全面取消超时罚款,此举可能减轻骑手因担心超时而超速的压力 [13]
 电动车安全不容“魔改”
 北京商报· 2025-09-03 00:30
今年7月,央视的报道揭露了个别地方电动车非法改装产业链。有改装车厂号称只需2000元就可完成"魔 改",让时速25公里/小时的国标车瞬间变身"电动超跑"。 类似的非法改装之所以变成产业链,在于其不仅提供改装服务,还衍生到上下游提供"上牌、改装、售 后"一条龙服务。 一些厂家无底线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负责任地迎合个别人的需求,为"魔改"大显身手创造了条件,让这 门灰色生意越做越大。 因此,对电动自行车的限速,不是为难电动自行车,更不是对行业发展的限制,而是对个体生命安全的 保护,对行业健康发展的助力,对社会长治久安的护航。 限速之外,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的案件并不在少数。国家消防救援局曾在去年5月底披露,近三年电动 自行车火灾数量年均增长高达两位数。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于9月1日起实施,"车速超25公里就断电"成为各方关注的 焦点。 大众对于电动自行车安全的紧张,最常见的莫过于超速。 现实生活中,被"魔改"后的电动车在大街小巷狂飙,不管对驾驶员本人还是公众,都是极大的安全隐 患。 尽管限速每小时25公里早有规定,但许多厂商、销售者及车主对此规定熟视无睹,市场上"魔改"电动车 更是悄悄演变成一门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 每经记者走访杭州市场:新车型还没到门店 有老国标车型已涨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22:23
 新国标核心内容 - 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于9月1日正式实施 设置9月1日至11月30日为期三个月的过渡期 [1][4][5] - 新国标重点打击非法改装行为 从技术层面设置防篡改门槛 包括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方面的防篡改要求 并通过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的互认协同功能提高非法改装门槛 [2] - 续航方面调整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 从老国标55公斤提升至63公斤 部分车辆续航里程可增加约20公里 [3] - 防火性能首要升级 明确塑料配件重量不得超过整车重量的5.5% 强化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要求 减少塑料件使用以延缓火势蔓延速度和降低燃烧强度 [3] - 人性化调整包括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设置脚踏骑行装置 鼓励安装后视镜 增加低速运行时的转矩指标 可选装北斗定位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3]   市场反应 - 老国标车型悄然涨价 九号电动车总代理商从8月上旬开始对老国标车型涨价120元/辆 预计9月份会涨更多 [4] - 品牌经销商忙着清库存 九号电动车门店备了30辆库存车 按照一个月卖30辆左右的速度 库存预计10月份消耗完 [4] - 雅迪电动车经销商面临老车缺货问题 门店只有七八十辆库存 卖到11月30日肯定不够 [5] - 新国标车型迟迟未能上市 厂商担心被模仿抄袭 工厂仍在生产热销的老国标大车型 [4] - 春风动力尚未有符合新国标的车型推出 老国标车库存支撑到12月份没有问题 [4]   行业关注焦点 - 限速合理性是各方关注焦点 消费者和经销商建议将限速从25公里/小时放宽到35公里/小时 [6] - 针对外卖行业可以用另外的标准 如考驾照、买保险 用合规的电动摩托车 [6] - 整车重量的调整尺度被认为不够大 对大车型仍不够 限重不合理可能导致厂家把铁皮做薄反而不安全 [6] - 防火阻燃要求普遍认可 但对塑料占比要求过于严格 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 [7] - 充电器安全是另一个焦点 新国标充电器做了塑封 标准铅酸电池充电器基本不会出问题 事故主要源于翻新充电器 [7]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每经记者走访杭州市场:新车型还没到门店,有老国标车型已涨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22:17
9月1日,工信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 (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9月1日至11月30日为过渡期。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杭州走访发现,伴随新国标实施,市场已经出现连锁反应:有老国标车 型悄然涨价,有品牌经销商忙着清库存,也有的忙于求购畅销的老国标车型来补库存。消费者则面临限 速调整、车型选择等实际问题,行业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均在适应新规带来的变化。 重点打击非法改装 今年6月,家住杭州滨江的小云(化名)花3000元买了一辆雅迪电动自行车,入手时为了提升续航,他听 从商家建议,加钱将48V的铅酸电池升级到60V,但首次骑行,他就发现电动自行车的速度根本提不起 来,"当时身边的自行车都能超过我"。 小云介绍,刚买的"小电驴"速度一超过15公里/小时就"嘀嘀"叫,他忍着叫声,把车速提到25公里/小时 就提不上去了,导致骑到公司用了半个多小时。后来花了80元破解限速才快起来,而且仪表盘上最多只 显示25公里/小时,但实际速度至少快了一倍,现在15分钟就能到公司。 小云的经历,道出了老国标电动自行车的痛点,也折射出新国标对老国标的针对性优化。这 ...
 “小电驴”新国标落地,经销商“库存告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21:10
 新国标实施时间与过渡安排 - 新国标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旧国标车型自9月1日起停产 所有新生产电动自行车需符合新国标要求 [1] - 旧国标车型自12月1日起不得售卖 当前处于清库存阶段 经销商库存告急 [1] - 电商平台如雅迪 小牛 台铃等品牌官方旗舰店已全面停售旧国标车型 在售车型均获新国标3C认证 [4]   新国标技术规范核心变化 - 强化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 明确塑料使用总质量不超过整车质量5.5% [2] - 提升电池组 控制器 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 严格执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制度 [2][5] - 将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至63kg 取消脚踏骑行装置强制要求 [2] - 新增北斗定位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城市物流和商业租赁活动必备 [2][6] - 要求企业明确建议使用年限并标注于铭牌和产品合格证 [2]   企业应对策略与市场分化 - 雅迪在线下门店率先推出新国标车型 价格因材质升级和新增功能上涨约500元 [10] - 绿源全面启动新国标车型生产 计划9月大规模铺货 并提供旧标库存专项促销支持 [12] - 九号公司计划11月上线新国标车型 过渡期以旧标销售为主 对未售出库存进行回收处理 [12] - 部分中小企业如深远车业面临认证延迟压力 旧产线停产可能导致阶段性产能中断 [13] - 行业龙头企业凭借资本和研发优势抢占市场 小规模企业面临技术资质和成本控制挑战 [15]   行业销量与竞争格局变化 - 2024年7月电动两轮车产量747.8万台同比增长30.6% 销量724.1万台同比增长24.3% [17] - 雅迪 爱玛 九号 金箭内销分别同比增长23% 32% 70% 45% [17] - 2024年中国电动两轮车保有量超3.5亿辆 行业总销量4950万台同比下滑11.6% [17] - 九号公司2024年电动车业务增长70.38% 2025年上半年销量239万台同比增长99.5% [17] - 财信证券预测新国标将造成252-324万台出货量缺口 头部品牌有望获得增量空间 [18] - 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CR5从2018年49.9%升至2020年58.6% [18]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新国标推动行业从"制造"向"质造"升级 低质低价竞争模式终结 [6][19] - 市场份额向具备规范性和品牌实力的头部企业集中 小型企业面临淘汰风险 [18] - 政府需在金融领域扶持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可聚焦零部件专业化生产融入头部供应链 [18]
 “小电驴”新国标落地,经销商“库存告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21:02
自9月1日起,旧国标车型停产,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国标要求。自12月1日 起,旧国标车型不得售卖。 这意味着旧国标车型已进入清库存阶段 。 新国标严格执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 新的国家标准于九月第一天正式实施。 南方财经记者注意到,在电商平台,雅迪、小牛、台铃等品牌电动车官方旗舰店均已不再售卖 旧国标车型,目前在售电动自行车均为新国标车型。点进雅迪电动车的商品售卖页,发现很多 车型已经下架,在售卖的车型均已经获得新国标3C认证编号。台铃、小牛、九号、金箭的官 网商品分类展示页均明确标明为"新国标电动车"。 强化了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 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 增加了电动机低速运行转矩等要求; 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 提升了制动性能要求; 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 新增了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 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明确了电动自行车鼓励安装后视镜; 要求生产企业明确电动自行车的建议使用年限,并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 ...
 事关3亿人安全: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引行业“洗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9:29
 新国标核心规定与影响 - 2025年9月1日起旧国标车型停产,12月1日起禁止售卖,行业进入旧标车清库存阶段 [1] - 新国标关键参数调整包括:塑料质量占比不得超过5.5%,时速超25km/h自动断电,取消脚踏强制安装,可选装北斗定位模块 [1] - 严格执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制度,强化物理防篡改设计,提高非法改装门槛 [1][4] - 新标准提高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与产品一致性要求,依赖组装、缺乏核心制造能力的企业面临出清 [4]   企业应对策略与市场现状 - 雅迪、小牛、台铃等品牌在电商平台已全面下架旧国标车型,仅销售获得新国标3C认证的新车 [2] - 雅迪线下门店率先推出新国标车型,价格因材质升级和新增功能整体上涨约500元 [7] - 绿源电动车新国标产品已全面启动生产,9月1日前新旧产线柔性并行,计划9月进行大规模铺货 [8] - 九号公司计划11月上线新国标车型,过渡期以销售旧标车为主,将对未售出库存进行回收处理 [8] - 部分中小企业如深远车业面临压力,新国标3C认证尚未完成,旧产线停产和库存清理存在不确定性 [9]   行业格局与市场数据 - 2024年7月电动两轮车产量747.8万台,同比增长30.6%,销量724.1万台,同比增长24.3% [12] - 主要品牌内销增长显著:雅迪增23%,爱玛增32%,九号增70%,金箭增45% [12] - 截至2024年,中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超3.5亿辆,2024年国内总销量4950万台,同比下滑11.6% [12] - 九号公司凭借智能化布局实现高增长,2024年电动车业务增70.38%,2025年上半年销量239万台,同比增99.5% [12] - 财信证券预测新国标将造成252-324万台出货量缺口,为头部品牌创造增量空间 [13] - 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参考2018版国标实施后行业前五名市场份额(CR5)从49.9%提升至58.6% [13]   未来发展趋势 - 新国标驱动行业从"制造"向"质造"升级,市场份额将加速向规范性强的头部企业集中 [4][13] - 低质低价竞争模式成为过去式,行业竞争转向技术、安全、品质和品牌的全方位较量 [14] - 中小企业可聚焦特定零部件专业化生产,积极融入头部企业供应链体系以应对挑战 [13]
 电动自行车过渡期:旧车涨价,新车未到
 虎嗅· 2025-09-02 15:42
 新国标核心规定 - 新国标于9月1日正式实施 设置9月1日至11月30日过渡期 过渡期内旧国标车仍可销售 12月1日起全面禁止销售旧国标车 [1][15] - 新国标规定车速超过25公里/小时时电机停止提供动力 通过控制器防篡改要求及"一车一池一充一码"互认协同功能打击非法改装 [1][7][8] - 铅酸蓄电池车型重量上限从55公斤提升至63公斤 部分车辆续航里程可增加约20公里 [1][9] - 塑料配件重量不得超过整车重量5.5% 强化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以降低火灾风险 [1][10] - 不再强制要求脚踏骑行装置 鼓励安装后视镜 增加低速转矩指标 可选装北斗定位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10]   市场反应与库存状况 - 老国标车型出现涨价现象 九号品牌总代理商自8月上旬起对老国标车涨价120元/辆 [12] - 经销商面临老国标车库存紧张 雅迪经销商反映老国标车基本拿不到货 门店仅剩七八十辆库存 [14] - 新国标车型尚未全面上市 春风动力表示暂未推出符合新国标车型 雅迪经销商预计老库存可支撑至10月份 [12][13][14]   行业痛点与改进建议 - 限速25公里/小时被多名经销商认为影响通勤效率 建议将限速放宽至35公里/小时 [17][18] - 外卖行业存在特殊需求 建议通过考驾照、买保险等方式使用合规电动摩托车 [18] - 整车重量限制仍被认为不够合理 可能导致厂家为达标而降低材料厚度影响安全性 [19] - 塑料占比≤5.5%的限制被质疑过于严格 可能增加生产成本 [21] - 充电器安全存在隐患 原厂充电器进货价约100多元 第三方充电器价格仅30-50元但缺乏安全保障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