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

搜索文档
产业扶贫改变乡村面貌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走向乡村振兴
央视网· 2025-06-18 17:04
贵州松桃玩具产业 - 松桃县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转型为"玩具之城",重点发展塑胶玩具制造,产品包括为国内外知名企业代工的潮玩手办[1] - 2021年通过东西部协作从广东东莞引进大型玩具企业,目前已在松桃设立1个总部、2个分厂和11个微工厂,吸纳就业4500人,其中近半数为脱贫群众[4] - 玩具生产流程包含注塑、打磨、喷油等上百道工序,62台注塑机和18台打磨机全天运转,近年来为国内品牌代工及自有品牌产品比重显著提升[1][2] 易地扶贫搬迁成效 - "十三五"期间松桃县完成易地搬迁14000余户近7万人,实现贫困人口动态清零,搬迁群众可通过社区工厂就近就业[6] - 贵州省搬迁劳动力就业率达96.1%,全省实现就业96.38万人,通过配套教育、医疗等设施促进新市民城镇化融入[6] - 班彦村129户土族群众2016年完成搬迁,从深山迁至省道旁,配套建设医务室、幼儿园等设施,生活条件显著改善[16][21] 云南古生村科技农业 - 中国农业大学2022年在古生村设立科技小院,推广鲜食玉米育苗移栽和减肥减密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同时提升作物品质[7][9] - 科技小院建立土壤数据库,为农户提供精准施肥方案,并开展洱海水质监测,三年来累计取样分析污染来源[7][9] - 2023年大理州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元,科技小院还拓展文旅融合业务,开发民宿经济和电商培训[11][9] 班彦村特色产业 - 依托"浪山"民俗发展生态农旅,2024年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旅游收入超百万元,建设采摘园、游乐场等综合设施[13][16] - 盘绣产业培训370余名绣娘,采用"非遗+订单+农户"模式,产品销往20多个省区市,绣娘人均增收5000元,年增村集体收入8万元[18] - 2022年起发展屋顶光伏,每户年分红2500元,2024年全村使用绿电79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8吨,形成微电网系统[20]
用好“民情地图” 办好民生实事
广西日报· 2025-06-18 11:00
乡村振兴成效 - 百坭村打造的"一河三带"产业示范园涵盖山油茶、砂糖橘、水稻等产业,实现年产值2700万元 [2] - 成立秀起福地农业发展公司,注册3大商标品牌,开发9大"秀"品牌产品,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2] - 百坭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9.49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 [2] - 百坭村去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其中60%为青年学生,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3] 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 22公里的文秀产业路为村民出行、农产品销售提供便利,并成为迎送游客的通道 [2] - 砂糖橘园、篮球场、幼儿园等黄文秀生前的愿望已实现,村庄变美吸引游客,村民开民宿打造网红打卡点 [3] - 那度村打造山村"灵芝元气小站",设饮品区、文创展销区和手作体验区,为村民带来可观收益 [4] 智慧服务平台与基层治理 - 西林县开发"码上服务"小程序,群众可通过二维码反映诉求,实现便民服务"网上办""掌上办" [6] - "码上服务"平台覆盖全县5.2万户群众,形成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 [6] - 百色搭建智慧治理平台,推行"有意见'码'上提"工作法,以网格"接单"化解民忧 [7]
姚高员赴临安区调研城乡融合发展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6-18 10:08
城乡融合发展 - 潜川镇青山殿村打造"深山渔村"示范型村落共富片区,发展耕隐田园、渔隐溪山、归隐林泉等乡村旅游场景,带动村集体增收和农户致富 [2] - 杭州锦海农业科技公司深耕有机肥及农用基质领域,为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提供高品质育苗育秧基质产品 [2] - 高虹镇崇阳电商产业园培育扶持知名电商IP,打造农产品生产销售、物流仓储、培训创业等电商生态圈,拓宽农户增收路径 [2] 企业调研 - 浙江天杰实业公司专业从事通信线缆以及PVC护栏研发、制造与销售,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升产品质量,海外市场销售份额持续上升 [3] - 浙江大冢制药公司是日本大冢制药株式会社在华投资企业,生产和销售原研药品,产品性能稳定、市场反响良好 [3] 公共服务建设 - 锦城街道青龙社区邻里中心和临安区中医院在推进西部区县公共服务、民生综合体建设、"三甲"医院创建等方面取得进展 [3]
暑假将至,北京推出七条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带您重拾野趣
经济观察报· 2025-06-18 08:54
乡村旅游线路概况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七条特色乡村旅游线路,涵盖地质奇观、森林秘境等自然体验[1] 怀柔区中榆树店村线路 - 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山场1.5万亩,林木覆盖率93%,属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2] - 拥有北京最大蒙古栎天然林,可观测200+野生药用植物及300+种野生动物[3][5] - 特色地标包括射电望远镜模型、临水栈道夜景灯光及"北京最美星空"观测点[2][4] - 提供满乡二八席、蘑菇炖柴鸡等农家菜及自制风味面点[7] 门头沟区洪水口村线路 - 位于灵山脚下百花山保护区,拥有1021种梯度分布植物及169种野生动物[8][11] - 夏季平均气温22℃,兼具避暑与植物科考功能[9] - "百花家宴"特色菜包括猪头压肉、炸油香等山区粗粮细作菜品[12] 延庆区火烧营村线路 - 依托世园会和冬奥会发展民宿产业,提供有机蔬菜等农产品[13] - 野鸭湖湿地为北京最大湿地保护区,可观测青头潜鸭等物种[14][15] - 荷府私房菜采用农庄直供食材,强调原味烹饪[17] 平谷区鱼子山村线路 - 京东大峡谷拥有亿年流水切割形成的V型峡谷及抗战遗址[19][20] - 电站美术馆600平方米空间展示乡村艺术创作[22] - 鱼子山一锅鲜融合肉菜主食,体现当地饮食智慧[23] 密云区黄土梁村线路 - 森林覆盖率70%以上,毗邻云蒙山及密云水库[24] - 白河湾风景区绿色植被覆盖率90%,提供漂流等拓展项目[25] - "羊六宝"餐饮采用高山放养山羊,包含六道羊肉菜品[27] 通州区马头村线路 - 运河文化遗址含百米文化长墙,展示漕运历史[29][31] - 大运河景区观测到白眉歌鸫等稀有鸟种刷新纪录[30][32] - 西集家宴包含咯吱盒、祈饼等传统漕运时期食品[33] 顺义区河北村线路 - 汉石桥湿地记录246种鸟类,为候鸟迁徙中转站[35][37] - 民俗园提供粗粮加工体验及农耕文化展示[36] - 山野菜炖鸡结合当地野菜与土鸡烹制[38]
黑龙江省庆安县 坚持党建引领 农旅融合铺就乡村共富路
人民日报· 2025-06-18 06:10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黑龙江省庆安县庆安镇8个村通过党建引领整合资源,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打造"绿乡花田欢乐王国"游乐园,采取"股份经营、保底分红"原则发展联合型村级产业 [4][5] - 项目一期无动力乐园2023年7月开业,包含27个项目,单日营收最高达7万元,同年冬季推出"冰雪嘉年华"日均吸引游客超500人次 [7] - 2024年二期新增四合院民宿、网红火车餐厅等设施,开业当年实现两次分红,5个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 [7] 农旅融合成效 - 项目带动周边产业链延伸,保安村打造吉庆美食街引入10家商户,村集体预计年增收3万元 [7] - 庆安镇围绕主干道打造6个美丽乡村示范屯,将农旅项目与稻作文化深度融合成为热门打卡地 [7] - 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模式探索出乡村共富新路径 [7] 运营模式创新 - 8个村集体入股旅游公司采取"抱团发展"模式,整合保安村闲置土地开发旅游项目 [5] - 周边商业采用"两年免租+后期分成"的创新招商模式吸引商户入驻 [7] - 项目实现了从"有资金无资源"到"村村入股、户户分红"的转变 [7]
“618”电商热浪起 “寻味武隆·云端盛宴”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搜狐财经· 2025-06-14 22:28
电商直播活动 - "618"电商节点燃消费热情 区商务委主办"寻味武隆·云端盛宴"乡村振兴公益直播月同步启幕 [1] - 18位本土主播接力上阵 覆盖乡镇街道 以带货农特产品为切口 串联乡村振兴、旅游、民宿及高铁机遇 [1] - 直播阵容包括全国电商公益大使、村支书、驻村干部、退伍军人、残疾人等 各展所长推介武隆元素 [2] 直播内容与形式 - 农特产品带货是基础 羊角豆干、武隆苕粉等借直播间走出大山 [3] - 乡村旅游与民宿宣传是延伸 主播带镜头逛村落、看民宿 直观展示武隆山水魅力 [3] - 高频提及高铁贯通 "乘高铁游武隆"成为直播关键词 串联交通便利与乡村发展 [3] 政府与企业联动 - 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变身"带货主播" 详解乡镇特色 为产品背书 [2] - 干部站台传递乡镇发展信心与决心 推介生态农产品、乡村旅游、民宿等 [2] - 乡镇联动打出"农旅融合 + 高铁赋能"组合拳 拓宽富民增收路 [3] 活动成效 - 活动持续推动"幸福经济"从概念落地 书写武隆发展新篇 [1] - 乡村振兴既有产品"硬实力" 又有文旅"软实力" 武隆乡村故事在云端续写新章 [3]
从煤矿村到避暑胜地 四川兴文仙峰苗族乡用特色旅游铺就乡村振兴路
搜狐财经· 2025-06-14 20:41
绿色转型与旅游发展 - 仙峰苗族乡从煤硫矿经济转型为乡村康养旅游 依托海拔1200米 森林覆盖率80% 夏季均温27℃等自然优势发展特色旅游 [3] - 仙云峰旅游度假区规划240亩 投入近2亿元 融合苗族文化生态康养与苗药度假养生元素 已成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3] - 度假区包含生态苗乡民宿区 星空帐篷区 小木屋度假区等特色区域 巧妙融入苗族吊脚楼元素与自然生态 [5] 旅游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避暑高峰期日接待游客超4000人次 全年达15余万人次 旅游收入突破4500万元 [6] - 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户增收 村民通过民宿 农家乐等业态实现收入翻番 [6] - 典型案例显示 特色民宿年收入达五六万元 已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 [6]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四川省民族宗教委每年统筹整合使用约8亿元民族类专项资金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7] - 重点建设300多个示范工程项目 包括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 [7] - 兴文县发挥民族类资金撬动作用 精准灌溉特色产业 推动各族群众交流交融 [6]
滇西北藏族村落迎登山客、兴“野奢”游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7:45
旅游产业发展 - 滇西北藏族村落玉杰村依托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发展"野奢型"高品质度假旅游 包括徒步骑行 农家休闲 雪山观景 锅庄文化等特色项目 [1][2] - 2024年玉杰村接待海内外游客6400人次 全村旅游收入达32万元 旅游从业人员年均收入2.6万元 [2] - 村下辖尼顶小组几乎全为旅游从业人员 每户年底分红可观 全村居民年均收入在德钦县属中上水平 [2] 商业模式创新 - 高奢酒店与村落合作开发徒步线路 酒店为乡村带来客源并解决村民就业 形成互利共赢模式 [2] - 村民达瓦此里担任向导 其妻子被酒店录用为帮厨 增加家庭收入 吸引外出务工者返乡就近工作 [2] - 青年创业者鲁茸史劳养殖七彩山鸡供应周边高奢酒店 产品在京沪等地形成品牌 旺季出现"一鸡难求"现象 [3] 文化融合与国际化 - 美国人布莱恩·林登在村内开设第六家山居酒店 计划将闲置房屋改造为咖啡屋与图书空间 促进文化交流 [3] - 当地藏族文化如煨桑仪式 锅庄舞蹈 古老建筑等成为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 村落以"吉祥八宝"为文化内核 结合三江并流腹地的地理优势 打造独特旅游品牌 [1] 未来发展规划 - 编制"乡村振兴旅游策划方案" 计划打造集休闲观光 徒步探险 观鸟摄影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产业体系 [3] -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小红书传播旅游体验 形成口碑效应 吸引更多游客慕名前来 [1][4] - 保留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元素 同时引入现代"野奢"旅游概念 形成古今融合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1][3]
赓续乡村文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2 09:33
传统村落文化活化利用 - 赣州市白鹭村将清代祠堂景福堂改造为文化教育场所,定期举办书画教学、脸谱绘制等活动,周末提供义务课业辅导,形成文化传承新空间[1] - 白鹭村明清时期考取568名秀才、17名举人、2名进士,通过祠堂改造延续耕读文化传统[1] - 峡江县何君村利用百亩油菜花田与传统建筑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单日最高接待200人次,年营收超200万元[2] - 何君村去年吸引3万余名游客,通过"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模式盘活乡村生态资源[2] 沉浸式文旅创新模式 - 青原区渼陂村推出6部微电影拍摄体验项目,近30万人次游客中约50%参与角色扮演[3] - 微电影《渼陂鱼水情》等剧目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形成文化传播新载体[2][3] - 渼陂村被称为"庐陵文化第一村",通过影视化手段强化红色文化记忆点[3]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 江西省413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157个省级传统村落,保存2万余幢传统建筑[3] - 保护策略强调赋予传统村落新时代内涵,实现建筑形态与发展业态有机衔接[3]
在东源糖巢创客社区,解锁创业的N种方式!| 众说百千万
南方农村报· 2025-06-12 09:02
编者按 "百县千镇万村 高质量发展工 程"实施第三 年,广东有了哪 些新变化?答 案,写在街头巷 尾的烟火里,也 藏在百姓的日常 感受中。 为探寻这份答 卷,我们深入一 在东源糖巢创客 社区,解锁创业 的N种方式!| 众 说百千万_南方 +_南方plus 线,倾听民声, 汇聚多元视角, 记录真实反馈。 城乡居民、产业 工人、返乡创 客、基层工作 者……他们以亲 身经历和真切感 受,共同勾勒 出"百千万工 程"的立体图 景。 高质量发展的成 色,由群众来检 验;"百千万"成 效,群众说了 算。即日起,南 方农村报推 出"众说百千 万"特别策划, 请跟随我们的镜 头与笔触,一起 看广东城乡新变 化! 每逢周末,河源 东源县糖巢创客 社区总被浓浓的 烟火气包裹:返 乡青年李渊 的"客+李记"店 铺人潮如织,芝 麻艾粄在蒸锅里 腾起白雾;嫑艺 术空间的小院 里,客语音乐人 吴文波敲着手 鼓,台下年轻人 举着烤串和啤 酒,跟着节奏轻 晃...... 本地村民、返乡 青年、外来创业 者,一群有着不 同背景、不同经 历的"梦想家" , 都在这个乡村文 化创意园区里, 找到了落脚 点。"百千万工 程"实施以来, 糖巢创客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