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搜索文档
青春云浮,善作善成!云浮召开推进会,部署文化强市建设
南方农村报· 2025-08-24 19:31
文化强市建设部署 - 云浮市召开文化强市建设推进会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 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文化建设任务 聚焦建设更有温度的"善德云浮" 坚持守正创新、勇担使命 [2][3][4] 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 - 全市现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11][12][13][14] - 打造传播"最早的广东"元宇宙IP 网络纪录片《穿越磨刀山》在B站评分高达9.9 播放量达600万 覆盖用户2.66亿 [15][16] - 磨刀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成功 跻身"国家队" [31][32]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 袁梅连入选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实现"零的突破" [17] - 全市共有全国文明村镇13个 全国文明单位11个 全国文明家庭1户 全国文明校园3所 [18] - 获评"广东好人"42人 "云浮好人"366人 [18][19] -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1人 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20人 云浮市岗位学雷锋标兵159人 [19] - 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17个单位 云浮市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137个单位 [20] - 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9人 云浮市新时代好少年130人 [20][21] 融媒体建设与传播 - 云浮融媒纳入中宣部第二批全国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 完成"云浮通"客户端6.0版本升级 [23] - 统筹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成为全省首个全面参建"两端一云"地级市 [24] - 打造云浮国际传播五大IP 开展城市形象对外传播 [24][25][26] - 云浮融媒改革试点成功完成 成为全省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主力军和成功案例 [35] 文化创作与成果 - 歌曲《叹早茶》获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7] - 电影《我,就是风!》、歌曲《风》获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8] - 电影《我,就是风!》获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儿题材影片提名奖 [29] 基层文化实践案例 - 云浮市文联"乡村艺先生"用歌舞书画为"百千万工程"添彩 已开展超100场文化活动送至群众家门口 [33][34][40] - 云城区安塘街道白村村委以文化内核重塑乡村格局 村咖跃升新型文化空间 [45][46] - 罗定市华石镇通过创作短视频推动当季水果销售一空 [46] - 新兴籍青年导演陈仕忠表达对家乡文化沃土的眷恋 体现云浮发展影视产业的决心 [47][48][49]
内蒙古民歌大会8月30日唱响乌海湖畔
内蒙古日报· 2025-08-22 09:25
活动概况 - 2025内蒙古民歌大会展演将于8月30日至31日在乌海市乌海湖演绎广场举办[1] - 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内蒙古文联、乌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1] - 展演以"唱响北疆"为主题,汇集全区各盟市推荐歌手及沿黄九省区选送代表[1] 参与规模 - 自2022年举办以来累计吸引现场观众达15万人次[1] - 参与人数和参演队伍呈现逐年攀升趋势[1] - 从区域性展演发展为汇聚多省区民歌艺术的全国性平台[1] 文化影响 - 成为展示北疆文化的重要名片[1] - 有效推动区域文化交流合作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1] - 活动影响力和传播力显著增强[1]
为中山书展添彩!香山书院打造文化体验新空间
南方农村报· 2025-08-21 21:03
活动概况 - 2025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七届中山书展于8月15日至19日在中山博览中心举办 [2] - 香山书院作为特色分会场策划高质量课程和公益活动 包括名家讲座、十大典藏好书导赏、琴棋书画四艺雅集等 [3][4] - 活动吸引众多市民读者参与体验 成为书香中山的精神标识 [5][8] 典藏好书与文脉传承 - 香山书院藏有3000多册经典图书 涵盖历史、文化、艺术、文献等领域 [17] - 发布十大典藏好书榜单 包括《最美敦煌》《最美中国画》等图文并茂的中华美学系列 [27][28] - 开展典籍导赏活动 市民通过预约参观 了解典籍故事并加盖特制纪念章 [19][20][37] 名家讲座与学术联动 - 联动北京师范大学康震、复旦大学陈引驰、暨南大学王京州等教授开展主题讲座 [43][44] - 王京州揭秘《永乐大典》编纂传奇 该书现存副本仅约4% 含3.7亿字 [47][48] - 陈引驰探讨庄子思想与现代心灵自由 康震解读苏东坡诗词与人文精神 [53][59][62] 四艺雅集与文化体验 - 以琴棋书画为轴心策划活动 包括书法讲座、古琴雅集、围棋文化交流赛及水墨画体验 [69][70][77][84] - 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谢东笑演绎经典曲目 国家级围棋裁判许书祥讲解围棋哲学内涵 [78][82] - 市民参与水墨长卷创作 活动惠及青少年及普通市民 提升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 [86][88][94]
垚运(三河)文化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1 06:43
公司基本信息 - 垚运(三河)文化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鹏[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万人民币[1] 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业务 不包括象牙及其制品[1] - 公司经营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业务 不包括象牙及其制品[1] - 公司提供艺(美)术品、收藏品鉴定评估服务[1] - 公司开展艺术品代理业务[1] - 公司经营传统香料制品[1] - 公司从事珠宝首饰零售、批发及回收修理服务[1] - 公司开展互联网销售业务 不包括需要许可的商品[1] - 公司销售美发饰品[1] - 公司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服务[1] - 公司销售云母制品[1] - 公司提供企业形象策划服务[1] - 公司提供市场营销策划服务[1] - 公司提供会议及展览服务[1] - 公司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及技术推广业务[1] - 公司提供教育咨询服务 不包括涉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1] - 公司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不包括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1] - 公司提供企业管理咨询服务[1]
甘肃通渭:擘画“四大名片”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国发展网· 2025-08-20 14:28
文旅产业发展战略 - 以四大文旅名片(书画艺术、温泉康养、红色文化、耕读传统)为核心引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1] - 深化四大名片融合工程 打造书画文创和温泉康养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8] 书画艺术产业生态 - 拥有1.2万人的书画创作群体和280万件民间书画收藏量 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 [2] - 文房四宝交易规模占西北市场60%以上 培育30余家文创企业开发百余种衍生品年产值达5000万元 [2] - 建成12个国家级书画培训基地汇聚800余家画廊 每年举办艺术节吸引千余名艺术家 [2] - 2025年正式上线数字书画交易平台推动传统艺术与科技融合 [1][2] 温泉康养产业建设 - 温泉日涌量6000吨水温53℃ 氟离子含量达8.7mg/L对皮肤病关节炎有效率超过85% [3] - 2025年3月启动总投资18亿元温泉康养综合体 融合温泉游乐+中医养生+书画文创三大业态 [1][3] - 建设西北首座温泉博物馆 重现明代"温泉冬涨"盛景 [3] - 设计"品书画+泡温泉+游乡村"复合型旅游线路 推动温泉经济成为县域增长新引擎 [3] 红色文化旅游体系 - 拥有3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年均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4] - 以榜罗镇会议纪念馆为核心构建全域红色教育网络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红军宣传标语门板"具重要历史价值 [4] - 创新红色+研学+文旅融合模式 推出"如意甘肃'研'途乡遇"主题线路 [4] - 2025年启动革命遗址景区升级工程 建设长征步道和情景剧场等项目 [4] 乡土文化传承发展 - 耕读传家传统融入血脉 村落间"耕读第""清平居"门匾彰显昼耕夜读文化传承 [6][7] - 刚强兄弟五十余年植树400亩打造黄土旱塬"小江南" 同步开展书画雕刻艺术创作 [7] - 将质朴生活与艺术创作相结合 守护乡愁文化底蕴 [7]
【咸阳】举办非遗剪纸创作大赛
陕西日报· 2025-08-20 08:25
非遗保护与传承 - 咸阳市"美丽乡村 幸福家园"剪纸创作大赛决赛在旬邑县落幕 大赛自5月启动以来产生200多幅优秀作品 包括旬邑彩贴剪纸和单色剪纸 [1] - 20多名来自7个县(市、区)的选手参与决赛 作品紧扣主题展现咸阳乡村美景和群众幸福生活 [1] - 咸阳市以特色项目和创新传承为路径 推动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旬邑彩贴剪纸因参与人数多、作品多样、群众热爱度高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 大赛是咸阳非遗保护成果的缩影 通过搭建展示平台、开展交流活动、挖掘传统技艺和推动创新发展 探索非遗保护新路径 [1] - 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表示 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文化赋能作用 助力书写"美丽乡村 幸福家园"生动篇章 [1]
第四届“杭州宣文卫体工匠”认定发布活动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8-19 11:08
活动概况 - 杭州市宣文卫工会于8月18日举行第四届"杭州宣文卫体工匠"认定发布活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1] - 活动通过访谈对话、情景朗诵等形式展现工匠精神,分为"匠·砺新""心·至诚""梦·致远"三大篇章 [1] - 现场举行名师带高徒签约仪式和"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深化"思政+劳模工匠"双轮驱动模式 [2] 获奖人员 - 凌佳佳等30位来自宣文卫体系统的优秀工作者被认定为第四届"杭州宣文卫体工匠" [1] - 获奖者包括临床实践创新攻克疑难病症的医疗人员、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文艺工作者、专注体育训练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体育从业者 [1] - 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金牌教练"沈瑾获得荣誉,分享其在蹦床领域取得突破性成绩及全民健身事业理念 [2] 行业影响 - 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展现科技赋能中技艺迭代的创新精神 [1] - 通过树立30位行业标杆,推动职工以榜样为镜焕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 [1][2] - 劳模精神与思政成果共融成为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1][2]
经济日报:22万名人才的到来对香港来说意味着什么?
经济日报· 2025-08-17 08:33
香港人才引进战略成效 人才引进规模 - 自2022年底推出"抢人才"战略至2024年7月,香港共收到约51万宗人才入境申请,其中约34万宗获批,超过22万名人才已抵港 [1] - "高才通计划"下,截至2024年6月底已有超过10万名"受养人"(配偶及18岁以下子女)随人才抵港 [2] 人口结构优化 - 22万名人才抵港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香港2046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36%(每3人中1人为银发族) [2] - 人才及其受养人优化了香港人口结构,使整体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 经济带动效应 - "高才通计划"A类人才要求申请前一年收入达250万港元以上,科技人才计划引进者月薪均超2万港元 [3] - 2022年12月至2025年6月,香港私人住宅租金指数上升超10%,主要受引进人才消费力支撑 [3] - 2022年以来香港引进84家前沿科技重点企业,预计投资额达500亿港元 [3] 产业升级强化 - 引进人才集中在金融、创新科技、商贸、法律服务、文化艺术等支柱或新兴产业 [3] - 2024年香港境外母公司驻港公司达9960家,同比增加约10%,人才引进满足新企业用人需求 [3] 国际化特征 - 人才来源覆盖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内地引进人才中多数具海外教育背景 [4] - 人才引进未降低香港国际化程度,反而增强开放性和产业想象力 [4]
二十二万人才的红利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50
人才引进规模 - 香港自2022年底推出人才引进战略至2024年7月底共收到约51万宗申请 其中约34万宗获批 超过22万名人才已抵港 [1] - 通过"高才通计划"截至2024年6月底已有超过10万名受养人抵港 [1] 人口结构影响 - 22万名人才弥补人口自然减少 使香港整体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1] - 人才配偶及18岁以下子女可申请受养人身份入港 优化人口结构 [1] - 香港2046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预计达36% 每3人中有1名老年人 [1] 经济贡献 - "高才通计划"A类人才要求前一年收入达250万港元或等值外币 [2] - 2024年上半年科技人才计划引进人才月薪均超过2万港元 [2] - 2022年12月至2025年6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数上升超10% [2] 产业赋能 - 引进人才分布在金融 创新及资讯科技 商贸 法律服务 文化艺术等支柱产业 [2] - 2022年以来引进84家前沿科技重点企业 预计投资额达500亿港元 [2] - 2024年境外母公司驻港公司达9960家 同比增长约10% [2] 国际化特征 - 人才来源地包括美国 新加坡 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多国 [3] - 内地引进人才中多数具备海外教育背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