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

搜索文档
全球在建核反应堆六十三座 总装机容量超七十吉瓦 全球核能发电量持续增长
人民日报· 2025-08-06 06:11
当前,核能占全球总发电量的近10%,是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低碳能源。目前,全球运行中的核反应堆 近420座,其发电量有望在2025年创下历史新高。据统计,全球在建核反应堆达63座,总装机容量超70 吉瓦,为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国际能源署分析认为,当前全球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不仅覆盖传统产 业,还延伸至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过去10年,全球电力使用量的增长速度是总 体能源需求的两倍,并且增速还将继续加大。在电力需求增长和去碳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已有40多个国 家支持扩大核能应用。 在东南亚地区,核电项目正陆续启动。越南计划重启400万千瓦的核电站建设;印度尼西亚打算在2030 年前后建设25万千瓦的核电站,并在2050年前建成超过20座反应堆;泰国计划2037年前引进两座30万千 瓦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马来西亚推出《2030年国家核技术政策》。此外,新加坡、老挝、柬埔寨和缅 甸也对核电表现出兴趣。预计到2040年,东南亚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过7吉瓦。 欧洲多国也在重新审视核能政策。近年来,在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下,德国反对核电的政策开始出现松 动。德国核能技术协会近日发表声明,表示重新启用德国核电站 ...
首个国资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来了
36氪· 2025-08-05 09:05
8月4日,上海发布《上海市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 措施》)。《若干措施》一共三个方面、九条内容,着眼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创新策源功 能,旨在从财政补助、经费配套、税收优惠等方面强化基础研究保障,提高企业和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 投入的动力和积极性,为增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提供坚实支撑。 最高财政补助1000万元 基础研究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曾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从国际情况来看,主要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基础研究资金渠道更为多元,来自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个 方面。从上海情况来看,企业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重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为激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若干措施》明确,基础研究投入达到或超过1亿元/年的企业,给 予一次性财政补助1000万元;5000万元至1亿元(不含)/年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500万元; 1000万元至5000万元(不含)/年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200万元。 企业设立公益基金,也是投入基础研究的一种重要途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企业设立或捐赠基础 研究公益基金,对企业、 ...
民企人造太阳提速,新奥全球聚智发力氢硼聚变商用化
中国经济网· 2025-08-04 14:41
可控核聚变行业动态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由七家央企及地方国企联合成立,共同注资114.92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达150亿元[1] - 中核集团设立核聚变专项基金,首期规模达数十亿元,重点投向核聚变装置研发等关键技术领域[1] - 上交所举办"可控核聚变"产业沙龙,超过2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近30家金融机构参会[1] - 2024年全球可控核聚变市场规模为3314.9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3511.1亿美元[3] - 中信证券预计2030至2035年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2.26万亿元[3] - 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205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万亿美元[3] 新奥集团氢硼聚变进展 - "玄龙-50U"装置实现全球首个氢硼聚变百万安培放电和秒级1.2T以上磁场条件[3] - 启动下一代装置"和龙-2"规划建设,计划2027年年中完成[10] - "和龙-3"设计目标为持续维持氢硼等离子体点火,展示净发电量且能量增益因子Q>3[10] - 采用矩阵式管理方式和扁平化管理结构,加快工程进度[10] - 累计投入超过40亿元进行氢硼聚变研究[8] - 目标2035年建成示范堆,采取"实验-点火-发电"三步走研发路径[10] 氢硼聚变技术优势 - 氢硼聚变燃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6] - 不产生高能中子、无放射性副产物,能高效直接发电[6] - 释放能量是核裂变的4倍,污染更小[6] - 相比氘氚聚变,不存在氚提取成本高和放射性问题[7] - 产物为α粒子,符合未来能源清洁、安全要求[7] 行业政策支持 - 2022年《"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支持受控核聚变前期研发[6] - 2023年可控核聚变被列为未来能源重要方向[6] - 2023年底中核集团牵头成立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6] - 2024年10月国务院国资委将核聚变列为重点未来产业[6] 国际合作与生态建设 - 新奥聚合全球11国75家合作单位和685位生态伙伴[14] - 启动氢硼聚变研究基金,资助18个开创性项目[14] - 计划扩大基金规模并向全球开放[15] - 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包括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13] - 发表13篇论文于《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专刊[12]
点亮人造太阳!中国解锁无限能源密码,一度电五分钱时代要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02 10:45
钍基熔盐堆技术优势 - 能量密度极高 1克钍发电量可满足普通家庭数十年用电需求 1吨钍能量相当于350万吨煤或200吨铀[1] - 采用氟化盐溶解核燃料的液态循环设计 运行温度超过700℃ 发电效率达45% 显著高于传统核电站33%的效率水平[3] - 高温余热可同步电解水制氢 每小时产量达50立方米[3] - 常压运行安全性远超传统核电站 熔盐遇冷凝固可自动封堵放射性物质 美国橡树岭实验室测试显示堆芯熔毁概率为零[5] 经济性与资源禀赋 - 中国拥有全球60%钍矿资源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可实现稀土与钍协同开采 燃料成本近乎零[7] - 度电燃料成本仅0.003元 较煤电低99% 配合干法提纯技术使钍处理成本比铀降低70%[7] - 核废料放射性衰减周期仅300年 处理成本为铀堆的千分之一 且可提取铀-233实现燃料利用率达传统铀堆200倍[7] - 实验堆度电成本0.1元 规模化后预计降至0.05元 较西北风电便宜50%[7] 应用场景与战略意义 - 无需水冷特性适合内陆干旱地区部署 甘肃武威示范堆建于戈壁滩 可开发全国70%荒地资源[7] - 模块化设计可实现集装箱级小型化 适用于边防哨所 南海岛礁等偏远地区供电[7] - 常温常压安全性允许军事装备应用 已设计24万吨级核动力集装箱船 潜在用于核航母与核潜艇[7] - 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掌握液态燃料熔盐堆技术的国家 美国泰拉能源度电成本0.38元且技术落后15年[10] 技术发展历程 - 中科院2011年重启钍堆研发 攻克熔盐腐蚀难题 研制出耐受650℃高温的GH3535耐腐合金[10] - 2023年甘肃2兆瓦实验堆成功运行 2025年计划建设60兆瓦商用堆 2029年实现并网发电[10] - 2035年前规划建设5-10座钍基反应堆 有望大幅降低电力成本[10]
A股可控核聚变概念局部拉升,融发核电涨近8%,雪人集团涨逾3%,哈焊华通、顺钠股份、合锻智能等涨幅居前。
快讯· 2025-08-01 13:53
市场表现 - A股可控核聚变概念板块出现局部拉升行情 [1] - 融发核电股价上涨近8% 涨幅居概念板块首位 [1] - 雪人集团股价涨幅超过3% [1] - 哈焊华通 顺钠股份 合锻智能等概念股跟涨 涨幅居前 [1]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获密集调研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08:28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调研情况 - 近50余只可控核聚变概念股中几乎所有个股均接受投资者调研 [1] - 冰轮环境、东方钽业、江苏神通、安泰科技获10次及以上调研 [1] - 冰轮环境、安泰科技、东方钽业、英杰电气、江苏神通获百家及以上机构调研 [1] 重点公司调研数据 - 冰轮环境:调研总次数42次、机构家数274家、总市值126.66亿元、年内涨幅38.05% [2] - 安泰科技:调研总次数10次、机构家数178家、总市值139.85亿元、年内涨幅21.22% [2] - 东方钽业:调研总次数22次、机构家数164家、总市值85.24亿元、年内涨幅23.83% [2] - 英杰电气:调研总次数5次、机构家数137家、总市值107.71亿元、年内跌幅11.29% [2] - 江苏神通:调研总次数13次、机构家数100家、总市值69.08亿元、年内涨幅13.13% [2] 其他高关注度公司 - 中国核电:机构家数98家、总市值1890.20亿元、年内跌幅10.35% [2] - 兰石重装:调研总次数8次、机构家数82家、总市值100.98亿元、年内涨幅41.83% [2] - 合锻智能:机构家数47家、总市值75.35亿元、年内涨幅122.48% [2] - 国光电气:总市值93.21亿元、年内涨幅82.37% [2] - 雪人股份:调研总次数4次、机构家数32家、总市值85.30亿元、年内涨幅61.17% [2] 业绩预告情况 - 宝胜股份、永鼎股份、海陆重工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 [1] - 中国一重、尚纬股份、法尔胜、融发核电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亏 [1]
BWX Technologies to Report Q2 Results: What's in Store for the Stock?
ZACKS· 2025-08-01 00:06
BWXT 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前瞻 财报发布时间与历史表现 - BWX Technologies Inc (BWXT) 计划于2025年8月4日盘后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 [1] - 过去四个季度公司每股收益均超出Zacks一致预期 平均超出幅度达13 14% [1] 政府业务部门收入预期 - 美国政府项目核组件制造量增加可能推动政府业务部门整体收入增长 但先进技术业务收入下降可能抵消部分增长 [2][3] - 该部门第二季度收入共识预期为5 354亿美元 同比下降1% [3] - A O T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预计对收入有积极贡献 [2] 商业业务部门收入预期 - 商业核能及医疗市场对核组件需求强劲 推动商业业务部门收入增长 [4] - Kinectrics收购案预计带来额外收入贡献 [4] - 该部门第二季度收入共识预期为1 655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17% [5] 公司整体财务预期 - 第二季度总收入共识预期为7 159亿美元 同比增长5 1% [6][10] - 每股收益共识预期为0 79美元 同比下降3 7% [8][10] - 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业务组合向低利润率项目倾斜可能挤压运营利润率 [7] - 加拿大地区收入占比提升导致有效税率上升 进一步影响净利润 [7] - CANDU燃料业务因特种原材料通胀面临利润率压力 [7] 同行业可比公司 - Axon Enterprise (AXON) 预计第二季度每股收益1 54美元(同比+28 3%) 收入6 43亿美元(同比+27 6%) [14] - CAE 预计第一财季每股收益0 15美元 收入8 101亿美元(同比+3 4%) [15] - Transdigm Group (TDG) 预计第三财季每股收益9 78美元(同比+8 7%) 收入23亿美元(同比+12 2%) [16]
东方精工:公司紧跟国家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导向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18:50
战略投资方向 - 公司紧跟国家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导向 [1] - 战略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可控核聚变关键结构材料+核电装备"两大硬科技领域 [1] - 两大领域具有显著技术壁垒和国家战略价值 [1] 投资合作模式 - 实践"战略投资+产业协作"模式实现产业链合作共赢 [1] - 持续深化战略布局 [1] 航天新力股权投资 - 2021年首次股权投资航天新力取得3.86%股权 [1] - 2025年进一步增持航天新力股权至19.89% [1]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长利拜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7:22
公司战略合作 - 中国广核集团与内蒙古自治区就新能源、氢能、核技术应用等领域深化合作进行座谈交流 [1] - 中广核将在电力外送通道及配套大基地开发建设、防沙治沙、输氢管网建设、新能源及关联产业发展、核医疗设备应用等方面加强与内蒙古的务实合作 [1] 合作领域拓展 - 双方合作领域包括新能源、氢能、核技术应用、核能、储能、绿氢等 [1] - 中广核计划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在内蒙古落地实施 涵盖新能源及关联产业发展 [1] 资源与技术优势 - 中广核将进一步发挥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优势支持在内蒙古的投资和发展 [1] - 合作重点包括电力外送通道及配套大基地开发建设、输氢管网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 [1]
美国昔日核弹工厂一黄蜂巢辐射超标
新华社· 2025-07-31 16:13
工作人员向蜂巢喷洒杀虫剂,随后摘除蜂巢,将其作为核废料处理。他们没有在蜂巢内发现黄蜂。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一座昔日核弹工厂的工作人员日前在该设施发现一个黄蜂 巢辐射超标。不过,美国能源部官员说,蜂巢没有危险。 据美联社7月30日报道,位于南卡罗来纳州艾肯附近的萨凡纳河核设施在冷战时期负责生产原子弹 的关键部件钚芯,如今则用于为核电站生产燃料以及开展环境清理等活动。工作人员7月3日例行检测辐 射水平,在存放液体核废料的容器附近发现一个黄蜂巢辐射水平达到联邦规定上限的10多倍。 按能源部一份报告说法,存放液体核废料的容器没有发生泄漏,蜂巢辐射水平超标可能是因为受到 核弹工厂早年全面运行时留下的放射性残余物污染。 美联社报道,萨凡纳河核设施地下目前有43个核废料容器仍在使用,另有8个已经停用。 但监督团体"萨凡纳河设施观察"说,政府报告并没有说清楚辐射从何而来以及黄蜂如何遇到辐射。 另外,弄清楚蜂巢的种类也十分重要。有些蜂巢使用泥土制成,这或许可以帮助追踪辐射源。(欧飒) 萨凡纳河核设施发言人说,蜂巢被发现后,所在区域被封锁和接受勘察,"没有在该区域发现污 染,对工人、环境或公众不构成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