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激光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帝尔激光(300776):25Q2业绩高增,后续有望持续受益BC扩产及半导体设备业务拓展
长江证券· 2025-08-21 10: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025-2026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 0亿 8 5亿 对应PE分别为29x 24x [10][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1 70亿 同比+29 20% 归母净利润3 27亿 同比+38 37% 扣非净利润3 16亿 同比+40 51% [7] - 2025Q2单季营收6 09亿 同比+33 81% 归母净利润1 64亿 同比+61 91% 扣非净利润1 59亿 同比+62 27% [7] - 2025Q2毛利率47 40% 同比-0 07pct 期间费用率13 27% 同比-6 67pct 销售净利率27 92% 同比+1 85pct [12] 业务驱动因素 - TOPCon的LIF工艺快速渗透叠加BC头部厂商扩产 储备未确认收入合同17 14亿(A客户4 85亿+某客户12 29亿) [12] - BC组件海外溢价显著 爱旭拟募资35亿扩产15GW BC项目 公司在BC激光设备市场份额高且单GW价值量大 [12] - 布局TOPCon+工艺设备(TCP/TCI)提效显著 有望年内落地批量订单 [12] 技术研发进展 - 开发全新激光焊接工艺 已交付量产样机 减少电池损伤并提高焊接质量 [12] - TGV激光微孔设备完成面板级玻璃基板出货 实现晶圆级/面板级TGV技术全覆盖 [1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 0亿 8 5亿 10 2亿 对应EPS 2 54元 3 09元 3 71元 [12][18] - 2025年预测PE 28 6x PB 4 79x 净资产收益率16 7% 总资产周转率0 34 [18]
大族激光(002008):全球智能装备提供商 多业务布局助力穿越周期
新浪财经· 2025-08-20 18:30
公司业务概览 - 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具备从基础器件、整机设备到工艺解决方案的垂直一体化优势 [1] - 产品涵盖信息产业设备、新能源设备、半导体设备、通用工业激光加工设备等 [1] - 2010–2024年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11.77%、11.36% [1] 信息产业设备 - AI服务器及数据通信产品需求持续上升 叠加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等技术升级推动PCB行业成长 [1] - 东南亚地区以泰国为热点的PCB新建项目快速推进 [1] - AIPC、AI手机等终端产品推出推动消费电子设备迭代升级 公司保持紧密工艺配合及高市占率 预计订单快速增长 [1] 新能源设备 - 锂电领域受益于国内电池企业出海及海外当地企业设备采购需求 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带来设备机遇 [2] - 公司深化与宁德时代等大客户合作 积极拓展海外及固态电池市场业务 [2] - 光伏装机量维持高位 电池技术持续迭代 公司在主流电池厂家获得PECVD、LPCVD、硼扩散炉等主制程设备批量订单 [2] 半导体及新型显示设备 - 半导体行业复苏拉动设备需求增长 激光成为关键加工手段 在半导体封装中应用环节较多 [2] - 激光工艺应用促进Micro LED产业链补强 加快产业化进程 [2] - 公司设备类型多样 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验证 助力国产替代 [2] 通用工业激光设备 - 2023年国内激光设备市场规模约910亿元 需求驱动力为渗透率提升、功率升级、海外出口及工艺迭代 [3] - 公司产品包括标准激光切割、焊接、打标设备等 通过研发创新和产品优化在行业内卷中保持营收稳健增长 [3] 财务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4亿元、15.75亿元、20.43亿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2倍、22倍、17倍 [3] - 剔除德龙激光和英诺激光后 可比公司2025-2027年PE均值为61倍、44倍、34倍 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均值 [3]
大族激光(002008):全球智能装备提供商,多业务布局助力穿越周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0 17:3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4/15.75/20.43亿元 对应PE为32/22/17X 显著低于可比公司均值[6][7] - 当前股价33.07元 市净率2.1倍 流通市值316.39亿元 股息率1.06%[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69.16/203.19/235.07亿元 同比增长14.5%/20.1%/15.7%[2] - 毛利率稳步提升 从2024年31.8%升至2027年33.4% ROE从10.5%恢复至9.9%[2] - 每股收益从1.62元(2024年)降至1.04元(2025E)后回升至1.98元(2027E)[2] 业务布局 - 四大业务板块:信息产业(PCB+消费电子)/新能源(锂电+光伏)/半导体/通用激光设备[22][23][24] - 垂直一体化优势 覆盖基础器件-整机-工艺解决方案全链条 2010-2024年营收/净利润CAGR达11.77%/11.36%[18][28] - 研发投入维持高位 2024年研发费用率约8% 期间费用率35%左右[31][34] 信息产业 - PCB设备:受益AI服务器/高速交换机需求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35%/40%/20% 大族数控市占率领先[7][41][42] - 消费电子:绑定北美大客户 AIPC/AI手机驱动设备迭代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10%/30%/30%[8][51][53] 新能源 - 锂电设备:海外市场成新增长点 固态电池技术带来增量需求 深化宁德时代等客户合作[13][55][59] - 光伏设备:TOPCon电池主设备获批量订单 钙钛矿激光设备市占率领先 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预计531-583GW[64][65][72] 半导体及通用 - 半导体设备:覆盖前道切割/后道封测环节 2024年收入17.75亿元 SiC晶锭激光设备获大单[81][92] - 通用激光:高功率设备渗透率提升 出口持续增长 预计国内激光设备市场规模2024年达940亿元[95][103][106] 核心观点 - 多业务布局平滑周期波动 PCB/消费电子/新能源等板块已度过景气低点[9] - 催化剂包括订单超预期/新业务拓展/盈利修复 当前估值低于同业具备吸引力[10][6]
海目星成立新公司 含集成电路及半导体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0:09
公司动态 - 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佛山)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 [1]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等领域 [1] - 该公司由海目星全资持股 [1] 行业布局 - 海目星通过新设子公司进入半导体设备制造及集成电路产业链 [1] - 新公司的业务范围显示公司正拓展至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领域 [1]
信长星在苏州调研时强调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着力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
苏州日报· 2025-08-20 08:06
城市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 苏州北站综合枢纽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 打造站城融合模式 衔接车站功能与城市功能 提高人流物流聚集疏散效率 培育各类业态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2] - 综合交通枢纽需高起点规划 高水平设计 高质量建设 高标准管理 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2] 城市更新与存量资源盘活 - 美罗文化创意园由老旧仓库改造而成 坚持修旧如旧 融入园林特色 推动业态焕新 探索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和建筑功能合理转换 有效盘活存量资源[3] - 阳澄数谷产业社区形成研发办公+人才公寓+商业空间的复合业态 需完善教育医疗托育等公共服务 提高城市宜居宜业水平[3] - 城市更新需保持定力耐心 建立可持续模式 让工业遗产成为城市新富矿 践行人文经济学[3] 科技创新与产学研融合 - 德龙激光与苏州大学设立协同创新中心 联合开展科研攻关 协同培养科技人才 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4]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 营造无围墙创新生态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4] -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 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多出科技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4]
信长星在苏州调研时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着力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张义珍刘小涛参加
新华日报· 2025-08-20 07:08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苏州北站综合枢纽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 旨在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2] - 项目坚持站城融合 衔接车站功能和城市功能 统筹站场空间和配套设施建设 提高人流物流聚集和疏散效率 [2] - 项目将助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释放辐射带动效应 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2] 城市更新与存量资源开发 - 美罗文化创意园由老旧仓库改造而成 通过修旧如旧和融入园林特色实现业态焕新 [3] - 探索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和建筑功能合理转换 有效盘活存量资源 实现价值重塑 [3] - 阳澄数谷产业社区形成研发办公+人才公寓+商业空间的复合业态 配备完善生活配套设施 [3] 产学研协同创新 - 德龙激光与苏州大学设立协同创新中心 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并协同培养科技人才 [4]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紧密合作 营造无围墙创新生态 [4] -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4]
大族激光股价下跌2.22% 广东发布商业航天支持政策
搜狐财经· 2025-08-19 23:22
股价表现 - 股价报33.07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75元 跌幅2.22% [1] - 盘中最高触及34.06元 最低下探33.00元 [1] - 成交量为56.3万手 成交金额18.81亿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4亿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8.53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激光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显示面板、动力电池、光伏等行业 [1] - 总部位于深圳 是国内激光设备领域代表性企业 [1] 行业政策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1] - 政策提出打造商业航天应用场景 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1] - 涉及低空经济、移动通信、智慧城市等领域 [1]
天准科技(688003.SH):布局了二氧化碳激光钻孔设备
格隆汇· 2025-08-19 15:5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布局二氧化碳激光钻孔设备 [1] - 设备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
【私募调研记录】理成资产调研华工科技、道通科技
证券之星· 2025-08-19 08:14
华工科技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29亿元同比增长4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5% [1] - 研发投入4.61亿元同比增长19% 聚焦激光及智能制造/信息通信及智能车联网技术/感知技术/工业软件等领域 [1] - 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持续降低 全球化经营力度加强 国际业务推进加速 [1] 华工科技业务板块表现 - 感知业务营业收入21.54亿元同比增长17% 主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1] - 光联接业务营业收入37.44亿元同比增长124% 400G与800G光模块实现规模交付 [1] - 激光+智能制造业务营业收入16.76亿元 大功率激光设备收入利润增长显著 [1] 道通科技业务进展 - AI+充电业务打造端到端支付方案 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并探索稳定币支付与RW融资 [2] - AI及软件业务采用订阅收费模式 提供增值服务提升软件收入与续费率 [2] - TPMS业务受益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 全球后市场替换需求庞大 [2] - AI+巡检业务在油田领域落地 实现全自主流程闭环与集群协同响应 [2] 调研机构背景 - 上海理成资产为国内早期私募管理公司 员工50人含近30名专业投研人员 [3] - 管理规模峰值超100亿元 专注医药/先进制造/大消费领域二级股票多头及PIPE策略 [3] - 曾获三届四座私募金牛奖 坚持安全边际成长股投资理念十三年 [3]
不“内卷”向“外翻” 华工科技以科技创新拼价值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03:1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29亿元,同比增长44.66%,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4.87% [5] - 联接业务营业收入37.44亿元,同比增长124%,主要受益于400G/800G高速光模块需求释放 [5] - 近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8%,研发投入复合增长25%,海外销售收入复合增长32% [5] - 自1999年成立以来,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7%,净利润年均增长15.8% [5] 光模块业务 - 400G/800G光模块国内月发货量预计达100万只,海外800G及以上产品月产能达20万只 [6] - 华工正源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28% [6] - 1.6T自研硅光模块进入重点客户送样测试阶段,1.6T ACC/AEC在美国OTT测试准备小批量出货 [8][9] - 全球第一梯队交付硅光模块,掌握芯片原始设计和核心工艺 [8] 技术创新 - 云岭光电完成2.5G到100G光芯片全覆盖,推出56G、100GEML芯片及TIA芯片 [8] - 行业第一梯队发布3.2T光模块/CPO光引擎 [9] - 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坚持"技术领先性"和"量产速度领先性"构筑护城河 [8] 传感器业务 - 华工高理占据全球家电用温度传感器70%市场份额 [10] - 实现比亚迪、"蔚小理"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全覆盖,获欧洲顶级车企亿级订单 [10] - 推出压力传感器、冷媒气体传感器、车载环境感知集成传感器等新产品 [10] 创新机制 - 设立V5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工程师自由组队探索创新 [11] - 完成校企分离改革,管理机制更贴近市场,核心骨干与企业发展深度绑定 [12] - 贯彻增量利润倒金字塔奖励原则,提升运营效率 [12] 产能布局 -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三季度竣工投产 [6] - 泰国春武里华工正源产业基地已投产 [6] - 全球化分工布局支撑业务快速增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