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激光切割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三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03星;全国首例多源遥感卫星数据资产在晋完成登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06:58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 NO.1 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人工智能向全域赋能发展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上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认为,人工智能在我国实现从点状应用到全域赋能的转变,并成 为实体经济智能化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指出,人工智能正逐渐从概念走向 大规模应用,深刻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的运行方式。大模型从"重训练"转向"重推理",推理效率得到显著 提升。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 NO.2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三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03星 11月9日05时0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将 试验三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新技 术试验。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6次飞行。另外北京时间2025年11月9日11时32分,力箭一 号遥九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楚天二号技术试验01星、 ...
中国激光设备被外商抢购,市场规模占全球超 50%
搜狐财经· 2025-11-09 09:59
IT之家 11 月 9 日消息,据央视财经报道,2024 年,全球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约为 218 亿美元(IT之 家注:现汇率约合 1553.25 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占比达到 56.6%。 报道称,在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下,中东地区对激光切割设备的需求年均增长率超过 7%。近年来,中国 激光装备深入全球各地车间,成为基础建设和工业制造的得力工具。从出口规模来看,欧洲和东南亚占 中国激光切割机出口总量的 60% 以上,德国、越南、印度等国家进口量增长显著。 预计 2025 年,全球激光设备市场突破 24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1710 亿元人民币),增速超过 15%。 目前,我国高功率激光器国产化率突破 70%,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上半年激光 焊接机器及装置出口 126.7 亿元人民币,激光加工机床出口 84.7 亿元人民币,高附加值智能产品占比显 著提升。 IT之家注:激光设备是以激光为加工介质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切割、焊接、打标等精密加工领域。 主要类型包括激光打标机(光纤、CO2、半导体、紫外、绿光)、激光焊接机(YAG、光纤传输)和激 光切割机(YAG、光纤) ...
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占全球超50%外商抢购中国激光切割设备
新浪财经· 2025-11-09 08:47
全球与中国激光设备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约为218亿美元 [1] - 中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占全球市场的56.6% [1] - 预计2025年全球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240亿美元,增速超过15% [1] 中国激光设备出口表现 - 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占中国激光切割机出口总量的60%以上 [1] - 德国、越南、印度等国家进口中国激光切割机的数量增长显著 [1] - 2024年上半年激光焊接机器及装置出口额为126.7亿元人民币 [1] - 2024年上半年激光加工机床出口额为84.7亿元人民币 [1] 行业技术与产品发展 - 中国高功率激光器国产化率已突破70% [1] - 高附加值智能产品在出口中的占比显著提升 [1] - 中国激光切割产品以切割更高效、使用更方便的突出优势吸引全球客户 [1] 区域市场需求 - 在中东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下,对激光切割设备的需求年均增长率超过7% [1]
中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全球占比超50%
格隆汇· 2025-11-09 08:07
格隆汇11月9日|据央视财经,2024年,全球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约为218亿美元,其中,中国激光设 备市场销售收入占比达到56.6%。在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下,中东地区对激光切割设备的需求年均增长率 超过7%。近年来,中国激光装备深入全球各地车间,成为基础建设和工业制造的得力工具。从出口规 模来看,欧洲和东南亚占中国激光切割机出口总量的60%以上,德国、越南、印度等国家进口量增长显 著。切割更高效、使用更方便,中国激光切割产品正以突出优势,吸引全球各地的客户前来选购。预计 2025年,全球激光设备市场突破240亿美元,增速超过15%。目前,我国高功率激光器国产化率突破 70%,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上半年激光焊接机器及装置出口126.7亿元人民币, 激光加工机床出口84.7亿元人民币,高附加值智能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
大族激光20251101
2025-11-03 10:36
公司基本情况与行业地位 * 大族激光是国内最大的激光企业 全球排名第二 专注于激光设备集成[2] * 公司业务范围覆盖信息产业 新能源 显示与半导体及宏观制造等领域[2] * 2024年公司收入超过华工科技 成为国内行业第一[2] 业务结构与市场布局 * 公司业务按下游应用划分 包括信息产业 新能源 显示与半导体 宏观制造[3]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占比已降至20%以下[2][7] * 高功率设备占收入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但盈利水平不高 目前处于微利状态[2][7] * PCB业务从去年开始回暖 AI相关领域需求提升带动服务器PCB需求 各大厂商积极扩产[2][11] * 新能源业务保持正向利润贡献 但需警惕数控业务[2][7] * 超快激光技术相比二氧化碳激光器具有明显优势 预计2026年可能实现几个亿收入贡献 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3][11][12] 财务表现与业绩预期 * 2021年是公司财务高点 随后几年利润波动较大[2][6] * 今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显著回暖 预计未来三年将处于周期向上趋势[2][6] * 预计2025年业绩规模在10-11亿元之间 2026年可能达到20亿元左右[3][13] * 当前市值约400亿元 与历史高点600多亿相比 还有至少30%的上涨空间[13] 技术优势与增长动力 * 大族数控机械钻孔设备全球市场份额领先 其二氧化碳激光器全球排名第二 仅次于日本三菱[3][11] * 北美市场3D打印需求爆发 钛合金用于折叠屏手机将带动设备供应 预计2026年北美大户第一代折叠屏手机轴盖将采用3D打印工艺[3][10]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和分拆子公司上市 增强增长动力[2][5] 管理与运营 * 公司创始人高云峰为实际控制人 管理团队技术背景强[2][5] * 公司费用率相对稳定 研发费用不断提升 但销售费用较高 因客户覆盖广泛且定制化需求多[2][8] * 公司采取扁平化管理模式 近年来进行组织改革 将事业部划分到产品线角度 以优化资源配置[2][9]
固态电池系列报告之三:车端应用加速,产业链有望迎来变革
中银国际· 2025-10-23 14:25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1]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上具备显著优势,其量产将提速,并对现有生产设备形成替代,产业链有望迎来变革 [1] - 固态电池专用设备是产业化过程中的确定性红利,具备高成长性、高护城河及新一轮价值链重构机会 [3] - 固态电池设备订单将先于终端需求兑现,市场空间有望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079.4亿元 [5][28] - 技术变革将推动设备价值重构,前段和中段设备价值量占比将提升 [37] 固态电池性能与产能建设 - 固态电池可匹配高压正极和锂金属负极,能量密度显著高于液态电池,欧阳明高院士预计第三代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 [13] - 固态电池使用不可燃固态电解质,热失控初始温度远高于液态电池,有望从本质上改善电池安全性能 [15] - 政策大力支持固态电池发展,2024年工信部设立60亿元专项资金,珠海、上海、天津等地也出台了配套扶持政策 [18] - 多家企业产能建设取得实质进展,清陶能源在内蒙古投资70亿元建设固态电池零碳产业园,中创新航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30Wh/kg [19] - 车企加速推进固态电池上车应用,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广汽埃安等均明确了2026-2027年的装车时间表,续航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 [21] 设备市场需求与空间 - 设备投资是产业落地前置环节,订单和收入确认天然早于整车放量,当前产业整体处于向产线能力建设过渡的阶段 [23] - 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为40.0亿元,其中半固态设备38.4亿元,全固态设备1.6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079.4亿元 [28] - 传统锂电资本开支需求依然稳健,2025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62万辆,同比增长36.7%,渗透率达45.5% [29] 设备技术变革与投资机会 - 固态电池产线设备相较传统液态电池呈现较大变化,前段与中段需引入新设备并进行升级改造,后段设备以性能和参数升级为主 [5][24] - 技术变革推动设备价值重构,固态电池前段设备价值量占比从液态的31%提升至35%-40%,中段从40%提升至40%-45% [37] - 干法电极设备是核心增量设备,具备经济性(制造成本降低约20%)、环保和电池性能优势,与固态电池高度适配 [41][42][43] - 叠片工艺因能提升电芯结构一致性和界面接触稳定性,在固态电池中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 [48][52] - 等静压设备是固态电池生产中的核心新增工序,用于提升材料致密度和界面质量,温等静压是当前优选方案 [56][62] - 固态电池对激光切割设备需求提升,以应对厚极片和脆性电解质的加工挑战 [54] - 固态电池包热管理要求提升,工作温度上限更高,带动隔热材料(如气凝胶)需求扩大,电池包结构件耐热性要求也相应提升 [71][78][81][83] 投资建议 - 建议优先关注干法电极、等静压等新增需求,以及叠片、激光切割等渗透率有望较快提升的设备环节 [3][86] - 报告提及的具体公司包括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宏工科技、先惠技术、纳科诺尔、利元亨、海目星、德龙激光等 [3][86]
海目星完成对德国高端激光切割设备及服务提供商Xteg的全资收购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16
公司战略与收购事件 - 公司正式完成对德国高端激光切割设备及服务提供商Xteg的全资收购 [1] - 此次收购标志着公司向欧洲中高端激光切割市场的战略进攻全面启动 [1] 产品与服务策略 - 后续将加速推行满足欧洲客户需求的“标准配置+增值功能”产品策略 [1] - 策略旨在缩短开发周期并实现设备定制化服务 [1] - 公司将量身打造符合欧洲客户需求的全新高速机解决方案 [1] - 公司将配套完善售后服务 [1]
西贝大降价,部分菜品降幅超20%;马斯克成全球首位身家突破5000亿美元富豪;王腾小红书账号注销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10-02 09:09
西贝菜品调价 - 西贝全国门店于10月1日对菜品进行大幅调价,部分菜品降幅超过20% [1] - 草原嫩烤羊排从119元降至109元,葱香烤鱼从89元降至79元,黄米凉糕从29元降至26元 [1] - 具体菜品降价幅度:胡麻油调黄瓜降17%至19元,西贝面筋降15%至33元,五种番茄酸汤夜面鱼鱼降20%至23元,胡麻油炒鸡蛋降23%至33元 [2] 新能源汽车交付情况 - 9月7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交付量超过3万辆,5家同比增速超过50% [3] - 比亚迪交付39.6万辆,同比下降5.52%,环比增长6.06%,全年累计交付突破326万辆 [3] - 零跑交付6.7万辆,同比增长97.40%,环比增长16.81%,首次突破月交付六万辆 [4] - 小鹏交付4.2万辆,同比增长94.74%,环比增长10.27%,创单月交付历史新高 [4] - 蔚来交付3.5万辆,同比增长64.06%,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 [4] - 极氪交付21333台,同比增长77%,环比增长18% [4] - 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销售45961辆,同比增长52.55% [4] 企业战略与投资 - 蜜雪集团拟出资2.856亿元人民币收购福鹿家(郑州)企业管理51%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合计持有53%股权 [4] - 微软将人工智能服务引入Office,推出月费19.99美元的Microsoft 365版本,包含聊天机器人和图像生成功能 [11] - 苹果暂停Vision Pro头显升级计划,将资源转向开发智能眼镜,首款机型预计2027年上市 [11] - 芯丰精密完成数千万元股权融资,由毅达资本投资,专注于超精密半导体芯片加工设备 [12] - Robo.ai获3亿美元战略投资,由Burkhan Capital领投,用于加速自动驾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领域商业化 [12] - 英国AI基础设施公司Nscale完成4.33亿美元Pre-C轮SAFE融资,投资者包括Blue Owl、戴尔、英伟达和诺基亚 [12] 公司财报与业绩 - 耐克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117.2亿美元,同比增长1.1%,高于预估的110.2亿美元,毛利率42.2% [11] - 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版在美国上市,公司股价创年内新高,报456.29美元,总市值重返1.5万亿美元 [2][15] - 埃隆·马斯克成为全球首位身家突破5000亿美元的富豪 [2] 行业动态与市场数据 - 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4000亿元,2035年突破万亿元,将带动交通物流、工业制造等领域发展 [15] - 2025年国庆档票房突破4亿元,《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2》《731》位列前三 [16] - 丰田Kirloskar汽车考虑在印度IPO,拟筹资7亿至8亿美元 [12] 企业运营调整 - 光明食品集团将接手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校园餐业务 [11] - 埃克森美孚宣布全球裁员2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3%至4%,主要涉及欧洲和加拿大地区 [11][12] - 苹果否认与OpenAI合作损害马斯克旗下xAI,称未来仍计划与其他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合作 [8]
《秦时明月》IP母公司要上市了!
IPO日报· 2025-09-17 08:32
公司IPO动态 - 过去一周新增7家公司进行IPO辅导备案 包括华澜微、恒翼能、玄机科技、先临三维、森峰激光、莫森泰克、鹰峰电子 [1] 华澜微 - 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 是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 注册资本1.5亿元 [4] - 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股权较为分散 融资轮次达14轮 [5] - 2022年12月申请科创板IPO后撤回 2024年5月被终止审核 [6] - 2019-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2.91亿元、4.35亿元、5.95亿元、6.04亿元和2.29亿元 净利润持续亏损 [6] - 2021年7月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 后剥离全部海外子公司聚焦国内业务 [7] 恒翼能 - 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 专注于新能源智能制造装备行业 为锂电池提供智能化产线和检测线 [9]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王守模 合计控制公司30.4065%股份 [9] - 人员规模2000余人 研发团队超过500人 电芯生产线与检测线累计交付超过500GWh [9] - 2023年完成数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 由摩根士丹利私募股权基金领投 [10] 玄机科技 - 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 是国内知名三维数字内容制作企业 旗下拥有《秦时明月》《斗罗大陆》《武庚纪》等知名动画IP [12] - 控股股东为上海玄漫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持股34.25% 腾讯通过林芝利新持股18.98% 合计持股约20.5% [12] - 业务包括数字内容创作及授权、数字内容制作服务和衍生品销售 [13] - 2023年营收2.62亿元 净利润4092.08万元 2024年营收3.17亿元 净利润6819.71万元 [1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3亿元 同比增长68.59% 扣非净利润5535万元 同比增长913.68% [14] - 腾讯连续多年是公司第一大客户 [14] 先临三维 - 公司成立于2004年 专注于高精度三维视觉软硬件技术研发及应用 [16] - 无控股股东 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 2016年进入创新层 [16] - 2024年营收12.02亿元 同比增长18.07% 净利润2.26亿元 同比增长59.08% 毛利率达69.1% [17] 森峰激光 - 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 专注于激光加工设备研发制造及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19] - 2022年6月申请创业板上市 2023年8月通过审核但2024年12月撤回申请 [19]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9.92亿元、13.32亿元、12.88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1.1亿元、1亿元 [2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09亿元 同比增长12.49% 净利润5855.45万元 同比下降5.99% [20] - 控股股东为李峰西和李雷夫妇 合计持股61.98% [20] 莫森泰克 - 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 专注于汽车天窗、玻璃升降器等开闭器件及相关电子控制单元的研发制造 [22][23] - 控股股东为芜湖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42.87% 实际控制人为芜湖市国资委 [22] - 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国内知名整车厂 [23] - 2024年营收19.56亿元 同比增长24.42% 净利润2.64亿元 同比增长37.32% 毛利率19.91% [23] 鹰峰电子 - 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 主要从事电容、电感、母排、电阻等被动元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5]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洪英杰 合计控制公司40.65%表决权 [25] - 前次新三板挂牌于2022年4月终止 2023年6月申请创业板上市后撤回 2025年8月18日在新三板二次挂牌 [25] -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4.82亿元、13.96亿元、18.41亿元、8.53亿元(同比增长17.78%) [27] - 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13亿元、6764.65万元、3171.12万元(同比下降22.41%) [27] - 全球被动元器件市场规模2021年327.7亿美元 预计2027年达428.2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4.56% [26]
《秦时明月》IP母公司要上市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9-16 22:33
公司IPO备案动态 - 过去一周7家公司进行IPO辅导备案 包括华澜微 恒翼能 玄机科技 先临三维 森峰激光 莫森泰克 鹰峰电子 [1] 华澜微电子 - 公司于8月29日与华泰联合证券签署辅导协议 开启二次IPO旅程 [3] - 成立2011年 注册资本1.5亿元 主营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产品包括存储模组 存储控制器芯片及服务 存储系统及应用 [3] - 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股权分散 融资轮次达14轮 投资方包括深创投 磐石资本 富创投资 方正证券 TCL创投 凯珩资本等 [3] - 曾于2022年12月申请科创板IPO 2024年5月终止审核 [3] - 2019-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2.91亿元 4.35亿元 5.95亿元 6.04亿元 2.29亿元 前四年持续增长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166.24万元 -1.32亿元 -8752.19万元 -6868.62万元 -4391.73万元 尚未实现盈利 [3] - 2021年7月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 影响原材料采购和技术使用 [4] - 战略调整收缩海外业务 成功剥离全部海外子公司 聚焦国内业务发展 [4] 恒翼能科技 - 9月8日与申万宏源签订IPO辅导协议 [6] - 成立2018年12月 注册资本12551.2639万元 总部东莞 专注新能源智能制造装备 为锂电池提供智能化产线和检测线 [6] - 控股股东王守模直接持股23.8105% 通过瑞思达 瑞思达贰 安徽筑海间接控制6.596% 合计控制30.4065% [6][7] - 人员规模2000余人 研发团队超500人 业务遍布中国 德国 法国 瑞典 日本 韩国 美国等 [7] - 电芯生产线与检测线累计交付超500GWh [7] - 2023年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 由摩根士丹利私募股权基金领投 广东立湾资本 壹号信栎新能源产业资本 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投资跟投 [7] 玄机科技 - 9月8日完成北交所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中信建投 [9] - 成立2005年10月 注册资本5157.9296万元 主营三维数字内容制作 拥有《秦时明月》《斗罗大陆》《武庚纪》等知名动画IP [9] - 控股股东上海玄漫管理咨询持股34.25% 腾讯通过林芝利新持股18.98% 腾讯系合计持股约20.5% [9] - 业务包括数字内容创作及授权 数字内容制作服务 衍生品销售 [9] - 数字内容创作及授权业务通过购买IP制作原创动画 授权给视频平台和游戏厂商 曾花费3050万元获取《秦时明月》原著小说永久授权 [10] - 数字内容制作服务承接大型动画项目 包括腾讯《斗罗大陆》《吞噬星空》 优酷《师兄啊师兄》 B站《天宝伏妖录》《牧神记》等 [10] - 衍生品销售通过淘宝店铺"秦时明月官方商城"销售徽章 书签 摆件等周边 [10] - 2023年营收2.62亿元 净利润4092.08万元 2024年营收3.17亿元 净利润6819.71万元 [1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3亿元 同比增长68.59% 扣非净利润5535万元 同比增长913.68% [11] - 腾讯连续多年为第一大客户 [11] 先临三维 - 9月8日完成北交所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中金公司 [13] - 成立2004年 注册资本约4.04亿元 专注高精度三维视觉技术研发及应用 产品包括工业3D扫描仪 口内3D扫描仪 面部3D扫描仪 桌面3D扫描仪及齿科3D打印机 [14] - 2014年新三板挂牌 2016年进入创新层 [14] - 无控股股东 [15] - 2024年营收12.02亿元 同比增长18.07% 归母净利润2.26亿元 同比增长59.08% 毛利率69.1% [15] 森峰激光 - 9月3日与民生证券签署辅导协议 拟登陆北交所 [17] - 成立2007年5月 注册资本5700万元 专注激光加工设备研发制造 产品包括激光切割设备 激光焊接设备 激光熔覆设备等 [17] - 拥有森峰和镭鸣两大品牌 分别主攻国际和国内市场 [17] - 曾于2022年6月申请创业板上市 2023年8月通过审核 2024年12月撤回申请 [1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9.92亿元 13.32亿元 12.8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 1.1亿元 1亿元 [1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09亿元 同比增长12.49% 归母净利润5855.45万元 同比下降5.99% [18] - 控股股东李峰西 李雷夫妇合计持股61.98% [18] 莫森泰克 - 9月9日完成IPO辅导备案 辅导券商国投证券 [20] - 成立2004年9月 注册资本10602万元 控股股东芜湖市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2.87% 间接持股2.29% 实际控制人为芜湖市国资委 [20] - 2025年8月28日新三板挂牌 [21] - 主营汽车天窗 玻璃升降器等开闭器件及电子控制单元 兼营粉末冶金零部件 [21] - 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 长安汽车 吉利汽车等 [21] - 2024年营收19.56亿元 同比增长24.42% 归母净利润2.64亿元 同比增长37.32% 毛利率19.91% [21] 鹰峰电子 - 9月4日提交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国泰海通 [23] - 前次新三板挂牌于2022年4月终止 2023年6月申请创业板上市 2024年7月终止 2025年8月18日新三板二次挂牌 [23] - 成立2003年9月 注册资本10492.9973万元 控股股东洪英杰直接持股36.88% 通过鹰创企管间接控制3.77% 合计控制40.65%表决权 [23] - 主营电容 电感 母排 电阻等被动元器件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风电光伏储能 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23] - 2021年全球被动元器件市场规模327.7亿美元 预计2027年达428.2亿美元 2021-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4.56% [24] -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4.82亿元 13.96亿元 18.41亿元 8.53亿元(同比增长17.78%) [24]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 1.13亿元 6764.65万元 3171.12万元(同比下降22.41%) [24] 行业背景 - 被动元器件行业受益于智能手机 高性能计算 新能源汽车 风电光伏储能快速发展 [24] - 工业自动化需求受安防 新能源行业崛起及人力成本增长推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