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财富基金
搜索文档
海湾国家如何用关键一招破解中东局势?
虎嗅· 2025-10-03 15:59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贸易秩序正转向区域集团竞争,经济走廊成为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关键工具 [3] - 海湾国家凭借地理优势和资本实力,通过参与多经济走廊战略,从被动投资接受者转变为区域互联互通的积极塑造者 [3][14] - 三大经济走廊(IMEC、IDRC、一带一路)各有战略目标与挑战,海湾国家采取平衡策略以提升全球影响力并实现经济多元化 [7][10][13][14] 海湾国家战略定位与投资 - 海湾国家利用优越地理位置和雄厚资本(如阿联酋和科威特主权财富基金均超1万亿美元),奉行“积极中立”原则,与多方保持沟通 [3][5] - 区域大规模基建投资包括沙特17亿美元吉达港建设、阿联酋900公里铁路网络、阿曼苏哈尔港超270亿美元投资,以及2025年完工的2177公里海合会铁路 [4] - 主权财富基金推动经济多元化,沙特吸引149亿美元AI领域投资,阿联酋获得300亿美元加密货币投资 [5] - 减少对美元依赖,阿联酋与印度达成本币交易协议,海合会探索用人民币结算能源贸易 [6] 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 - IMEC于2023年G20峰会启动,由欧美推动,旨在连接印度制造业与欧洲市场,签署方占全球GDP一半以上和约40%人口 [7] - 印度积极推动IMEC,与阿联酋签署政府间协议,并与意大利合作海运和陆路连接,目标促进汽车、制药等关键领域贸易 [7] - 项目以关键港口(如阿布扎比、杜格姆)为支柱,但面临安全成本高、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引发的政治阻力,以及伊朗等区域大国未纳入的挑战 [8][9] - 中国与中东贸易额超5000亿美元(2022年),其中海合会占3000亿美元,海湾国家不会因IMEC危及对华关系 [9] 伊拉克发展之路走廊(IDRC) - IDRC由土耳其和伊拉克牵头,卡塔尔和阿联酋支持,计划建立从伊拉克法奥港至土耳其边境的陆桥,投资估计170亿美元 [10][11] - 项目利用现有物流中心和铁路设施,但未纳入占伊拉克GDP15%的库尔德斯坦,且面临伊朗代理势力和库尔德工人党干扰风险 [10][11] - 资金依赖海湾伙伴,若缺乏阿布扎比和多哈支持可能失败;项目成败关系伊拉克政治稳定和土耳其区域融合 [11][12] “一带一路”倡议 - 海湾国家在“一带一路”中扮演物流和技术中心角色,与中国建立牢固经济伙伴关系 [13] - 与IMEC相比,“一带一路”以集中式愿景运作,而IMEC参与国利益分散;发展中国家不愿在中美间选边站队 [13] 经济走廊的协同与挑战 - 海湾国家通过平衡参与多走廊,避免卷入中美代理人战争,如沙特接触金砖国家但避开正式成员身份 [14] - 走廊可能互补或冲突,重叠倡议导致冗余风险;阿联酋采取务实策略参与多走廊以最大化利益 [14] - 资金挑战突出,欧洲将财政负担转嫁海湾国家,威胁项目长期可行性;地缘政治风险(如加沙冲突、伊朗活动)可能 disrupt 贸易流 [16] - 制度能力弱、监管不匹配和腐败阻碍实施,世界银行估计近三分之一基建投资低效 [16] 数字化与技术整合 - 海湾国家利用AI和智能物流提升走廊效率,如阿联酋杰贝阿里港使用AI和区块链降低交易成本 [22] - 新AI数据中心兴起,中国在“一带一路”中推动技术标准协调,中东国家主动寻求数字投资以匹配自身战略 [22] - 数字支付革命简化跨境交易,但沙特数据本地化法规等技术壁垒可能影响全球互操作性 [23]
新加坡的国家储备金管理模式——以主权财富基金GIC为例|道口研究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28 18:08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成立背景与定位 - 新加坡于1981年创建主权财富基金GIC,旨在自主掌控储备金并有效管理国家财富[3][4] - GIC自成立起专注于海外投资,策略注重长期稳健回报与风险控制[3][4] - 截至2025年8月,GIC资产管理规模达8008亿美元,位列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第8位,在2024年最活跃主权财富基金排名中位列第二[4] "双轨制"储备金管理体系 - 新加坡外汇储备分为两部分管理:金管局持有的"货币储备"(用于汇率稳定)和GIC运作的"非货币储备"(用于长期投资)[9] - GIC资金主要来源于外汇储备金与政府财政储备金,新加坡全国储蓄率占GDP比重高达35%~50%[6] - GIC与金管局、淡马锡分工明确:金管局负责外汇储备日常流动性管理,GIC负责政府财政盈余的全球化投资,淡马锡聚焦战略产业布局[10][11] 投资策略演变与风险应对 - GIC投资策略经历三阶段:初创探索期(现金30%、债券40%、股票30%)、战略调整期(增加股票及另类资产)、系统建设期(建立政策组合、积极组合和参考组合)[13][14][15] - 2004-2024年20年间,GIC以美元计价的年化名义回报率和实际回报率分别为5.8%和3.9%[13] - 截至2024-2025财年,GIC投资地域分布为北美49%、亚太24%、欧洲/中东/非洲20%,通过全球11个办事处支持分散化投资[16] 长期主义与考核机制 - GIC以20年以上超长期投资为目标,采用20年滚动收益考核制,20年实际年化回报率为3.8%(美元口径)[17] - 薪酬体系将员工利益与长期投资表现绑定,奖金通过短期和长期递延现金激励实施,设有追回条款以抑制短期逐利行为[18] 资产规模与机构对比 - 新加坡国家储备管理体系三大机构规模对比:金管局外汇储备5337亿美元(2025年7月),GIC管理8008亿美元(2025年8月),淡马锡管理5210亿美元(2025年8月)[11] - GIC长期回报表现为20年期实际年化3.8%(美元口径)和20年滚动股东总回报率7%(新元口径)[11]
“新质生产力”系列专题(十):核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国信证券· 2025-05-28 19:08
核心观点 -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引导资本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举措,耐心资本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1] 与时俱进:探索耐心资本前瞻定义与作用机制 国别视角下的耐心资本"异"与"同" - 耐心资本起源于国外社保基金和养老金,全球未形成统一标准定义,通常指注重长期投资、稳健回报,不受短期波动干扰,有较高风险承受力的资本 [13][14][15] - 美国耐心资本由市场主导,资金来源广泛;英国通过耐心资本投资公司开展长期投资;德国通过政策性银行为企业提供融资;挪威以主权财富基金进行全球化投资;日本通过银行贷款、企业持股和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澳大利亚采用政府和管理机构合作模式 [18] - 中国耐心资本主要来源于银行间接融资与国有资金,投资机构以央国企保险资金、投资公司为主;新加坡凭借营商环境和税收优惠吸引国际资本,设立相关基金支持企业发展 [19] 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关系 - 耐心资本发展离不开新质生产力语境,能为投资项目和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和推动力 [23][24] - 耐心资本投资周期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周期匹配,可助力创新型企业渡过"死亡谷",平衡前期投资不足和后期投资过度 [25] - 耐心资本投资理念与新质生产力颠覆式创新特点契合,能基于科技创新潜力预期进行前瞻决策,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26] - 耐心资本支撑实现新质生产力高"风险担当",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稳定资本支持 [26] - 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战略性一致,是着眼国家战略和民族复兴的长期投资 [27] 不同机构视角下耐心资本作用机制的"异"与"同" - 耐心资本表现形式多样,包括风险投资、私募股权、长期资金投资等,覆盖范围广泛 [28] - 一级市场中,耐心资本多指中长期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周期长,生物医药等行业退出时间更长 [29][31] - 二级市场中,养老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等长线资金可成为耐心资本提供者,"国家队"资金入市有利于稳定市场、提振信心 [33][51] 中国特色耐心资本的作用机制展望 当前情况 - 海外耐心资本退出,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外国资本下降,美元基金募资规模减少,国内创业公司更多通过政府引导基金融资 [41] - "国家队"持有A股市值上升,社保基金行业配置偏成长,注重新质生产力导向;保险资金积极参与股权投资,发挥耐心资本作用 [42][47][52] 作用机制 - 做大做强养老金是壮大耐心资本的先决基础,中国养老金和保险资金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增长空间 [55] - 耐心资本与基础设施融资、直接投资相契合,依赖国内银行部门、国际多边金融机构,适合非上市股权类工具和基础设施基金 [56] - 耐心资本选择与时间为伴,通过延长评估周期布局项目早期阶段,政府引导性基金适合作为地方耐心资本主推方式 [57] - 耐心资本在直接投资维度需精细化运作,引导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59] 未来展望 - "产学研用""政府+高校+科技园"融合模式将助力硬科技成果转化,深圳构建全过程开放创新生态体系取得显著成果 [65] - 政策型LP、财务型LP、公共型LP将呈现多元融合趋势,重点关注高端制造赛道,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66] 以邻为鉴:海外耐心资本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海外耐心资本的战略方向与政策支持 总论 - 海外耐心资本提供者主要是国家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主权财富基金在国家投资中日益重要 [2][67] - 主权财富基金与国家战略绑定,成为支撑国内发展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力量,如欧盟《芯片法案》和沙特"2030愿景"计划 [68] - 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方式由直接投资转向"母基金+生态链"模式,分散投资风险,提高灵活性 [69] - 一些国家放宽主权财富基金对早期科技项目投资限制,如新加坡允许淡马锡投资Pre - IPO阶段企业 [70] - 中东主权基金联手中美资本搭建技术转移平台,加强国际合作 [71] 分论 - 主权财富基金在两次发展浪潮后规模增长,截至2025年1月,全球管理资产总计13.03万亿美元,地域分布不均 [72][73] - 主权财富基金设立目的包括熨平财政波动、提高储蓄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等,主要有资源型、贸易顺差型、能源大国型三种类型 [75]
“新质生产力”系列专题(十):耐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国信证券· 2025-05-28 17:35
核心观点 -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引导资本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举措,耐心资本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1] 与时俱进:探索耐心资本前瞻定义与作用机制 国别视角下的耐心资本"异"与"同" - 耐心资本起源于国外社保基金和养老金,指不追求短期回报、能承受波动回撤、看重长期价值的资本,全球尚无统一标准定义,其核心内涵包括投资周期长、坚持价值投资、风险容忍度高、本质为投资活动且目标不局限于经济效应 [13][14][16] - 美国、英国、德国、挪威、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耐心资本发达且起步早,呈现不同特点,中国耐心资本主要来源于间接融资与国有资金,新加坡吸引大量国际资本体现耐心资本特征 [18][19] 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关系 - 耐心资本发展离不开新质生产力语境,能为投资项目和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和推动力 [23][24] - 耐心资本投资周期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周期匹配,可助力创新型企业渡过"死亡谷";投资理念与新质生产力颠覆式创新特点契合,能为其提供资金;支撑实现新质生产力高"风险担当",成为金融支撑器和稳定器;与新质生产力战略性一致,是长期战略投资 [25][26][27] 不同机构视角下耐心资本作用机制的"异"与"同" - 耐心资本表现形式和适配场景多样,一级市场多指中长期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周期长,退出方式多样;二级市场中养老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等长线资金可成为提供者,长期资金主要投资于权益类、固收类等方向 [28][29][33] 中国特色耐心资本的作用机制展望 当前情况 - 2024年国内募、投、退数据下滑,私募股权基金存量规模首跌,耐心资本进入新阶段,直接投资对科创型企业支持作用增强;海外耐心资本退出,中国地区美元基金减少,预计短期内难回暖 [36][41] - "国家队"持有A股市值上升,社保基金行业配置偏成长,注重新质生产力导向;长线资金平抑市场波动,发挥压舱石作用;保险资金积极参与股权投资,发挥耐心资本作用 [42][47][51] 作用机制 - 做大做强养老金是壮大耐心资本的先决基础,国内养老金和保险资金有增长空间 [55] - 耐心资本与基础设施融资、直接投资契合,可通过延长评估周期布局项目早期阶段,政府引导性基金适合作为地方耐心资本主推方式 [56][57] - 耐心资本在直接投资维度需精细化运作,引导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59] - 国有资本发挥独特优势,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耐心资本行列,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61][62] 未来展望 - "产学研用""政府+高校+科技园"融合模式助力硬科技成果转化,如深圳构建全过程开放创新生态体系,取得众多原创性成果 [65] - 政策型LP、财务型LP、公共型LP将呈现多元融合趋势,重点关注高端制造赛道,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66] 以邻为鉴:海外耐心资本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海外耐心资本的战略方向与政策支持 总论 - 海外耐心资本提供者主要是国家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主权财富基金在过去25年快速增长,成为国家投资重要方式 [2][67] - 主权财富基金特征及趋势包括与国家战略绑定,成为实现国家技术主权的核心工具;资本运作升级,投资方式转向"母基金+生态链"模式;风险容忍度提升,放宽对早期科技项目投资限制;国际合作深化,搭建技术转移平台 [67][69][71] 分论 - 主权财富基金在两次发展浪潮后规模增长,截至2025年1月,全球管理资产总计13.03万亿美元,地域分布上中东和北非、亚洲占比较大 [72][73] - 主权财富基金设立目的主要是熨平财政波动等,主要有资源型、贸易顺差型、应对油价波动型三种类型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