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搜索文档
中金:“大美丽”法案后的美债、美股与流动性
中金点睛· 2025-07-08 07:31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过去三个月,顶着"去美元"和"股债汇三杀"的担忧,美股反而跑赢全球市场并再创历史新高,纳斯达克从底部反弹35%,美债利率没有进一步上冲,美元 虽然维持弱势但也并未像担忧的那样持续大跌,美股和美债的资金在短暂流出后也再度流入。 这一表现也与我们近期提示的主要观点一致: 我们在4月8日底部附近提示,纳指估值跌到20倍P/E左右逐步具备吸引力,至少不应该再做空(《 "对等关 税"的冲击会有多大? 》);在"股债汇三杀"担忧最严重的时候提示,这种担忧更多是短期流动性冲击和基于外推预期的一些长期担心所致(《 上次"股 债汇三杀"发生了什么? 》)。 图表:4月底部以来美股市场在全球市场表现领先,并再创历史新高 资料来源:FactSet,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海外股票型基金4月小幅流出美股后再度流入 资料来源: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海外债券型基金同样4月流出美债,5月中旬以来开始流入 资料来源: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 对于美股和美元的关系,市场存在两个明显的误区: 一是直接将美元走弱与"去美元化"划等号,二是将美元弱和美股跌画等号(《 美元与美股的关系 》)。 对于 ...
中东股市,暴跌!
证券时报· 2025-06-15 16:12
中东股市大跌 - 以色列袭击伊朗后的首个交易日,特拉维夫股市低开1.7% [2] - 沙特基准指数早盘下跌3.6% [2] 以伊冲突升级 - 以色列多地遭伊朗多轮导弹袭击,目标包括特拉维夫、海法等地的战斗机燃料生产设施和能源供应中心 [3][11] -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警告若以色列继续侵略,后续行动将更激烈且范围更广 [3] - 以色列军方启动防御系统并空袭伊朗德黑兰的储油设施,火势已控制 [5][6][8] - 伊朗南部布什尔省两家炼油厂遭以色列空袭,部分设施爆炸起火 [10] - 以色列首次袭击伊朗能源基础设施,目标包括国防部总部、核计划总部及石油设施 [11][12] - 冲突规模持续扩大,以色列空袭造成伊朗高级将领和核科学家伤亡,伊朗以弹道导弹和无人机反击 [14]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6-12)
金十数据· 2025-06-13 09:35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 牛津经济研究院指出近期美国资产抛售主要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而非对美元储备地位失去信心 但若演变为长期趋势可能削弱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需伴随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及资本流动限制等政策变化 [1] 原油市场供需 - 摩根士丹利预测原油市场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上半年出现供应过剩 布伦特原油价格或跌至50美元/桶 欧佩克闲置产能增加削弱油价地缘政治对冲作用 市场关注美国消费需求信号 [2] 美国股市评级 - 汇丰银行将美国股市评级从中性上调至超配 理由包括AI乐观情绪重燃 美元走弱支撑 头寸布局及潜在商业活动回暖 减税协议若达成或成风险资产催化剂 [2] 美债收益率走势 - 路透调查显示债券策略师预计未来半年美债收益率下降 因美联储将恢复降息 两年期收益率三个月内或降17个基点至3.85% 但新债供应可能导致长债抛售 [3] - 道明证券指出美国CPI数据优于预期 核心商品及服务业价格疲软推动收益率曲线趋陡 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仍可能推高通胀 [5] 英国经济与货币政策 - 凯投宏观认为英国4月GDP萎缩0.3%支持英国央行8月降息 但第二季度数据或夸大疲软 海外需求低迷及企业成本上升拖累经济 [4] 稀土出口与价格 - 中信建投分析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导致4月永磁出口量环比降50%以上 商务部回应将批准合规申请 国内价格上涨收敛内外价差 参考锗镓锑先例 放松管制或助推稀土板块估值与利润双击 [6][7] 美联储政策预期 - 中金公司预计6月FOMC或小幅上调通胀预测 鲍威尔态度偏鹰 因劳动力市场稳定 非农韧性及关税降温 联储或推迟降息决策 [7][8] 中国财政政策 - 中信证券指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重启规模5000亿元 投向传统基建及前沿科技 预计1-2个月落地 加速地方债发行及特别国债项目 支撑下半年经济 [9] 黄金配置 - 国泰海通证券上修黄金至超配 认为特朗普关税政策削弱美元体系 地缘政治及经济衰退风险下黄金为理想避险资产 风险回报比具吸引力 [10] 机器人商业化 - 银河证券关注亚马逊测试人形机器人配送及与Rivian电动车协同 工业物流场景应用突破 特斯拉供应链及国产化标的受益 [11]
5.23:A股跳水,释放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5-23 19:22
大盘指数分析 - 上证指数今日冲高回落,午后跳水,日K线呈现大阴线实体,显示明显下跌惯性,预示下周一大概率继续调整 [3] - 上证指数近期形成潜在双重顶形态,今日中阴线跌破颈线位,确认阶段性顶部成立,预示后续大盘将进入调整周期 [3] - 本轮上涨存在量价背离现象,上涨过程中未出现放量,且连续高开缺口未回补,加剧调整压力 [3] - 六十分钟级别显示上证指数最后两小时跌破双重顶形态,调整周期已持续6个周期,预计下周一午后1-2小时可能出现小级别变盘反弹 [3] 科创50指数分析 - 科创50指数今日盘中反弹触及十日均线目标位后回落,K线实体较大且上影线长,释放调整信号,下周一可能延续调整 [6] - 科创50指数当前处于有效调整第9周期,三连阴形成小型周期第3有效周期,下周一为变盘节点 [6] - 六十分钟级别显示科创50指数调整已持续7个周期,需2-3个周期至变盘节点,预计下周一早盘调整后午后企稳概率较高 [6] 市场整体趋势 - 当前A股结构性行情依赖大盘稳定,若趋势判断错误可能导致持续亏损,需通过K线形态和中枢结构精准把握波段机会 [6] - 结构突破后的回踩被视为分批介入时机,此为分析体系的核心交易逻辑 [6]
稳经济还要真金白银纾困出口企业
经济观察网· 2025-05-08 12:44
增量货币政策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稳定短期消费需求[1]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以支持长期科创发展 该工具通过央行再贷款增信分担违约风险 配合"债市科技板"落地[1] - 两项新政策工具分别针对消费缺口弥合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形成外需扰动下的双路径应对[1] 增量金融政策 - 宏观审慎管理聚焦股市和楼市稳定 通过财富效应提振消费并收窄房地产投资跌幅[2] - 贸易差额收缩压力下需消费与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对冲 金融政策强化内需支撑[2] - 建议增设不低于5000亿元稳外贸再贷款 重点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内销或产能出海[2] 资本市场改革 - 推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优化主动权益基金收费模式[2] - 改革基金考核制度 扭转"旱涝保保收"现象 促进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回报导向[2] - 建立"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良性循环机制 强化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2] 经济结构联动性 - 外需冲击传导链条:美国对华综合税率超100% 输美顺差占总额36% 订单减少直接压制净出口并间接影响制造业投资[3] - 出口转内销加剧供需失衡风险 产能过剩制约价格改善和融资需求形成[3] - 政策需协同覆盖外贸 房地产 消费 科创等多领域 因经济变量存在深度关联[3] 政策延续性 - 近五年宏观政策持续逆周期调节 部分领域出现效果钝化但退出时机未至[4] - 后续财政政策或配合货币金融政策 在民生兜底和投资扩张领域加码[4]
2月基金月报 | 股市回暖债市调整,中小盘风格和成长风格基金表现良好,固收基金表现分化
Morningstar晨星· 2025-03-12 17:39
市场洞察 - 国内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制造业PMI从1月的49.1回升至50.2,重回扩张区间,主要受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环比上行影响 [1] - 1月CPI同比上涨0.5%,PPI同比下降2.3%,CPI涨幅上升主要受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拉动,PPI同比降幅与上月持平 [1] - 以Deepseek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AI产业链受市场关注,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支持信号,推升市场风险偏好 [2] - 主要股指悉数上涨,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2.16%和4.48%,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分别上涨1.91%、4.84%和7.26% [2] - 计算机、机械设备、汽车和电子板块涨幅均超8%,煤炭和石油石化板块跌幅超1%,AI技术突破与智驾落地推动相关板块上涨 [2] - 债市回调,1年期、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16、19和9个基点,中证全债指数下跌0.83%,中证转债指数上涨2.33%表现最佳 [3] - 欧美经济分化,美国Markit综合PMI降至51.6,欧元区制造业PMI升至47.6但仍处收缩区间,海外主要股指涨跌互现 [4][5] - 地缘政治缓和推动布伦特原油下跌4.47%,中美贸易摩擦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伦敦黄金上涨2.13% [5] 业绩盘点 - 晨星中国开放式基金指数上涨2.77%,股票型和配置型基金指数分别上涨4.48%和1.65%,债券型指数下跌0.22% [6] - 偏股型基金集体收涨,中小盘和成长风格表现更优,中盘成长型股票基金平均回报8.10%,大盘价值股票基金仅0.09% [10] - 行业股票—科技、传媒及通讯基金和医药基金平均回报分别为9.80%和7.30%,表现最佳;消费基金和金融地产基金表现较差 [10] - 可转债基金以2.78%涨幅领涨固收类基金,信用债、纯债和利率债基金平均回报分别为-0.38%、-0.44%和-0.73% [11] - QDII基金中,大中华区股债混合基金和大中华区股票基金平均回报分别为14.95%和10.53%,美国股票基金下跌2.54% [11]
每个字都是信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何不同?
吴晓波频道· 2025-03-06 01:34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GDP 目标维持在 5% 左右,看似和去年相同,实际上其内涵已经发生变化。 " 点击图片▲立即收听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2025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出炉。 在会后的吹风会上, 《政府工作报告》 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对媒体表示,希望报告的文字尽可能平实简练,尽量不用专业 性术语,目的是让老百姓听得懂、好理解。 但约18700字(较去年增加1700字)的报告全文,想要一次性令人消化,显然颇有难度。 因此,最先传播的大多是600字—800字的极简精华版。按照惯例,我们也特意制作了这样一张"精华版"长图,较市面上的更详尽一些。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中,还有一点值得关注。 宏观政策由去年的"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转变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去年的工作报告对民生支持已经显著,而今年, 民生成了重中 之重。 报告指出"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 消费激励"。 简短的措辞变化,已概括2025年经济发展过程的痛点和着力点——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