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税务部门这么干!
新华网· 2025-08-12 14:09
税收规模与结构 -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达9.9万亿元 预计年底增至10.5万亿元 [9] - 制造业税收占比保持在30%左右 现代服务业税收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 [11] - 直接税比重超过40% 较"十三五"期间提高1个百分点 [11] 产业发展与创新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9% [4]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占比稳定在29%左右 [9] - 2024年度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3.32万亿元 [9] 区域发展与对外开放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销售收入占比超全国50% [4] -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覆盖37个成员国和31个观察员 [6] -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7200家 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 [6] 绿色税收与可持续发展 - 环境保护税等绿色税种累计实现税收收入2.5万亿元 [19] - 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地区税收收入较原费用增长8% [20] - 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反向开票金额达5152亿元 [20] 纳税服务与数字化建设 - 超过1亿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1] - 90%高频办税缴费业务实现3分钟内办结 [1] - 城乡污水及垃圾处理厂享受环保税优惠户数增至6218户 [20] 市场环境与监管 - 累计为3621万户次诚信纳税人发放信用贷款11.3万亿元 [13] - 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360余起 查补税款超30亿元 [13] - 查处骗取税费优惠案件2.18万起 查补税款269亿元 [13]
“十四五”中国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税费料逾155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17:48
税收收入规模与结构 - "十四五"时期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税费收入预计超过155万亿元 占全口径财政收入80% [1] - 税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税)将超过85万亿元 较"十三五"期间增加13万亿元 [1] - 社会保险费和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累计超70万亿元 [1] 行业税收特征 - 制造业税收占比稳定在30% 体现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 [1] - 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税收增速最快 [1] - 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税收增速放缓 "新三样"等新兴行业因规模较小且享受优惠 对税收拉动作用有限 [2] 市场主体与区域经济 - 全国涉税经营主体突破1亿户 较2020年净增3000万户 [1] - 民营经济稳中有升 县域经济销售额和省际贸易销售额占比提升 [1] -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绿色转型加速 开放水平持续提高 [2] 税收政策与经济关联 - 2021-2024年养老/托幼/医疗/教育领域惠民税收优惠年均减免税增长11.7% [2] - 税收现价计算与GDP不变价计算存在差异 PPI波动直接影响税收同幅度增减 [2] - 剔除减税降费/价格/结构因素后 税收增速与GDP增速基本匹配 [2] 税制结构优化 - 直接税比重持续提高 税收调节分配功能增强 [1]
国家税务总局晒出“十四五”时期税收“成绩单” 减税红利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金融时报· 2025-07-29 10:33
税收收入规模 - "十四五"期间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税费收入预计超过155万亿元 占全口径财政收入80%左右 [1] - 税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税)将超过85万亿元 较"十三五"期间税收总额多13万亿元 [1] - 社会保险费和土地出让金等收入将超过70万亿元 [1] 减税降费政策 -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 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 [1] - 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 预计年底达10.5万亿元 年均超2万亿元 [3]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24年度达3.32万亿元 享受户数61.5万户 较2021年度分别增长25.5%和16.7% [3] 政策受益主体 - 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7.2万亿元 占比72.9% [3] - 中小微企业享受新增减税降费6.3万亿元 占比64% [3] - 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6万亿元 占比36.7% [3] 绿色税收体系 - 2021年至今年6月环境保护税 资源税等绿色税种实现税收收入2.5万亿元 [2] - 推动绿色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减税降费1.5万亿元 [2] 税收结构特征 - 制造业税收占比保持在30%左右 体现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 [4] - 直接税比重超过40% 较"十三五"期间提高1个百分点 [4] - 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成为增速最快领域 [4] 市场主体活力 - 全国涉税经营主体突破1亿户 较2020年净增加3000万户 [1] - 个税汇算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人数达1.19亿 增长55% [1] - 个税减税金额增长156.5% 今年增加至近3000亿元 [1] 税收征管数字化 - 电子发票全面推行 实现线上领票开票和实时电子送达 [6] - 智能申报系统实现数据自动预填 申报时间提速至分钟级 [7] - 办税服务厅排长队成为历史 云端办税大厅成为主流 [6]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 -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促进经济社会向好发展 [1] - 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的税费收入预计超过155万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80%,其中税收收入超过85万亿元,比"十三五"期间多13万亿元 [1] - 直接税比重超过40%,较"十三五"期间提高1个百分点,反映税收调节分配功能增强 [2] 行业税收结构 - 制造业税收占比保持在30%左右,体现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 [1] - 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税收占比2024年较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增速最快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6%和10.4%,2024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 [2]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车、光伏设备、锂电池"新三样"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7.6% [2] - 工业机器人、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3.2%和17.2% [2] - 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民营企业2021-2024年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4.1%和50.1% [3] 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度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32万亿元,较2021年度增长25.5%,享受户数61.5万户,增长16.7% [2]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发挥关键作用 [2] 民营经济表现 - 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从2020年68.9%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71.7% [3] 税收营商环境 - 税务部门压减50%办税资料和25%以上纸质材料报送,97%税费事项和99%纳税申报可线上办理 [3] - "十四五"期间累计查处骗取和违规享受税费优惠案件2.18万起,查补税款269亿元 [3]
“十四五”税收成绩单: 减税降费超10万亿元助力经济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7-29 01:57
税收收入与GDP增长 - "十四五"时期税收收入规模稳步增长,预计累计征收税费收入超过155万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80%左右 [2] - 税收收入与GDP增速大体匹配,在剔除减税降费等影响因素后保持协调性 [2] - 直接税比重超过40%,较"十三五"期间提高1个百分点,税制结构持续优化 [2] 行业税收结构 - 制造业税收占比保持在30%左右,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显著 [2] - 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税收增速最快,2024年占比较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9%,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15.3%提升至16.9% [3] 减税降费政策效果 - "十四五"时期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达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超9万亿元 [3] - 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额度占比超七成 [4] - 外资企业累计享受超6300亿元利润再投资税收优惠 [5] 外贸与外资发展 - 出口退税年均增长6.6%,2024年上半年增速提升至7.1% [3] - 外资涉税经营主体户数比2020年增长12.7%,销售收入平稳增长 [6] - 离境退税商店超7200家,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4.6%,退税金额增长93.2% [6] 区域经济发展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3] - 县域经济销售收入占比从22.8%上升至24.3%,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 [3]
税费收入将超155万亿,透露哪些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7-28 22:48
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 - "十四五"时期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税费收入预计超过155万亿元,国家财力基础进一步壮大 [2] - "十四五"时期税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税)将超过85万亿元,比"十三五"期间多13万亿元 [5] - 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分别为5%和5.3%,但同期税收收入增速为-3.4%和-1.2%,主要受减税降费、PPI变动和税源结构调整影响 [8][9] 行业税收结构 - 制造业税收占比保持在30%左右,体现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 [6] - 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税收增速最快,2024年占比较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 [6]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2021~2024年年均增长13.9%,2025年上半年增长14.3%,高技术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比重从2020年15.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16.9% [7] 市场主体与民营经济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涉税经营主体突破1亿户,较2020年净增3000万户 [6] - 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从2020年68.9%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71.7% [9] - "十四五"时期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7.2万亿元,占总额72.9% [9] 税制改革与征管优化 - "十四五"期间直接税比重超过40%,较"十三五"提高1个百分点 [12] - 增值税法正式颁布,税收征管法启动24年来首次全面修订 [12] - 新电子税务局上线,90%高频业务3分钟内办结,70%纳税人可一键完成申报 [12] - "十四五"以来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税款损失5710亿元 [13] 减税降费政策 -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年均超2万亿元 [2][9] - 累计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 [2]
税费收入将超155万亿,“十四五”税改数据透露哪些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7-28 20:21
税收收入增长 - "十四五"时期税务部门征收税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税)将超过85万亿元,比"十三五"期间税收总额多13万亿元 [1] - "十四五"时期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的税费收入预计将超过155万亿元,国家财力基础进一步壮大 [2] -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 [2] 税收与经济关系 - "十四五"时期税收收入较"十三五"时期明显增加,折射出经济总体向好,企业活力增加 [4] - 全国涉税经营主体突破1亿户,比2020年净增加3000万户,显示市场活力足、韧性强 [4] - 税收收入与GDP增速不完全同步,受减税降费、价格变动、税源结构等因素影响 [6][7] 行业税收结构 - 制造业税收占比最大,近年来均保持在30%左右,体现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 [4] - 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税收增速最快,2024年占比较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 [4]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9%,高技术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比重由2020年15.3%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16.9% [5] 税制改革与征管 - "十四五"期间直接税比重超过40%,较"十三五"期间提高1个百分点,税制结构优化 [9] - 增值税法正式颁布,税收征管法全面修订,税收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9] - 全国统一规范的新电子税务局上线,90%高频办税缴费业务可在3分钟内办结 [9] 民营经济发展 - 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由2020年68.9%提高至2024年上半年71.7% [7] - 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7.2万亿元,占全部新增减税降费72.9% [7] 税收执法与合规 - "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税款损失5710亿元 [10]
“十四五”税费收入或超155万亿元!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16:30
7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出席"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税收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 "十四五"时期,我国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税费收入预计超155万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80%左右。税制结构持续优化,直接税占比突破40%。在剔除减 税降费、价格变动、税源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后,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增速大体匹配。 税收数据反映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从税务登记的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涉税经营主体突破了1亿户,比2020年净增加3000万户。制造 业税收占三成,高技术产业年均增长13.9%,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比升至71.7%。 此外,个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持续显现,年收入居前10%的群体,缴纳的个税占比约九成;综合所得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个人,汇算后基本无需缴税。 税收收入与GDP增速大体匹配 税收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反映出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面取得的成效。 胡静林指出,"十四五"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稳中提质,发票数据显示,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保持在29%左右,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 长13.9%。高技术制造业占 ...
国家税务总局:近两年我国税收受PPI影响比较直接
第一财经· 2025-07-28 11:15
税收收入与PPI关系 - 过去10年PPI增减与税收收入同幅度增减 [1] - 近两年税收受PPI影响直接 [1][2] "十四五"税收结构特征 - 税收收入呈现"量增质优"特点 [1] - 制造业税收占比保持30%左右 体现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 [1] - 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增速最快 2024年占比较2020年提升1 6个百分点 [1] - 直接税比重超40% 较"十三五"提高1个百分点 反映税制结构优化 [1] 税收与经济协调性影响因素 - 减税降费政策拉动经济增长但减少当期税收 [2] - PPI现价计算与GDP不变价计算差异影响税收 [2] - 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税收增速放缓 "新三样"新兴行业税收规模小且优惠多 对增长拉动有限 [2] - 剔除特殊因素后税收增速与GDP基本匹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