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流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极智嘉五日累跌12.8%:高榕创投获近20倍回报 清悦资本账面浮亏5.6%
新浪证券· 2025-07-22 18:46
7月9日,物流机器人企业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极智嘉)顺利登陆港交所,成为全球 首家仓储AMR(自主移动机器人)上市公司。 据分配结果公告披露,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发售1.614058亿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7017.66万股,国际发 售9122.92万股,每股发行价为16.80港元,预计募资约27.12亿港元。此次发行获得市场热烈追捧,极智嘉 在香港公开发售超购达133.62倍,国际发售超购30.17倍,刷新港股科技板块国际配售倍数纪录。 作为基石投资人,雄安机器人、Arc Avenue、保诚集团的全资资产管理公司瀚亚投资与香港亿格共为其注 资7.17亿港元增强信心,四家机构合计认购4266.22万股股份,约占全球发售后发行总股本3.2%。 上市首日,极智嘉以16.90港元/股开盘,较发行价微涨0.6%;早段一度破发跌至16.06港元/股,午后强势回 升,最终以17.70港元/股收盘,总市值约233.75亿港元。随后的5个交易日,公司股价虽然保持上涨趋势, 最高触及20.60港元/股,但整体活跃度偏低,区间日均换手率仅为1.3%。截至发稿日前收盘,极智嘉股价 与最高点相比已累计跌去12.8%, ...
杭叉集团: 杭叉集团:关于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以增资扩股方式收购关联方资产事项的监管工作函》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7:22
证券代码:603298 证券简称:杭叉集团 公告编号:2025-037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以增资扩股方式收购关联方资产事项的监管工作 函》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杭叉集团")控股子公司浙江 杭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叉智能")本次拟增资扩股收购浙江国自机 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的公司"或"国自机器人")99.23%的股份, 其中,标的公司 2023 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26,018.90 万元,处于亏损状态。 经过经营策略调整,标的公司 2024 年度经审计后净利润为 6,635.83 万元,扣非 归母净利润为 323.85 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处于微盈利状态。虽然经营策略的成 功调整使得标的公司 2024 年扭亏为盈,且标的公司根据现有的经营情况、业务发 展等对未来实现持续盈利具有信心,若标的公司后续因为内外部环境等发生不利 变化导致业务发展不及预 ...
100亿,央企科创基金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15 01:05
IPO动态 - 技源集团今日申购 发力膳食营养领域 [2] - 首钢朗泽港股上市再度延迟 因与子公司"首朗吉元"纠纷未解决 已确定7月15日向投资者退回全款 包含佣金及税费 这是两周内第二次推迟 H股发行处于暂停状态 [2] - 科创板改革新规生效 32家未盈利企业自动纳入"科创成长层" 个人投资者维持"50万资产+2年经验"标准但需签署专项风险揭示书 推出预审机制允许关键技术企业非公开预审IPO材料 [2] - 华电新能完成A股主板发行 募资102.45亿元 弃购率0.375% 风光电装机规模达6861万千瓦 [2] - 星宸科技拟赴港上市 深化全球化布局 [3] 投融资动态 新能源领域 - 磐动电气完成Pre-A轮融资 投资方为蓝图创投旗下盐城西伏河低碳基金 专注燃料电池电力电子领域 产品应用于重卡/船舶/储能等 [4] - 卡文新能源完成超12亿元Pre-A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新能源商用车核心技术研发/智能化生产线建设/产品迭代及市场拓展 [7] 智能制造领域 - 数字华夏完成天使+轮融资 专注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算法研发 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累计投资规模突破9700亿元 [4] - 朗毅机器人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英诺天使基金领投 核心产品为AGV及柔性物流系统 预计2025年国内工业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600亿元 [6] 新材料领域 - 云荒新材获毅达资本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聚焦高性能陶瓷复合材料研发 产品可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航空航天部件 [5] 消费科技领域 - 汉阳科技Yarbo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扩大欧美市场渠道及产品智能化升级 其扫雪庭院机器人已进入欧美主流庭院设备渠道 [5] 基金设立 - 致同双碳产业投资基金启动子基金管理机构公示 将引导社会资本流向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 [8] - 云南省设立先进制造业股权投资母基金 采用"母基金+直投"模式 重点投向智能装备/绿色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8] - 中国诚通在江苏设立100亿元科创基金 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硬科技领域早中期项目 尤其关注高校及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化 [9]
全球权威物流自动化大奖IFOY,花落极智嘉!
搜狐网· 2025-07-11 17:16
奖项与行业地位 - 公司斩获2025年IFOY"综合客户解决方案"大奖 成为本年度唯一获奖的中国机器人企业 [1] - IFOY奖项被誉为"内部物流行业风向标" 公司此前曾三度获得IFOY最佳物流证书 [3] - 此次获奖彰显中国企业在全球智能物流领域持续提升的技术话语权 [3] 获奖方案技术优势 - RoboShuttle货箱到人拣选系统实现仓储效率突破 验证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全链条能力 [3] - 大车RoboShuttle速度达2.7m/s 小车P30实现30箱/小时循环吞吐 [5] - RMS系统可稳定调度超2000台异构机器人并行作业 系统设计容量达5000台 效率领先同类方案20%以上 [5] - 安全方案通过PLd级认证 系统可用率超98.95% 故障处理人员无需进场 [5] - RoboShuttle V4.0引入RoboShuttle Air 单工位送箱效率超600箱/小时 单仓吞吐效率提升40%以上 [6] 商业应用案例 - 方案在欧洲医药巨头Dr Max成功应用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药品与化妆品电商履约 [4] - 方案支持Dr Max未来拓展药房配送业务 成为全球医药物流自动化转型范本 [4] - 全球落地案例达188个 超70%客户选择复购 服务电商/3PL/零售等领域 [6] 产品创新方向 - "大小车"组合模式可灵活扩展 未来支持更多机器人协同场景 [6] - 持续创新能力体现在智能异常诊断 远程运维平台等设计 [5]
极智嘉港交所上市:清华系创业十年,打造港股最大收入机器人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7-10 00:32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极智嘉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领域的首家上市公司,IPO发行价为每股16.8港币,募集资金净额22.06亿港币,总市值超过218亿港币 [1] - 公司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133.62倍超额认购,国际配售部分获得30.17倍认购,创下港股科技板块最高国际配售倍数纪录 [1] - 开盘后股价上涨0.95%至16.96港元/股,市值达到220亿港元 [1] - 此次IPO是机器人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H股IPO,也是今年以来香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业IPO [1] 创始人背景与团队构成 - 创始人郑勇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ABB工作五年,后担任Compagnie de Saint-Gobain S.A.子公司工厂经理三年 [2] - 创始团队包括CTO李洪波(拥有15年机器人领域经验和130多项专利)、刘凯(清华计算机系)和陈曦(擅长光纤通信) [2] - 四位创始人至今保持紧密合作,公司股权结构清晰且稳定 [2] 融资历程与估值增长 - 公司第一笔投资来自心怡科技的1000万元人民币,随后火山石和高榕创投合计投资4250万元 [3] - 2017年完成四笔融资,估值达6-7亿元人民币 [3] - 2019年C1轮融资1.16亿美元,估值翻倍至5.6亿美元 [3] - 2021年底估值升至150亿元人民币 [3] - 当前股东包括华平投资(持股11.86%)、CPE源峰、Granite Asia等知名机构 [4]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收入24.09亿元,复合增长率45%,成为港股To B机器人领域收入规模最大企业 [5] - 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17.7%提升至2024年34.8%,海外业务毛利率达46.5% [6][7] - 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2年56.5%大幅收窄至2024年3.8%,接近盈利拐点 [6] - 在手订单量从2022年19.96亿元增长至2024年31.4亿元 [5] 市场地位与客户情况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达9%,连续六年位居第一 [4] - 服务800家终端客户,包括63家世界500强企业,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客户复购率高达74.6%,关键客户复购率达84.3% [4] - 全球设立48个服务站点和13个备件中心 [4] 业务发展与全球化布局 - 2015年创立时专注于物流机器人领域 [2] - 2017年成为中国最早出海的AMR公司,首个海外项目落地日本 [3] - 2019年进军德国和美国市场 [3] - 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毛利率达39.2%,占AMR解决方案市场需求的60% [6][7]
港交所“锣不够用了”?5股同日上市,超200家企业排队IPO
搜狐财经· 2025-07-09 22:28
港股IPO市场热度 - 7月9日有6家公司同时在港交所上市,包括极智嘉-W、蓝思科技、峰岹科技、讯众通信、大众口腔及恒生摩根美国股票高入息主动型ETF,创下自2018年科技公司扎堆上市潮以来的密集上市纪录 [2] - 2025年首六个月港股IPO数量达44家,同比上升47%,募资总额2808亿港元,同比上升322%,其中IPO集资额1071亿港元,同比上升699% [6] - 截至7月7日有207家公司排队等待港股IPO,主要集中在科技、新消费和医药医疗行业,数量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长 [5] 新股首日表现 - 5家新上市公司首日均上涨,涨幅介于0.22%-16.02%,其中峰岹科技涨幅最高达16.02%,蓝思科技涨9.13%,极智嘉涨5.36%,大众口腔涨3.5%,讯众通信涨0.22% [3] - 峰岹科技收盘市值208亿港元,蓝思科技1293亿港元,极智嘉230亿港元,大众口腔10亿港元,讯众通信17亿港元 [3] 新股认购情况 - 峰岹科技公开发售获138.26倍认购,国际发售获8.61倍认购,募资净额21.36亿港元 [3] - 蓝思科技公开发售获462.76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6.68倍认购,募资净额46.94亿港元 [3] - 极智嘉公开发售获133.6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30.17倍认购,募资净额25.45亿港元 [4] - 大众口腔公开发售获108.25倍认购,国际发售仅0.96倍认购,募资净额1.78亿港元 [4] - 讯众通信公开发售获12.79倍认购,国际发售1.01倍认购,募资净额3.68亿港元 [4] 市场展望与趋势 - 德勤中国预计2025年港股IPO将达80只,融资1300-1500亿港元,标的来自A股上市公司、内地龙头企业、中概股及中东、东盟国家公司,集中在科技(尤其是AI)和医药领域 [7] - 香港财政司司长表示2025年上半年港股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超4000点,新股募资1070亿港元已超2024年全年22%,暂列全球第一,目前IPO申请约200宗较年初倍增 [6] - 6月港股新股破发率达41.6%,2023年破发率曾超70%导致后续IPO遇冷 [7]
中原高速再创佳绩!旗下秉原投资所投企业极智嘉港交所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7-09 18:44
公司上市与投资 - 中原高速全资子公司秉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产业基金投资的极智嘉-W(02590 HK)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全球仓储自主移动机器人第一股" [1] - 秉原投资通过赛领汇鸿基金持有极智嘉约618 15万股股份,按上市当日收盘价17 7港元/股计算,将为中原高速带来较好的投资收益 [1] - 极智嘉是秉原投资培育的第18家上市企业 [1] 极智嘉行业地位与业务表现 - 极智嘉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连续六年占据全球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市场份额首位 [3] - 公司AMR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全球零售、制造、物流等行业,服务超800家全球客户(包括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业务覆盖40余个国家和地区 [3] - 2021-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45%,四度入选RBR50全球机器人Top50创新榜 [3] - 已在高端欧美市场确立领导地位,随着全球AMR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上市后将获得更广阔发展平台 [3] 秉原投资背景与战略 - 秉原投资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7亿元,中原高速出资比例100% [3] - 作为国内较早期按市场化运作的内资投资机构,深耕股权投资业务,提前布局国家战略新兴行业,重点投资科技创新优势企业 [3] - 中原高速将继续依托秉原投资的专业运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3]
凯乐士科技冲刺港交所IPO:三年合亏6.3亿元,年增速与毛利率远低于行业均值
深圳商报· 2025-07-09 16:29
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上市 [1]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核心机器人产品线推进、底层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全球市场扩张战略、营运资金 [1] 行业与公司定位 - 公司为综合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专家,拥有MSR、AMR、CSR三大核心产品线 [2] - 全球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0年426亿元增至2024年1183亿元,预计2030年达3441亿元 [2] - 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6亿元、5.5亿元、7.2亿元,年复合增速4.8%,显著低于行业33.4%的增速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连续亏损,年度亏损分别为2.1亿元、2.4亿元、1.8亿元,三年合亏6.3亿元 [3] - 2024年销售费用降至4.1亿元(较2022年降41%),研发开支降至6.2亿元(较2022年降34%),行政开支降至6.1亿元(较2023年降22%) [3]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5.7%、16.6%、15.7%,低于行业平均27.3%,2024年核心业务毛利率降至10.8% [3] 研发投入 - 研发开支逐年下降:2022年9.46亿元→2023年8.54亿元→2024年6.20亿元,累计减少34% [4]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8.6%,接近行政费用占比 [4] 客户结构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48.0%降至2024年34.3%,但客户流动性高 [5] - 2024年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仅10.8%,无单一客户年度收入突破1亿元 [6]
“港交所的锣不够用了” 史上首次!5家公司同一天在香港上市 金融大会堂人满为患盛况罕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4:16
港股上市盛况 - 7月9日港交所迎来年内最密集上市日,5家公司(蓝思科技、极智嘉-W、峰岹科技、大众口腔、讯众通信)及1只ETF同时上市,现场首次同时敲响6面铜锣[1] - 上市现场挤满高管及投资人,蓝思科技基石投资者小米集团副总裁林世伟出席[1] - 5家公司全球发售合计募资净额98.21亿港元,蓝思科技以46.94亿港元居首,大众口腔1.78亿港元垫底[4][5] 个股表现与认购情况 - 蓝思科技: - 智能终端精密制造解决方案商,每股定价18.18港元,公开发售获462.76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16.68倍[5] - 基石投资者Redwood看好其"果链"身份及科技能力[5] - 峰岹科技: - 半导体企业,产品涵盖电机主控芯片等,每股定价120.5港元(最高),公开发售获138.26倍认购[7] - 极智嘉: - 物流机器人公司,每股16.8港元,公开发售133.62倍超额认购[7] - 大众口腔: - 唯一医疗股,上市首日涨幅一度超25%,公开发售108.25倍认购[5][7] - 讯众通信: - 云通信服务商,每股13.55港元,公开发售12.79倍认购[7] 港股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港股新股市场表现: - 新上市公司44家(同比+47%),募资额1071亿港元(同比+699%),居全球第一[8] - 恒生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20%(超4000点),创历史最大上半年涨幅[8] - 行业分布: - 上半年新股集中在科技、新消费、医药医疗领域,本次上市的蓝思科技、峰岹科技、极智嘉均属科技链企业[8] - 递表企业中软件服务(66家)、医疗保健(40家)、工业制造(31家)占比最高[9] - 市场预期: - 安永认为资金面及政策面支持推动港股IPO火热,预计下半年趋势延续[8]
凯乐士科技港股IPO:33%的行业增速下营收仅增4.8% 降费6.6亿难破16%毛利死穴
新浪证券· 2025-07-09 12:37
公司IPO及资金用途 - 凯乐士科技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国泰君安国际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1)推进核心机器人产品线 2)研发底层技术和软件能力 3)产能扩张和制造能力提升 4)全球市场扩张战略 5)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1] 行业市场概况 - 全球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0年426亿元增长至2024年1,183亿元 预计2030年达3,441亿元 [3] - 中国市场规模从2020年139亿元增至2024年44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33.4% 预计2030年达1,33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20.4% [3] - 中国前五大企业合计市场份额12.6% 凯乐士科技以1.6%市场份额位列第五 [9][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6亿元、5.5亿元、7.2亿元 年复合增速4.8% 显著低于行业33.4%增速 [6][7] - 2022-2024年连续亏损 亏损额分别为2.1亿元、2.4亿元、1.8亿元 [11] - 2024年销售费用降41%至4.1亿元 研发开支降34%至6.2亿元 行政开支降22%至6.1亿元 [11][12] 毛利率及业务结构 - 2022-2024年整体毛利率15.7%、16.6%、15.7% 低于同行均值27.3% [12][13] - 综合系统业务2024年毛利率10.8% 机器人部署业务30.3% 售后服务及其他业务64.5% [13][14] - 综合系统收入占比79.0% 机器人部署18.4% 售后服务及其他2.6% [14]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开支从2022年9.46亿元降至2024年6.20亿元 累计降34% [15] - 2024年研发人员人均福利费用23万元 不足行政人员40万元的六成 销售人员47万元的一半 [15][16] 客户结构问题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48.0%降至2024年34.3% 仍处较高水平 [18] - 近三年前五大客户中仅关联方客户G和非关联客户B重复出现 [18][19]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14.7%降至2024年10.8% 三年无单一客户年度收入突破1亿元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