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搜索文档
海南东坡主题图书馆获赠300余件古籍文献(文物)
海南日报· 2025-10-19 09:59
捐赠活动概况 - 来自全国的34位收藏家、文化研究者及爱好者向海南东坡主题图书馆捐赠珍贵文献300余件[1] - 本次无偿捐赠活动历时半年,征集到古籍善本151册、明清散页151个筒子叶、书法拓片60幅及一批研究专著[1] - 捐赠者代表表示愿以此次捐赠助力东坡文化的保护、研究与传播[1] 图书馆馆藏资源 - 海南东坡主题图书馆自2024年10月18日开馆以来,馆藏书总量已达13000余册,形成系统完整的东坡文化资料体系[1] - 通过持续推动民间捐赠,该馆累计接收古籍280余册、古籍散页250余筒、拓片60余幅及若干研究专著[1] - 此次捐赠的300余件珍贵文献进一步丰富了图书馆的东坡文化典藏体系[1]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 海南东坡主题图书馆信息化工程(二期)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将对馆藏图书、书画等资源进行全面数字化处理[1] - 项目旨在构建线上可访问的数字图书馆,建成后读者可通过网络平台及移动终端实现在线阅览与文化体验[1]
东坡心事此间藏
海南日报· 2025-10-19 09:52
公司运营与资源 - 海南东坡主题图书馆在开馆一周年之际接受34位收藏家、文化研究者及爱好者捐赠(托管)的一批古籍、文物及研究专著[1] - 该馆是国内第一家“东坡”主题图书馆,填补了东坡文化研究领域专业图书馆的空白[1] - 开馆一年来累计接待学习、阅读、参观人员超过6000人次[9] - 目前藏书总量已超1.3万册,并收到民间捐赠的东坡古籍280余册、古籍散页250余筒、拓片60余幅及大量专著[3][7]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图书馆致力于东坡文化的收藏、研究与传播,不仅藏书更注重使用以显示社会价值[9] - 正在推进信息化工程(二期)建设,建成后将把馆藏珍贵古籍、书法作品等全面数字化,实现效用最大化[9] - 通过活动使党政干部感悟廉政清风,少年学子深植文化自信[9] 行业背景与文化内涵 - 苏东坡强调“长留五车书,要使九子读”,重视为后代留下书籍与文化根脉而非金银名爵[2] - 苏东坡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称赞好友李常将9000多卷书籍留于僧舍供公众阅读为“仁者之心”[4][5][6] - 历代收藏家为珍贵古籍付出极大心血,当国家社会需要时则慷慨捐赠,化私为公以赓续文脉[6][7] - 苏东坡提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强调人不应沉溺于物品本身,而应注重其社会价值[8]
湖南发布“古籍修复知识库系统” 打造古籍修复“数字百科”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7:26
行业动态 - 古籍修复行业面临知识传承难、修复经验共享不足、修复过程不易追溯、人才培养周期长等难题,传统模式亟待新技术破局 [1] - 行业将古籍修复技艺与人工智能、RAG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构建多模态知识库系统以应对挑战 [1] - 行业举办“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旨在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古籍保护,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2] 公司举措 - 湖南图书馆创新推出“古籍修复知识库系统”并上线试运行,该系统服务于全国古籍修复从业者并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未来将持续优化功能 [1] - 公司靶向发力,充分依托本馆及业界古籍修复专业资源,构建了汇聚修复案例、修复用纸、专业参考书目、专家经验等的核心知识库 [1] - 该系统构建的核心知识库涵盖200余个修复案例、200多种修复纸谱类型、300多种专业图书、800余篇专业论文及100余种修复技法,打造古籍修复的“数字百科” [1]
我们这样“看见”世界(大地风华)
人民日报· 2025-10-07 06:01
公共图书馆行业无障碍服务发展 - 近5年中国公共图书馆行业发生显著变化,多地图书馆如上海图书馆东馆、辽宁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厦门市图书馆等均配备了专门的无障碍阅览室、数字盲道、盲文刻印系统及无障碍电影放映厅等设施 [1] - 行业已基本建成以中国盲文图书馆为龙头,省、市、县各级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为支撑的服务网络,盲人阅览室数量达1659个,盲文图书种类不断丰富,音视频资源海量 [1] - 全国各级图书馆配备近19万台智能听书机,在线累计交互时长达3583万小时,体现了视障人士阅读需求的日常累积和服务网络的活跃度 [1] 无障碍电影服务模式与规模 - 中国盲文图书馆建立“口述影像馆”,坚持每周为视障读者讲述一部电影,无障碍电影成为文化助盲的重要抓手,并吸引全国志愿者参与公益项目 [2] - 以四川绵阳为例,专业主持人的讲解使视障人士能沉浸式“观看”电影如《长安的荔枝》,显示出线下无障碍电影服务的有效性和受欢迎程度 [2] - 为扩大服务覆盖,一些互联网平台设立“无障碍剧场”,目前已有超过2000部影视剧可供视障人士在线欣赏,实现足不出户的文化消费 [2] 博物馆行业无障碍实践与体验升级 - 随着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博物馆行业开始为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服务,故宫博物院作为实践案例,从进入午门起即有讲解员细致讲解历史事件 [3] - 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核心区域提供无障碍参观体验,最具特色的是文创融合馆,允许视障人士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触摸斗拱模型、琉璃脊兽等文物复制品 [3] - 博物馆通过触觉、听觉等多感官方式,使历史以独特形式展开,提升了视障人士的文化参与感和权益实现度 [3]
韩媒:韩国公共图书馆变得“酷”起来
环球时报· 2025-08-27 07:09
行业转型背景 - 韩国公共图书馆历史上作为严肃学习场所 具有强烈实用主义色彩 伴随经济快速增长与城市化进程发展[1] - 21世纪后图书馆作为学习场所吸引力下降 因学生转向家中或私立补习机构学习 同时互联网与电子书迅猛发展[1] - 2010年后"生活方式热潮"兴起 推动人们对公共空间需求增长 图书馆转型为多功能文化空间填补社区活动场地空白[2] 投资与建设动态 - 自2010年起对公共图书馆投资开始增长 到2020年左右仅首尔就新开40家图书馆[2] - 新图书馆主要建于缺乏图书馆的居民区 例如2019年开业的拜峰山森林图书馆与居民建立深厚联结[2] - 老牌图书馆通过时尚改造重获新生 如首尔铜雀区公共图书馆完成改造[2] 设施创新案例 - 全罗北道"点滴云"公共图书馆经翻新后成为备受当地社区喜爱的空间[1] - 京畿道坡州广滩公共图书馆将自身定义为多功能文化空间[2] - 2022年全州开放的莲华亭公共图书馆可能是韩国最宏大的韩屋风格图书馆[2] 用户群体变化 - 老龄化人口重新发现图书馆价值 退休人员将其作为准备第二职业的安静场所[3] - 老年人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文化项目与社区归属感[3] - 首尔全市190家公共图书馆联合推出"图书馆酷爽计划"吸引避暑人群享受书籍与文化盛宴[3] 未来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热潮对信息生产与消费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纸质书去向尚难预料[2] - 许多人仍认为纸质书是唯一"真实"的书籍 因其作为终极模拟技术免受数字篡改[2] - 公共图书馆可能发展成为"人类生成知识宝库"[2]
满意度超97%!1至7月中山纪念图书馆人流同比增长近五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8-11 13:48
人流量与满意度 - 中山纪念图书馆1-7月人流量达127万人次,同比增长49% [1] - 全市香山书房人流量约220万人次,同比增长14% [1] - 读者对图书馆总体服务和综合体验满意度达97.96%,同比提升近1% [1] 服务优化措施 - 针对少儿馆对面香山书房"占座"问题,通过优化布局新增座位并加强管理,提升使用效率 [1] - 强降雨导致照明故障后迅速抢修,最短时间恢复阅读环境 [1] - 综合开展安全防护行动,包括防风防汛、设备维护等多项措施 [1] 读者需求响应 - 金钟湖公园香山书房安装饮水机解决读者"没水喝"问题 [2] - 耗时79天解决西苑社区香山书房还书异常问题,找回被二次外借的图书 [2] - 对接小榄镇兆龙社区需求,联动社会力量捐赠图书及设施建设棒球图书室 [2] 社会影响力 - 通过办实事积累读者满意评价,推动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 [3] - 城市会客厅与城乡文化新空间获得口碑提升 [3]
这个暑期,上百场活动带你“玩转”北京城市副中心
新京报· 2025-07-04 19:33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暑期活动 - 易县大北城窖藏金银器展将亮相,展示辽风酒器与宋韵首饰工艺 [2] - 推出8场全年龄段公益讲座和8场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聚焦殷商文明与运河文化 [2] -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将连演五场公益儿童剧《甲骨文学校》,结合殷商历史知识 [3] - 七大文创空间焕新升级,增设XR/MR沉浸展和殷商主题体验空间 [3] - 推出非遗主题活动、殷商特展讲座及丛书签售会等配套活动 [3] 北京城市图书馆暑期安排 - 以"踏浪书海 阅夏乘凉"为主题,推出超200场"阅+X"多维活动 [4] - "童趣扬帆"包含国际插画展、4D电影节等50余场日常活动 [4] - "匠心文韵"展示古籍版画、非遗手作体验及修复课程 [4] - "艺海拾光"开放顶级Hifi设备、专业录音室,新增16场活动 [4] - 24小时图书馆休闲区延长服务至每日9:30-21:00 [5] 北京艺术中心演出计划 - 推出23台47场演出,涵盖国际顶尖佳作与传统文化精品 [6] - 国际项目包括法国《海底两万里》、俄罗斯冰上芭蕾《天鹅湖》及日本爵士音乐会 [7] - 国内剧目含胡德夫民谣音乐会、亲子剧《蒸汽世界》及京津冀戏曲汇演 [7] - 新增"文化粮仓艺术空间",整合咖啡、文创与音像产品 [7] 通州区暑期系列活动 - 以"运河上的通州"为核心IP,策划四大板块近50项活动 [9] - 推出"运河有戏"演出季,包含《卡门》、合唱大会等节目 [9] - 环球度假区回归"环球酷爽夏日"限定活动,热门IP集体亮相 [10] - 开启运河体育奇遇季,举办骑游、夜跑及多项赛事 [11] - 商圈推出潞源邻里节、水枪大战等潮玩活动 [11] 市集与消费活动 - "潞夏商韵 遇见好物"市集连续9周举办,设五大主题板块 [8] - 联动故宫、大英博物馆等推出文博文创专区 [8] - 推出"惊喜票根"消费券,餐饮满50减10、商品满80减20 [8] - 商业综合体"源·心"集合21个特色品牌与非遗体验区 [10][11]
网红打卡地|长春120个网红打卡地之吉林省图书馆
经济观察报· 2025-06-14 11:20
长春网红打卡地发展 - 2024年长春新增20个网红打卡地,总数增至120个,旨在将网络流量转化为游客留量,推动网红景点向长红品牌转型 [1] - 吉林省图书馆作为文化艺术类代表入选,占地面积达44700平方米,六层空间融合古籍、数字资源等多类型文化载体 [1] 吉林省图书馆设施与功能 - 一楼综合区配备自助借还设备、音乐图书馆、视障阅览室及休闲商业设施(咖啡厅、书店),借阅区常年高利用率且保持安静氛围 [2] - 二楼集中设置各类阅览区,书架与杂志陈列高度有序化 [3] - 三楼社会科学及小说借阅室采用书架与舒适座椅混合布局,四楼自然科学区侧重专业书籍及生活实用类内容 [4] 文化价值定位 - 图书馆被定义为城市文化地标,通过古籍典藏与现代服务结合延续长春文脉,其设计风格融合简约外观与儒雅气质 [1][2][5] - 内部空间通过分区管理实现功能差异化,如专业书籍与大众读物分层配置,同时注重环境对阅读行为的正向引导(如降噪设计) [2][3][4]
今天10:00!宝安区电子消费券开抢!丨早安,宝安!
搜狐财经· 2025-06-06 11:39
体育赛事活动 - 2024年深圳市"十大体育赛事活动"授牌仪式举行 宝安区3项赛事入围三项榜单 [2] 人才工作交流 - 宝安人才工作者赴东莞学习交流 重点学习人才服务和人才阵地建设经验 [2] 消费与经济刺激 - 宝安区电子消费券开放抢购 [3]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深圳汽车、家电数码产品销售额超324亿元 [4] 企业动态 - 区领导调研新安街道企业 要求优化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3] - 多家宝安企业携明星产品亮相国内外行业盛会 [3] 教育招生 - 2025年宝安区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新生网上报名6月7日开始 [4] - 宝安区2025年秋季学期幼儿园招生工作启动 [4] 职业技能培训 - 宝安工会产业工人技能促进中心2025年第三季度职业技能帮扶培训开放报名 [4] 文化活动 - 世界汉学大会首次在深圳宝安举办 [3] - 宝安图书馆1990分馆上线零基础围棋公益课 [4] 设计行业 - 第15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全球作品征集启动 [8] 宠物经济 - 深圳宠物数量超百万只 产业规模达百亿元 [8] 交通出行 - 深圳新开通3条公交线路 多条线路调整 [8] - 铁路部门6月周末加大省内短途运力投放 [8] 商业地产转型 - 深圳多个汽车站转型为网红商场或"巨型车库" [8] 生态文旅 - 广东省发布首批16条美丽广东生态文旅线路 [9]
浙江首个“银龄友好”阅读空间对外开放
杭州日报· 2025-06-04 10:39
杭州图书馆"银龄友好"阅读空间建设 - 杭州图书馆生活主题分馆对外开放"银龄友好"阅读空间,通过多维文化载体搭建代际沟通交流通道 [2] - 空间设计融入全方位人文关怀细节:全区域护眼照明、防滑地毯、硅胶防撞条、手持放大镜、可调光扩视仪、无障碍卫生间及急救药箱 [2] - 形成纸质书与数字阅读双轨资源体系,纸质文献区设老年阅读专架,配备大字版图书报刊杂志,覆盖健康养生、人文历史、旅游地理等主题 [2] - 引入智能听书系统,提供健康养生、历史文化等数字资源获取渠道 [2] 特色书单体系 - "银龄书单"系统性收录100本优质读物,内容涵盖人文历史、文学艺术、养生保健、生活休闲四大主题板块 [2] - 首期"代际书单"精选50本经典读物,如《千里江山图》《中国人的音乐》《思考,快与慢》等,融合老中青三代阅读偏好 [3] 延伸服务规划 - 计划从阅读推广、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代际沟通四个维度推出延伸服务 [3] - 目标搭建跨越代际的阅读桥梁,促进不同年龄读者通过书香建立连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