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豆种植与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用一半价格"喂饱"我们20年,直到中储粮亮出那把“秘密武器”
搜狐财经· 2025-10-25 15:54
大豆,古称"菽",五谷之一,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它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曾是中美贸易博弈中的"战略砝码"。 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被迫开放市场,到外资巨头垄断中国压榨业,再到中储粮秘密建仓反击……这场持续二十多年的粮食攻防战,见证了中国从被动接 受到主动破局的艰难历程。如今,中国大豆产业已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而这段历史,依然对今天的粮食安全有着深远的启示。 2001年,中国为加入WTO,在中美农业协议中作出让步,开放大豆市场。此前,美国凭借转基因技术、规模化生产和政府补贴(每吨补贴190美元),使大 豆到岸价仅为国产大豆的一半。低廉的价格迅速冲垮国内市场:80%的豆农被迫放弃种植,大量压榨企业转向进口。 与此同时,以美国ADM、邦吉、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为首的"ABCD"四大粮商,通过控制全球80%的粮食贸易,逐步渗透中国压榨行业。到2008年,外资已 控制中国85%的压榨产能,掌握了定价权与供应链。 2003年8月,美国农业部突然发布干旱减产预警,芝加哥期货市场大豆价格从2300元/吨飙升至5500元/吨。中国压榨企业在恐慌中签下高价进口合同。然而 仅三个月后,价格暴跌至2200元/吨,数 ...
从被做局遭“血洗”,到如今一粒不买:中国停购美国大豆背后,局面为何反转?
搜狐财经· 2025-10-21 13:46
美国大豆产业现状 - 美国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但面临严重滞销危机,密西西比河沿岸货运码头工人工时减少30% [1] - 北达科他州70%大豆仓库爆满,部分农户将大豆露天堆放面临霉变风险,伊利诺伊州紧急建设12个临时仓库后仍有至少300万吨大豆无处存放 [1] - 因大豆滞销引发的保险索赔金额已突破5亿美元,豆农通过TikTok表达绝望情绪 [1] - 美国中西部粮仓全面爆满,大豆库存量高达2200万吨,爱荷华州仓储容量仅剩12% [19] 中国采购策略转变 - 中国近20年来首次对美国大豆零下单,中国海关总署月度明细表已删除"美国"栏 [3] - 中国每年进口额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一半以上,以往能为美国豆农带来超百亿美元收入,2025年1-8月美国份额暴跌至12% [5][16] - 巴西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大豆供应国,占比高达71.6%,巴西大豆价格比美国便宜15%且关税仅3% [16] - 阿根廷以零关税加补贴方式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压美国大豆空间 [19] 中美贸易政策影响 -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34%关税,使美国大豆失去价格竞争力 [12] -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104%关税后,中国将美国大豆关税提高至97%,目前综合税率仍高达34% [13] - 高关税直接导致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失去竞争力,中国转向巴西、阿根廷及埃塞俄比亚等多元化供应渠道 [12][13] 历史背景与产业博弈 - 1994年《中国农业合作协议》签署后,美国孟山都公司利用中国大豆品种开发转基因大豆,美国转基因大豆以半价策略涌入中国 [7] - 2004年美国农业部发布虚假减产报告导致大豆价格暴涨后反转,中国豆企以4300元/吨高价采购800万吨后价格跌至2200元/吨,70%企业违约损失100亿违约金 [9] - 中国压榨企业数量从上千家锐减至90家,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控制中国85%榨油企业,间接控制率不低于90% [9] 中国产业反击措施 - 2006年后中国储备5000万吨大豆应对四大粮商价格炒作,通过中粮、中储粮抛售平抑市场 [10] - 2016年农业部规划将大豆种植面积增至1.4亿亩,2022年实现总产量与播种面积双增长 [10] - 推广"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将养殖业豆粕使用比例从2020年20%降至2025年14% [12] - 在山东、河南、黑龙江等地兴建大型粮仓,实行高抛低收策略并制定粮食保护价 [10] 经济影响与未来展望 - 中国大豆年消费量约1.1亿吨占全球30%以上,东南亚总进口量不足2000万吨无法替代中国市场 [26] - 若中国11月中旬前不采购,美国将损失1400-1600万吨订单,相当于200亿美元市场蒸发 [23] - 美国大豆产业过去十年带动中西部农业州超2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离场导致区域性农业信贷风险 [5][21] - 特朗普承诺的600亿美元农业补贴最早2026年秋季发放,无法解决当前危机 [26]
企业收购不积极 价格低开低走
期货日报网· 2025-10-17 09:15
今年大豆种植成本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是地租下降。近两年玉米、大豆价格不高,导致黑龙江地租出现 下滑。今年地租整体在11000元/公顷,较去年下降10%左右。不同地块租价有明显差异。种子、化肥、 农药等成本在3500元/公顷左右。综合来看,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成本在13500~15500元/公顷,平均种 植成本在14500元/公顷。 为鼓励大豆种植并保障种植收益,目前我国大豆生产者补贴为350.73元/亩,耕地轮作补贴为150元/亩, 单产提升补贴约47元/亩,高油补贴按粗脂肪含量不同分别为42元/亩和50元/亩,高蛋白补贴按蛋白含量 不同分别为30.28元/亩和42.28元/亩。除生产者补贴外,其余补贴均有一定要求。整体看,农户种植大 豆拿到的补贴最低为350.73元/亩,最高约600元/亩。 综上,补贴后黑龙江大豆种植成本在5500~9239元/公顷(367~616元/亩),按照350~450斤/亩的产量计 算,大豆生产成本在1.5~1.7元/斤。 9月下旬以来,黑龙江早熟大豆陆续开始收割,新季大豆逐步进入大规模上市期。当前主产区新季大豆 产量及质量情况、大豆种植户销售情绪、下游食品与压榨企业建库节奏等备受关注 ...
企业收购不积极 国产大豆价格低开低走
期货日报· 2025-10-17 08:33
新季大豆生产情况 - 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整体增幅约8%,其中东部产区增长10%,西部产区增长7% [2] - 新季大豆单产预计与去年持平,整体处于偏高水平,北安地区产量多在400斤/亩,佳木斯农场约450斤/亩,富锦产区在450-500斤/亩 [2] - 高蛋白和高油高产品种种植积极性较高,但同品种大豆蛋白含量同比有所下降,高油大豆脂肪含量一般可达22% [2] 种植成本与补贴 - 大豆种植成本因土地租金下降而普遍降低,平均成本为14500元/公顷,地租整体在11000元/公顷,较去年下降10%左右 [4] - 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约3500元/公顷 [4] - 农户种植大豆可获得补贴,最低为350.73元/亩,最高约600元/亩,补贴后种植成本在5500-9239元/公顷 [4] - 补贴后大豆生产成本在1.5-1.7元/斤 [4] 市场价格与销售情绪 - 新季大豆开秤价呈低开低走态势,东北各地毛粮收购价在1.8-2.0元/斤 [5] - 因早熟大豆蛋白含量偏低及增产预期,贸易商多持观望态度,种植户则可能出现惜售情绪 [5] - 中下游企业在大豆价格低于1.9元/斤时建库意愿较强,豆一主力合约价格在3750-3800元/吨有较强支撑 [6] 下游消费需求 - 国产大豆消费集中在食品加工和油脂压榨,食品加工年消费量稳定在1650-1700万吨,压榨消费基本在200万吨/年,2023年增长至300万吨/年 [5] - 国产大豆压榨企业开机率取决于压榨利润,2024年仅春节后和清明节后短暂开机,非转基因豆油与转基因豆油价差已缩窄至500元/吨 [7] - 大豆食品加工企业采购相对稳定,但对品质有要求,多以订单采购为主,行业产能趋增导致竞争激烈 [8] 产业链企业贸易与风险管理 - 贸易商购销灵活,年贸易量以10万吨及以下为主,单体厂年贸易量多在5万吨左右,传统贸易模式难度增加 [8] - 贸易商对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运用成熟,用于头寸管理和收益增强策略 [9] - 上游中小型农户及大型农场对期货市场参与度较低,部分大豆食品加工企业套保比例偏小 [9] 外部市场影响 - 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中国增加了对南美大豆的采购,巴西大豆进口到港完税价约3950元/吨,阿根廷大豆约3750元/吨 [6] - 国产大豆压榨消费的重要变量在于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南美大豆到港量及贸易谈判进展,若油籽到港量递减推升油粕价格,国产大豆压榨利润有望回升 [6]
新产大豆输华装船为“零” 美大豆协会驻华首席代表结束任期
中国经营报· 2025-10-11 22:05
2025年10月,不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也标志着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一个时代正逐渐远去。 近日,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张晓平宣布退休。记者在其朋友圈中看到,他 写道:"2025年10月1日,我正式从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退休,服务中美大豆产业二十五年半的工作就此落 幕。" 近年来,张晓平一直致力于推动美国大豆可持续认证体系在中国的落地与推广。 当被问及这一认证是否会影响贸易时,他曾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不会影响贸易,而且不会增 加任何费用。" 张晓平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加工国和消费国。尽管近年来南美大豆的出口份额 超过了美国,但美国仍在全球大豆供应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对于中美大豆贸易的降温,张晓平早已有所预判。 在7月17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期间的"先进制造主题活动——以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上,张晓平指出,南美大豆在市场份额上已实现对美国的超越。 他回顾称,中美大豆产业的合作历程可追溯至1982年。自那一年起,美国大豆产业正式叩开中国市场大 门,并积极参与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与中国农业共同 ...
美豆 短期震荡格局难改
期货日报网· 2025-09-12 08:50
内外盘豆类期价走势分化 - 内盘豆类持续围绕弱现实与强预期展开博弈 期价转为震荡运行 [1] - 外盘美豆受出口疲软以及丰产预期渐强影响 期价承压于1050美分/蒲式耳关口 回落至1020美分/蒲式耳附近 [1] - 美豆期价围绕单产调整 中美贸易前景对出口的影响 强劲压榨需求的持续性以及南美播种天气等因素上下波动 [1] USDA报告或调降美豆单产 - 美国农业部9月报告可能下调美豆单产预期 因生长优良率从69%降至64% 产区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比例分别攀升至13.87%和13.96% [2] - 当前ProFarmer田间调研显示灌浆期干旱天气可能限制粒重 高豆荚数未必能转化为高单产 StoneX已将单产预估下调至53.2蒲式耳/英亩 [2] - 预计9月报告中美豆单产温和下调至52.5~53.5蒲式耳/英亩区间 单产下调可能引发期末库存联动下调 为美豆价格带来阶段性支撑 [3] 美豆出口面临多方面挑战 - 美国大豆出口面临中国需求急剧萎缩以及南美大豆优势持续增加的双重挑战 中国已完全转向从巴西采购大豆 [4] - 2024/2025年度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降至2248万吨 同比减少8.1% 占美豆总出口比例从54%下滑至44% [4] - 美豆新作销售疲软 2025/2026年度以来美国大豆销售量为804.6万吨 较去年同期1181.7万吨减少31.9% 其中对华出口持续零销售 [5] 美豆压榨消费量维持在高位 - 2025年7月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会员压榨量达到1.95699亿蒲式耳 创历史同期纪录 同比增长7% [7] - 生物燃料政策刺激需求 美国环保署要求2026年生物柴油掺混量增加至56.1亿加仑 较2025年增长67% 将新增豆油需求130万~160万吨 相应需要新增大豆压榨量670万~820万吨 [7] - 产能扩张支撑消费 1-7月美国新增压榨产能7500万蒲式耳 预计2026年再增加1.14亿蒲式耳 总产能从2023年22.3亿蒲式耳增长至2025年25.5亿蒲式耳 [8] 不利天气推迟南美播种进度 - 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在关键播种季前遭遇严峻天气挑战 土壤湿度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可能迫使农民延期播种 [9] - 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模型预测未来15天降雨极度不足 巴西国内机构将马托格罗索州大豆产量预估下调至4710万吨 同比下滑7.2% [10] - 延迟播种压缩生长期 为全球大豆市场供应增添变数 天气变化引发的风险升水存在累积可能性 [11]
延军农场+禹王集团:“豆”筑农业发展新 “丰” 碑
经济网· 2025-06-11 15:28
合作概况 - 延军农场与山东禹王集团签订2025年定制农业合作协议,延续三年合作成果[1] - 合作内容包括2000亩"生活有点田"定制农业种植和2.6万亩订单大豆回收[3] - 合作推动高蛋白优质大豆种植及相关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1] 合作模式 - 采用"龙头企业+专属基地+订单种植"定制化经营模式[4] - 农场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全流程农事服务闭环管理[3] - 实现专品种种植、收获与销售一体化运作[4] 合作成效 - 禹王集团获得优质稳定的大豆原料供应,满足深加工需求[3] - 种植户收入显著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4] - 累计种植面积远超预期[3] 未来规划 - 双方将在大豆品种选育、合作模式创新等方面深化合作[3] - 计划延伸大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4] - 共同提升大豆品质与产量,完善产业链体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