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消费品

搜索文档
物价数据透露哪些积极信号(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1 06:48
物价数据边际改善 - 7月CPI环比由降转涨0.4%,同比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8%且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1][2]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贡献CPI总涨幅的六成多,其中暑期出游带动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涨幅超季节性水平 [2] - 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结束连续5个月下降趋势转为持平,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涨幅达0.5%-2.2% [2] 扩内需政策效应显现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拖累CPI约0.29个百分点,但提振消费政策带动工业消费品需求回暖 [2] - "618"促销结束后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2%,反映消费需求持续修复 [2] - 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措施加力推进,将成为下半年物价的重要支撑 [6] 部分行业供需改善 - PPI环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至0.2%,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3][5] - 产业升级带动传统行业价格回升,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推动相关行业同比价格上涨 [5] - 计算机通信、电气机械等行业受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影响价格下降,但内需释放拉动部分行业同比上涨 [3][5] 下半年价格走势预判 - 经济向好、扩内需政策显效、假期效应及翘尾因素减弱将推动CPI/PPI低位温和回升 [6] - "反内卷"政策优化产能过剩行业供需结构,缓解价格下行压力 [6] - 大宗商品价格传导效应减弱,多重因素共同支撑价格平稳运行 [6]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深圳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新华财经· 2025-06-11 15:59
提振消费政策框架 - 深圳市发改委印发《深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形成"提升消费能力意愿-优化消费供给侧-强化政策配套保障"的供需协同思路[1][3] - 需求侧措施包括促进居民增收、强化消费能力保障、清理消费限制措施[3] - 供给侧措施涵盖打造工业消费品集群、升级生活服务消费、推进文体旅娱融合[3] 收入提升机制 - 通过"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活动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质量就业[4] - 提高工资性收入:科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会利益协调机制[4] -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落实稳楼市股市政策,适时提高低保标准[4] 工业消费品集群建设 - 数字化智能化方向:重点推广人工智能终端(智能眼镜/手表/机器人)和全屋智能产品,在商圈/交通枢纽设体验店[5][6] - 时尚潮流方向:鼓励服装/珠宝/家具企业推出限量联名款,举办"深圳国潮时尚新品首发季"[7] - 户外装备方向:建设骑行服务体验中心,开发水上运动主题线路,打造"一站式户外"展销平台[7] 生活服务消费升级 - 餐饮领域:高端路线引进米其林/黑珍珠主厨快闪店,平价路线培育连锁餐厅,推动IP联名套餐开发[9] - 家政服务:推出社区体验券,发展托管式搬家/上门代厨等新型服务[10] - 养老托育:建设嵌入式普惠托育场所,商业综合体新建母婴室并引入专业运营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