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终端产品

搜索文档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深圳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新华财经· 2025-06-11 15:59
提振消费政策框架 - 深圳市发改委印发《深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形成"提升消费能力意愿-优化消费供给侧-强化政策配套保障"的供需协同思路[1][3] - 需求侧措施包括促进居民增收、强化消费能力保障、清理消费限制措施[3] - 供给侧措施涵盖打造工业消费品集群、升级生活服务消费、推进文体旅娱融合[3] 收入提升机制 - 通过"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活动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质量就业[4] - 提高工资性收入:科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会利益协调机制[4] -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落实稳楼市股市政策,适时提高低保标准[4] 工业消费品集群建设 - 数字化智能化方向:重点推广人工智能终端(智能眼镜/手表/机器人)和全屋智能产品,在商圈/交通枢纽设体验店[5][6] - 时尚潮流方向:鼓励服装/珠宝/家具企业推出限量联名款,举办"深圳国潮时尚新品首发季"[7] - 户外装备方向:建设骑行服务体验中心,开发水上运动主题线路,打造"一站式户外"展销平台[7] 生活服务消费升级 - 餐饮领域:高端路线引进米其林/黑珍珠主厨快闪店,平价路线培育连锁餐厅,推动IP联名套餐开发[9] - 家政服务:推出社区体验券,发展托管式搬家/上门代厨等新型服务[10] - 养老托育:建设嵌入式普惠托育场所,商业综合体新建母婴室并引入专业运营商[10]
【广发宏观团队】工程师红利与研发收获期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6-08 21:05
工程师红利与医药行业 - 中国经济三大要素红利包括存量人口红利、延迟满足红利和工程师红利,分别对应劳动、资本和技术要素 [1] - 工程师红利体现为基础性投资、人才积聚、研发密度上升、科研成果加速和企业端研发加速 [1] - 医学专业毕业生占比从2003年6.2%提升至2021年10.4%,医学博士毕业生占比从2009年11%提升至2022年18% [2] - 医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09-2016年期间达到全行业增速的145% [2] - 中国生物科学领域自然指数从2019年相当于美国17.5%提升至2023年37.8% [2] 企业研发与专利成果 - 中国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技术领域PCT专利申请量从2014年相当于美国11%提升至2024年48% [3] - 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收入占比2019-2022年略高于A股整体,2023年起进入双位数时代明显高于A股整体 [3] - 头部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指数2019年后领先幅度明显扩大 [3] - 研发收获期可作为观测产业、行业及个别资产的中期维度线索 [4] 海外市场表现 - 美股科技股领涨,万得TAMAMA科技指数涨2.1%,纳指涨2.2%,标普500和道指分别涨1.5%和1.2% [5] - 德国DAX指数周涨1.28%,YTD达22.1%,受益于460亿欧元企业税收减免方案 [5] - 伦敦现货黄金涨1.9%重回3300美元/盎司上方,白银和铂金分别涨9.4%和8.7% [6] - 布伦特原油期货涨4%,伦铜期货涨1.8% [6] - 10年期美债利率上行10BP至4.51%,2年期美债利率上行15BP至4.04% [7] 中国资产表现 - 万得全A指数涨1.6%,创业板由领跌转为领涨2.3%,万得微盘股指数涨3.8% [8] - 两市日均成交额升至1.21万亿元,环比提升10.5% [8] - 贵金属指数涨3.2%,成长风格涨2.7%领先其他风格 [8] - 通信行业涨5.3%,TMT涨3.5%,有色与电子分别涨3.7%和3.6% [8]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3.65%,恒生科技指数涨2.16% [8] 海外宏观政策 - 美国5月新增非农13.9万人高于预期12.6万人,失业率保持4.2%,时薪同比增3.9% [10] - 美国钢铝关税生效使有效进口税率升至15.6% [11] - 欧央行降息25bp至2.0%,拉加德称利率处于"良好位置",可能7月暂停降息 [12] - ECB预测2025年欧元区实际GDP增长0.9%,2026年下修0.1个百分点至1.1% [12] 国内高频经济数据 - 6月首周实际和名义GDP同比分别为5.12%和4.19% [13] - 预计6月工增同比5.8%,社零同比重回5.03%,服务业生产指数5.32% [14] - 预计6月CPI同比回升至0.20%,PPI同比回升至-2.90% [15] - 票据利率与shibor利差在跨月后小幅下降 [16] - 央行首次提前公告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回笼2000亿元 [17] 基建与投资 - 非房建资金到位率环比增长0.53个百分点,房建项目下跌近1个百分点 [18] - 5月建筑业PMI中土建景气环比上行1.4点,地产链各环节走弱 [18] - 5月工程机械月开工率59.5%,同比下降5.01个百分点 [19]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6月底前设立,可能增加科技和消费领域基建 [19] 深圳消费提振政策 - 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房租提取比例从65%提高至80% [20][21] - 放宽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推动燃油重卡更新为新能源重卡 [21] - 支持智能眼镜、耳机、手表等设立体验店,建设虚拟试妆等科技体验空间 [22] - 新增口岸免税店和40家离境退税商店,推动延长口岸通关时间 [22] 工业与政策动态 - 焦煤期货结算价环比上涨5.1%至779元/吨,有色价格周环比涨1.7% [23] - 五部门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推动车网互动技术应用 [24] - 中央财政支持北京等20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25] - 工信部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新型工业化 [25]
深圳出台“39条”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深圳商报· 2025-06-08 00:48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核心观点 - 深圳市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提升消费能力、加大消费供给、加强政策保障三大方面提出39条具体措施 [1] - 方案旨在通过多维度政策组合拳全面激发消费潜力,覆盖居民增收、生育教育医疗保障、智能产品推广、文旅体娱融合等全链条消费场景 [1][2][3][4][5][6][7]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 实施居民增收行动:对来深就业的本科生、硕士、博士分别给予最高3万、5万、10万元补贴 [2] - 强化消费保障:推动非深户籍儿童参保、新改扩建50所中小学新增10万学位、提高高中国家助学金至2300元/年、新增75项医疗检验互认项目 [3] - 放宽消费限制:优化小汽车摇号规则保障"久摇不中"人群需求,放宽企业新能源车指标申请条件 [3] 加大优质多元消费供给 智能科技与国潮消费 - 推广人工智能终端:在商圈/交通枢纽布局体验店,公园景区设智能产品租赁点,新建保障房按标准实施全屋智能 [4] - 培育国货品牌:推动服装/珠宝/家具企业开发限量款,网购平台设"深圳潮品"专区,机场免税店设国货专柜 [4] 文旅体娱融合发展 - 打造户外运动消费:举办特色骑行活动,发展水上运动装备,建设大鹏坝光等"一站式户外生活"平台 [4] - 激活旅游消费:建设低空飞行示范点,打造邮轮旅游品牌,2025年前新增40家离境退税商店 [6][7] - 发展电竞与文创:引进国际电竞赛事,建设电竞文化体验中心,打造南头古城等二次元主题街区 [7] 新兴服务与跨境消费 - 发展"主厨经济":引进米其林主厨快闪店,支持美食品牌设立总部/首店 [5] - 拓展跨境医疗:发展口腔/影像检查服务,推动深港宠物跨境便利化 [6] - 完善配套设施:2025年在600个场所部署1800套AI翻译产品便利外国游客 [7] 重点数据指标 - 教育:2025年新设10个前沿交叉学科,2023年新增10万中小学学位 [3] - 医疗:2025年医疗检验互认项目超400项 [3] - 宠物经济:2025年建成90个宠物友好商场/公园 [6] - 体育设施:2025年新改扩建100个体育场地 [6]
盘前情报丨国常会: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离境退税起退点将下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08:45
A股市场表现 - 上周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周涨0.56%至3295.06点 深成指周涨1.38%至9917.06点 创业板指周涨1.74%至1947.19点 [2] - 个股表现分化 近65%个股上涨 141股周涨超15% 48股周跌超15% [2] - 行业板块方面 汽车、美容护理、基础化工、机械设备、公用事业涨幅居前 食品饮料、房地产、煤炭、社会服务、银行表现落后 [2] 外盘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 道指涨0.05%至40113.50点 标普500涨0.74%至5525.21点 纳指涨1.26%至17382.94点 本周累计涨幅分别为2.48%、4.59%和6.73% [4] - 欧洲主要股指上涨 英国富时100涨0.09% 法国CAC40涨0.45% 德国DAX涨0.81% [4] - 国际油价小幅上涨 WTI原油涨0.37%至63.02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涨0.48%至66.87美元/桶 [4] 政策动态 - 商务部等6部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起退点下调至200元 现金退税限额上调至2万元 推动多种方式提供退税服务 [5] - 国务院核准浙江三门三期等核电项目 强调按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 [6] - 十部门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 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 [9] 行业动态 - 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研讨会召开 强调加强技术创新和标准研究 加快AI技术在消费终端普及 [7][8] -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二套转首套可继续享受房贷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9]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大行业:汽车零部件(36.27亿)、电力(11.49亿)、电机(9.38亿)、消费电子(9.12亿)、家电(8.16亿) [12]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大行业:半导体(-64.79亿)、化学制品(-40.16亿)、商业百货(-36.28亿)、文化传媒(-35.09亿)、农牧饲渔(-27.64亿) [14] - 个股方面 新易盛(9.02亿)、卫星化学(8.61亿)获主力大幅流入 光线传媒(-15.99亿)、胜宏科技(-11.01亿)遭主力大幅抛售 [15] 公司动态 - 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91.55亿元 同比增长100.38% [11] - 宁德时代首次回购公司股份107.53万股 [11] - 人福医药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拟变更 [11]
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医院;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丨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07:46
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医院 - 清华大学于2025年4月26日正式揭牌成立清华人工智能医院(Tsinghua AI Agent Hospital),初期将依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及互联网医院试运行,试点科室包括全科医学科、眼科、放射诊断科、呼吸科等 [1] - 未来规划构建"AI+医疗+教育+科研"生态闭环,目标是通过技术手段促进医疗资源高效扩容与均衡布局,提供可负担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1] - 该模式被评价为AI与医疗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可能成为智慧医疗行业标杆,重点关注方向包括AI医疗基建和数据平台 [1] 东软与同济大学共建车载AI实验室 - 东软集团与同济大学联合成立未来车载人工智能实验室,聚焦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窗口期,重点攻关车载AI轻量化、增强现实导航及多模态交互三大技术方向 [2] - 合作结合同济大学在AI与计算机视觉的学术优势,以及东软在智能汽车产业的实践经验,旨在加速技术产业化 [2] - 行业竞争或围绕轻量化AI与AR导航展开,人机交互和高精定位成为潜在投资热点 [2] 人工智能终端产业研讨会 - 2025年4月25日召开的研讨会强调通过人工智能终端工作组推动技术创新、标准研究及应用推广,目标加速AI技术在消费终端的普及 [3] - 计划建立智能化分级测试评估体系,规范市场并引导产品向高端智能化发展,同时与"两新"政策联动拓展国内应用场景 [3] - 会议释放标准化与规模化信号,边缘计算、人机交互等核心环节受关注,智慧家居和穿戴设备可能成为新型消费增长点 [3]
科创板周报:深圳发布《加快推进AI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03-12
银河证券· 2025-03-12 16:07
行业投资评级 - 科创板整体PE约为52.61倍,高于其他三大板块(创业板39.59倍、沪深主板16.28倍、北证A股46.08倍)[9] - 科创50的PE约为59.21倍,与科创板整体的估值差为6.60,较上周缩小[33] - 电子行业平均PE最高达94.75倍,农林牧渔最低仅14.83倍[21] 核心观点 - 上周科创板上涨4.33%,日均成交额1516.86亿元,较前一周1894.47亿元下降[6] - 国防军工周涨幅最大(+9.76%),美容护理跌幅最大(-0.80%)[15] - 致远互联(+51.43%)和热景生物(+38.63%)涨幅领先,优刻得(-13.17%)跌幅最大[23] - 深圳计划到2026年AI终端产业规模达8000亿元以上,推出50款爆款产品和60个应用场景[47][48] 科创板动态及展望 市场回顾 - 截至3月7日科创板上市公司585家,总市值83,335.67亿元[6] - 平均换手率16.61%,低于北交所(60.92%)和创业板(30.56%)[7] - 融资融券余额1611.87亿元,与前一周基本持平[12] 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PE达94.75倍,计算机(68.75倍)和有色金属(65.78倍)次之[21] - 科创板超半数行业平均PE高于A股同行业,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PE低于A股[19] 个股表现 - 涨幅前十个股中致远互联PE(TTM)-35.9倍,热景生物-127.56倍,铂力特188.41倍[28] - 日均交易额最高为寒武纪64.25亿元,优刻得换手率最高达19.13%[23][28] 板块要闻 AI产业链布局 - 主线一:AIDC及算力配套设施,AI智能体算力需求是传统模型的10-100倍[30] - 主线二:训推一体机需求大增,金融、政务等领域AI云应用将落地[30] - 主线三:端侧AI发展加速,AI眼镜、手机等新品将推出[30] 上市公司动态 - 汉邦科技IPO注册生效,2024年营收6.9亿元,净利7934万元[36] - 影石创新科创板IPO注册生效,主营全景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39] - 上周科创板新增并购事件5条,涉及奥特维、中科通达等公司[30] 基金表现 - 科创50周涨4.26%,科创100涨4.11%[57]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100增强策略ETF涨幅最大(+4.54%)[58] - 广发科技创新A涨幅达9.55%,表现优于指数基金[58] 政策与产业规划 - 深圳计划到2026年AI终端产业规模8000亿元,产量突破1.5亿台[47] - 重点发展AI手机、计算机、大模型一体机等九大品类[48][49][52] - 将建设新品导入平台和评测平台,加强隐私安全保护[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