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显示

搜索文档
视涯科技冲击IPO,专注于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三年亏损近8亿
格隆汇· 2025-08-15 16:44
公司概况与业务定位 - 视涯科技成立于2016年10月 专注于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及XR整体解决方案 已实现全球首条12英寸硅基OLED产线规模量产 [4][8] - 实际控制人顾铁通过上海箕山控制公司61.79%表决权 曾创立科创板上市公司奕瑞科技 若视涯科技上市将成为其第二家上市公司 [5][6] - 股东包括小米、歌尔股份、招银国际、合肥产业基金等 2023年2月增资后估值达111亿元 [6][7]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亿元、2.15亿元、2.8亿元 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累计亏损7.98亿元 [12][14] - 2024年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收入占比79.70% 为核心收入来源 VR/AR应用场景收入占比71.44% [15][16] - 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12%、17.03%、21.52% 2023年因战略客户降价导致核心产品单价同比下降4.56% [16][17] - 期间费用高昂 三年研发费用累计7.93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15.61% [19]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硅基OLED微显示屏出货量中 索尼占比50.8%排名第一 视涯科技占比35.2%排名全球第二及境内第一 [31] - 全球硅基OLED显示屏市场规模从2020年3.9亿元增长至2024年12.7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34.3% 预计2030年达679.3亿元 [27] - 技术优势包括高像素密度、低功耗、轻薄等特点 契合XR设备对显示屏的高要求 [26] 产品与应用场景 - 产品覆盖0.3英寸至1.4英寸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 应用于VR/AR、无人机、消费电子等领域 [8][9] - 终端客户包括字节跳动、联想、雷鸟等 代表性产品包括联想Legion Glasses2 AR眼镜、Varjo VR-3头显等 [9][20] 产业链与行业前景 - 硅基OLED处于AI时代多模态交互核心地位 XR设备被视为生成式AI内容消费最佳载体 [24][26] - 产业链中游涵盖微显示屏设计与制造 公司定位中上游 上游包括中芯国际等供应商 [28][20] - 行业获科技巨头积极布局 如Meta、三星、华为、字节跳动等均推出XR产品 [24]
核心新股周巡礼系列6:视涯科技招股书梳理-20250810
华安证券· 2025-08-10 22:46
行业评级与核心观点 - 行业评级为增持[1] - 视涯科技是全球少数具备硅基OLED全栈自研能力的科创企业,拥有"显示芯片+微显示屏+光学系统"完整技术链[3] - 公司是工信部确定的国家新型显示产业链引领企业,承担标志性产品攻关任务[3] 公司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全球首家基于12英寸晶圆背板实现硅基OLED微显示屏规模量产[3] - 硅基OLED产品具有高像素密度(4K分辨率)、高亮度(6000尼特)、广色域(DCI-P3超过99%)等性能优势[59]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收入占比从2022年61.71%提升至2024年79.70%[4][33] 客户与市场地位 - 主要客户包括字节跳动、雷鸟、联想等头部厂商,前三大客户占据2024年全球XR市场80%以上份额[7][91] - 2024年全球XR设备硅基OLED出货量排名第二(35.2%),仅次于索尼(50.8%)[8][91] - 在无人机FPV眼镜细分市场占据91.6%份额[92] 财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主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1.9亿元增长至2024年2.8亿元,CAGR达21.3%[33] - 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21.52%,主要受益于大尺寸产品出货增长和材料成本优化[44][47] - 增长主要来自:1)新客户导入如客户五 2)大尺寸产品(1.03英寸)放量 3)战略客户开发收入增长[34][35]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全球XR设备销售额预计从2024年318.9亿元增长至2030年7000.4亿元,CAGR 67.3%[7] - 全球硅基OLED显示屏销售额预计从2024年12.7亿元增长至2030年679.3亿元,CAGR 94.11%[8] - 硅基OLED在XR设备成本占比达43%,显著高于传统智能手机屏幕占比[59] 研发与产能布局 - 产品矩阵覆盖0.49英寸至1.3英寸多种规格,分辨率从1920×1080至3552×3552[26][66] - 募资重点投向超高分辨率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和研发中心项目[10] - 已形成Pancake、Birdbath等光学系统方案和P/M/I三大XR解决方案系列[73][80]
A股电声龙头大手笔 拟不超1亿美元间接投资微显示巨头Plessey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19:20
交易概述 - 歌尔股份控股子公司香港歌尔泰克拟向Haylo提供不超过1亿美元的附股权收益权有息借款 用于收购Plessey 100%股权及增资Micro-LED相关资产 [1] - 借款年化利率6.34% 期限5年 按年付息到期还本 Haylo需先完成Plessey股权转让协议 [2] - 若Haylo或Plessey发生被收购或IPO 香港歌尔泰克可额外获得被收购总价值或上市总市值的25%收益 [2] 标的公司情况 - Plessey是全球知名微显示技术巨头 在Micro-LED领域具有研发优势 与AR/AI眼镜厂商有良好合作 [3] - 2024财年营收7479万美元 净利润1241万美元 2025财年营收7272万美元 净利润279万美元 [3] - 2025年6月总资产1.19亿美元 股东权益233万美元 研发过600万尼特超亮红色Micro-LED显示屏 [3] - Haylo成立于2024年3月 注册资本100万英镑 总资产267万美元 资产负债率50% 未实现营收 [1] 战略意义 - 投资旨在推动Micro-LED技术成熟 支持公司AI智能眼镜和AR增强现实业务发展 [1] - Plessey有望在行业头部客户支持下取得更大发展 对公司相关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3] - AR增强现实产品成熟度提升 未来几年或迎快速发展期 公司在该领域有深厚布局 [4] 财务评估 - Plessey偿债能力优于账面显示 资产公允价值可覆盖借款金额 目前处于盈利状态 [4] - 随着AR/AI眼镜市场规模增长 Plessey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有望进一步改善 [4]
视涯科技报考科创板上市:计划募资约20亿元,暂未实现盈利
搜狐财经· 2025-07-22 23:42
上市进展 - 公司于2025年6月递交科创板上市招股书 审核状态于7月21日变更为"已问询" [1] - 计划募资20.15亿元 其中16.09亿元用于硅基OLED生产线扩建 4.06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 [1] 行业地位 - 2024年全球XR设备硅基OLED出货量中 索尼占比50.8%排名第一 公司以35.2%份额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 [3] - 行业已实现百万级出货的厂商仅索尼与公司两家 [3]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上海箕山持股15.61% 通过特别表决权安排控制54.35%表决权 [9] - 实际控制人顾铁通过上海箕山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61.79%表决权 [9] - 前十大股东包括歌尔股份(5.4%)、精测电子(6.02%)等产业资本及长江招银等PE机构 [4] 融资历史 - 2023年2月获歌尔股份等机构11.06亿元增资 其中歌尔出资6亿元 [5] - 2024-2025年股权转让价格区间为9.29-11.19元/股 [9][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90亿、2.15亿、2.8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1.3% [10][11] - 同期净利润持续亏损 分别为-2.47亿、-3.04亿、-2.47亿元 [10][11] - 研发投入占比高企 2024年达95.93% 三年累计投入7.93亿元 [11] 业务与技术 - 核心产品为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 提供XR整体解决方案 [10] - 创始人顾铁拥有TFT-LCD及数字X光机研发经验 曾参与中美多条产线建设 [10] 产能建设 - 当前资产总额31.48亿元 母公司资产负债率6.82% [11] - 募投项目主要投向生产线扩建 达产后将提升规模效应 [1]
IPO雷达|3年亏近8亿元!视涯科技携“豪华”辅导团冲刺科创板,大客户依赖症待解
搜狐财经· 2025-06-27 14:27
公司概况 - 视涯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全球领先的微显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为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并提供战略产品开发、光学系统和XR整体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 [1] - 公司科创板IPO申请于6月26日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辅导团队规模达33人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9亿元、2.15亿元、2.8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3.2%(2023)、30.2%(2024) [1][2] - 同期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分别为-2.47亿元、-3.04亿元、-2.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7.98亿元 [1][2] - 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8.76%降至2024年6.82% [2] - 研发投入占比极高,2022-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24.48%、133.35%、95.93% [2] 经营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2022-2024年分别为-2.23亿元、-2.87亿元、-7562.28万元 [3] - 客户集中度显著,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维持在73.61%-76.62%,第一大客户占比最高达39.44%(2023) [3] - 已与XR领域战略客户签署预付款协议,相关订单对公司未来业绩具有决定性影响 [3] 行业与战略 - 公司产品为AI产业链下游XR设备核心组件,下游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3] - 亏损主因包括:行业迭代快规模效应未显、产线投资折旧压力大、技术竞争导致高研发投入 [2] - 产线扩建和工艺调试是量产关键,若交付延迟将影响订单兑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