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片

搜索文档
青岛卓英社持续提升研发能力——打开光电技术创新“总开关”
经济日报· 2025-08-19 05:19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05年,从仅有3人的小作坊发展为拥有80条产品线、98项专利、899名员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创始人王恩辉1997年辞去车间主任职务从事电子元件进口贸易,2005年创立公司并建成第一条复合铝箔导电泡棉生产线,实现该产品国产化首创 [2] - 初创阶段通过"一模多穴"工艺改造将产能提高2-3倍,3年内销售额累计超5000万元 [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自主研发建成国内先进聚氨酯泡棉生产线,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性能媲美国外且成本下降30% [1][4][5] - 2009年与海信合作成立光电材料研究所,成功开发显示器背光模组产品,年产销光学膜片超4000万平方米 [3] - 研发团队攻克聚氨酯泡棉工艺难题,历时半年突破关键技术,已开发200多种规格型号产品 [4][5] - 近年搭建多领域技术平台,每两年推出一个系列新产品,产品线扩展至背光模组、扩散板等几十条高科技产线 [5] 核心产品与市场 - 复合铝箔导电泡棉产品凭借高性价比打开市场,满足电子信息产业"量增+尺扩"需求 [2] - 聚氨酯泡棉产品具有密封、缓震、防尘等效能,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扬声器等领域 [4] - 温致变色玻璃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纳米材料薄膜,可屏蔽99.5%紫外线和85%红外线,实现动态调光 [6][7] 研发战略与成果 - 公司采用"创新引领发展"理念,研发立项标准为20%成功率立项、40%投资、80%建设量产线 [3] - 组建博士、硕士领衔的研发团队,拥有模切设计、光学设计等全链条技术能力 [5] - 温致变色玻璃研发历经上百次材料筛选,解决功能与透明性兼顾的行业痛点 [7] 未来规划 - 计划新立项20余项自动化改造项目,推动制造工厂向智造工厂转型 [7]
打开光电技术创新“总开关”
经济日报· 2025-08-19 04:4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05年 从仅有3人的小作坊起步 发展成拥有80条产品线 98项专利 899名员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1997年中国家电行业快速发展时期 公司创始人从事电子元件进口贸易8年 2005年建成第一条复合铝箔导电泡棉生产线并实现国产首创 [1] - 3年时间公司产品销售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 成为家电行业配套领域黑马 [2] 技术创新突破 - 公司建成国内先进聚氨酯泡棉生产线 开发高性价比国产高密度聚氨酯产品 打破国外企业技术垄断 [1] - 通过优化模具结构创新"一模多穴"工艺 将产能提高两三倍 解决原有"一模一穴"加工模式产能限制 [2] - 聚氨酯泡棉研发历时半年突破关键技术 产品性能不亚于国外同类产品 成本下降超30% 具有交期短可定制优点 [5] - 建成4条聚氨酯泡棉产品线 开发量产超过200种规格型号产品 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5] 产品研发成果 - 2009年与海信集团共同成立光电材料研究所 合作开发显示器背光模组产品 打破进口依赖 [2] - 光学膜片年产销量达4000多万平方米 成为大尺寸光电材料加工企业 [3] - 自主研发温致变色玻璃 采用智慧节能纳米材料薄膜 能屏蔽99.5%紫外线和85%红外线 [6] - 温致变色玻璃技术突破功能与透明性兼顾的行业痛点 为智能建筑玻璃领域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7] 研发体系构建 - 公司将"创新引领发展"作为经营理念 新技术研发中20%成功概率就立项 40%概率就投资 80%概率建设量产线 [2] - 搭建具备模切设计 光学设计 结构设计 印刷设计 拉力模拟 热学模拟等研发能力的技术平台 [5] - 组建由博士 硕士领衔的高水平研发队伍 几乎每两年推出一个系列新产品 [5] - 未来将重点推进20余项自动化改造项目 由制造工厂向智造工厂转型升级 [7] 市场合作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与国内外3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产品应用于电子通信 扬声器 电路板等制造领域 [1][4] - 复合铝箔导电泡棉产品凭借较高性价比敲开市场大门 [2] - 随着手机 平板电脑 液晶电视普及 聚氨酯泡棉产品市场需求较大 [4]
锦富技术财务造假遭处罚背后:疯狂并购与商誉暴雷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2021年金属品贸易业务会计核算错误 虚增营业收入1.72亿元 占当期营收比例达20.74% [2] - 江苏证监局拟对公司处以400万元罚款 对董事长顾清处以120万元罚款 对财务总监邓浩处以100万元罚款 [2] - 该案件于2024年8月立案调查 公司称不会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2] 业务结构演变 - 公司2010年上市时主营光电显示薄膜器件 包括光学膜片/胶粘类制品/绝缘类制品三类产品 [3] - 目前业务扩展至消费电子/新能源等17类产品 涵盖检测治具/液晶显示模组/锂电池部件/汽车零部件等 [3] - 2024年传统主业液晶模组毛利率仅2.54% 消费电子元器件毛利率5.52% 新业务锂电池部件毛利率为负数 [1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7.43亿元 与上年基本持平 净利润亏损2.67亿元 [5] - 连续4年累计亏损超10.62亿元 扣非后净利润累计亏损13.42亿元 [5] - 期末参控股子公司数量达45家 大部分通过外延并购取得 [5] 并购历史与商誉减值 - 2014年以12亿元收购迈致科技75%股权 形成商誉10.55亿元 [7] - 迈致科技2015-2016年业绩达成率仅39.6%-52.06% 导致累计计提商誉减值9.99亿元 [8] - 历史上商誉峰值超12亿元 2024年末商誉账面仅剩不到1亿元 减值转化为亏损 [9] 国资入主后的战略调整 - 2019年泰兴高新区管委会成为实控人 计划重点发展光电材料模切/背光模组/智能检测三大板块 [11] - 2022年以4.81亿元收购神洁环保53.42%股权 但业绩未达预期 2025年1月转让全部股权 [12] - 2023年收购英硕新材料65%股权 聚焦石墨烯材料在汽车热管理应用 [13] 新业务发展现状 - 石墨烯散热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仍在建设中 计划投资5.8亿元 [13] - 英硕新材料2024年营收仅千万元 占总营收比例较小 [13] - 天马化工无氟粘结剂扩建项目处于暂缓实施状态 [13] 行业竞争环境 - LCD面板行业CR6市占率近80% 被三星/LGD/友达等韩日台企占据 [6] - 京东方/华星等企业推动LCD国产化 上游背光模组/光学膜片赛道竞争日趋激烈 [6] - 公司所处细分赛道壁垒不高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加剧经营压力 [6]
研报 | 关税变量对显示器需求与售价及AMOLED上游材料的影响
TrendForce集邦· 2025-04-09 17:11
产业洞察 - 美国自4月9日起实施对等关税,主要考量贸易逆差,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的消费性电子供应链受波及,显示器产业可能面临光学膜片与AMOLED有机发光材料被加征关税的情况,终端需求可能下降且产品售价可能调升 [2] - 面板与相关零组件供应链主要位于亚洲,未直接出口美国,因此液晶显示器面板及相关零组件在现阶段关税措施中暂未被波及 [2]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可能冲击各终端产品需求,关税全面上升将增加物价上涨机率,影响消费信心,电视、笔电等需求可能下滑,IT市场中商务需求恢复可能延缓 [2] - 消费性电子品牌客户为应对关税,短期暂缓东南亚生产据点的出货,评估利用墨西哥生产据点产能以延缓关税压力,若关税方向不变,最快今年下半年终端售价可能调涨以转嫁成本 [2] 面板产业 - 观察面板与相关零组件供应链,亚洲为主要生产地,未直接出口美国,现阶段关税措施中暂未被波及 [2] - 若关税方向不变,最快今年下半年终端售价可能调涨以转嫁成本 [2] 近期行业动态 - 受苹果手机年末生产高峰及中国补贴政策带动,4Q24智能手机产量季增9.2% [8] - 乐金显示广州LCD厂正式交割,TCL华星光电大世代线产能面积占比将提升至22.9% [8] 研究机构背景 - TrendForce集邦咨询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研究机构,研究领域涵盖存储器、AI服务器、集成电路与半导体、晶圆代工、显示面板、LED、AR/VR、新能源、AI机器人及汽车科技等前沿科技领域 [11]
翔腾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
2023-05-30 20:34
上市信息 - 公司股票于2023年6月1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代码001373,简称翔腾新材[26][27] - 上市初期流通股17171722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8] - 本次发行价格28.93元/股,对应2022年扣非后摊薄静态市盈率32.13倍[10] - 原始股股东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或12个月[8] - 股票上市首日即可作为融资融券标的[6]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9603.82万元、129295.97万元和80385.94万元[17]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7.83%,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22.90%,扣非后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22.45%[18]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74%、15.51%和15.30%[19] - 2023年1 - 3月较2022年1 - 3月,营业收入14537.23万元,变动-50.11%;营业利润1341.04万元,变动-43.88%;利润总额1338.08万元,变动-43.90%[84] - 2023年1 - 3月较2022年1 - 3月,归属于发行人股东的净利润1011.07万元,变动-37.1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19.97万元,变动-49.86%[84]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20元/股,变动-35.4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16元/股,变动-50.00%[84][85] - 2023年一季度面板出货量为2.418亿片,同比下降26.95%[87]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4537.23万元,同比下滑50.11%[87]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归属股东净利润为1011.0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12%[88] - 2023年第一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819.97万元,同比下滑49.86%[88] - 2023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5812.63万元[88]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业收入为3.65 - 3.80亿元,同比下滑28.47% - 25.53%[90][91] - 2023年1 - 6月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100.00 - 2400.00万元,同比下滑46.43% - 38.78%[90][91] 股东与股权 - 发行前张伟直接持有3320万股,占股本总额64.45%,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51] - 发行后张伟持股3320万股,占比48.34%,限售36个月[61] - 发行后祥禾涌原持股768.36万股,占比11.19%,限售12个月[61] - 发行后王健持股280万股,占比4.08%,限售12个月[61] - 网上发行股份1717.1722万股,占比25%,无限售期限[61] - 发行后、上市前公司股东户数为34218户[61] 募集资金 - 发行募集资金总额49677.79万元,净额为44233.36万元,发行费用总额5444.43万元,每股发行费用3.17元/股[73][74][76][77]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止跌且同比上涨,环比涨幅超50%[91] 承诺与约束 - 实际控制人张伟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锁定相关股份[101] - 公司股东余俊德、蒋悦担任高管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的25%[106]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部分股东股票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05] - 公司股票自上市之日起三年内,若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应5日内召开董事会、25日内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稳定股价方案[112] - 公司单次用于回购股份的资金不低于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累计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A股所募集资金总额[113]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单次用于增持股份的资金不低于上一会计年度从公司获得的税后现金分红总额的50%,不高于最近3个会计年度税后现金分红总额[115]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增持价格不高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的120%[115] - 公司董事(独立董事除外)、高级管理人员用于增持的资金金额不低于其上一年度自公司收到的税后薪酬总额及直接或间接股利分配总额之和的20%,不超过50%[117] - 公司董事(独立董事除外)、高级管理人员增持价格不高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的120%[117] - 部分股东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106] - 股东减持前3个交易日公告减持计划,违背承诺价格减持收益归公司所有[105] - 公司未履行股份回购承诺,需在3个交易日内公告并公开解释道歉[118]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履行增持义务,公司有权扣留相等金额现金分红,其股份不得转让[118] - 董事(独立董事除外)、高级管理人员未履行承诺,当年现金分红收益及不高于上一年度税后现金分红及薪酬总额30%的薪酬归公司,股份不得转让[118] - 自股价稳定方案公告90日内,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方案终止[119] - 公司招股书等资料存在虚假记载等,对发行条件构成重大影响,公司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121] - 公司招股书等资料存在虚假记载等致投资者损失,公司将依法赔偿[121] - 公司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欺诈发行,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股份购回程序[129] - 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不侵占公司利益[129] - 发行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薪酬制度、股权激励行权条件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31] - 公司若违反公开承诺,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并冻结自有资金[133] - 控股股东等非因不可抗力未履行承诺,所得收益5个工作日内归公司[135] - 持股5%以上股东非因不可抗力未履行承诺,股份锁定期延长[137] - 董事等非因不可抗力未履行承诺,违反减持承诺依法担责[140] - 公司承诺关联交易遵循等价有偿原则并及时披露[142] - 控股股东承诺杜绝非法占用资金,避免关联交易[143] - 控股股东违反关联交易承诺将承担赔偿责任[144] - 董事等承诺杜绝非法占用资金,避免关联交易[145] - 董事等违反关联交易承诺将承担赔偿责任[146] - 各方因不可抗力未履行承诺需说明原因并保护投资者利益[134]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伟承诺杜绝非法占用发行人资金、资产行为,不要求违法违规担保[147] - 张伟承诺尽量避免和减少与发行人关联交易,遵循公平原则并履行审批和披露义务[147] - 若违反承诺给发行人等造成损失,张伟及控制企业承担赔偿责任[148][149] - 公司承诺在招股说明书真实、准确、完整披露股东信息[150] - 公司承诺不存在股份代持、委托持股等情形[150] - 公司承诺不存在禁止持股主体直接或间接持股情形[150] - 公司承诺不存在以股权进行不当利益输送情形[150] - 公司及股东及时提供资料,配合中介尽职调查并履行披露义务[150]
翔腾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发行公告
2023-05-18 20:52
发行相关 - 本次公开发行新股1717.1722万股,占发行后公司股份总数的25.00%,网上发行1717.150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99.9987%[10][13] - 发行价28.93元/股,对应2022年扣非前后孰低归母净利润摊薄后市盈率为32.13倍[2][9] - 募投项目计划所需资金总额为50176.47万元,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49677.79万元,扣除预计发行费用5444.43万元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44233.36万元[10] - 网上申购日为2023年5月22日9:15 - 11:30、13:00 - 15:00,申购时无需缴付申购资金[4] - 网上投资者中签后应在2023年5月24日日终前确保资金账户有足额认购资金[5] 业绩情况 - 2020 - 2022年,公司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分别为6110.50万元、8020.73万元和6184.06万元,累计20315.29万元,最近三年营业收入累计299285.73万元[15] - 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降50.11%,归母净利润同比降37.12%[36] - 2023年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1,962.77 - 23,462.77万元,环比增幅51.08% - 61.40%;净利润1,639.49 - 1,889.49万元,环比增幅35.44% - 56.09%[41] 市场与行业数据 - 截至2023年5月17日,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32.23倍,平均滚动市盈率为33.31倍[25] - 2023年1月3日至5月17日,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增幅21.07%,滚动市盈率增幅20.43%[34] - 2023年1 - 3月,国内各类面板出货量分别为0.71亿片、0.77亿片和0.94亿片,需求量回升显著[39] - 全球显示面板厂家总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第一季的66%回升至第二季的74%[39]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经营业绩不会大幅下滑[40][41] - 预计2025年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可达2.26亿片,市场需求128亿美元[81] - 公司预计2023年内获得LG车载产品订单,还拟与明基材料共同开发京东方车载产品[81] 新产品与新技术研发 - 2022年公司开发明基材料偏光片代工业务,2023年1月量产交货,后续将开发新机种[87] - 光学膜方面公司积极开发车载等新领域,预计对2023年业绩有一定贡献[88] - 2022年公司开发MPD等新产品,预计2023年持续获订单[89][90] 其他 - 公司拥有与生产工艺相关的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87项[61] - 报告期内公司客户数量分别为116家、142家和175家,持续增加[83] - 2022年公司与日东光学签订协议,预计2023年上半年开展合作,后续开发新机种或为2023年业绩作贡献[83][86] - 公司通过多个体系认证,获诸多液晶面板制造龙头企业合格供应商认证[94] - 公司具有多品类产品供应能力,形成良性业务循环,提升客户粘性[95]
翔腾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5-17 21:02
发行信息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717.1722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25%,发行后总股本6868.6888万股[6][90][91] - 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28.93元/股,市盈率32.13倍,市净率2.30倍[6][91] - 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5月22日,采用网上定价发行,承销方式为余额包销[6][91] - 募集资金总额49677.79万元,净额44233.36万元,用于生产、研发和补充流动资金[91][170] 业绩数据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80385.94万元,同比下滑37.83%,净利润7431.79万元,同比下滑19.47%[2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537.23万元,同比下滑50.11%,净利润1011.07万元,同比下降37.12%[70][74]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业收入3.65 - 3.80亿元,同比下滑28.47% - 25.53%,净利润2850 - 3100万元,同比下降39.05% - 33.70%[75] 用户与市场数据 - 2020 - 2022年公司客户数量分别为116家、142家和175家[80] - 2022年全球面板出货量同比下降13.97%,国内液晶面板厂平均稼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8][34] - 2023年一季度面板出货量2.418亿片,同比下降26.95%[73] 新产品与新技术 - 2022年开发MPD、DPP三层结构复合膜等新产品,预计2023年持续获订单[86][87]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已通过认证的光学膜新客户有6家,部分已量产[84] 未来展望 - 公司需持续发展创新紧跟液晶显示行业趋势,应对新技术冲击[198] - 若OLED、无偏光片技术成本降低、良率提高,会冲击公司LCD产品应用[198] 其他要点 - 公司主要从事新型显示领域薄膜器件业务,产品包括偏光片、光学膜片和功能性胶粘材料[93][95]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销售采用直销模式[140][144] - 实际控制人张伟控制公司64.45%的股权[186]
江苏翔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3-31 15:32
发行信息 - 发行股票类型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数量不超过1717.1722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5] - 拟上市深交所主板,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6868.6888万股[5]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5] 业绩数据 - 2022年末资产总额60784.67万元,较上年末减少17.10%;负债合计14106.38万元,较上年末减少58.05%;股东权益合计46678.28万元,较上年末增加17.59%[23] - 2022年营业收入80385.94万元,同比下滑37.8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184.06万元,同比下滑22.90%;扣非后净利润6324.42万元,同比下滑22.45%[24] - 2022年综合毛利率15.54%,较上年同期基本稳定[26] - 2022年除财务费用外期间费用合计52419.57万元,较2021年下降44.36%[37]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79789.06万元,较2021年下降38.15%[37]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600.18万元,同比增379.3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204.91万元,同比降114.47%;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8609.19万元,同比降6587.7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7530.92万元,同比增446.44%[53][54] - 2023年第一季度预计营业收入1.50 - 1.55亿元,同比下滑48.53% - 46.8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0 - 1050万元,同比下滑48.02% - 35.79%[68][71] 用户数据 - 2020 - 2022年公司客户数量分别为116家、142家和175家[76] - 2022年在友达光电、佳世达、京东方、惠科股份、瑞仪光电等主要客户采购占比稳中有升[73] 未来展望 - 日东光学某全球知名科技公司项目偏光片代工预计2023年4月底前量产交付,订单稳定后每月加工量不低于300万PCS[78] - 明基材料新客户机种项目偏光片代工已在2023年1月量产交货,确定合作意向机种预计订单目标800 - 1000万PCS[7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光学膜开发车载、Mini LED等新领域,部分新客户已量产或小批量订单[80] - 2022年陆续开发MPD、DPP三层结构复合膜等新产品,预计2023年持续获订单[81] 其他数据 - 2022 - 2020年偏光片产能分别为2949.01万片、3811.35万片、2133.69万片;产量分别为2005.58万片、3543.59万片、2009.91万片;销量分别为1464.85万片、2211.07万片、535.04万片[144] - 2022 - 2020年光学膜片产能分别为11840.98万片、14590.41万片、11777.91万片;产量分别为11012.39万片、17642.24万片、11997.10万片;销量分别为11095.99万片、16864.40万片、11020.07万片[144] - 2022 - 2020年功能性胶粘材料产能分别为35380.80万片、38067.12万片、31711.68万片;产量分别为36423.27万片、60655.40万片、52032.95万片[144]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74%、15.51%和15.30%[64][172] - 报告期内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1.45%、61.09%和62.96%[173] - 报告期内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比重分别为71.49%、73.05%和66.28%[176] - 报告期内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77.87%、79.86%和82.12%[177] - 报告期内外销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3.03%、57.94%和53.54%,汇兑损益金额分别为1303.46万元、723.32万元和 - 2744.85万元[182]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6505.38万元、44453.51万元和24685.00万元,占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55.31%、60.63%和40.61%,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60.30%、68.58%和47.88%[183]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749.00万元、612.08万元和376.32万元,占存货账面余额比重分别为6.33%、6.93%和5.03%[186]
江苏翔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1)
2023-03-22 19:46
业绩总结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80385.94万元,同比下滑37.83%,净利润6170.22万元,同比下滑23.07%,扣非后净利润6310.58万元,同比下滑22.62%[33][34][72][177] - 2022年1 - 9月,公司流动资产54505.54万元,较上年末减少15.91%,资产总额63907.74万元,较上年末减少12.84%[22] - 2022年末公司资产总额60740.82万元,较上年末减少17.16%,负债合计14076.17万元,较上年末减少58.14%[31] 用户数据 - 2019 - 2021年公司客户数量分别为109家、116家和142家[83] - 2022年公司占老客户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开发新客户、新产品取得成效[78] 未来展望 - 研究机构预计全行业2023年第二季度有望完成去库存,若公司未能及时开发新客户获订单,业绩仍有下滑风险[46] - 2023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同比下滑[6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2年公司陆续开发MPD、DPP三层结构复合膜等新产品,预计2023年持续获订单[88] - 日东光学某全球知名科技公司项目偏光片代工预计2023年4月底前正式量产交付,订单稳定后每月加工量不低于300万PCS[8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 其他新策略 - 无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从事新型显示领域各类薄膜器件的研发、生产、精密加工和销售,产品包括偏光片、光学膜片和功能性胶粘材料[94] - 公司已与SDP、中电熊猫等诸多液晶面板制造龙头企业及产业链知名公司建立合作关系[94][156] - 公司产品最终应用于LG、小米等知名品牌商[94] 行业数据 - 2022年全球面板出货量同比下降13.97%,第一到四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分别为 - 4.31%、 - 12.11%、 - 8.73%和2.11%,12月单月出货量环比增长5.49%[35] - 2022年国内液晶面板厂平均稼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10月环比提升2.2个百分点至70.60%,11月环比提升5.1个百分点至75.7%,12月小幅回调2.5个百分点[39] 财务指标 - 2019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36.42%[153][177]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6.82%、19.74%、15.51%和14.99%[74][178] - 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8.75%、71.45%、61.09%和66.47%[179] 风险提示 - 下游行业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经营业绩变动、毛利率波动、技术更新与开发等因素会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66][70][71][72][74][75] - 若OLED在与LCD显示技术竞争中取得优势,会冲击公司产品技术并影响业绩[67][75] - 公司租赁瑕疵房产面积占同类房产面积比例超50%,涉及的总产能占比分别为10.36%、17.11%、17.45%和19.40%[186]
江苏翔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2)
2023-03-22 19:46
发行信息 - 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数不超过1717.1722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5][96] - 每股面值1元,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6868.6888万股[5][96] - 拟上市深交所主板,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光大证券[5] 业绩数据 - 2022年1 - 9月流动资产54505.54万元,较2021年末减少15.91%[22] - 2022年1 - 9月营业收入65453.44万元,同比下滑32.99%[26]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80385.94万元,同比下滑37.83%,净利润7418.16万元,同比下滑19.61%[33][34] - 2022年对主要客户销售收入合计52419.57万元,较2021年减少41798.73万元,下降44.36%[45] - 2022年除财务费用外期间费用合计6255.79万元,较上年减少1358.14万元,降幅17.84%[48]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600.18万元,较2021年增长379.34%[64] - 2019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6.42%[71] - 2023年第一季度预计营业收入1.50 - 1.55亿元,同比下滑48.53% - 46.81%[79][81] 市场数据 - 2022年全球面板出货量同比下降13.97%,第四季度环比提升2.11%,12月单月出货量环比增长5.49%[35] - 2022年国内液晶面板厂平均稼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12月G10.5/G11高世代线稼动率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至78.6%[39] - 2023年1月面板出货量为0.709亿片,同比下降38.08%[66] - 2023年1月国内液晶面板厂平均稼动率为64.7%,2月有望回升至70%左右[66] 客户与产品 - 2019 - 2021年公司客户数量分别为109家、116家和142家[86] - 日东光学某项目偏光片代工预计2023年4月底前正式量产交付,订单稳定后每月加工量不低于300万PCS[87] - 2023年1 - 2月吉利德显示、深圳市兆纪光电等多家光学膜新客户已量产[91] - 2022年陆续开发MPD、DPP三层结构复合膜等新产品,预计2023年持续获订单[92] 其他信息 - 公司主要从事新型显示领域各类薄膜器件的研发、生产、精密加工和销售[98] - 公司产品包括偏光片、光学膜片和功能性胶粘材料[100]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拥有与生产工艺相关专利85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165]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光电薄膜器件生产等三个项目,总投资50176.47万元[177] - 实际控制人张伟控制公司64.45%的股权[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