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生共赢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七鲜小厨跨平台入驻 外卖大战转向协同共赢
财经网· 2025-11-03 16:12
公司战略转变 - 京东旗下自营外卖品牌七鲜小厨于2025年10月中旬正式入驻美团、淘宝闪购等第三方平台,同步上线的还有其独立咖啡品牌七鲜咖啡,标志着公司外卖业务战略从自建生态转向开放协同 [1][3] - 七鲜小厨首家门店于2025年7月在北京开业,主打"外卖+自提"模式,强调现炒现制、无预制菜的品质定位,开业初期仅入驻京东秒送平台,单店日均订单已突破1500单,5公里范围内订单量环比增长30% [2] - 京东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将其定位为"对消费端绝不设限"的开放平台,此次入驻是其多渠道布局的自然延伸 [5] 业务运营数据 - 七鲜小厨在淘宝闪购月销量超2000单,在美团外卖月销量超400单,并被贴上"品质优选"、"人气新店"的标签 [3] - 七鲜小厨入驻美团APP后免收配送费,并支持使用美团的膨胀红包 [3] - 媒体对比发现,一份盖浇饭在不同平台的券后价格在10元到30元之间,可享受不同平台优惠 [3]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七鲜小厨的跨平台入驻打破了此前外卖市场的对立格局,折射出外卖行业从补贴内耗走向理性竞合的新阶段,平台间关系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赢 [1][4] - 在京东推出七鲜小厨的同时,美团也推出了自营餐饮项目"浣熊食堂",并承诺为商家提供全链条支持,计划未来三年在全国建设1200家,这些动作被视为双方在即时零售领域展开攻防对抗的重要举措 [5] - 2025年初因京东入局,外卖行业曾加码补贴陷入"三国杀",但持续价格战后,监管约谈促使各大平台反思无序竞争的可持续性 [7] 合作价值与战略意义 - 对京东而言,合作实现了订单来源多元化与用户覆盖最大化,以更低成本实现业务增长和品牌曝光,并通过供应链输出换取流量 [5][7] - 对美团而言,七鲜小厨的供应链能力帮助其提升外卖品质与用户留存,强化本地生活生态,并需要优质供给应对抖音等新玩家的竞争 [5][7] - 对淘宝闪购而言,京东的加入丰富了其外卖品类,助力阿里生态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渗透 [5]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 外卖市场的竞争将全面升维,胜负手在于生态协同能力与开放协作能力,未来竞争将是"体系化作战",形成"高频带低频,业务互哺"的放大效应 [9] - 行业从"平台内卷"转向"跨平台协作",在竞合中寻求增长新路径,未来胜者是那些既能对内深度整合构筑生态护城河,又敢于对外主动开放寻求共赢的平台 [9] - 随着抖音、小红书等新玩家加码本地生活,协调应对共同挑战成为办法,平台间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共生共赢是外卖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解 [7][9]
刘强东:七星小厨上线两个月日产能达1500万,带动周边餐厅业绩普涨30%
新浪科技· 2025-09-16 19:33
京东联合贵州茅台酒举行"京东品酒会"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会上发言[1] 业务发展 - 七星小厨首个门店上线运营两个月 日均产能至少达1500万元[1] - 门店周边5公里范围内所有餐厅产能实现大幅提升 整体涨幅超过30%[1] 平台生态关系 - 京东自营业务与第三方卖家形成互补关系 平台最大卖家的最大销量均产生于京东平台[1] - 电商平台自营业务未导致平台收入降低 相反产生协同促进作用[1] - 七星小厨开设未对周边餐饮从业者产生挤压效应 反而带来信任背书和流量增益[1]
开好店·拓好客·干好一辈子丨品品香2025年中经销商大会
搜狐财经· 2025-09-12 12:26
大会核心观点 - 公司召开2025年中经销商大会 主题为“开好店·拓好客·干好一辈子” 旨在与经销商凝聚目标共识并明确发展路径 [1] - 大会聚焦终端经营细节与企业战略顶层设计 通过多项实用分享为经销商提供实战支持 强化品牌与合作伙伴共生共赢的关系 [7] 终端经营策略 - 公司从门店运营 市场秩序 效益提升与人才建设四大维度为经销商提供可落地的实战方法论 [3] - 强调以运营思维重构终端价值 将门店打造为品牌形象展示与效益增长的双重载体 实现招商向运营的关键转变 [5] - 提出清朗的市场秩序是经销商与品牌共赢的生命线 需共同维护市场并共享成果 [5] - 系统讲解通过优化核心经营指标来激活新老客户与盘活门店流量的路径 并提供可复制的效益提升模型 [5] - 从精准选人 系统育人 科学用人 用心留人四大维度分享团队建设实战经验 为门店经营筑牢人才基础 [5] 企业战略与执行 - 公司强调商业的本质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并成就客户 表达了与合作伙伴共成长 共同抵御市场波动并挖掘品牌价值的决心 [6] - 提出“三轮驱动”模型 即找准人群 用对产品 全域造势 以系统拆解“中国白茶第一”战略定位的落地步骤 [6] -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成就客户为核心 通过战略筑基和服务赋能 与经销商共同推动中国白茶事业高质量发展 [7]
中国12家上市车企应付账款逼近万亿大关|独家
24潮· 2025-06-13 06:09
车企缩短账期承诺 - 6月10日至11日,17家主流车企(包括一汽集团、东风汽车、比亚迪、蔚来等)集中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缩短至不超过60天,反映国家反内卷政策导向 [1] 汽车行业应付账款现状 - 2024年末12家上市车企应付账款及票据合计达9609.31亿元(同比增长15.05%),占流动负债比例55.39%(同比+3.71个百分点) [2] - 比亚迪和上汽集团规模最大(均超2400亿元),北汽蓝谷增速最快(同比+136.78%) [3] - 12家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均超60天,广汽集团效率最高(74.75天),众泰汽车最低(361.76天) [3] 应付账款周转效率变化 - 仅赛力斯(79.37天)和比亚迪实现周转效率提升,赛力斯降幅显著(从165.46天降至79.37天) [4] - 理想汽车(165.36天)、小鹏汽车(232.79天)等多数车企周转天数同比上升 [4] 国际对标与管理理念 - 特斯拉2024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仅60.36天,强调"共生共赢"供应链策略 [5] - 华为引用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理念,提出产业链协同竞争的重要性 [5] 头部车企十年数据趋势 - **比亚迪**:2024年应付账款及票据达4960亿元,十年增长6.75倍,周转天数125天 [6][7] - **上汽集团**:2024年应付规模5474亿元,周转天数110天 [9][10] - **吉利汽车**:2024年应付账款1272亿元,十年增速46.34%,周转天数130天 [12][13] - **北汽蓝谷**:十年应付账款增长1866.53倍(2024年306亿元),增速居首 [36][37] 新势力车企数据 - **赛力斯**:2024年应付账款727亿元,十年增长10.4倍,周转效率改善最显著 [24][25] - **蔚来**:2024年应付账款623亿元,周转天数119天 [30][31] - **小鹏汽车**:2024年应付账款399亿元,周转天数233天 [33][34]
“60天账期承诺”彰显车企反内卷决心
证券日报· 2025-06-12 01:19
行业动态 - 多家头部车企发布声明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压缩至60天内 已有十余家车企跟进 [1] - 账期改革由头部车企联袂推动 反映政策驱动与行业自省双重作用 [1] - 支付账期压缩将产生涟漪效应 重塑产业链价值逻辑 [2] 行业问题与变革 - 汽车行业长期存在内卷式竞争 部分车企通过延长付款周期分摊降价成本 形成不良循环 [1] - 政策法规引导和规范成为推动行业变革首要力量 但更根本推动力来自行业对发展模式的重新思考 [1] - 行业正试图斩断"以拖账养价格战"的不良循环 重构健康共生生态链 [1] 产业链影响 - 对中小供应商而言 账期缩短可释放更多资金用于技术升级 提升整车品质 形成良性循环 [2] - 主机厂与供应商关系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赢 [2] - 企业竞争焦点将回归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 推动行业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2] 实施建议 - 车企需通过数字化云平台全流程监控合同与付款节点 精简审批层级 [2] - 建议将账期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2] 行业展望 - "60天账期"是重构产业链健康生态的开始 预计更多企业将加入响应 [2] - 行业将从依赖规模效应转向构建共生生态 从价格内卷转向效率竞争 [2]
行业洞察:从“价格战”到“价值战”,成都香柏树食品的破局之道
搜狐财经· 2025-05-28 14:03
行业现状 - 食品行业内卷严重,低价倾销、同质化竞争、创新乏力导致多家馅料企业停工 [1] - 低价竞争导致劣质原料和防腐剂使用增加,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3] 公司逆势增长表现 - 香柏树食品厂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提升,客户复购率超85% [1] - 某连锁烘焙品牌使用香柏树豆沙馅后客单价从5元涨至8元,利润增长3倍 [3] 技术壁垒与产品定位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拒绝低价竞争,专注高品质客户服务 [3] - 脱皮洗沙工艺耗时17年研发,红豆沙研磨精度达0.18毫米,形成技术壁垒 [3] 供应链管理创新 - 采用柔性智造模式,支持小批量500公斤起订,满足小众客户需求 [5] - 24小时响应制度应对订单波动,曾72小时完成某客户5倍暴涨订单 [5] - 数据分析预判趋势,提前储备原料和工艺方案,如低糖健康系列产品 [5] 客户关系策略 - 从供应商转型为增长智库,与客户联合研发新品并共享市场收益 [7] - 深度绑定客户,提供从新品研发到营销话术的全套解决方案 [7] - 重庆某合作10年客户评价公司比自身更关注产品与市场动向 [7] 核心价值理念 - 在工业化时代强调信任与温度,通过品质唤醒消费者情感共鸣 [9] - 认为对抗内卷的终极武器是更高价值而非更低价格 [9] - 倡导行业为毫米级进步死磕,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 [9]
于孟生:新形势、新认知、高质量发展——新浪潮下的破局共赢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5-16 11:01
全球工程机械行业趋势 - 全球经济稳步复苏但增速放缓,IMF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下调至2.8%,亚洲新兴市场成为增长主力,尤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需求旺盛[3] -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一季度出口贸易额显著增长,释放复苏信号,但需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3] - 碳中和目标推动行业电动化与数智化转型加速,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成为跨越式发展核心引擎[3] 绿色转型进展 - 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电动化率已超90%,叉车、装载机等产品"油改电"速度超预期,2025年将迎电动化产品销售高峰[4] - 临工集团推出混动节能30%~50%的产品,并打造零排放工厂,同时通过矿山绿化、精准扶贫等行动探索ESG实践[4] - 绿色发展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企业社会责任体现,临工集团致力于贡献全球减排的"临工方案"[4] 国际化战略升级 - 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快速增长反映产业升级,但需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提升技术可靠性和服务标准化[5] - 应对汇率波动、法律合规等国际化风险,临工集团提出多元化布局、金融工具对冲、强化合规管理等策略[5] 行业生态重构 - 针对价格战、产能过剩等内卷问题,建议由行业协会牵头制定海外市场最低限价标准,遏制无序竞争[6] - 企业需深耕细分市场,挖掘后市场潜力,发展租赁、二手再造等新模式,推动技术共享与市场协同[6] - 临工集团联合产业链伙伴共建研发生态,推出智慧矿山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增量发展[7] 市场数据动态 - 挖掘机、装载机等产品销量数据覆盖2021-2025年各月份,显示行业周期性波动[8][9] - 下游需求指标如小松作业小时数、央视挖掘机指数反映2025年初开工率改善趋势[10] - 信贷开门红与国内需求回暖预期强化工程机械行业复苏可能性[10] 政策与技术方向 - 全国人大代表提议支持工程机械和商用车新能源化,呼应行业电动化转型趋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