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交互平板
icon
搜索文档
视源股份港股冲刺“A+H”:细分领域龙头动能切换面临重压 赴港上市推动全球化能否破局?
新浪证券· 2025-07-01 16:43
核心观点 - 视源股份递交H股发行申请,拟通过港股上市募资用于研发投入和海外扩张,以应对国内IFPD市场增长乏力和盈利能力下降的挑战 [1][8] - 公司在教育IFPD和会议IFPD领域市场份额领先,但近年传统业务增长承压,海外市场和新业务成为发展重点 [2][4][5] - 高研发投入侵蚀利润,智能控制部件业务增长迅速但毛利率较低,对公司整体业绩改善有限 [6][7] 业务表现 传统业务 - 教育业务营收连续三年下滑,2022-2024年分别同比下降11.24%、8.81%、8.75% [3] - 企业服务业务2022-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8.84%、+2.34%、-2.60% [3] - 智能终端及应用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35.6%降至2024年25.3%,拖累公司综合毛利率从27.67%降至21.33% [3] - 国内教育IFPD市场萎缩,2022年出货量下滑25.9%,2023年销售额下滑15% [3] 新业务 - 智能控制部件业务2024年营收102.74亿元,同比增长20.37%,其中白色家电控制器营收17.22亿元,同比增65.64% [6] - 智能控制部件业务毛利率仅14.74%,低于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 [6] - 预计全球白色家电、汽车、储能和机器人部件等领域智能控制部件需求年复合增速将达7.7%、7.7%、3.5% [6] 市场份额 - 希沃品牌教育交互智能平板全球市场份额17.5%,排名第一 [2] - MAXHUB品牌会议交互智能平板中国市场份额25.0%居首,全球份额9.9%排名第二 [2] - 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全球市场份额23.8%,位居首位 [2]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15.4亿元,占营收6.88%,超过当年9.79亿元归母净利润 [7] - 研发人员3229人,同比增长9.68%,占员工总数48.24% [7] - 未来将继续加大AI和全球化方向的研发投入 [7] 国际化战略 - 已在6个国家设立子公司,22个国家建立本地化团队 [4][8] - 海外营收占比从2018年前不足10%提升至近年22%-24%水平 [8] - 海外战略从ODM模式升级为"属地深耕",与微软、Zoom等100多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4][8] - 海外教育IFPD出货量2021-2024年增速分别为90%、20%、-6%、18%,会议IFPD增速分别为53%、11%、-3%、22%,预计2025-2028年增速均超10% [5] 募资用途 - 加强研发能力 [8] - 加速国际化扩张和海外市场竞争力 [8] - 提升数字化能力、实施战略投资及收购、补充运营资金 [8]
15.75亿,这家CVC收购了A股上市公司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11 09:46
鸿合科技控制权变更交易 - 合肥瑞丞私募基金拟设立基金以15.75亿元收购鸿合科技25%股份并取得控制权 [1] - 本次交易是"并购六条"发布后首单产业资本CVC发起的上市公司收购案 [1] - 交易主体为合肥瑞丞设立的瑞丞基金 该基金由奇瑞资本与团队共同出资设立 [1] - 合肥瑞丞聚焦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等新兴产业领域 [1] - 控股股东资源优质 未来可注入上市公司的优质标的较多 [1] 鸿合科技基本面分析 - 公司是教育智能交互平板市场龙头企业 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现金流充沛 [2] - 行业发展空间受限 需引入产业资本助力转型开拓新增长空间 [2] 母基金研究中心动态 - 母基金研究中心正式开启2025专项榜单评选 [3] - 将于7月发布2025专项榜单 鼓励私募股权行业优秀机构与人才 [3]
私募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热潮涌现 政策红利释放6单案例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6-11 09:17
政策驱动与市场趋势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在A股市场加速涌现,自"并购六条"出台至6月10日已累计披露6单案例 [1] - "并购六条"明确支持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 [3] - 6单收购案例中有5单首次披露日在《重组办法》修订后,政策利好显著降低私募基金风险并激发其积极性 [3] 收购动因与市场背景 - 部分上市公司面临转型压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希望通过并购重组解决退出难题,交易双方存在强烈需求 [3] - 当前上市公司整体估值处于低位,为私募基金提供低成本收购窗口期,6单案例中5家为传统企业 [3] - 私募基金收购上市公司可盘活存量资产,解决退出难题,优化"募投管退"循环 [4] 产业协同与资源整合 - 私募基金在产业链上下游拥有众多被投企业,入主上市公司后可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实现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4] - 私募基金具有产业链、资本、技术和人才优势,能支持企业技术研发或业务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 [5] - 专业化资源整合能力是关键优势,私募基金通过"产业+资本"模式帮助上市公司切入高附加值赛道 [5] 典型案例分析 - 鸿合科技案例是首单产业资本CVC发起的上市公司收购案,合肥瑞丞私募基金拟以15.75亿元收购25%股份并取得控制权 [1] - 合肥瑞丞由奇瑞资本与管理团队共同设立,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鸿合科技是教育智能交互平板龙头企业,经营良好但行业空间受限,引入产业资本有望开拓新增长空间 [6]
政策红利激活市场需求 CVC等私募踊跃收购上市公司
证券日报· 2025-06-11 01:08
本报记者 吴晓璐 A股市场又一起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案例诞生。 6月10日晚间,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合科技")发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披露了此次筹划实控人变更的 详细情况。合肥瑞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瑞丞")拟作为普通合伙人暨执行事务合伙人设立基金,以15.75亿 元收购鸿合科技25%股份并取得公司控制权。这也是《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 发布后首单产业资本CVC(企业风险投资)发起的上市公司收购案。 据统计,自"并购六条"出台以来截至6月10日,A股市场已累计披露6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 有市场人士认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背景下,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有望逐渐增多。这一并购行为有 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助力新兴产业整合与经济转型升级。 政策"礼包"落地 提振私募积极性 "并购六条"提出,支持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依法收购上市公司。5月16日,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 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