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纺织
icon
搜索文档
滨州|滨州向跨国企业递出合作发展邀约
大众日报· 2025-06-27 09:27
滨州与德国经贸合作 - 2024年滨州与德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5亿元,一季度增速达20.1%,机电产品出口激增47.1% [2] - 滨州在德投资在营企业3家,德国在滨州投资在营企业5家 [2] - 滨州高端铝业集群规模4711亿元、精细化工2413亿元、智能纺织1920亿元,与德国机械制造、汽车工业形成互补 [2] - 德国拜耳集团、邮政敦豪集团、汉高集团等参与中德跨国公司发展交流论坛圆桌讨论 [2] 产业链与投资布局 - 滨州依托11条重点产业链专班,针对德国优势领域定制化招商方案,战略转型为"场景招商" [3] - 累计投资200亿元建设滨州港,推进滨华碳三碳四、渤中19-6凝析气田、5万吨级航道等项目 [3] - 对标德国路德维希港,谋划"北鲲计划"打造世界级高端化工产业基地 [3] 低空经济发展 - 滨州拥有6607平方公里低空空域、超330天优良飞行日,三大航空产业园汇聚中国商飞、万丰飞机等头部企业 [3] - 山东航空学院年输送7300名专业人才,无人机应用于黄河生态巡查、血液样本转运等场景 [3] - 与六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共商低空经济合作 [3] 银发经济布局 - "123+N"原居安养模式聚焦老年人核心需求,创造20亿元银发产值 [4] - 养老事业与产业融合化发展,"学、练、干"医康养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人才支撑 [4] - 科研实力使滨州银发产品领跑全国 [4]
时评 | “鲁北雄心”起势,从滨州看中德产业耦合的轨迹
新浪财经· 2025-06-20 12:36
中德跨国公司发展交流论坛概况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的重要平行论坛由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承办,滨州与青岛共同协办 [1] - 滨州作为工业强市主动推动中德合作,展现其谋划更广阔蓝图的战略意图 [1] 滨州与德国经贸合作现状 - 滨州与德国贸易始于2000年,初期涉及纺织服装、半导体元器件,后扩展至化学品、机电产品等领域 [3] - 2024年滨州对德贸易额达15.3亿元,占全市对外贸易比重1.2%,占对欧盟贸易总额的20.3%,德国为滨州在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3] - 2025年一季度滨州对德贸易额3.87亿元,同比增长20.1%,德国跃升为滨州在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3] - 纺织制品、机电产品等出口增长47.1%,占全市总出口2.8% [3] - 目前5家德资企业在滨州投资,包括山东宏顺循环科技(报废汽车拆解技术)、赢创蔚蓝生物科技(动物肠道健康)等 [3] 滨州产业基础与德国工业协同性 - 滨州拥有全国41个工业门类中的38个,形成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5] - 67项产品市场份额全球或全国第一,涵盖风电铸件、牛仔布、赤藓糖醇等德国企业关注领域 [5] - 产业禀赋与德国"工业4.0"战略天然对接,例如赢创集团与蔚蓝生物合资成立动物营养科技公司,希斯机床在滨州设立生产基地 [5] 滨州产业转型需求与德国技术协同 - 德国"工业4.0"的智能制造与绿色升级理念契合滨州制造业转型需求,尤其在工业降碳、氢能应用等领域 [6] - 滨州传统高耗能产业(如魏桥创业集团)面临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挑战,需德国技术支持 [6] 滨州招商引资策略与营商环境 - 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打造高效企业招引和服务体系 [8] - 创新"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连续6年举办企业家大会,常态化开展政企交流活动 [8] - 以11条重点产业链专班为核心,针对德国优势领域定制化邀约企业,实现从"政策招商"向"场景招商"转型 [8] - 整合本地产业配套与绿色能源优势,针对性解决德企核心关切 [8]
2025年山东省滨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驱动,产业集群引领滨州新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3 09:16
滨州市产业战略布局 - 实施"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构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崛起、特色产业集聚、未来产业布局的"四轮驱动"格局 [1] - 培育五大千亿级支柱产业(高端铝、精细化工、智能纺织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未来产业的梯次矩阵 [16] - 建成2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7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1][16] 经济与产业表现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404.74亿元,同比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549.54亿元(增长7.9%)为主要增长动力 [4]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装备制造业增长16.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3% [6] - 高端铝、精细化工、智能纺织产业集群营收分别达4711亿元、2413亿元、1920亿元 [1][16] 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家(增长21.3%),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963家(增长14.7%) [8] - 获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6项,获财政支持2.2亿元,建成1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 [8] - 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目标2025年信息技术产业营收超500亿元 [14] 产业空间与集群分布 - 形成"5+5"十强产业体系,包括高端铝、化工、纺织等五大千亿级产业及高端装备等五大新兴产业 [22] - 邹平市以铝业/纺织为主导,滨城区发展印染/机械制造,沾化区聚焦精细化工/新材料 [22] - 25个产业集群中7个为省级集群,如邹平经开区(铝业/纺织)、滨州经开区(高端装备/信息技术) [22] 重点企业与行业代表 - **高端铝**:魏桥集团、创新金属(航空铝材)、宏创控股(铝板带) [24][25] - **精细化工**:滨化股份(环氧丙烷)、鲁北化工(钛白粉)、先达股份(除草剂) [25] - **智能纺织**:魏桥纺织(牛仔布)、华纺股份(医用纺织品)、亚光毛巾(抗菌毛巾) [24][25] - **新兴产业**:三元生物(赤藓糖醇)、览众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嘉隆新能源(锂电池材料) [25] 未来发展趋势 - 高端铝业目标建成5000亿级集群,拓展再生铝/汽车轻量化领域 [27][28] - 推动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培育500家以上智能工厂标杆 [29] - 布局新能源(千万千瓦级基地)、低空经济(无人机产业园)、氢能(加氢站建设) [30][14]